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脫道論卷第九

關燈
此身當起以智受持.於虛空成起如風吹綿 ******************** 縷。

    於是初坐禪人不當速遠行.何故.其來作觀當起怖畏.若有怖其禪成退.是故初坐 禪人不當速遠行。

    以次第當行.最初以一尺.漸漸上以觀.復依彼相作精進一尋.以此 方便次第隨其所樂當起。

    問.彼坐禪人於虛空或從禪退.彼從虛空轉當落地耶。

    答.不 然.是從其先坐處起.若遠行退者還至先坐處.其見自身如先坐.有神通人是其止法。

     彼坐禪人如是次第作觀至受持自在作不一種變.以一成多.以多成一.或現徹過壁 徹過墻徹過山身行無礙猶如虛空.於地或沒或出猶如在水.於水上行猶如行地.行 於虛空猶如飛鳥.手摸日月如是大神通如是大力.身乃起至于梵世。

    以一成多者.以 一令多或一百或一千或一萬等.以變入第四禪安詳出.次第以智受持我當多成多. 如小路阿羅漢。

    以多成一者.欲轉多爲一.以智受持我當轉多成一.如長老小路阿羅 漢。

    或現或不現徹過壁徹過墻徹過山行不障礙猶如虛空.彼坐禪人如是以心修行 虛空一切入入第四禪安詳出.徹過壁徹過墻徹過山已轉成轉以智受持.此當成虛 ******************** 空已成虛空.彼坐禪人於虛空徹過壁徹過墻徹過山行不障礙猶如虛空。

    或現者何 義.開.或不現者何義.不開.彼坐禪人不開令開。

    徹過壁徹過墻徹過山行不障礙此何 [一]義。

    於地令作出沒猶如在水.彼坐禪人如是以心修行水一切入入於第四禪安詳出. 轉地作隔以智受持此當成水.彼坐禪人於地成出沒猶如性水.於水上行心不障礙 猶如行地。

    彼坐禪人如是以心修行地一切入入第四禪安詳出.轉水作隔以智受持 此當成地已成地.彼坐禪人於水行不障礙如行性地。

    行於虛空猶如飛鳥.於是三行 步行風行心行.於是坐禪人得地一切入定於虛空受持道路以步行.若得風一切入 定受持風如綿縷如風行.以心行令滿身心或樂想或輕想以著身身已輕以心行行 如飛鳥。

    如是以心行行已手摸日月如是神通如是神力.彼坐禪人有禪人有神通得 心自在.以如是修行心入第四禪安詳出手摸日月.以智受持此當成近手彼成近手. 彼坐禪人或坐或臥以手摸捫日月。

    起身乃至梵世.彼坐禪人有神通得心自在樂行 注: [一]下有缺文. ******************** 梵世.如是四如意足以如是修行心於遠受持近於近受持遠或多受持少或少受持 多.以天眼見梵天色以天耳聞梵天聲以他心智知梵天心.彼坐禪人三行以二行行 於梵世.是法於一切受持變。

    〈受持變已竟〉爾時坐禪人欲起變意.如是修四如意足以心 得自在安身於心安心於身以由身安心以由心安身以由身受持心以由心受持身. 或樂想或輕想著於身已著身.已著身已著成住。

    如是坐禪人現修其身成最[一]輭最輕 堪受持.如鐵丸爲火所燒隨意作物.如是坐禪人已如是修行心成[二]輭堪受持令滿身 心.彼坐禪人若樂除自形色作童子形.入第四禪安詳出.次第轉童子形已轉以智受 持我當成童子形.如是作意成童子形。

    如是龍形鳳凰形夜叉形阿修羅形帝釋形梵 形海形山形林形師子形虎形豹形象形馬形步軍形已轉以智受持.我當成步行軍 如是作意成步行軍。

    問.受持變作變何差别。

    答.以受持變不捨形色受持.以作變捨形 色.此謂差别。

    〈作變已竟〉爾時坐禪人欲起意所造變.如是心得自在修如意足入第四禪 注: [一]原刻作輕.今依麗刻改. [二]原刻作次.今依麗刻改. ******************** 安詳出.於其身內作意猶如空瓶。

    彼坐禪人如是作意於空自身內隨其所樂爲變化. 隨其轉已轉以智受持.隨其當成如是作意成隨相似.以此方便多作變化.作變化已 成行。

    若坐禪人以所化身欲向梵世.於梵世前卽化自身如梵形隨意所造一切身分 具足諸根不少.若神通人於此逍遙彼所化人亦復逍遙.若神通人於此若坐臥現出 煙炎若問若答彼所化人亦坐亦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