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關燈
小
中
大
天地成品第十三
佛語比丘。
天地破壞。
更始成之後。
人皆在第十五阿衛貨羅天上。
其天上人。
以好喜作食。
各自有光明神足。
其壽甚久長。
佛告比丘。
時其水滿天下地。
爾時無有日月。
亦無星宿。
無有晝夜亦無一月半月。
亦無年歲。
窈窈冥冥無所見。
天地成之後。
彼天人福德薄祿。
命欲盡者,從阿衛貨羅天上。
來下遊此間地。
亦以好喜為食。
各自有光明神足飛行。
在其人間。
壽甚久長。
時天下人。
甚端正姝好。
不别男女。
亦不可别君長庶民人。
但共衆俱往還。
佛語比丘。
時地上自然生地味。
譬如白酥上肥。
其地味色如是也。
其味譬如蜜。
時有一異嗜味人。
心念言:我欲試以指取地味嘗之。
知何等類。
其人便以指取地味嘗之。
甚喜嗜之。
如是嘗至三反。
遂喜即後撮滿手食之。
馀人見已便效以手撮取地味而食之。
人食是地味之後。
身即粗堅。
面色變惡。
亡失光明。
神足不能複飛行上天。
天下複如故。
天下窈窈冥冥。
天下窈窈冥冥之後。
法當有大黑風起。
吹入大海水深三百三十六萬裡。
取日月大城郭。
上須彌山邊。
百六十八萬裡。
著日月城郭道中。
用是因緣。
天下有日月也。
爾時日大城郭。
從須彌山東出。
繞須彌山王。
西入圍繞。
複從山東出。
繞須彌山西入。
時人有言:是昨日日也。
或有人言:非是昨日日者,日城郭複從須彌山東出。
如是三反。
繞須彌山西入。
爾時人言:是昨日日也。
或有言非是昨日日也。
日城郭複從須彌山東出。
如是三反繞須彌山西入。
爾時人言:是昨日出者也。
是故謂言日也。
有三事。
一者出照現城郭。
二者沒不現其宮殿正四方。
其光明照周匝。
是故圓。
以天金水精淨潔作城郭。
彼二分。
一分者清淨金。
無瑕穢無垢濁。
光明照燿。
一分者水精。
潔淨無瑕穢無垢濁。
放光明。
日大城郭。
廣長各二千三十裡。
高下亦等。
城中有金樓觀宮殿。
名閻浮清淨。
高六百四十裡。
廣亦六百四十裡。
閻浮樓觀宮殿中。
有日天子坐。
廣長各二十裡。
以天七寶金銀琉璃水精赤真珠車磲馬瑙作之。
日天子一身。
皆出光明。
照閻浮宮殿。
閻浮宮殿之光明。
照大城郭。
大城郭之光明。
下照四方。
日天子不念言:我為行不行也。
常以五樂自娛樂快樂。
天子有無央數天在前導。
快樂無極。
前後導從禦行。
是故謂為禦。
日天子其城郭。
以七寶作。
七重壁。
七重欄楯。
七重交露。
樹木園觀。
浴池有青黃赤白蓮華。
中有種種飛鳥。
相和而鳴。
日天子壽。
天上五百歲。
子孫子孫相襲代。
極竟畢一劫。
日天子城郭。
下出五百光明。
周匝複有五百光明是為千光明。
善因緣所緻。
何從得千光明善因緣。
以何緻之。
用照天下。
令人民見其光明。
以能成為諸事。
何以故?人民。
見其光明。
以能成其諸事耶。
若有布施與沙門道人及貧窮乞丐者,衣被飲食車馬六畜香熏華床卧房室舍宅燈火。
所求索即疾與。
不逆人意。
常不斷截。
無厭極施。
一心施後不悔也。
令道人清淨奉真法歡喜。
用是使安隐意定得無央數善行。
譬如轉輪王初立為尊。
其意歡喜無央數。
佛言:如是也。
若有人布施沙門道人及貧窮乞匈者,衣被飲食車馬六畜香熏華床卧房室舍宅燈火。
所索不逆人意。
不斷一心。
施後不悔。
令清淨道人奉尊法。
用是歡喜。
使安隐意。
得無央數善行。
其人命盡死往至安隐家。
即生日天子所。
便疾得持日城郭。
其光明照下四方矣。
是謂為千光明以善因緣所緻。
複何從得千光明。
善有十因緣。
一者不殺生。
二者不盜。
三者不犯他人婦女。
四者不妄言:五者不飲酒。
六者不惡口罵詈。
七者不兩舌绮語。
八者不嫉妒。
九者意不瞋恚。
十者正見。
以無央數心念善慈仁。
身死即生日天子所。
自然得持日城郭。
是為千光明善因緣所緻。
複何從得千光明善因緣。
一者不殺生。
二者不盜。
三者不犯他人婦女。
四者不妄言:五者不飲酒。
意行無央數善慈仁。
譬如好地四徼道中有浴池。
清涼水濡且美。
周匝種種樹。
若有人從暑熱中來。
饑渴極人入浴池中。
洗浴飲其水。
彼人意念無央數歡喜。
佛言:如是也。
其有不殺盜淫妄言飲酒。
意念無央數善。
身死得生日天子所。
則疾得持日城郭。
是謂以善因緣所緻千光明之耀也。
何以故?日大城郭。
令天下為秋冬寒。
用十二因緣故。
何等為十二。
一者須彌山中間。
長三百三十六萬裡。
生青蓮華紅蓮華黃蓮華白蓮華。
甚衆多大香好。
日大城郭。
光明照中。
為奪其光。
用是因緣故。
令日大城郭寒為秋冬。
是為一事。
二者阿羅陀山。
中間長百六十八萬裡。
其中生青紅黃白蓮華。
甚衆多大香好。
揈日大城郭之光明。
用是故令日城郭寒。
是為二事。
複次俞安山。
中間長八十四萬裡。
其中生青紅黃白蓮華。
甚衆多大香好複揈日大城郭之光明。
是故天下寒。
是為三事。
複次善見山。
中間長四十八萬裡。
中生青紅黃白蓮華。
甚衆多大香好。
揈日之光明。
是故令天下寒。
是為四事。
善見山外。
次有阿抄波山。
中間長二十四萬裡。
五阿抄波山後。
有尼彌陀山。
中間長十二萬裡。
六尼彌陀後。
次有比那山。
中間長四萬八千裡。
七比那山後。
次有鐵圍山。
長二萬四千裡。
揈其日大城郭之光明。
用是故令天下寒為秋冬。
是為八事。
複次天下流河。
揈其日大城郭之光明。
是故日大城郭寒為秋冬是為九事。
複次其河水東流。
向閻浮利者少。
流行向俱耶尼天下者多。
便揈日大城郭之光明。
用
天地破壞。
更始成之後。
人皆在第十五阿衛貨羅天上。
其天上人。
以好喜作食。
各自有光明神足。
其壽甚久長。
佛告比丘。
時其水滿天下地。
爾時無有日月。
亦無星宿。
無有晝夜亦無一月半月。
亦無年歲。
窈窈冥冥無所見。
天地成之後。
彼天人福德薄祿。
命欲盡者,從阿衛貨羅天上。
來下遊此間地。
亦以好喜為食。
各自有光明神足飛行。
在其人間。
壽甚久長。
時天下人。
甚端正姝好。
不别男女。
亦不可别君長庶民人。
但共衆俱往還。
佛語比丘。
時地上自然生地味。
譬如白酥上肥。
其地味色如是也。
其味譬如蜜。
時有一異嗜味人。
心念言:我欲試以指取地味嘗之。
知何等類。
其人便以指取地味嘗之。
甚喜嗜之。
如是嘗至三反。
遂喜即後撮滿手食之。
馀人見已便效以手撮取地味而食之。
人食是地味之後。
身即粗堅。
面色變惡。
亡失光明。
神足不能複飛行上天。
天下複如故。
天下窈窈冥冥。
天下窈窈冥冥之後。
法當有大黑風起。
吹入大海水深三百三十六萬裡。
取日月大城郭。
上須彌山邊。
百六十八萬裡。
著日月城郭道中。
用是因緣。
天下有日月也。
爾時日大城郭。
從須彌山東出。
繞須彌山王。
西入圍繞。
複從山東出。
繞須彌山西入。
時人有言:是昨日日也。
或有人言:非是昨日日者,日城郭複從須彌山東出。
如是三反。
繞須彌山西入。
爾時人言:是昨日日也。
或有言非是昨日日也。
日城郭複從須彌山東出。
如是三反繞須彌山西入。
爾時人言:是昨日出者也。
是故謂言日也。
有三事。
一者出照現城郭。
二者沒不現其宮殿正四方。
其光明照周匝。
是故圓。
以天金水精淨潔作城郭。
彼二分。
一分者清淨金。
無瑕穢無垢濁。
光明照燿。
一分者水精。
潔淨無瑕穢無垢濁。
放光明。
日大城郭。
廣長各二千三十裡。
高下亦等。
城中有金樓觀宮殿。
名閻浮清淨。
高六百四十裡。
廣亦六百四十裡。
閻浮樓觀宮殿中。
有日天子坐。
廣長各二十裡。
以天七寶金銀琉璃水精赤真珠車磲馬瑙作之。
日天子一身。
皆出光明。
照閻浮宮殿。
閻浮宮殿之光明。
照大城郭。
大城郭之光明。
下照四方。
日天子不念言:我為行不行也。
常以五樂自娛樂快樂。
天子有無央數天在前導。
快樂無極。
前後導從禦行。
是故謂為禦。
日天子其城郭。
以七寶作。
七重壁。
七重欄楯。
七重交露。
樹木園觀。
浴池有青黃赤白蓮華。
中有種種飛鳥。
相和而鳴。
日天子壽。
天上五百歲。
子孫子孫相襲代。
極竟畢一劫。
日天子城郭。
下出五百光明。
周匝複有五百光明是為千光明。
善因緣所緻。
何從得千光明善因緣。
以何緻之。
用照天下。
令人民見其光明。
以能成為諸事。
何以故?人民。
見其光明。
以能成其諸事耶。
若有布施與沙門道人及貧窮乞丐者,衣被飲食車馬六畜香熏華床卧房室舍宅燈火。
所求索即疾與。
不逆人意。
常不斷截。
無厭極施。
一心施後不悔也。
令道人清淨奉真法歡喜。
用是使安隐意定得無央數善行。
譬如轉輪王初立為尊。
其意歡喜無央數。
佛言:如是也。
若有人布施沙門道人及貧窮乞匈者,衣被飲食車馬六畜香熏華床卧房室舍宅燈火。
所索不逆人意。
不斷一心。
施後不悔。
令清淨道人奉尊法。
用是歡喜。
使安隐意。
得無央數善行。
其人命盡死往至安隐家。
即生日天子所。
便疾得持日城郭。
其光明照下四方矣。
是謂為千光明以善因緣所緻。
複何從得千光明。
善有十因緣。
一者不殺生。
二者不盜。
三者不犯他人婦女。
四者不妄言:五者不飲酒。
六者不惡口罵詈。
七者不兩舌绮語。
八者不嫉妒。
九者意不瞋恚。
十者正見。
以無央數心念善慈仁。
身死即生日天子所。
自然得持日城郭。
是為千光明善因緣所緻。
複何從得千光明善因緣。
一者不殺生。
二者不盜。
三者不犯他人婦女。
四者不妄言:五者不飲酒。
意行無央數善慈仁。
譬如好地四徼道中有浴池。
清涼水濡且美。
周匝種種樹。
若有人從暑熱中來。
饑渴極人入浴池中。
洗浴飲其水。
彼人意念無央數歡喜。
佛言:如是也。
其有不殺盜淫妄言飲酒。
意念無央數善。
身死得生日天子所。
則疾得持日城郭。
是謂以善因緣所緻千光明之耀也。
何以故?日大城郭。
令天下為秋冬寒。
用十二因緣故。
何等為十二。
一者須彌山中間。
長三百三十六萬裡。
生青蓮華紅蓮華黃蓮華白蓮華。
甚衆多大香好。
日大城郭。
光明照中。
為奪其光。
用是因緣故。
令日大城郭寒為秋冬。
是為一事。
二者阿羅陀山。
中間長百六十八萬裡。
其中生青紅黃白蓮華。
甚衆多大香好。
揈日大城郭之光明。
用是故令日城郭寒。
是為二事。
複次俞安山。
中間長八十四萬裡。
其中生青紅黃白蓮華。
甚衆多大香好複揈日大城郭之光明。
是故天下寒。
是為三事。
複次善見山。
中間長四十八萬裡。
中生青紅黃白蓮華。
甚衆多大香好。
揈日之光明。
是故令天下寒。
是為四事。
善見山外。
次有阿抄波山。
中間長二十四萬裡。
五阿抄波山後。
有尼彌陀山。
中間長十二萬裡。
六尼彌陀後。
次有比那山。
中間長四萬八千裡。
七比那山後。
次有鐵圍山。
長二萬四千裡。
揈其日大城郭之光明。
用是故令天下寒為秋冬。
是為八事。
複次天下流河。
揈其日大城郭之光明。
是故日大城郭寒為秋冬是為九事。
複次其河水東流。
向閻浮利者少。
流行向俱耶尼天下者多。
便揈日大城郭之光明。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