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法度論卷下

關燈
***************** 陸行.水行.空行.此三是畜生。

    陸行者象馬牛羊驢騾駱駝爲首.水行者魚摩竭失收 摩賴爲首.空行者鳥及蚊蚋爲首。

    一切無足二足多足.無足者虵爲首.二足者鳥爲 首.多足者牛馬蜂及百足爲首。

    彼一切種種大罪業行生彼中.是謂畜生。

    問.已說畜 生.雲何餓鬼。

    答. 餓鬼者.無財少財多財。

     無財少財多財者.此三種是餓鬼。

    問.雲何無財。

    答. 無財者.炬針臭口。

     炬口.針口.臭口.是三種無財。

    炬口者.合口猛火燄從口出自燒.如野火燒多羅樹.彼 於此間多行慳貪故生彼[一]受苦。

    針口者.腹大如山谷.咽如針孔.設得豐饒食而不得 食。

    臭口者.口爛腐臭如糞廁.自噫氣臭.無腹不得食受大苦.是謂無財。

    問.雲何少財。

     答. 少財者.針毛臭毛癭。

     注: [一]受苦原刻作雲何名.今依麗刻改. ******************** 針毛.臭毛.癭者.此三種是少財。

    彼或時少得不淨物.故說少財。

    針毛者.毛極堅長頭 利如針.覆身徧滿.自體節節相離行來甚難.毛還自剌如利箭射鹿受極大苦.或時 少得食。

    臭毛者.毛極臭.覆身更互自剌體身.臭風發惱生[一]瞋恚自拔毛.受如此苦。

    癭 者.自罪業報生癭.還自決破.血流出取而食之.是謂少財。

    問.雲何多財。

    答. 多財者.棄失大勢。

     棄.失.大勢.此三種是多財。

    棄者.若宿命施故得殘.彼終身祭祠得.由此故得樂。

    失者. 街巷四道所遺落者彼終身得.由此故得樂。

    大勢者.夜叉羅刹庳舍遮。

    夜叉.羅刹.庳 舍遮.此三種是大勢。

    彼境界如天.宿命福德故或得妙食.食已無量饒鬼圍繞相見 生苦.如人在獄見親生苦彼亦如是圍繞生苦.由此苦故食化爲膿受如是苦.是謂 大勢。

     彼畜人天形。

     是餓鬼畜形.人形.天形.隨其業故.是謂欲界。

    問.已說欲界.雲何色界。

    答. 注: [一]瞋原刻作值.今依麗刻改. ******************** 色界者.有喜無喜護。

     色界者無欲.但由禪除恚故得妙色如鍊真金.是界有喜.無喜.離苦樂是護。

    喜俱樂 故曰有喜.離喜不喜俱樂故曰無喜.是離苦息樂如馬息駕。

    問.雲何有喜。

    答. 有喜者.有覺無覺少觀。

     俱[一]覺故說有覺.離覺故說無覺.少有觀故說少觀.樂者離是說禪。

    於中有覺者是初 禪.無覺者是二禪.少觀者是初中間.習此禪生色界中.說衆生爲說界.說界爲說禪。

     問.誰習有覺禪生。

    答. 有覺者.梵富樓梵迦夷梵波產。

     習有覺禪生彼中.梵富樓.梵迦夷.梵波產.此三種是有覺軟中隨其生。

    大梵者由少 觀生.覺觀義前已說。

    問.雲何無覺。

    答. 無覺者.少光無量光光曜。

     覺習無覺喜樂相應禪是生三種天.少光.無量光.光曜.此想或是假想.或因想。

    復次. 注: [一]覺原刻作觀.今依麗刻改. ******************** 少光者語言時口出少光.光少故說少光.光多故說無量光.淨光無邊故說光曜。

    問. 已說有喜.雲何無喜。

    答. 無喜者.少淨無量淨徧淨。

     覺習無喜樂相應禪是生三種天。

    少淨者是不多名.此少方便相應禪生少淨天.受 樂亦少.中方便生無量淨天.上生徧淨天。

    問.已說無喜樂.雲何護。

    答. 護相應三種.一有想二無想三覺意[一]相應. 彼護者.果實無想淨居。

     修習護樂相應禪生彼中.故說護是三種.果實天.無想天.淨居天。

    於中果實者修習 微中上第四禪生果實.無想者滅想故生無想.彼滅痛想識.以無欲想故俱滅.惟有 色陰行陰少入.生想便死。

    問.雲何淨居。

    答.淨居者.善現善見淨。

     善現.善見.淨.此三種是淨居。

    淨居者.諸煩惱盡居。

    問.五淨居地.今何以說三。

    答.淨者. 注: [一]相原刻作想.今依麗刻改. ******************** 無煩無熱色究竟。

    無煩無熱色究竟者.此三是淨想.作經者意欲爾。

    問.已說色界.雲 何無色界。

    答. 無色者.前修中已說。

     彼於是間修習正受生無色界.是道及果俱說。

    〈依品第二真度竟〉 問.已說陰界.雲何爲入。

    答. 入者.細滑[一]度解脫入。

     細滑入.度入.解脫入.此三是入相。

    入者依.如天廟。

    問.彼爲誰入。

    答. 德惡入。

     於中解脫入者是德所依.度入者是惡所依.細滑入者俱所依.染污意生惡.淨意生 德。

    問.雲何細滑入。

    答. 細滑入者.近境界不近境界無境界。

     細滑入是近境界.不近境界.無境界。

    境界者是緣處.隨其緣行是彼境界.近緣說近 注: [一]度入.秦譯作異學處. ******************** 境界.不近緣說不近境界.無緣說無境界。

    問.雲何近境界。

    答. 近境界者.鼻舌身入。

     鼻入.舌入.身入.是三近境界。

    香至鼻聞.不至不聞.雖有華極遠.但香離華來至鼻聞。

     香者性色.是以因北風香至南不至北.是以香離華來至鼻聞。

    味亦如是.著舌知味. 不從器.不從手。

    細滑亦如是.身根所覺.是八種.堅軟輕重麤澀寒熱.由彼彼種細滑 而後覺.是故彼三近境界。

    問.雲何不近境界。

    答. 不近境界者.眼耳意入。

     眼入.耳入.意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