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說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第十
關燈
小
中
大
唐三藏法師義淨奉制譯
爾時給孤獨長者於逝多林施多衣物已告諸大衆曰.但是世尊弟子於戒定慧解脫
解脫知見得圓滿者應合禮敬尊重供養無上福田堪銷物利者於我施物隨意受之.
時漏盡人鹹作是說我復何能爲此衣故自顯其身.是時學人復作斯念我輩有餘輕
結未盡於斯施物理不合受.異生之流亦爲此說我輩鹹爲具縛所拘誠簡希望.竟無
一人受此衣物.諸苾芻以緣白佛.佛告諸苾芻豈非汝等作如是念爲求解脫來至我
所修淨行耶.唯然大德。
佛言.我今聽許諸有發心求涅槃人來詣我所修淨行者所著 衣服價直百千兩金.所住房舍價直五百.所噉飲食六味具足.此等供養悉皆銷受。
汝 諸苾芻須知有五種受用.一者爲主受用二者父母財受用三者聽許受用四者負債 受用五者盜賊受用.阿羅漢者是主[一]受用.諸有學人是父母財受用.淳善異生常修定
誦不破戒人是聽許受用.懶惰懈怠之流是負債受用.諸破戒人是盜賊受用.我元不
注:
[一]原刻作自.今依麗刻改.
********************
許破戒苾芻合得受用一掬之食.亦復不許以一足跟蹈寺中地.由是我今聽諸苾芻
若得施物大衆應分。
具夀鄔波離請世尊曰.大德如世尊說若諸苾芻作衣已竟羯恥那衣已出於三衣中 隨離一衣異界而住除得衆法得泥薩祇波逸底迦罪者.大德道行苾芻未知齊何是 衣勢分.佛言如生聞婆羅門所種七菴沒羅樹一樹相去七尋華果茂盛中閒總有四 十九尋是行苾芻衣勢分量。
大德若住苾芻衣之勢分復齊幾何.佛言周圍但齊一尋 若坐若立及以臥時皆至一尋。
大德且如苾芻在於兩界中閒而臥衣齊幾何.佛言乃 至衣之一角未離身來名不離衣。
具夀鄔波離請世尊曰.大德僧伽胝衣條數有幾.佛言有九。
何謂爲九.謂九條十一條 十三條十五條十七條十九條二十一條二十三條二十五條.其僧伽胝衣初之三品 其中壇隔兩長一短如是應持.次之三品三長一短.後之三品四長一短.過是條外便 成破納。
大德復有幾種僧伽胝衣.佛言有三種.謂上中下.上者豎三肘橫五肘.下者豎 ******************** 二肘半橫四肘半.二內名中。
大德嗢呾羅僧伽胝衣條數有幾.佛言但有七條.壇隔兩 長一短。
大德七條復有幾種.佛言有其三品謂上中下.上者三肘.下各減半肘.二內名 中。
大德安呾婆娑衣條數有幾.佛言但有五條.一長一短。
大德此有幾種.佛言有三謂 上中下.上者三五肘.中下同前。
〈僧伽胝者譯爲重複衣.嗢呾羅僧伽者譯爲上衣.安呾婆裟者譯爲內 衣.西國三衣並皆刺葉令合.唯獨東夏開而不縱.詳觀律檢實無開法.長作條絇甬垂臂外露現胸臆曾不掩肩. 斯則正是遮條著脫誰代當過.行之日久卒諫罕從.至如施絇著紐被服軌儀廣如餘處.〉佛言.安呾婆娑復 有二種.何謂爲二.一者豎二肘橫五肘.二者豎二橫四.此謂守持衣最後之量.此最下 衣量限蓋三輪。
〈上但蓋臍.下掩雙膝.若肘長者則與此相當.如臂短者不及于膝.宜依肘長爲準.〉若衣方 圓滿一肘者卽是分别衣中極少之量.如不守持分别俱犯捨墮.如其寬中不滿長中 過者.此卽不勞分别直爾持畜。
[一]行有犯鉢白二三十三
若苾芻或苾芻尼若衣若鉢若網絡銅盞腰絛隨是一一沙門資身之具犯捨墮者.此
注:
[一]原刻缺此目.今加.
********************
中長鉢應可捨與僧伽.應如是捨。
先可差行鉢苾芻.若不具五法卽不應差.設令差者 應捨.何者爲五.謂愛恚怖癡行與不行不能辯了.若異此者是則應差。
始從敷座.乃至 問汝某甲能與僧伽行有犯鉢不.彼答言能.次一苾芻應先作白方爲羯磨. 大德僧伽聽.此苾芻某甲能與僧伽作行有犯鉢人.若僧伽時至聽者僧伽應許僧 伽今差此苾芻某甲爲行有犯鉢人.白如是。
〈羯磨準白成。
〉 佛言.行有犯鉢苾芻所有行法我今當說.其行鉢苾芻衆和合時應爲告白.諸大德.明 日我爲僧伽行有犯鉢.諸具夀各各盡須持鉢來集。
至明日已僧伽盡集.時彼苾芻持 有犯鉢上座前立.讚美其鉢白上座曰.此鉢光淨圓滿堪用須者應取.若上座取者卽 持上座鉢行與第二上座.如是展轉乃至行終。
如上座不須此鉢.應與第二上座.正與 第二上座時其第一上座方更索者第一第二索時亦不須與.三索方與.僧伽上座犯 惡
佛言.我今聽許諸有發心求涅槃人來詣我所修淨行者所著 衣服價直百千兩金.所住房舍價直五百.所噉飲食六味具足.此等供養悉皆銷受。
汝 諸苾芻須知有五種受用.一者爲主受用二者父母財受用三者聽許受用四者負債 受用五者盜賊受用.阿羅漢者是主
具夀鄔波離請世尊曰.大德如世尊說若諸苾芻作衣已竟羯恥那衣已出於三衣中 隨離一衣異界而住除得衆法得泥薩祇波逸底迦罪者.大德道行苾芻未知齊何是 衣勢分.佛言如生聞婆羅門所種七菴沒羅樹一樹相去七尋華果茂盛中閒總有四 十九尋是行苾芻衣勢分量。
大德若住苾芻衣之勢分復齊幾何.佛言周圍但齊一尋 若坐若立及以臥時皆至一尋。
大德且如苾芻在於兩界中閒而臥衣齊幾何.佛言乃 至衣之一角未離身來名不離衣。
具夀鄔波離請世尊曰.大德僧伽胝衣條數有幾.佛言有九。
何謂爲九.謂九條十一條 十三條十五條十七條十九條二十一條二十三條二十五條.其僧伽胝衣初之三品 其中壇隔兩長一短如是應持.次之三品三長一短.後之三品四長一短.過是條外便 成破納。
大德復有幾種僧伽胝衣.佛言有三種.謂上中下.上者豎三肘橫五肘.下者豎 ******************** 二肘半橫四肘半.二內名中。
大德嗢呾羅僧伽胝衣條數有幾.佛言但有七條.壇隔兩 長一短。
大德七條復有幾種.佛言有其三品謂上中下.上者三肘.下各減半肘.二內名 中。
大德安呾婆娑衣條數有幾.佛言但有五條.一長一短。
大德此有幾種.佛言有三謂 上中下.上者三五肘.中下同前。
〈僧伽胝者譯爲重複衣.嗢呾羅僧伽者譯爲上衣.安呾婆裟者譯爲內 衣.西國三衣並皆刺葉令合.唯獨東夏開而不縱.詳觀律檢實無開法.長作條絇甬垂臂外露現胸臆曾不掩肩. 斯則正是遮條著脫誰代當過.行之日久卒諫罕從.至如施絇著紐被服軌儀廣如餘處.〉佛言.安呾婆娑復 有二種.何謂爲二.一者豎二肘橫五肘.二者豎二橫四.此謂守持衣最後之量.此最下 衣量限蓋三輪。
〈上但蓋臍.下掩雙膝.若肘長者則與此相當.如臂短者不及于膝.宜依肘長爲準.〉若衣方 圓滿一肘者卽是分别衣中極少之量.如不守持分别俱犯捨墮.如其寬中不滿長中 過者.此卽不勞分别直爾持畜。
先可差行鉢苾芻.若不具五法卽不應差.設令差者 應捨.何者爲五.謂愛恚怖癡行與不行不能辯了.若異此者是則應差。
始從敷座.乃至 問汝某甲能與僧伽行有犯鉢不.彼答言能.次一苾芻應先作白方爲羯磨. 大德僧伽聽.此苾芻某甲能與僧伽作行有犯鉢人.若僧伽時至聽者僧伽應許僧 伽今差此苾芻某甲爲行有犯鉢人.白如是。
〈羯磨準白成。
〉 佛言.行有犯鉢苾芻所有行法我今當說.其行鉢苾芻衆和合時應爲告白.諸大德.明 日我爲僧伽行有犯鉢.諸具夀各各盡須持鉢來集。
至明日已僧伽盡集.時彼苾芻持 有犯鉢上座前立.讚美其鉢白上座曰.此鉢光淨圓滿堪用須者應取.若上座取者卽 持上座鉢行與第二上座.如是展轉乃至行終。
如上座不須此鉢.應與第二上座.正與 第二上座時其第一上座方更索者第一第二索時亦不須與.三索方與.僧伽上座犯 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