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九 章 巧得兵書

關燈
知首先是這裡遠離楚境,囊瓦勢力難及,況且宋國目下依附晉國,沒有為楚國作爪牙的理由。

    那隊長說:“孫武!今日你插翼難飛了。

    ” 桓度神情一愕道:“閣下可是錯認某為另一人。

    ” 這次輪到那隊長一愕,急忙從懷中探手取出了一張繪有人像的圖畫,比對着看了一會,才道:“細看又不太像,而且你話帶楚音,我們要找的卻是陳國人。

    得罪之處,還請恕罪。

    ” 桓度見此人謙恭有禮,心有好感,況且自己乃逃亡之身,略一施禮,牽馬離開。

    不遠處有間旅店,桓度交代了照管馬兒,進房大睡起來。

     這一睡,足有六個時辰,醒來已是第二日的清晨。

    昨天的勞累,一掃而空。

    桓度忽然遊興大動,想起宋國供宋王祭稷神的宗廟,規模龐大,附近名勝林立,聞名已久,今天得此機緣,不應放過。

     桓度向旅店的人問明方向位置,步行前往。

    當時宋國與魯國為鄰,魯國雖是一個弱國,受制于齊,但它是列國中文化最高的。

    宗周的毀滅,和成同在春秋時所經幾度内亂的破壞,更增加魯在文化上的地位。

    所謂周禮盡在魯矣。

    說到物質文明,魯國也是首屈一指,木工、繡工和織工,在魯國都特别發達,當時的建巧器大師公輸班,便是魯國人。

    宋國近水樓台,文化自然有一定的水平,桓度細察其建規模和氣象,眼界大開。

     桓度信步而行,眼前出現一座王陵,内外有兩層長方形的陵寝,外層是中宮垣,内層是内宮垣。

    在内宮垣内有一座高台,台上一排有五座方形的二層建物,嚴謹對稱。

    桓度暗忖此等在墳丘上建造樓閣宮室,并圍以内外城垣之舉,自然是要死者在死後,也能享受到生前的富貴榮華。

     忽然一陣馬蹄聲進耳内,桓度霍地回頭,遠處一大群宋兵,乘馬而至。

    這批宋兵全副武裝,下馬後扼守着各處要道,搜查來往人等。

     這處是遊人聚集的勝地,一時間産生起一陣混亂恐慌。

    有很多人遊興立時大減,便欲離去,宋兵一個不漏,向每一個要離開的遊人搜身。

     桓度心下奇怪,不知宋兵要找何人何物。

    不覺大感不安,自己懷内珠寶無數,又帶着印有族名的銅龍,一旦給搜了出來,實在很難預測會有什麽後果。

     就在這時,心中警兆忽現,度身形一閃,避進一所廟宇門後。

     幾個人走了出來,其中一個帶有濃重齊國口音的人道:“那孫武已中了我的劍,性命不保,我看他今曰插翼難飛了。

    ” 另一個人答道:“呂振老師的絕藝誰人不知,齊國要的兵書我們必可找到。

    ” 衆人一齊得意狂笑,轉眼遠去。

     桓度心内念頭電轉,喑忖又是那個孫武,昨天宋兵已在街上搜索他,可能自己和他有點相像,所以誤把自己錯認。

    隻不知道孫武是何許人,還牽涉到一部兵書。

     他自己的身分也是見不得人,隻想速速離去。

    剛想審度形勢,一隊宋兵向這宗廟走來。

     這些宗廟是平民的禁地,桓度怎能讓人發現,閃身躲入祭台之後。

     宋兵在門口徘徊了一會,轉身離去。

    桓度正欲離開,一陣血腥,傳進鼻内。

     血腥味從一堆雜物後傳出,走近一看,有個人俯伏地上,桓度伸手一探鼻息,這人已經死去,但胸口微溫,應是剛剛斷氣。

     這人形貌确有幾分酷肖自己,心中想起那齊人高手說的兵書,心中一動,在體上搜索起來,果然從體懷内找到一份帛書,寫着「孫武着兵法十三篇」。

     桓度打開第一篇,上面寫着「計篇第一」: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經之以五,校之以計,而索其情。

    一曰道,一曰天,叁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桓度心中狂跳,書中字字珠玑,發前人之所未發,還想再看下去,廟門外一陣馬蹄聲傳來。

     度想到當務之急,應是先謀脫身之計,便想即時離去,剛要起步,忽又轉回身來,原來他突然想到一個大膽的計劃。

    心下略作盤算,一把抄起身,又把帛書納入懷中,出廟而去。

     好在這宗廟靠山而,所占範圍非常廣闊,一時間難以完全封鎖。

     桓度展開身形,迅如鬼魅,不一會竄進山邊的密林裡。

     他帶着體,掠上山頭。

    揀了個叢林,挖了一個深洞,将孫武的屍體放了進去。

     他又沉吟了一會,緩緩解下銅龍,将它和孫武的體放在一起。

    這銅龍随他出生入死,又是父親宛親手賜與,這刻放棄,便似硬将一條手臂切下。

     桓度心中一陣難過,但形勢所逼,若是還以桓度的身分四出招搖,恐怕随時喪命,這是不得已之着。

     決定了後,反而安心下來,動作加快了很多,迅捷地把穴口填平,又在旁邊拔了一株樹,種在其上,以作辨認。

     一切弄妥,桓度喃喃道:“孫兄你死應瞑目,我桓度必定以你之名,将兵法發揚光大,留下千古不滅的威名。

    ” 桓度從小丘的另一端急馳下山,這一回他身懷瑰寶,更不可給宋兵攔截。

     來到山腳,一看之下,叫苦連天。

     原來所有通路都給宋兵嚴密封閉,飛鳥難渡,心下急謀對策。

     桓度暗暗心焦時,左方馳來一輛大馬車,前後都由宋兵護持,顯然是大人物的座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