卷下
關燈
小
中
大
弗。
若信是法。
彼即信無塵法。
若信無塵法。
彼即信如來阿羅诃三藐三佛陀。
若信如來阿羅诃三藐三佛陀。
彼即於無塵法解脫。
若於無塵法解脫。
彼即解脫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奢利弗。
譬如漏盡阿羅漢在阿蘭山遠險之處誦時。
彼處有響。
彼時更有異人聞已,即得阿羅漢果。
奢利弗。
於意雲何。
彼人是誰調伏。
答言:世尊,是阿羅漢。
佛言:奢利弗。
於意雲何。
彼漏盡阿羅漢。
豈作如是念言:我若誦時當有衆生得調伏耶。
答言:不也婆伽婆。
不也脩伽多。
佛言:奢利弗。
於意雲何。
彼響從内從外從内外出。
莫作是見。
若諸衆生所出音辭當如是信。
若有是說彼亦随我。
奢利弗。
譬如丈夫婦女於睡夢中。
乃見如來與聲聞衆圍繞說法。
奢利弗。
於意雲何。
如來聲聞其實來不。
答言:不也婆伽婆。
不也脩伽多。
佛言:如是奢利弗。
若人現見我聲聞衆圍繞說法。
當信如夢。
彼即現前見我及以法僧。
奢利弗。
譬如大海非無有寶而不取寶。
何以故?彼於先世不曾作取寶業。
是故彼摩尼寶黑不識不齲若人曾作摩尼寶業。
彼即得入寶洲。
入寶洲已取摩尼寶。
如是奢利弗。
非無法界。
而不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奢利弗。
但彼先世於佛境界。
不作善根亦不發起。
是故今入聲聞。
彼等不行如來行處。
亦無如來功德。
不具如來力無畏等及無礙智。
如來阿羅诃三藐三佛陀,則具如來力無畏等及無礙智。
奢利弗。
譬如丈夫婦女執鏡自看面輪。
見自面相便生喜躍。
如是奢利弗。
無聞凡夫不知影喻法本故。
馳走流轉而生愛樂。
是故奢利弗。
菩薩摩诃薩應著如是铠甲。
我今為諸衆生說法。
令於流轉當知當斷。
奢利弗。
菩薩摩诃薩當信諸法空虛不牢。
如是當行。
奢利弗。
譬如如來阿羅诃三藐三佛陀。
有所作化。
彼化生時無所生。
滅時無所滅。
於佛境界若問若答此非二法。
如來所化生時無所生。
滅時無所滅。
如是奢利弗。
得無生法忍菩薩摩诃薩覺諸法無生。
覺已不得一法。
若生時生無處法生。
若滅時滅亦無有為無為。
何以故?菩薩摩诃薩覺諸法無二故。
奢利弗。
譬如沫搏無有牢固。
彼無牢固當随順知。
如是奢利弗。
諸法無牢固。
諸法是空。
當随順知。
諸法如海本性無有二相。
奢利弗。
譬如水泡從因緣生。
以一一因不能得生。
如是奢利弗。
凡有衆生因不正念欲取於生。
彼皆虛無空不牢固。
彼諸衆生於實際中不如實知。
不見不入不覺。
我為彼等衆生。
昔著如是铠甲。
雲何令彼諸衆生等當見實際。
我應為說流轉輪回。
奢利弗。
譬如鳥行虛空無法障礙。
如是奢利弗。
菩薩乘善家子善家女等。
於諸法無礙際。
無塵際。
無二際。
信於遍智。
我說是菩薩乘善家子善家女等。
決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奢利弗。
譬如神通比丘行虛空時。
雖見其行不見步迹。
如是奢利弗。
見菩薩行。
而不能說彼法及善根回向處。
何以故?奢利弗。
我所覺法不可言說。
彼法諸天龍夜叉揵闼婆阿脩羅伽留荼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不能成就。
唯除諸菩薩摩诃薩於諸世界最勝具足上智著大铠甲。
何以故?彼菩薩摩诃薩諸天等世皆不能及。
奢利弗。
譬如手足能作諸事。
如是奢利弗。
於此法本當如是見。
奢利弗。
譬如有人能以一指示現五指。
於意雲何。
彼難作不。
奢利弗言:甚難婆伽婆。
甚難脩伽多。
佛言:奢利弗。
我此說難。
如虛空等法界。
虛空等法覺已,為他解說此難於彼。
我說希有。
何以故?奢利弗。
彼菩薩摩诃薩。
虛空等法覺已,不作戲論而能增長。
如是奢利弗。
所有善根菩薩摩诃薩。
當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彼諸善根皆是虛無空不牢固。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示現已,彼諸善根乃不欺诳。
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故奢利弗。
菩薩摩诃薩應著如是铠甲。
我信諸法是不牢固。
若不入此忍者,不能成就八人法。
須陀洹法。
斯陀含法。
阿那含法。
阿羅漢法。
何況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唯除諸菩薩摩诃薩於諸三界最勝具足上智。
奢利弗。
是故菩薩摩诃薩應近善友承事供養。
何者善友。
所謂示教行六波羅蜜。
若以馀教彼非善友。
若菩薩摩诃薩。
如是言如是教。
如是應學諸波羅蜜。
如是應學諸菩薩法。
當知彼名菩薩摩诃薩真實善友。
奢利弗。
譬如以一滴稣擲大海中。
於意雲何。
此為多不。
奢利弗言:不也婆伽婆。
不也脩伽多。
於彼水中還是一滴。
佛言:如是如是,奢利弗。
諸聲聞獨覺戒定智解脫解脫知見。
少攝不能為諸衆生而作利益。
奢利弗。
譬如以一滴油擲華池中。
彼則遍滿不知其油滴法。
如是奢利弗。
諸菩薩摩诃薩戒定智解脫解脫知見。
乃至諸有善根。
為諸衆生當得受用。
乃至究竟涅槃。
奢利弗。
譬如有一丈夫於大海中破百分毛取一滴水。
於意雲何。
彼一滴水比於大海水聚。
何者為多。
奢利弗言:世尊,假使取百逾阇那。
猶當是少。
何況彼人破百分毛取一滴水。
佛言:奢利弗。
如是諸聲聞獨覺智如一滴水。
諸菩薩摩诃薩知見如大海水聚。
諸菩薩摩诃薩具足是知見故。
能成熟諸衆生。
乃至将到無馀涅槃界。
佛說此贊諸菩薩摩诃薩功德法本時。
無量阿僧祇無邊諸衆生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無量阿僧祇無邊諸菩薩摩诃薩善根熾然增長勸行成就。
無量阿僧祇無邊天人等世遠塵雖垢。
於諸法中得法眼淨。
佛說此經時。
尊者奢利弗。
及馀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迦優波斯迦。
天人楗闼婆阿修羅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
若信是法。
彼即信無塵法。
若信無塵法。
彼即信如來阿羅诃三藐三佛陀。
若信如來阿羅诃三藐三佛陀。
彼即於無塵法解脫。
若於無塵法解脫。
彼即解脫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奢利弗。
譬如漏盡阿羅漢在阿蘭山遠險之處誦時。
彼處有響。
彼時更有異人聞已,即得阿羅漢果。
奢利弗。
於意雲何。
彼人是誰調伏。
答言:世尊,是阿羅漢。
佛言:奢利弗。
於意雲何。
彼漏盡阿羅漢。
豈作如是念言:我若誦時當有衆生得調伏耶。
答言:不也婆伽婆。
不也脩伽多。
佛言:奢利弗。
於意雲何。
彼響從内從外從内外出。
莫作是見。
若諸衆生所出音辭當如是信。
若有是說彼亦随我。
奢利弗。
譬如丈夫婦女於睡夢中。
乃見如來與聲聞衆圍繞說法。
奢利弗。
於意雲何。
如來聲聞其實來不。
答言:不也婆伽婆。
不也脩伽多。
佛言:如是奢利弗。
若人現見我聲聞衆圍繞說法。
當信如夢。
彼即現前見我及以法僧。
奢利弗。
譬如大海非無有寶而不取寶。
何以故?彼於先世不曾作取寶業。
是故彼摩尼寶黑不識不齲若人曾作摩尼寶業。
彼即得入寶洲。
入寶洲已取摩尼寶。
如是奢利弗。
非無法界。
而不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奢利弗。
但彼先世於佛境界。
不作善根亦不發起。
是故今入聲聞。
彼等不行如來行處。
亦無如來功德。
不具如來力無畏等及無礙智。
如來阿羅诃三藐三佛陀,則具如來力無畏等及無礙智。
奢利弗。
譬如丈夫婦女執鏡自看面輪。
見自面相便生喜躍。
如是奢利弗。
無聞凡夫不知影喻法本故。
馳走流轉而生愛樂。
是故奢利弗。
菩薩摩诃薩應著如是铠甲。
我今為諸衆生說法。
令於流轉當知當斷。
奢利弗。
菩薩摩诃薩當信諸法空虛不牢。
如是當行。
奢利弗。
譬如如來阿羅诃三藐三佛陀。
有所作化。
彼化生時無所生。
滅時無所滅。
於佛境界若問若答此非二法。
如來所化生時無所生。
滅時無所滅。
如是奢利弗。
得無生法忍菩薩摩诃薩覺諸法無生。
覺已不得一法。
若生時生無處法生。
若滅時滅亦無有為無為。
何以故?菩薩摩诃薩覺諸法無二故。
奢利弗。
譬如沫搏無有牢固。
彼無牢固當随順知。
如是奢利弗。
諸法無牢固。
諸法是空。
當随順知。
諸法如海本性無有二相。
奢利弗。
譬如水泡從因緣生。
以一一因不能得生。
如是奢利弗。
凡有衆生因不正念欲取於生。
彼皆虛無空不牢固。
彼諸衆生於實際中不如實知。
不見不入不覺。
我為彼等衆生。
昔著如是铠甲。
雲何令彼諸衆生等當見實際。
我應為說流轉輪回。
奢利弗。
譬如鳥行虛空無法障礙。
如是奢利弗。
菩薩乘善家子善家女等。
於諸法無礙際。
無塵際。
無二際。
信於遍智。
我說是菩薩乘善家子善家女等。
決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奢利弗。
譬如神通比丘行虛空時。
雖見其行不見步迹。
如是奢利弗。
見菩薩行。
而不能說彼法及善根回向處。
何以故?奢利弗。
我所覺法不可言說。
彼法諸天龍夜叉揵闼婆阿脩羅伽留荼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不能成就。
唯除諸菩薩摩诃薩於諸世界最勝具足上智著大铠甲。
何以故?彼菩薩摩诃薩諸天等世皆不能及。
奢利弗。
譬如手足能作諸事。
如是奢利弗。
於此法本當如是見。
奢利弗。
譬如有人能以一指示現五指。
於意雲何。
彼難作不。
奢利弗言:甚難婆伽婆。
甚難脩伽多。
佛言:奢利弗。
我此說難。
如虛空等法界。
虛空等法覺已,為他解說此難於彼。
我說希有。
何以故?奢利弗。
彼菩薩摩诃薩。
虛空等法覺已,不作戲論而能增長。
如是奢利弗。
所有善根菩薩摩诃薩。
當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彼諸善根皆是虛無空不牢固。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示現已,彼諸善根乃不欺诳。
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故奢利弗。
菩薩摩诃薩應著如是铠甲。
我信諸法是不牢固。
若不入此忍者,不能成就八人法。
須陀洹法。
斯陀含法。
阿那含法。
阿羅漢法。
何況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唯除諸菩薩摩诃薩於諸三界最勝具足上智。
奢利弗。
是故菩薩摩诃薩應近善友承事供養。
何者善友。
所謂示教行六波羅蜜。
若以馀教彼非善友。
若菩薩摩诃薩。
如是言如是教。
如是應學諸波羅蜜。
如是應學諸菩薩法。
當知彼名菩薩摩诃薩真實善友。
奢利弗。
譬如以一滴稣擲大海中。
於意雲何。
此為多不。
奢利弗言:不也婆伽婆。
不也脩伽多。
於彼水中還是一滴。
佛言:如是如是,奢利弗。
諸聲聞獨覺戒定智解脫解脫知見。
少攝不能為諸衆生而作利益。
奢利弗。
譬如以一滴油擲華池中。
彼則遍滿不知其油滴法。
如是奢利弗。
諸菩薩摩诃薩戒定智解脫解脫知見。
乃至諸有善根。
為諸衆生當得受用。
乃至究竟涅槃。
奢利弗。
譬如有一丈夫於大海中破百分毛取一滴水。
於意雲何。
彼一滴水比於大海水聚。
何者為多。
奢利弗言:世尊,假使取百逾阇那。
猶當是少。
何況彼人破百分毛取一滴水。
佛言:奢利弗。
如是諸聲聞獨覺智如一滴水。
諸菩薩摩诃薩知見如大海水聚。
諸菩薩摩诃薩具足是知見故。
能成熟諸衆生。
乃至将到無馀涅槃界。
佛說此贊諸菩薩摩诃薩功德法本時。
無量阿僧祇無邊諸衆生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無量阿僧祇無邊諸菩薩摩诃薩善根熾然增長勸行成就。
無量阿僧祇無邊天人等世遠塵雖垢。
於諸法中得法眼淨。
佛說此經時。
尊者奢利弗。
及馀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迦優波斯迦。
天人楗闼婆阿修羅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