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護分不共功德品第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爾時世尊,複告賢護菩薩摩诃薩言:賢護。
彼諸菩薩摩诃薩。
複當成就十八不共法。
何等名為不共法也。
所謂如來初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乃至般涅槃。
於其中間如來所有三業智慧為首。
一切身業随智慧行。
一切口業随智慧行。
一切意業随智慧行。
又諸如來知見過去無有障礙。
知見未來無有障礙。
知見現在無有障礙。
又諸如來所為無有錯誤。
言無漏失意無忘念無别異想。
常在三昧無不知已舍。
又諸如來意欲無減精進無減禅定無減智慧無減解脫無減解脫知見無減。
賢護。
是為如來十八不共法。
彼菩薩摩诃薩當應修習具足成滿。
複次賢護。
若菩薩摩诃薩。
成就具足甚深難見攝受正法。
即欲宣說是三昧者,應當更受十種勝法。
何等為十。
所謂如來十力。
雲何十力。
賢護。
是中如來是處非處力者,如來於諸處非處事。
能以正智如實知故。
賢護。
如是處非處事。
如來能以正智如實知者,此則如來處非處力。
如來得此力已知真實處。
於大衆中作師子吼。
轉大梵輪昔所未轉。
若有沙門婆羅門若天若梵若魔若人。
一切世間終無有能如是轉者,賢護。
是為如來第一智力。
菩薩摩诃薩應當修學具足成滿。
複次賢護。
是中如來一切至處道力者,如來於一切處道差别。
皆以正智如實知故。
賢護。
如是一切至處道事。
如來能以正智如實知者,此則如來至處道力也。
如來得此力已知真實處。
於大衆中作師子吼。
轉大梵輪昔所未轉。
若諸世間沙門婆羅門。
若天若梵若魔若人。
終無有能如是轉者,賢護。
是為如來第二智力。
菩薩摩诃薩應當修學具足成滿。
複次賢護。
是中如來世間種種界力者,如來於世間種種諸界無量差别。
能以正智如實知故。
賢護。
如是世間種種界事。
如來皆以正智如實知者,此則如來世間界力也。
如來得此力已知真實處。
於大衆中作師子吼。
轉大梵輪昔所未轉。
若諸世間沙門婆羅門。
若天若梵若魔若人。
終無有能如斯轉者,賢護。
是為如來第三智力。
菩薩摩诃薩應當修學具足成滿。
複次賢護。
是中如來心行力者,如來於諸衆生種種心行無量差别。
皆以正智如實知故。
賢護。
如是衆生種種心行無量差别。
如來能以正智如實知者,此則如來知心行力也。
如來得此力已知真實處。
於大衆中作師子吼。
轉大梵輪昔所未轉。
若諸世間沙門婆羅門。
若天若梵若魔若人。
終無有能如是轉者,賢護。
是為如來第四智力。
菩薩摩诃薩應當修學具足成滿。
複次賢護。
如來知衆生諸根差别力者,如來於衆生諸根種種差别。
皆以正智如實知故。
賢護。
如是衆生諸根種種差别。
如來皆以正智如實知者,是則如來諸根差别力也。
如來得此力已知真實處。
於大衆中作師子吼。
轉大梵輪昔所未轉。
若諸世間沙門婆羅門。
若天若梵若魔若人。
終無有能如是轉者,賢護。
是為如來第五智力。
菩薩摩诃薩應當修學具足成滿。
複次賢護。
是中如來禅定力者,如來於一切禅定解脫三昧。
生起煩惱及以滅除。
斯以正智如實知故。
賢護。
如是一切禅定解脫三摩跋提生起煩惱乃至清淨。
如來皆以正智如實知者,是則如來禅定力也。
如來得已知真正
彼諸菩薩摩诃薩。
複當成就十八不共法。
何等名為不共法也。
所謂如來初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乃至般涅槃。
於其中間如來所有三業智慧為首。
一切身業随智慧行。
一切口業随智慧行。
一切意業随智慧行。
又諸如來知見過去無有障礙。
知見未來無有障礙。
知見現在無有障礙。
又諸如來所為無有錯誤。
言無漏失意無忘念無别異想。
常在三昧無不知已舍。
又諸如來意欲無減精進無減禅定無減智慧無減解脫無減解脫知見無減。
賢護。
是為如來十八不共法。
彼菩薩摩诃薩當應修習具足成滿。
複次賢護。
若菩薩摩诃薩。
成就具足甚深難見攝受正法。
即欲宣說是三昧者,應當更受十種勝法。
何等為十。
所謂如來十力。
雲何十力。
賢護。
是中如來是處非處力者,如來於諸處非處事。
能以正智如實知故。
賢護。
如是處非處事。
如來能以正智如實知者,此則如來處非處力。
如來得此力已知真實處。
於大衆中作師子吼。
轉大梵輪昔所未轉。
若有沙門婆羅門若天若梵若魔若人。
一切世間終無有能如是轉者,賢護。
是為如來第一智力。
菩薩摩诃薩應當修學具足成滿。
複次賢護。
是中如來一切至處道力者,如來於一切處道差别。
皆以正智如實知故。
賢護。
如是一切至處道事。
如來能以正智如實知者,此則如來至處道力也。
如來得此力已知真實處。
於大衆中作師子吼。
轉大梵輪昔所未轉。
若諸世間沙門婆羅門。
若天若梵若魔若人。
終無有能如是轉者,賢護。
是為如來第二智力。
菩薩摩诃薩應當修學具足成滿。
複次賢護。
是中如來世間種種界力者,如來於世間種種諸界無量差别。
能以正智如實知故。
賢護。
如是世間種種界事。
如來皆以正智如實知者,此則如來世間界力也。
如來得此力已知真實處。
於大衆中作師子吼。
轉大梵輪昔所未轉。
若諸世間沙門婆羅門。
若天若梵若魔若人。
終無有能如斯轉者,賢護。
是為如來第三智力。
菩薩摩诃薩應當修學具足成滿。
複次賢護。
是中如來心行力者,如來於諸衆生種種心行無量差别。
皆以正智如實知故。
賢護。
如是衆生種種心行無量差别。
如來能以正智如實知者,此則如來知心行力也。
如來得此力已知真實處。
於大衆中作師子吼。
轉大梵輪昔所未轉。
若諸世間沙門婆羅門。
若天若梵若魔若人。
終無有能如是轉者,賢護。
是為如來第四智力。
菩薩摩诃薩應當修學具足成滿。
複次賢護。
如來知衆生諸根差别力者,如來於衆生諸根種種差别。
皆以正智如實知故。
賢護。
如是衆生諸根種種差别。
如來皆以正智如實知者,是則如來諸根差别力也。
如來得此力已知真實處。
於大衆中作師子吼。
轉大梵輪昔所未轉。
若諸世間沙門婆羅門。
若天若梵若魔若人。
終無有能如是轉者,賢護。
是為如來第五智力。
菩薩摩诃薩應當修學具足成滿。
複次賢護。
是中如來禅定力者,如來於一切禅定解脫三昧。
生起煩惱及以滅除。
斯以正智如實知故。
賢護。
如是一切禅定解脫三摩跋提生起煩惱乃至清淨。
如來皆以正智如實知者,是則如來禅定力也。
如來得已知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