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飄然引退

關燈
漢水一戰後,吳師緊蹑楚軍之尾,先後在柏舉等地多次接戰,吳師五戰五勝,直迫郢都。

    楚軍至此一敗塗地,無力反抗。

     公元前五0六年,周敬王十四年,吳軍攻入郢都。

     桓度和阖闾在吳兵開路下,緩緩策騎,這時夫概王和伍子胥的先鋒部隊,早於兩個時辰前進城,把當今霸主的都會,置于控制之下。

     城後建的都是高堂巨宇,層台累榭,網戶朱綴,好一片繁華景象。

    這時家家戶戶緊閉不出,大街上除了吳兵的哒的哒的馬蹄聲外,落針可聞。

    衆兵初次來到這種大都會,都為其繁華所懾,目瞪口呆。

     桓度無心景色,心中盤算卓本長等不知已否偵查出囊瓦的逃走路線,使自己得以成功追擊,手刃此罪魁禍首。

    時機稍縱即逝,行動迅速最為重要。

    忽然耳邊傳來阖闾的脫話,霍然驚覺,側頭看見阖闾神情興奮,擡首四望,贊歎不絕。

     桓度道:“大王,我們成功入郢,應要依計畫行動,迫楚人割讓土地,使我們能有通路,直達中原。

    ”擴張中原就是當時步向霸主的一個程式,晉、楚均如是。

     阖闾神情有點不高興,若依原定計劃,他們在占領楚都後三天,便要撤離東退,霸占靠近吳國的大片楚土。

     阖闾道:“這等繁華大都,正合做我吳國京城,怎可輕易放過,孫将軍你立即下我之令,準備在此長期駐軍,另外我會再遣夫概王率領精兵,占領由吳來此的重要據點。

    ”神色堅決。

     桓度還欲再勸,阖闾道:“楚人一敗塗地,無力反攻,若不借此良機成不朽霸業,阖闾如何對得起曆代先王。

    ” 桓度見他語氣淩厲,毫無轉圜馀地,知道勸之無益,頓時想起找伍子胥商量。

     桓度道:“如此,待小将往傳大王命令。

    ” 吳王阖闾容色稍霁,點頭示準。

     桓度一夾馬腹,和數十名親兵,當先馳去,不及一刻,遇上伍子胥的兵隊,問明路向,在郢都東郊找到伍子胥。

     這處正是楚國曆代先王陵墓所在,不知伍子胥為何來此。

     伍子胥見到桓度,歡喜地道:“孫将軍可好。

    ”說着左眼眨了幾下。

     桓度知道他含有戲谑成分,但自相識以來,何曾見過他如此興奮神态,心中感到不妥,又說不出不妥在何處。

     伍子胥眉頭一皺,沈吟一下道:“若他執意如此,我們也拿他沒法。

    ” 桓度道:“伍将軍怎可不勸大王改變主意,否則可能由勝轉敗。

    ” 伍子胥道:“楚國已亡,便過一段時間再算。

    ” 桓度大驚失色道:“伍将軍何出此言,楚國畢竟是曆史悠久的大國,基礎牢固,雖然大敗,仍未緻于一蹶不振,況且楚、秦關系密切,若引得秦師來助,我軍形勢險惡,動辄有全軍覆沒的可能。

    ” 伍子胥露出沈思的神情,瞬又搖頭道:“這事待會才說,我現在先要去掘出楚平王這大奸人的骨,鞭三百,我父兄被害之忿。

    ” 桓度吓得幾乎滾下馬來,急道:“萬萬不可,将軍如此一來,必然激起楚國軍民極大義憤,使其君臣上下一心,力抗我軍。

    ” 伍子胥擡起頭來,直射桓度道:“孫将軍,能鞭平王之,乃我平生願望,任何人若要阻止,就是我伍子胥的大仇人。

    ”說完催馬繞過桓度緩緩走遠。

     桓度和數十親兵呆在路中。

     桓度見到先是阖闾迷于郢都繁華,意欲據為己有,跟着是伍子胥被仇恨沖昏了腦袋,行為乖常,心中暗萌退志。

    在入郢前,君臣有着同一個目标,所以能齊心合力,使自己計策屢行屢效。

    但現下君臣各懷己志,想起孫武兵法上所說的“将聽吾計,用之必勝,留之。

    将不聽吾計,用之必敗,去之。

    ”看來唯一方法就是“去之”了。

     這時夫概王方面有親兵來請。

     很快桓度在楚宮内與夫概王見面。

    夫概王身後立着那四個桓度曾經在夫概王武庫所見過的高子。

    桓度知道這四人無一不是武功高強,心下暗懔,不知夫概王召他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