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
關燈
小
中
大
五波羅蜜。
若有女人聞其名者,速得舍離女人之身。
是時世尊現彼刹已還攝神力。
而彼世界忽然不現。
爾時文殊師利。
白佛言世尊,一切法如幻。
譬如幻師化作幻事。
幻而複隐。
世尊如是一切法生已複滅。
亦無生滅此則平等。
世尊若學平等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爾時智上菩薩。
白文殊師利童真菩薩言:雲何而證無上菩提。
文殊師利言:善男子法無所得亦無所壞。
於無無所著於有無所得。
智上菩薩言:文殊師利為於有故獲於菩提。
為於無耶。
答言善男子,法本無生。
無已有。
無今有。
無當有。
究竟無所得。
智上菩薩言文殊師利以何一相而說於法。
文殊師利言:善男子雲何所說一相法耶。
智上菩薩答曰:文殊師利不見蘊及處界。
亦非無見亦非有見。
於法無分别亦無所分别。
又不於法而見積集。
亦不於法而見散失。
是即名為一相法門師子勇猛雷音菩薩曰:若於法性不違法性不作種種分别。
是凡夫法。
是聲聞法。
是緣覺法。
是如來法。
入於一相。
謂遠離相。
是即名為一相法門。
喜見菩薩曰:若修行真如。
而於真如無所思惟。
亦不分别此是甚深。
是即名為一相法門無盡辯菩薩曰:諸法皆荊究竟盡者乃曰無荊說一切法不可盡者,是即名為一相法門善思惟菩薩曰:若於思惟入不思惟。
彼無所思亦不可得。
是即名為一相法門。
離塵菩薩曰:若究竟不染。
於一切相染無所染。
亦不愛不恚不癡。
不作一不作異亦非作亦非不作不取不舍。
是即名為一相法門娑蘖羅菩薩曰:若入甚深法難測如大海。
而於正法亦不分别。
如是住如是說。
於自無所思於他無所說,是即名為一相法門。
月上童真菩薩曰:若思惟一切有情。
平等如月。
而亦不思我及有情。
如是說者,是即名為一相法門。
摧一切憂闇菩薩曰:若遇憂慼而無所憂。
而於憂箭亦不疲厭。
雲何有情起於憂根。
所謂於我若有於我住平等者,是即名為一相法門。
無所緣菩薩曰:若不緣欲界。
不緣色無色界。
不緣聲聞獨覺之法。
不緣佛法。
如是說者,是即名為一相法門。
普見菩薩曰:若說法者應平等說。
其平等者所謂空性。
不於空性思惟。
平等。
於平等法亦無所得。
如是說者,是即名為一相法門三輪清淨菩薩曰:夫所說法不違三輪。
雲何為三。
於我無所得。
於聞不分别。
於法無所齲如此名為三輪清淨。
如是所說者,是即名為一相法門。
成就行菩薩曰:若知一切法不著。
如是知如是說。
亦不說一字。
所謂離言說故。
若如是說一切法者,是即名為一相法門。
深行菩薩曰:若樂瑜伽知一切法則。
於諸法而無所見。
於彼若說若無說者於法無二。
是即名為一相法門。
如是無量大威德諸菩薩等。
各各以自辯才說一相法。
說此一相法門時。
七十俱胝菩薩得無生法忍。
八萬那庾多百千有情發無上正等菩提之心。
七千刍盡諸有漏心得解脫。
九十六那庾多人天得法眼淨。
爾時師子勇猛雷音菩薩摩诃薩。
白佛言世尊,彼普見如來。
有幾何大菩薩衆而為眷屬。
壽量幾何卻後幾時。
文殊師利成等正覺。
佛言善男子,如是之義當問文殊師利童真菩薩。
爾時師子勇猛雷音菩薩摩诃薩問文殊師利童真菩薩言:汝卻後幾時當得菩提。
文殊師利言善男子,若虛空界而為色相。
我乃證於無上菩提。
若幻師所幻丈夫證菩提。
我乃當證無上菩提。
若漏盡阿羅漢證菩提。
我乃當證無上菩提。
若夢中丈夫若光影若響應。
如是變化證菩提。
我乃當證無上菩提。
若以日光成夜。
月光成晝。
我乃當證無上菩提善男子,汝可當問求菩提者,師子勇猛言:文殊師利豈不求菩提耶。
答言善男子不也。
何以故文殊師利即是菩提。
菩提即是文殊師利何以故但有名字名字亦空。
文殊師利。
乃至菩提名亦遠離。
無所有空。
空者即是菩提爾時佛告師子勇猛雷音菩薩言:汝頗見聞無量壽如來聲聞菩薩諸衆會耶。
唯然世尊我已見聞。
善男子於意雲何。
答言非是算數思議之所能及。
佛言善男子,如摩伽陀國量一婆诃胡麻。
取一粒喻無量壽佛國聲聞菩薩衆會。
馀況文殊師利童真菩薩得菩提時。
菩薩衆會應如是知。
善男子,如以三千大千世界末為微塵一塵一劫。
若比普見如來壽量劫數。
百分千分百千俱胝分。
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善男子以算數計校籌量。
應知普見如來壽命無量無邊。
善男子,譬如三千大千
若有女人聞其名者,速得舍離女人之身。
是時世尊現彼刹已還攝神力。
而彼世界忽然不現。
爾時文殊師利。
白佛言世尊,一切法如幻。
譬如幻師化作幻事。
幻而複隐。
世尊如是一切法生已複滅。
亦無生滅此則平等。
世尊若學平等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爾時智上菩薩。
白文殊師利童真菩薩言:雲何而證無上菩提。
文殊師利言:善男子法無所得亦無所壞。
於無無所著於有無所得。
智上菩薩言:文殊師利為於有故獲於菩提。
為於無耶。
答言善男子,法本無生。
無已有。
無今有。
無當有。
究竟無所得。
智上菩薩言文殊師利以何一相而說於法。
文殊師利言:善男子雲何所說一相法耶。
智上菩薩答曰:文殊師利不見蘊及處界。
亦非無見亦非有見。
於法無分别亦無所分别。
又不於法而見積集。
亦不於法而見散失。
是即名為一相法門師子勇猛雷音菩薩曰:若於法性不違法性不作種種分别。
是凡夫法。
是聲聞法。
是緣覺法。
是如來法。
入於一相。
謂遠離相。
是即名為一相法門。
喜見菩薩曰:若修行真如。
而於真如無所思惟。
亦不分别此是甚深。
是即名為一相法門無盡辯菩薩曰:諸法皆荊究竟盡者乃曰無荊說一切法不可盡者,是即名為一相法門善思惟菩薩曰:若於思惟入不思惟。
彼無所思亦不可得。
是即名為一相法門。
離塵菩薩曰:若究竟不染。
於一切相染無所染。
亦不愛不恚不癡。
不作一不作異亦非作亦非不作不取不舍。
是即名為一相法門娑蘖羅菩薩曰:若入甚深法難測如大海。
而於正法亦不分别。
如是住如是說。
於自無所思於他無所說,是即名為一相法門。
月上童真菩薩曰:若思惟一切有情。
平等如月。
而亦不思我及有情。
如是說者,是即名為一相法門。
摧一切憂闇菩薩曰:若遇憂慼而無所憂。
而於憂箭亦不疲厭。
雲何有情起於憂根。
所謂於我若有於我住平等者,是即名為一相法門。
無所緣菩薩曰:若不緣欲界。
不緣色無色界。
不緣聲聞獨覺之法。
不緣佛法。
如是說者,是即名為一相法門。
普見菩薩曰:若說法者應平等說。
其平等者所謂空性。
不於空性思惟。
平等。
於平等法亦無所得。
如是說者,是即名為一相法門三輪清淨菩薩曰:夫所說法不違三輪。
雲何為三。
於我無所得。
於聞不分别。
於法無所齲如此名為三輪清淨。
如是所說者,是即名為一相法門。
成就行菩薩曰:若知一切法不著。
如是知如是說。
亦不說一字。
所謂離言說故。
若如是說一切法者,是即名為一相法門。
深行菩薩曰:若樂瑜伽知一切法則。
於諸法而無所見。
於彼若說若無說者於法無二。
是即名為一相法門。
如是無量大威德諸菩薩等。
各各以自辯才說一相法。
說此一相法門時。
七十俱胝菩薩得無生法忍。
八萬那庾多百千有情發無上正等菩提之心。
七千刍盡諸有漏心得解脫。
九十六那庾多人天得法眼淨。
爾時師子勇猛雷音菩薩摩诃薩。
白佛言世尊,彼普見如來。
有幾何大菩薩衆而為眷屬。
壽量幾何卻後幾時。
文殊師利成等正覺。
佛言善男子,如是之義當問文殊師利童真菩薩。
爾時師子勇猛雷音菩薩摩诃薩問文殊師利童真菩薩言:汝卻後幾時當得菩提。
文殊師利言善男子,若虛空界而為色相。
我乃證於無上菩提。
若幻師所幻丈夫證菩提。
我乃當證無上菩提。
若漏盡阿羅漢證菩提。
我乃當證無上菩提。
若夢中丈夫若光影若響應。
如是變化證菩提。
我乃當證無上菩提。
若以日光成夜。
月光成晝。
我乃當證無上菩提善男子,汝可當問求菩提者,師子勇猛言:文殊師利豈不求菩提耶。
答言善男子不也。
何以故文殊師利即是菩提。
菩提即是文殊師利何以故但有名字名字亦空。
文殊師利。
乃至菩提名亦遠離。
無所有空。
空者即是菩提爾時佛告師子勇猛雷音菩薩言:汝頗見聞無量壽如來聲聞菩薩諸衆會耶。
唯然世尊我已見聞。
善男子於意雲何。
答言非是算數思議之所能及。
佛言善男子,如摩伽陀國量一婆诃胡麻。
取一粒喻無量壽佛國聲聞菩薩衆會。
馀況文殊師利童真菩薩得菩提時。
菩薩衆會應如是知。
善男子,如以三千大千世界末為微塵一塵一劫。
若比普見如來壽量劫數。
百分千分百千俱胝分。
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善男子以算數計校籌量。
應知普見如來壽命無量無邊。
善男子,譬如三千大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