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行品第十七

關燈
是念。

    我今為欲摧伏外道現希有事。

    令諸天人生清淨心。

    又欲令彼壞因緣者知業果報。

    又欲示現功德智慧。

    有大威神分析諸定差别之相。

    又欲示現有大勇猛精進之力。

    便於是處結加趺坐。

    身口意業靜然不動。

    初攝心時專精一境。

    制出入息熱氣遍體。

    腋下流汗額上津出譬如雨滴。

    忍受斯苦不生疲極。

    便起勇猛精進之心。

     佛告諸比丘,菩薩爾時制出入息。

    於兩耳中發大音響。

    譬如引風吹鼓鞴囊。

    受是苦事不生疲倦。

    諸比丘,我於爾時耳鼻口中斷出入息。

    内風沖頂發大音聲。

    譬如壯士揮彼利刃。

    上破腦骨受是苦事。

    不生疲極退轉之心。

     佛告諸比丘,菩薩爾時諸出入息一切皆止。

    内風強盛於兩肋間。

    旋回婉轉發大聲響。

    譬如屠人以刀解牛受是苦事都無懈倦佛告諸比丘,菩薩爾時内風動故遍身熱惱。

    譬如有人力弱受制。

    於大火聚舉身被炙。

    受斯苦極更增勇猛精進之心。

    作是念言:我今住彼不動三昧。

    身口意業皆得正受。

    入第四禅遠離喜樂。

    遣於分别無有飄動,猶如虛空遍於一切無能變異。

    此定名為阿娑婆那。

    菩薩爾時修如是等最極苦行。

    諸比丘菩薩複作是念。

    世間若沙門婆羅門。

    以斷食法而為苦者,我今複欲降伏彼故日食一麥。

    比丘當知。

    我昔唯食一麥之時,身體羸瘦如阿斯樹。

    肉盡肋現如壞屋椽。

    脊骨連露如筇竹節。

    眼目欠陷如井底星。

    頭頂銷枯如暴乾瓠。

    所坐之地如馬蹄迹。

    皮膚皺<走叟>如割朐形。

    舉手拂塵身毛焦落。

    以手摩腹乃觸脊梁。

    又食一米乃至一麻。

    身體羸瘦過前十倍。

    色如聚墨又若死灰。

    四方聚落人來見者鹹歎恨言:釋種太子甯自苦為。

    端正美色今何所在佛告諸比丘,菩薩六年苦行之時,於四威儀曾不失壞。

    盛夏暑熱不就清涼。

    隆冬嚴寒不求厚暖。

    蚊虻唼體亦不拂除。

    結加趺坐身心不動。

    亦不頻申亦不洟唾。

    放牧童豎常來睹見。

    戲以草[W061]而刺我鼻。

    或刺我口或刺我耳。

    我於爾時身心不動。

    常為天龍鬼神之所供養。

    能令十二絡叉天人住三乘路。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菩薩於往昔,舍位出家已,為利衆生故,思惟諸方便。

    我出濁惡世,生此閻浮提。

    多諸邪見人,破法行異道。

     愚者求解脫,自苦其身心。

    雖怖生死因,恒迷出離果。

    或有赴火聚,自墜於高岩。

    五熱以炙身,塗灰而自毀。

     日常一掬食,劣以濟身命。

    乞食於他門,主喜而方受。

    顔色少懷吝,終朝而不食。

    或時聞杵臼,及以狗吠聲。

     即止不行乞,乃喚亦不受。

    蘇油及美味,乳酪沙糖等。

    一切皆不禦,唯食粗惡食。

    糠汁及油滓,狩糞并藕根。

     草木諸花葉,以求於解脫。

    或有服淨水,或日食一麻。

    或止進一米,或有自餓死。

    以求於解脫,或有著皮革。

     糞掃及鳥羽,樹皮毛毼等。

    種種弊衣服,或有著一衣。

    乃至著七衣,或有常露形。

    以求於解脫,坐卧編椽上。

     棘刺灰土中,闆杵瓦石間。

    以求於解脫,或常舉兩手。

    或有翹一足,散發及髽髻。

    逐日而回轉,以求於解脫。

     或常禮日月,河海及山川。

    高原諸樹林,以求於解脫。

    此諸外道等,勤修無利苦。

    執著虛妄業,堅受未嘗舍。

     如是邪見人,死當堕惡趣。

    我為如是等,昔於六年中。

    示現摧伏彼,勤修大苦行。

    有諸無智人,見外道邪苦。

     竊以為真法,便生随喜心。

    亦為成熟彼,勤行大苦行。

    乃擇空閑地,加趺坐三昧。

    當是節食時,日食一麻米。

     履寒不就暖,處熱不求涼。

    亦不逐蚊虻,亦不避風雨。

    童牧來觀看,戲以草[W061]刺。

    通於耳鼻口,以草木瓦石。

     打擲於我身,亦不能緻損。

    一切皆忍受,身亦不低昂。

    亦不生疲極,涕唾便痢等。

    諸穢皆已絕,唯馀皮骨在。

     血肉盡乾枯,形體極羸瘦。

    如阿斯迦樹,住阿那婆定。

    身心寂不動,亦不味禅樂。

    而起大悲心,普為諸衆生。

     修行如是定,以修此定故。

    速疾得成佛,滅除外道衆。

    摧伏諸異學,亦以迦葉等。

    不信有菩提,如是大菩提。

     無量劫難得,為是諸人等。

    入阿那婆定,當坐此定時。

    有十二洛叉,諸天人衆等。

    住於三乘路,諸天龍神等。

     恒於日夜中,供養菩薩身。

    各自發弘願,願住那婆定。

    利益諸衆生,其心如虛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