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決勝漢水

關燈
吳王阖闾和手下一衆大将,高踞馬上,遠遠眺看在漢水對岸,超過十萬人的楚國大軍軍容。

     吳國除了五隊千人的騎兵隊外,其他清一色是步兵,在這邊岸上擺開陣勢,露出近漢水邊的大片土地,靜待楚軍渡江過來。

     五日前吳師探得囊瓦親率大軍東來,便移師南下,形成現在夾江對峙的局勢。

     戰幕至此全面拉開。

     吳王阖闾傳下命令,不得在楚人渡江時攻擊。

     楚軍中一陣戰鼓傳來,先頭部隊,在重重革盾的掩護下,緩緩從十多個擺渡和兩道即建的木橋,源源不絕地越過漢水。

     這時正是清晨時分,微有霧氣,視野不能及遠。

     江漢平原刮起一陣陣的春風,吹得雙方的帥旗獵獵作響。

    戰車辚辚,健馬狂嘶,夾雜着一下接一下傳來的戰鼓,震動着每一個人的心弦。

     楚軍不負盛名,行軍迅速,不到一個時辰已有超過半數的軍隊越過漢水,在這邊背靠漢水擺開戰陣,這時就算吳王阖闆改變主意,下達攻擊的命令,也不能影響到他們渡江了。

    這亦是桓度的意思,希望能與楚國的主力迅速決戰。

     楚軍的戰車在陣前分數列橫排,每輛戰車後有一小隊步兵,騎兵布在兩翼,楚軍後方帥旗高起,寫着一個“囊”宇。

    另外還有十多支将旗,代表楚國各位着名的将領。

    軍容極盛,聲勢迫人。

     吳軍沈着不動。

     夫概王道:“左邊的是武城黑的先鋒部隊,右邊是申息的先鋒部隊,中軍是沈尹戌,後方是囊瓦、費無極和鄢将師,總兵力達十二萬人。

    最少有千輛戰車,二萬騎兵。

    ” 敵勢強,兼且猛将如雲,豪勇者如夫概王也變得謙虛起來。

     伍子胥看着楚國龐大的隊伍,眼中燃起仇恨的怒火,奮然道:“我伍子胥練兵十年,等的正是這一刻,快哉快哉!”衆人感染了他的豪氣,士氣高漲起來。

     咚!咚!咚! 一千輛戰車緩緩馳出,每輛戰車上的戰士,和着後方傳來的鼓聲,敲響橫懸車上的戰鼓。

    戰車上持戟的武士,一齊把長戟指向吳軍,戰車加速,千輛戰車一齊向前沖刺,天地間一時充斥着萬馬奔騰、千車并馳的聲音,殺氣彌漫整個戰場。

     一排戰車橫沖而來,每輛戰車後面跟着百人一隊的步兵,一齊喊殺,直沖過來。

     楚人顯然希望以壓倒性的兵力、雷霆萬鈞的優勢,迅速以泰山蓋頂的聲勢,擊潰吳師。

     當戰車離開吳陣還有三十多丈的距離,一陣金鐵交鳴聲,楚軍兩翼各飛馳出一隊二千人的騎兵隊,分兩翼殺來,馬蹄狂奔,起漫天塵土,有如兩條威力無匹的龍卷風,配合着迎頭向吳陣沖去的戰車,分左右兩側向吳師直迫而來。

     吳軍的前鋒部隊把木盾整整齊齊分三行排在陣前。

    長達裡許的盾牌陣,把吳軍重重保護起來。

     桓度大喝一聲:“預備神弩。

    ”吳軍戰鼓急擂,二千具上滿箭矢的弩弓,在木盾間分前後兩排瞄向敵人,吳國的最新武器終于派上用場。

     戰車愈奔愈近,車上全身披挂的武士清晰可見,千百枝長戟,閃閃生光。

    車上另一戰士手執長弓,準備硬射進吳陣。

     戰車沖入三百步之内,這是弩箭的射程,比普通箭矢遠了三倍有多。

     桓度震天大喝道:“放箭!” 吳軍戰鼓擂得震耳欲聾,第一排千支弩,像一千道電光般,向迎陣沖來的千輛戰車疾射而去,向最着名的車戰之術宣戰。

     強勁的弩,透穿過披甲的馬身,透穿過披甲持戟的戰士,透穿過披甲持弓的箭手,一時人仰馬翻,整隊千輛戰車,有一大半亂成一團,戰士從馬車上倒撞下地,鮮血飛濺。

     還有數百輛馬車繼續沖來。

    剛好第二排千枝弩箭及時射出,楚軍又一次人仰馬翻,血染黃沙。

     吳軍一齊歡呼,兩側殺出夫概王和白喜分率的兩隊騎兵,向兩側沖來的楚國騎兵迎頭殺去。

     威震天下的楚國戰車至此宣告完蛋。

     楚方一陣擂鼓,攻來的騎兵倒退而回,給吳方騎兵咬着尾兒殺,楚軍紛紛倒地,吳軍先聲奪人。

     弩箭再次上膛。

     整個吳軍的先頭部隊随着戰鼓的節奏,手提木盾,緩緩迫向楚軍。

     楚軍何曾見過如此驚人的武器,一時心膽俱寒。

     決定性的一刻,終于來臨。

     在桓度、伍子胥兩人的訓練下,吳軍三萬雄師成為當世最可怕的戰鬥力量。

     當吳師全軍緩緩推前時,左右兩翼的騎兵早源源殺出,尾随着楚方退回的騎兵,分兩側殺入楚陣,短兵相接下,楚軍兩側一片混亂。

     這時在楚軍的後方,囊瓦高大的身肜,在全身甲外,蓋上紅披風高踞馬上,面容深沈,不露喜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