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寶生論卷第五〈一名二十唯識順釋論〉

關燈
護法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義淨奉制譯 如何不與色等諸境而相關涉名作見耶。

    若遣斯難此不勞言.由斯識體自現形相 雖無色等而境得成.此前已說夢獄瞖等爲能喻事.隨其所應廣陳比量。

    從此生憶 念者不待外境而現前故見之自性方始得生.雖無實義.念與意俱由現見識所有 功能安置力故.隨其次第假藉餘緣爲能牽引覺想方生.當爾之時名爲憶念。

     如何復知見之與憶兩體差殊若此見憶俱並不藉外境有故能生自體由性境者。

     爲杜邪疑說分别識.見之爲用不生計度前境相狀但有自證體性生起.念之相也 取其言相安布若了相不明分别生也.以見爲先熏習所遣卽此自性由他故生.見 不然也.見之與念條然别故.爲此定須許如斯理。

    假令雖復有其外境.二皆有境緣 ******************** 相不殊.見之與憶自體不同.如有異途幸應爲說。

    彼設雖緣現在之境名之爲見.如 緣過去說之爲念。

    由無境者彼雖境異有無之相所緣别故.斯之異相終亦不能而 於見念爲片思也.宜應說爲自體别故斯成異相。

     爾者此境是其識所現相若[一]爲決定知如是耶。

    由於前境決知見已與彼相似所起 之識分明不忘.取彼事時卽名斯事而爲似相.猶如決了丈夫相貌方名此作似丈 夫耶.似相了知非不曾見.然非曾見能有如斯決斷之理.爲由不許有外境故。

    斯亦 非理.由彼自證心心所生解相不同是所許故.斯固於他全不成難。

    汝旣分别於事 善巧.我聊緻問理復如何.同時自證旣不許有.如何此見能決定耶。

    非過去事能有 憶念.由彼非是自證性故.又非自證如所說事違道理故。

    先當援己後乃擊他.所有 陳謀方能獲勝.斯卽念託境生不共成也。

     復於夢處領納外境令共成訖後時自可道彼元無成非理故.猶如樂等領受樂事 注: [一]若爲.意雲如何.後同. ******************** 若其外境元有可領.但有似相錯亂現前.當爾之時外境非有自然決斷。

    猶如夢者 覺乃知非.夢者見非有覺已乃知非. 若也覺時亦不領境猶如夢中.彼是非有世人自知.然不如是.是故定知於正覺時然 色等境有真領受不同夢中識無力用。

    此亦不能而爲曉喻. 令於色等領受義成。

     由作夢者處夢中時不能了境是爲非有。

     若由遠離於睡闇時得分明慧.隨其所有别别曾緣熏成念種.然於夢位所領之境 憶令上心.方生決斷此事非有。

     彼旣如是.此亦還然。

     雖非外色可爲領受.便卽翻作見外色心.起妄分别重重現前數數緣慮.生此類性 所有功能熏習成種令其上心.卽此熏習更欲彰其不實事故.後起餘緣彰見真義. ******************** 由有睡眠相似法故雖於覺位亦曰睡也。

     爲此熏習恆隨逐故.世間睡眠猶如餘睡但有妄情. 離識别見色聲等境而被纏縛.極受艱辛漂泊生津淪迴欲海.由未正得熏習斷故。

     猶如夢中不能覺了色等境無。

     未能稱事於非起故不了是無爲境所誑.縱有聞思所生之智.爲由分别熏習隨故 未現證真不能正起亦名誑妄.當爾之時名爲不覺。

    及由於彼熏習種子對治已生. 畢竟拔除深有力用.於創起時非世先有.由此名爲出世間智.正斷一切分别性故。

     無分别智獲得現行. 能除熏習無知睡故. 證悟真覺。

     於時藉此無分别智以爲因故.由此之力方便起故.決能截除色等諸義固執熏習 ******************** 名爲清淨.由涉計度諸境相故號曰世間。

     彼智現已. 但唯是識隨其色類緣會力故.生起之時唯於自識現其相分.妄執諸境而作生因。

     然非離識有自性故色聲等境而生了知。

     其所立量若據總相不知彼境是爲無者.[一]許能立因有不成過。

    若言差别覺時不知. 還有不成與前相似.覺悟之位了境元無宗所許故。

    旣有斯過.理固不能以斯能立 成其前境有可領納。

    或有於此不成之過申述解詞.猶若元來不爲境解.此無之智 理不應成.要先知境方於此事能生此心說爲非有。

    若爾的知前境是有.如何能得 更復言無.觀相是有復乃雲無.現是相違若爲通釋。

    彼諸宗等撥爲非有固不相違. 如諸外論謂爲常等生前滅後悉並非無.或於方所或此非餘.有境無餘.何過之有。

     若時於我將爲無者.由非不了可撥爲無.於無起知非所許故.此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