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十 章 拂袖離城

關燈
寇仲從後門進入興昌隆,迎接他的是段志玄,後者低聲道:“少帥請!”領路往後院一座似是貨倉的建築物走去。

     興昌隆的大老闆是蔔萬年,身在關外,長安的鋪子由二兒子蔔傑主理,屬關中劍派的系統,當年徐子陵首度混入關中,便是透過他們的關系。

     寇仲往見常何前,通過聯絡手法,約李世民于此密會。

     倉房的大門張開少許,露出龐玉的俊面,神色凝重的道:“秦王恭候少帥大駕。

    ” 寇仲似老朋友的拍拍他肩頭,輕松笑道:“不用緊張,直到此刻,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 半晌後,他在堆滿貨物的一角,與李世民碰面。

     李世神色沉着的揮退龐玉與段志玄兩人,道:“世民正要找少帥。

    ” 寇仲微笑道:“是否因令尊頒令,以後你們三兄弟出入太極宮,必須經由玄武門。

    ” 李世民愕然道:“密谕在午時頒布,消息竟這麼快傳入少帥耳内?” 寇仲道:“我剛從常何處聽來的。

    長安的大臣均為此議論紛紛,不明白皇上因何有此一着,隻知絕非好事。

    ” 李世民雙目精光大盛,振奮道:“常何?” 寇仲點頭道:“正是玄武門四大統領之一的常何,他現在是我方的人,已宣誓向秦王效死命。

    ” 李世民大喜道:“這消息是久旱下遇上的第二度甘霖,雖然我們回長安隻不過兩天的光景。

    ” 寇仲欣然道:“尚有其他好消息嗎?” 李世民道:“正午前劉弘基來找我說話,直問少帥是否全力支持我李世民。

    在父皇的心腹将領中,他一向與我關系較佳,且為人正義,所以我沒有瞞他。

    ” 寇仲道:“我支持你的事現在是全城皆知,他要問的大概是若生異變,天下統一,當皇帝的是你還是我。

    ” 李世民點頭道:“少帥看得很準,際此成敗存亡的緊張關頭,我必須把他争取到我們一方,所以我直言相告,動之以國家興亡的大義,他立誓向我效忠。

    ” 寇仲喜出望外道:“這确是天大的好消息。

    ” 李世民激動道:“劉弘基肯歸順,全賴少帥昨夜赴宏義宮途上與他的一席話,深深地打動他。

    他對我說,以少帥一個外人,且實力足以和我唐室抗衡,在塞外聯軍壓境的情況下,不但不乘我之危,還舍帝業力求中土免禍,如此大仁大義的行為,更突顯建成、元吉至乎父皇的隻求私利,令他義無反顧的靠向我們的一方。

    ” 寇仲謙虛道:“這隻是其中一個誘因,秦王你仁義愛民,在戰場上不顧生死的為大唐屢立奇功而成的那面金漆招牌,才是招徕貴客的本錢。

    ” 李世民啞然失笑道:“想不到少帥的說話會令人聽得這般舒服。

    ” 寇仲笑道:“我拍馬屁的本領,不在我的刀法之下。

    ” 兩人對視而笑。

     李世民正容道:“得常何和劉弘基加入我們陣營,令我們勝算大增。

    尚有一個至關重要的消息,不過連我也難以判斷好壞。

    ” 寇仲皺眉道:“竟有此事!” 李世民沉聲道:“畢玄的使節團,于正午前離城北去,據說守護宮門和城門的将士均不知情,一時手足無措,隻好眼光光的放行。

    ” 寇仲愕然道:“難道畢玄因令尊中斷他和我的比武,令他老羞成怒,故率衆拂袖而去?” 李世民問道:“甚麼比武?” 寇仲解釋清楚後道:“若畢玄确與令尊決裂,反目離開,那便代表令尊确有結盟之意,情況并不如我們想像般惡劣。

    ” 李世民沉吟片晌,道:“你的推想合乎情理,不過正因合情合理,令我總覺得有點不妥當。

    ” 寇仲道:“這是你們的地盆,應可确知畢玄是否真的返回北疆。

    ” 李世民搖頭道:“他們乘的是突厥快馬,離城後全速馳往北面的河林區,事起倉卒下我來不及派人偵查,實無法弄清楚他們的去向。

    ” 寇仲道:“可達志是否随團離去?” 李世民道:“現在仍不曉得。

    ” 寇仲苦笑道:“畢玄這一手非常漂亮,我感到又陷于被動下風,更使我們在心理上難以立即舉事,而這本是我來見你的初意。

    ” 李世民雙目精光流轉,緩緩道:“畢玄的離開,會在長安引起極大的恐慌,代表塞外聯軍即将南侵,我們再沒有别的選擇,必須及早動手,否則後悔莫及。

    ” 寇仲欣然道:“你老哥終把長安視作戰場,故能重現戰場上成王敗寇、當機立斷的爽飒風姿。

    對長安的情況你比我清楚,應于何時發動?” 李世民道:“楊公寶庫既不可靠,你們隻好由黃河幫掩護入城,當少帥方面準備妥當,我們可于任何時刻舉事,隻要我們行動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