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網六十二見經全文
關燈
小
中
大
。
亦不互相見鬥人變者,續寂寞不癡亂。
諸不可意惡不善之法。
不能亂其志。
皆護眼根。
是為比丘奉賢者誡品。
賢者如是寂定根門於内不念鬥亂。
飯食取足而已,食亦不多亦不少。
適得其中。
常爾一食不增減。
趣支命不用作筋力。
但欲令身安。
不苦痛有氣力得定行。
若有當來比丘。
當以是賢善奉行戒。
當以是賢善。
飯食取足而已,思惟道初夜後夜行道。
應妙不傾動行道念。
晝日若坐若經行。
不念惡法。
初夜若經行若坐。
中夜猗右脅累兩足而卧。
意即念起常欲見明。
後夜複坐念道。
若經行不念惡法。
若入郡國縣邑分衛。
明旦起著衣持缽。
入郡國縣邑分衛。
皆護身諸根常念著意分衛訖。
出飯食已澡手洗足去缽。
便入在獨夜坐。
若空閑樹下。
若露處山間岩石間。
若草屋水所蕩處。
正坐不左右顧視。
離世間癡。
意念行不作惡意。
以慈心哀傷一切人民及蜎飛蠕動之類。
意亦不念惡去愛欲。
去離睡眠。
常念疾得定行意而不念睡眠。
去離猶豫衆想。
不說惡亦不作想。
内意寂定。
去離外疑。
去離衆想。
行不行惡法。
意亦不念衆想。
皆棄五蓋及塵勞意。
譬如人舉息錢行賈作如意。
還本償息常有馀末。
饒足自活。
其人自念心亦歡喜。
譬如人久行作奴婢。
得脫奴身。
出入自在。
自念言:我本作奴。
今得脫為民。
其人自念。
心亦歡喜。
譬如人拘閉牢獄。
遇赦得脫。
其人自念。
心亦歡喜。
譬如人得重病。
連年累歲。
遭遇良醫。
攻治得愈有氣力。
行步出入飯食。
其人念言:昔時病累歲。
今得除愈有氣力。
飯食出入。
其人自念亦歡喜。
譬如人持重财。
經過惡道。
财物畜甚安隐得至善道。
其人自念亦歡喜。
比丘亦如是。
去離五蓋。
譬如負債以償。
拘閉得脫。
久病除愈。
奴免為民。
經過惡道以脫。
是心歡喜。
佛言:其少知或不多聞者,便謗如來。
佛言:我所解法深妙。
我所知所了者,賢者弟子聞者便嗟歎如來。
佛言:何所是深妙之法。
我所可了知。
賢者弟子。
聞之便嗟歎如來。
佛言:若有異道人。
於過去劫中。
見過去事。
於無央數道。
各各學其事。
知其中事。
皆在十八見中。
若有異道人。
於當來劫中。
見當來事。
學當來事。
於無央數道。
各各了其事。
皆在是四十四見中。
彼異道人。
於過去劫中。
見過去事。
於無央數道。
各各了其事。
悉在十八見中者,有異道人。
行常見。
常自為世間說有常。
在是四見中。
佛言:其異道人。
何以在四見中。
各見常說自為世間人說有常。
若有異道人。
斷愛欲行禅。
即如其像三昧正受。
能念過去二十劫事。
其人言:我與世有常。
所以者何。
我知過去劫成敗時。
不知當來劫成敗時。
其人便念。
知過去事。
舍當來事。
是為第一見,第二若有異道人。
斷愛欲。
即如像三昧正受。
能念當來四十劫事。
其人言:我與世有常。
所以者何。
我不知過去劫成敗時。
但知當來劫成敗時。
其人便舍過去事不知之。
念當來事。
是為第二見,第三若異道人。
斷愛欲。
精進行寂。
即如其像三昧定意。
念過去當來八十劫事。
其人便言:我與世有常。
所以者何。
我知過去當來劫成敗時。
其人便念過去當來之智。
是為第三見,第四若有異道人。
精進寂一心。
行斷惡行。
即如其像三昧定意。
念寂根住癡念。
其人自為世間說有常。
所以者何。
我不知過去劫成敗時。
亦不知當來劫成敗時。
是為第四見。
所可謂異道人。
說常見常。
自為世間人說有常者,皆在是四見中。
不能複過上。
如來皆知。
是複過是上微妙知。
是以不誡之。
離於誡得無為。
如來知痛癢所更樂盡滅。
知所從起。
佛見以無所受意善解。
佛言:我所解法。
深奧深照。
若有賢者弟子。
聞之便嗟歎佛。
其有異道人。
於過去劫中。
見過去事。
念過去事。
於無央數道。
各樂說知其中事。
皆在十八見中。
其異道人。
何謂於過去劫中。
見過去事。
念過去事。
於無央數道。
各樂說知其中事者,若有異道人。
各說常見常。
各自為世間人說有常。
皆在四見中。
其異道人。
何謂說常見常為世間人說常。
其劫壞敗時。
下人民便上生第十二阿衛貨羅天上。
劫壞敗時。
其天福德薄。
命盡展轉來下。
有梵天在上虛空中生。
便於彼為大尊梵自謂。
我皆作諸事。
於其上尊。
為一切作父。
解義千人之上。
其梵天自念言:當於何所得人來生。
此適發意頃。
馀下人即解生其上。
爾時其梵天。
因發見言:我皆化作是諸人。
其人民亦自生見言:梵天皆化作我曹。
所以者何。
梵天先生。
我曹後生。
是故化我曹。
其先生梵天。
最端正好潔。
威神巍巍。
其馀諸天。
随法福德薄。
命盡皆稍稍下生人間。
行精進。
離愛欲。
行一心。
即如其像三昧定意。
念昔所生處。
其人言:上先所生梵天。
得常在終不轉移亦不死。
常在尊上梵天。
化作我曹。
非常轉移死。
是謂為說常非是。
是為第一見,第二若有異道人。
彼有梵天。
發見如是言:其有色法痛癢思想行識。
是法為常。
亦不轉移不死。
其有地種水種火種風種空種。
此非常不堅固。
其梵天人。
祿相福德薄者,終亡來下生人間。
其人精進離愛欲。
一心即如其像三昧定意。
念昔梵天。
是其人言:彼色法痛癢思想行識。
其法常堅固。
此人間地種水種火種風種空種。
是法非常。
無堅固有終亡。
是為第二見,第三若有異道人。
所說何謂。
有天名幾陀波屠。
在其上相娛樂。
快樂以後。
常不複念身病著床。
其人法祿相福德薄。
終亡下生人間。
其人行精進離愛欲。
一心即如其像三昧定意。
念昔所生處。
其人便言:彼天人相娛樂快樂者,得常在不動轉終亡。
此人間相娛樂。
非常無堅固有終亡。
彼天有常。
此人間無常。
是為第三見,第四若有異道人。
所說有天名散提。
彼居上共止頓平。
相向生瞋恚離本座。
其天人祿相福薄者,終亡下生人間。
其人行精進離愛欲。
一心即如其像三昧定意。
念昔所生天上。
其人言:彼諸天共止相娛樂者,得常在堅固不終亡。
我生人間者,非常無堅固有終亡。
彼天有常。
我人間無常。
是為第四見。
佛言:諸異道人。
各
亦不互相見鬥人變者,續寂寞不癡亂。
諸不可意惡不善之法。
不能亂其志。
皆護眼根。
是為比丘奉賢者誡品。
賢者如是寂定根門於内不念鬥亂。
飯食取足而已,食亦不多亦不少。
適得其中。
常爾一食不增減。
趣支命不用作筋力。
但欲令身安。
不苦痛有氣力得定行。
若有當來比丘。
當以是賢善奉行戒。
當以是賢善。
飯食取足而已,思惟道初夜後夜行道。
應妙不傾動行道念。
晝日若坐若經行。
不念惡法。
初夜若經行若坐。
中夜猗右脅累兩足而卧。
意即念起常欲見明。
後夜複坐念道。
若經行不念惡法。
若入郡國縣邑分衛。
明旦起著衣持缽。
入郡國縣邑分衛。
皆護身諸根常念著意分衛訖。
出飯食已澡手洗足去缽。
便入在獨夜坐。
若空閑樹下。
若露處山間岩石間。
若草屋水所蕩處。
正坐不左右顧視。
離世間癡。
意念行不作惡意。
以慈心哀傷一切人民及蜎飛蠕動之類。
意亦不念惡去愛欲。
去離睡眠。
常念疾得定行意而不念睡眠。
去離猶豫衆想。
不說惡亦不作想。
内意寂定。
去離外疑。
去離衆想。
行不行惡法。
意亦不念衆想。
皆棄五蓋及塵勞意。
譬如人舉息錢行賈作如意。
還本償息常有馀末。
饒足自活。
其人自念心亦歡喜。
譬如人久行作奴婢。
得脫奴身。
出入自在。
自念言:我本作奴。
今得脫為民。
其人自念。
心亦歡喜。
譬如人拘閉牢獄。
遇赦得脫。
其人自念。
心亦歡喜。
譬如人得重病。
連年累歲。
遭遇良醫。
攻治得愈有氣力。
行步出入飯食。
其人念言:昔時病累歲。
今得除愈有氣力。
飯食出入。
其人自念亦歡喜。
譬如人持重财。
經過惡道。
财物畜甚安隐得至善道。
其人自念亦歡喜。
比丘亦如是。
去離五蓋。
譬如負債以償。
拘閉得脫。
久病除愈。
奴免為民。
經過惡道以脫。
是心歡喜。
佛言:其少知或不多聞者,便謗如來。
佛言:我所解法深妙。
我所知所了者,賢者弟子聞者便嗟歎如來。
佛言:何所是深妙之法。
我所可了知。
賢者弟子。
聞之便嗟歎如來。
佛言:若有異道人。
於過去劫中。
見過去事。
於無央數道。
各各學其事。
知其中事。
皆在十八見中。
若有異道人。
於當來劫中。
見當來事。
學當來事。
於無央數道。
各各了其事。
皆在是四十四見中。
彼異道人。
於過去劫中。
見過去事。
於無央數道。
各各了其事。
悉在十八見中者,有異道人。
行常見。
常自為世間說有常。
在是四見中。
佛言:其異道人。
何以在四見中。
各見常說自為世間人說有常。
若有異道人。
斷愛欲行禅。
即如其像三昧正受。
能念過去二十劫事。
其人言:我與世有常。
所以者何。
我知過去劫成敗時。
不知當來劫成敗時。
其人便念。
知過去事。
舍當來事。
是為第一見,第二若有異道人。
斷愛欲。
即如像三昧正受。
能念當來四十劫事。
其人言:我與世有常。
所以者何。
我不知過去劫成敗時。
但知當來劫成敗時。
其人便舍過去事不知之。
念當來事。
是為第二見,第三若異道人。
斷愛欲。
精進行寂。
即如其像三昧定意。
念過去當來八十劫事。
其人便言:我與世有常。
所以者何。
我知過去當來劫成敗時。
其人便念過去當來之智。
是為第三見,第四若有異道人。
精進寂一心。
行斷惡行。
即如其像三昧定意。
念寂根住癡念。
其人自為世間說有常。
所以者何。
我不知過去劫成敗時。
亦不知當來劫成敗時。
是為第四見。
所可謂異道人。
說常見常。
自為世間人說有常者,皆在是四見中。
不能複過上。
如來皆知。
是複過是上微妙知。
是以不誡之。
離於誡得無為。
如來知痛癢所更樂盡滅。
知所從起。
佛見以無所受意善解。
佛言:我所解法。
深奧深照。
若有賢者弟子。
聞之便嗟歎佛。
其有異道人。
於過去劫中。
見過去事。
念過去事。
於無央數道。
各樂說知其中事。
皆在十八見中。
其異道人。
何謂於過去劫中。
見過去事。
念過去事。
於無央數道。
各樂說知其中事者,若有異道人。
各說常見常。
各自為世間人說有常。
皆在四見中。
其異道人。
何謂說常見常為世間人說常。
其劫壞敗時。
下人民便上生第十二阿衛貨羅天上。
劫壞敗時。
其天福德薄。
命盡展轉來下。
有梵天在上虛空中生。
便於彼為大尊梵自謂。
我皆作諸事。
於其上尊。
為一切作父。
解義千人之上。
其梵天自念言:當於何所得人來生。
此適發意頃。
馀下人即解生其上。
爾時其梵天。
因發見言:我皆化作是諸人。
其人民亦自生見言:梵天皆化作我曹。
所以者何。
梵天先生。
我曹後生。
是故化我曹。
其先生梵天。
最端正好潔。
威神巍巍。
其馀諸天。
随法福德薄。
命盡皆稍稍下生人間。
行精進。
離愛欲。
行一心。
即如其像三昧定意。
念昔所生處。
其人言:上先所生梵天。
得常在終不轉移亦不死。
常在尊上梵天。
化作我曹。
非常轉移死。
是謂為說常非是。
是為第一見,第二若有異道人。
彼有梵天。
發見如是言:其有色法痛癢思想行識。
是法為常。
亦不轉移不死。
其有地種水種火種風種空種。
此非常不堅固。
其梵天人。
祿相福德薄者,終亡來下生人間。
其人精進離愛欲。
一心即如其像三昧定意。
念昔梵天。
是其人言:彼色法痛癢思想行識。
其法常堅固。
此人間地種水種火種風種空種。
是法非常。
無堅固有終亡。
是為第二見,第三若有異道人。
所說何謂。
有天名幾陀波屠。
在其上相娛樂。
快樂以後。
常不複念身病著床。
其人法祿相福德薄。
終亡下生人間。
其人行精進離愛欲。
一心即如其像三昧定意。
念昔所生處。
其人便言:彼天人相娛樂快樂者,得常在不動轉終亡。
此人間相娛樂。
非常無堅固有終亡。
彼天有常。
此人間無常。
是為第三見,第四若有異道人。
所說有天名散提。
彼居上共止頓平。
相向生瞋恚離本座。
其天人祿相福薄者,終亡下生人間。
其人行精進離愛欲。
一心即如其像三昧定意。
念昔所生天上。
其人言:彼諸天共止相娛樂者,得常在堅固不終亡。
我生人間者,非常無堅固有終亡。
彼天有常。
我人間無常。
是為第四見。
佛言:諸異道人。
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