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關燈
小
中
大
者,今慈氏菩薩是。
善男子悅意清淨。
宿植善根所聞法教。
當知皆是有情依處。
說此大虛空藏菩薩昔因緣時。
有十二萬人。
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爾時大虛空藏菩薩白佛言:世尊雲何菩薩出世間道。
佛告大虛空藏菩薩言:善男子出世間道者,所謂六波羅蜜。
三十七菩提分法。
奢摩他毗婆舍那。
四攝法。
四無量心。
四禅四無色定。
五神通。
善男子此名菩薩出世間道。
世間者所謂五蘊。
菩薩為求菩提。
以慧方便知色無常。
行於布施知色苦知色無我。
知色寂靜知色空。
知色無相知色無願。
知色無行知色不生。
知色不起知色緣生。
知色遠離知色無執。
知色無阿賴耶知色不發起。
知色如幻知色如夢。
知色如陽焰水月谷響光影。
知色如影像如草木瓦礫。
而行布施。
菩薩如是行施之時,知色真如。
由知色真如故即知施真如。
知施真如故即知回向真如。
知回向真如故即得菩提真如。
得菩提真如故即知有情真如。
知有情真如故即知我真如。
知我真如故即知一切法真如。
知一切法真如故非真如不妄真如。
不異真如随知如是而行布施。
善男子是為菩薩出世間道。
如是知受想行識無常已而行布施。
如是知識無我知識寂靜。
知識空知識無相。
知識無願知識無行。
知識無生知識無起。
知識緣生知識遠離。
知識無執知識。
無阿賴耶。
知識不發起知識如幻如夢陽焰水月谷響光影影像。
知識無形相已而行布施。
如是行施之時,知識真如故即得施真如。
由得施真如故即得回向真如。
得回向真如故即得菩提真如。
得菩提真如故即得有情真如。
得有情真如故則得我真如。
得我真如故則得一切法真如。
得一切法真如故。
非真如不妄真如不異真如而行於施。
善男子是為菩薩出世間道。
複次善男子菩薩。
知色無常已而護於戒。
乃至知色如草木瓦礫已而護於戒。
菩薩如是護戒之時,知色真如。
由知色真如故則知戒真如。
戒真如故則得回向真如。
回向真如故則得菩提真如。
菩提真如故則得有情真如。
有情真如故則知我真如。
我真如故則得一切法真如。
一切法真如故。
非真如不妄真如不異真如,則随護於戒。
善男子是名菩薩出世間道。
如是知受想行識無常已,而護於戒。
如是乃至知識無形相已,而護於戒。
如是護戒之時,由知識真如故則得戒真如。
戒真如故即得回向真如。
回向真如故則得菩提真如。
菩提真如故則得有情真如。
有情真如故則知我真如。
我真如故則得一切法真如。
一切法真如故。
非真如不妄真如不異真如則随護戒。
善男子是為菩薩出世間道。
複次善男子菩薩。
知色無常已而行忍辱精進禅定般若。
乃至知色如草木瓦礫已而行般若。
菩薩如是行般若之時,知色真如。
由知色真如故則得般若真如。
般若真如故則得回向真如。
回向真如故則得菩提真如。
菩提真如故則得有情真如。
有情真如故則知我真如。
我真如故,則知一切法真如。
一切法真如故。
非真如不妄真如不異真如行於般若。
善男子是為菩薩出世間道。
如是知受想行識無常已,而行般若。
如是乃至知識無形相已,而行般若。
如是行般若時。
由知識真如故則得慧真如。
慧真如故則得回向真如。
回向真如故則得菩提真如。
菩提真如故則得有情真如。
有情真如故則知我真如。
我真如故知一切法真如。
一切法真如故。
非真如不妄真如不異真如。
而行般若。
善男子是為菩薩出世間道。
複次善男子菩薩。
知色無常已,於身觀身修身念處。
乃至知色如草木瓦礫已,修身念處。
菩薩如是修身念處之時,知色真如知色真如故。
知身真如。
乃至知一切法真如。
一切法真如故。
非真如不妄真如不異真如修身念處。
不共身俱行尋伺。
善男子是為菩薩出世間道。
如是受想行識。
知無常已修身念處。
如是乃至知識無形相已修身念處。
如是修身念處之時,由知識真如故則得身念處真如。
身念處真如故則得回向真如。
回向真如故則得菩提真如。
菩提真如故則得有情真如。
有情真如故則知我真如。
我真如故則知一切法真如。
一切法真如故。
非真如不妄真如不異真如修身念處。
乃至修受心法念處。
亦複如是,不與法俱行尋伺。
善男子是為菩薩出世間道。
如是知色無常已,修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奢摩他四攝四無量四禅四無色五神通。
亦如是知色苦色無我色寂靜色空
善男子悅意清淨。
宿植善根所聞法教。
當知皆是有情依處。
說此大虛空藏菩薩昔因緣時。
有十二萬人。
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爾時大虛空藏菩薩白佛言:世尊雲何菩薩出世間道。
佛告大虛空藏菩薩言:善男子出世間道者,所謂六波羅蜜。
三十七菩提分法。
奢摩他毗婆舍那。
四攝法。
四無量心。
四禅四無色定。
五神通。
善男子此名菩薩出世間道。
世間者所謂五蘊。
菩薩為求菩提。
以慧方便知色無常。
行於布施知色苦知色無我。
知色寂靜知色空。
知色無相知色無願。
知色無行知色不生。
知色不起知色緣生。
知色遠離知色無執。
知色無阿賴耶知色不發起。
知色如幻知色如夢。
知色如陽焰水月谷響光影。
知色如影像如草木瓦礫。
而行布施。
菩薩如是行施之時,知色真如。
由知色真如故即知施真如。
知施真如故即知回向真如。
知回向真如故即得菩提真如。
得菩提真如故即知有情真如。
知有情真如故即知我真如。
知我真如故即知一切法真如。
知一切法真如故非真如不妄真如。
不異真如随知如是而行布施。
善男子是為菩薩出世間道。
如是知受想行識無常已而行布施。
如是知識無我知識寂靜。
知識空知識無相。
知識無願知識無行。
知識無生知識無起。
知識緣生知識遠離。
知識無執知識。
無阿賴耶。
知識不發起知識如幻如夢陽焰水月谷響光影影像。
知識無形相已而行布施。
如是行施之時,知識真如故即得施真如。
由得施真如故即得回向真如。
得回向真如故即得菩提真如。
得菩提真如故即得有情真如。
得有情真如故則得我真如。
得我真如故則得一切法真如。
得一切法真如故。
非真如不妄真如不異真如而行於施。
善男子是為菩薩出世間道。
複次善男子菩薩。
知色無常已而護於戒。
乃至知色如草木瓦礫已而護於戒。
菩薩如是護戒之時,知色真如。
由知色真如故則知戒真如。
戒真如故則得回向真如。
回向真如故則得菩提真如。
菩提真如故則得有情真如。
有情真如故則知我真如。
我真如故則得一切法真如。
一切法真如故。
非真如不妄真如不異真如,則随護於戒。
善男子是名菩薩出世間道。
如是知受想行識無常已,而護於戒。
如是乃至知識無形相已,而護於戒。
如是護戒之時,由知識真如故則得戒真如。
戒真如故即得回向真如。
回向真如故則得菩提真如。
菩提真如故則得有情真如。
有情真如故則知我真如。
我真如故則得一切法真如。
一切法真如故。
非真如不妄真如不異真如則随護戒。
善男子是為菩薩出世間道。
複次善男子菩薩。
知色無常已而行忍辱精進禅定般若。
乃至知色如草木瓦礫已而行般若。
菩薩如是行般若之時,知色真如。
由知色真如故則得般若真如。
般若真如故則得回向真如。
回向真如故則得菩提真如。
菩提真如故則得有情真如。
有情真如故則知我真如。
我真如故,則知一切法真如。
一切法真如故。
非真如不妄真如不異真如行於般若。
善男子是為菩薩出世間道。
如是知受想行識無常已,而行般若。
如是乃至知識無形相已,而行般若。
如是行般若時。
由知識真如故則得慧真如。
慧真如故則得回向真如。
回向真如故則得菩提真如。
菩提真如故則得有情真如。
有情真如故則知我真如。
我真如故知一切法真如。
一切法真如故。
非真如不妄真如不異真如。
而行般若。
善男子是為菩薩出世間道。
複次善男子菩薩。
知色無常已,於身觀身修身念處。
乃至知色如草木瓦礫已,修身念處。
菩薩如是修身念處之時,知色真如知色真如故。
知身真如。
乃至知一切法真如。
一切法真如故。
非真如不妄真如不異真如修身念處。
不共身俱行尋伺。
善男子是為菩薩出世間道。
如是受想行識。
知無常已修身念處。
如是乃至知識無形相已修身念處。
如是修身念處之時,由知識真如故則得身念處真如。
身念處真如故則得回向真如。
回向真如故則得菩提真如。
菩提真如故則得有情真如。
有情真如故則知我真如。
我真如故則知一切法真如。
一切法真如故。
非真如不妄真如不異真如修身念處。
乃至修受心法念處。
亦複如是,不與法俱行尋伺。
善男子是為菩薩出世間道。
如是知色無常已,修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奢摩他四攝四無量四禅四無色五神通。
亦如是知色苦色無我色寂靜色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