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寨夜煮酒

關燈
劉裕掠出叢林小徑,明月下一座黑黝黝的小城堡出現眼前,他并不以為異,像這類的城堡,遍布淮河以北的地方,是時代的獨特産物,不過眼前塢堡明顯已棄置多時,藤草蔓生,外牆崩塌,沒有半點燈火,入口變成沒有大門扇的一個黑洞。

     自永嘉之亂後,塢堡成為飽受戰火摧殘的老百姓生存的一個據點,同村或同姓者聚族而居,俨成一個靠高牆圍護的武裝自衛單位,自給自足。

    大的城堡以千戶計,煙火相接,在堡内比鄰而居。

    像眼前的建築屬小型的塢堡,建有望樓,堡牆上還築有雉堞,隻是百多戶人家聚居的規模,不過那可是很久前的事,現在已人去堡空,似在默默控訴老天爺加諸它身上的苦難。

     劉裕忽然加快腳步,竄到塢堡的入口處,探頭一看,目光掃處,三個人倒斃接連出口的主街上,像給人擺布過般分别隔開丈許,最接近他的屍體清楚地顯示頭蓋骨被人硬生生抓碎,如此爪勁,确是駭人聽聞。

     劉裕絲毫沒有入堡尋根究底的沖動,更不願碰上那來自太平教的灰袍妖道,隻一瞥後頭也不回的全速離開,直奔汝陰。

     比起身負的重任,塢堡内的血案根本是微不足道的事。

     乞伏國仁奔至穎水東岸,長流的河水在月照下波光鄰粼粼、閃爍生輝,岸上的林木投影河上,虛實對比,更是疑幻疑真,卻不見燕飛的影蹤。

     天眼神騰在對岸一片茂密的野林上盤旋,顯然仍未把握到燕飛藏身之處,一段粗若兒臂的樹枝,正随河水往南漂去。

     乞伏國仁心中冷笑,燕飛肯定是投木河上,再借力橫渡近六丈的河面,然後躲進密林内,以避開天眼的銳目。

    想到這裡,那還猶豫,大鳥般騰空而起,往那段斷枝投去,無論距離和對斷枝浮漂的速度,均拿捏得分毫不差。

     眼看腳尖點個正着,異變突起,一切快得以乞伏國仁應變的本領仍要猝不及防,陣腳大亂。

     幹枝寸寸碎裂,一道青芒破水沖天而來,疾刺乞伏國仁胯下要害。

     乞伏國仁厲叱一聲,施展出壓箱底的本領,亦是無可奈何下的救命招數,勉力提起往下蹬點的右腳,改以左腳硬碰硬的踏上劍尖,全身功力盡聚腳底的湧泉穴。

     “轟!” 長劍筆直沉入河面,乞伏國仁則發出驚天動地的慘呼,長靴碎裂,腳底鮮血四濺地在空中連翻三個筋鬥,反投回東岸去。

     水内的燕飛雖暗慶妙計得逞,但也給對方反震之力震得全身氣血翻騰,更可惜在如此有利的情況下,仍未能置對方于死地,不過也夠乞伏國仁好受,沒有一段時間,休想再來追他。

     他最精采的一着是先借樹枝渡江,竄入密林,惹得天眼追往密林,再偷偷潛回水裡,在水下伏擊貪圖方便的可怕勁敵。

     乞伏國仁踏足實地,立即以呼嘯召喚天眼,然後逸進東岸的林木内去。

     燕飛爬上西岸,深吸一口氣,不敢停留的朝汝陰的方向掠去,他所受内傷頗為嚴重,必須覓得可躲避天眼追蹤的隐秘處調息養傷,待複元後再趕回邊荒集,沒有一處比一個廢棄的城堡更理想了。

     南晉建康都城,烏衣巷,謝府四季園内忘官軒。

    謝安席地坐近東窗,彈奏五弦古琴,月色灑遍園林,軒内沒有點燃燈火,惟小炭爐的火焰明滅不定,一位風神秀逸的白衣僧,正在謝安不遠處以扇子煽火煮酒,神态悠閑自得。

     謝安進入琴音的天地,現實再不存在,一切給音樂淨化,風從西窗溫柔地吹進來,兩人衣衫不斷拂動,彷如仙人。

    琴音琤琮,時而清麗激越,忽又消沉憂怨,不論如何變化,總能滌慮洗心,使人渾忘塵俗。

     琴音倏止,仍若有餘未盡,萦繞軒梁。

     那僧人搖頭吟詠道:“外不寄傲,内潤瓊瑤;如彼潛鴻,拂羽雲霄。

    謝兄隐就隐得潇灑,仕就仕得顯赫;隐時是風流名士,仕時仍為風流宰相,一生風流。

    但最令我支循佩服的,是謝兄隐時未忘情天下,仕時也未忘情山水,不愧自古以來天下第一風流人物。

    ” 謝安淡然笑道:“支循大師為何忽然大贊起我謝安來,謝安愧不敢當,自漢晉以來,名士輩出,何時數得到我。

    照我看大師是另有所感,對嗎?” 支循點頭道:“聽謝兄琴音,便知謝兄放達逍遙的外表下,内中卻有一往深情,暗蘊着對長期内亂外患下的傷懷,尤以今夜的琴聲為甚,不知是否正擔心即将來臨的大戰?”說話時提起爐上提壸,另一手取起爐旁的兩個酒杯,油然來到謝安對面坐下。

     謝安從容道:“此戰成敗,已交給小兒輩去負責,我謝安再不放在心上。

    隻不過際此大晉存亡一線的時刻,我想到很多以前沒有想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