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十六般若波羅蜜多分

關燈
般若波羅蜜者.智慧通達實性之名也。

    寂靜更寂靜.至涅槃境.與涅槃晤.豁然開朗. 淨種躍如.是爲智慧。

    金剛喻定由通達慧之所攝受.此通達慧金剛喻定之所攝受. 隨所觀法無不了然.是爲通達。

    本來寂靜.自性涅槃.有佛無佛其性常在.法與非法 無不皆空.平等無邊.是爲實性。

    觀一切法畢竟空.了一切法畢竟空.是爲般若。

    般若 是菩提之因.菩提是般若之果.般若明燈令人見性.菩提生滿顯大涅槃。

    菩提與生 滅合.無非是化.涅槃不與生滅合.其性常空.是乃非化。

    然菩提涅槃.皆以空空故空. 畢竟空中.不可分别是空是化。

    夫畢竟空者.以畢門稱.曰無餘涅槃。

    四涅槃義.以性 言曰自性.以修言曰無餘.以體言曰自性.以用言曰無餘.鄰近無餘乃曰有餘.充滿 無餘又曰無住.以修以用.無非是一無餘涅槃.故曰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也。

    龍樹有言.以三三昧入涅槃門.般若千百萬言.反覆闡揚皆三三昧.三昧雖三.又 ******************** 唯是一.唯一者何.一切法畢竟空而已矣。

    若有問言以何作佛.予應之曰般若波羅 蜜而已矣。

    又若問言以何修般若波羅蜜.予應之曰觀一切畢竟空而不捨離一切 衆生而已矣。

    以何觀空.一切法寂靜而已矣。

    隨順寂靜.趣向寂靜.凡位也。

    臨入寂靜. 遊觀寂靜.入地位也。

    箭箭注楛.學空非證.地上位也。

    成熟有情.嚴淨佛土.一切空盡. 一切智滿.八地以去也。

    法身解脫.與般若合.寂滅寂靜.法界一真.佛果位也。

    吾唯觀 一切法寂靜而已矣。

    此之法門.不免疑悔.應廣尋文.讀般若經。

    顧讀般若.一大困難。

     心經太略.金剛太奧.初分二分毋乃太繁.三四五分又嫌未備。

    藏要一輯.以舍利子 五分益以二分方便.略不過三十.而全經之義賅攝無遺.可以已矣。

    然陳義錯綜.未 經組織.而難有緒.讀猶憚之。

    奘師翻譯大般若經六百卷成.撫經歎言.此方衆生於 經有緣.而乃使我譯事得竟。

    夫竟之雲者.最後之謂也。

    最後第十六分.文至簡略.義 至賅備.又有統緒。

    談法相門則解深密經.談般若門則第十六分.皆境行果.概論無 ******************** 遺。

    寧非至幸.而可忽諸。

    故旣爲之科段.又復於此而敘其文。

    此十六分.以五句敘。

    法 句.法行句.法滿句.法魔句.法智句是也。

    法句卽境。

    般若無境.以無所得故。

    一般若無 所得.二波羅蜜無所得.三菩薩無所得.四摩訶薩無所得。

    般若無所得.以實性無性 故。

    般若非卽離於法.非依於法.非內外兩間法.非相應不相應法.而法真如不妄異 性如所有性是謂般若。

    又法無法性.乃至非寂靜不寂靜.涅槃不涅槃.凡法所攝皆 非般若.所攝真如不妄異性如所有性是謂般若。

    般若不爲一切現前而能照令見 性.非圓成實.難見甚深.本性清淨.無邊無際。

    如是詮表實性.有五十二復次。

    菩薩依 如是法行諸境相.知一切境皆無境性.以無邊爲境無著爲相.而卽行於如是無得 實性之境。

    此其所以爲境也。

    法行句是行。

    境爲行於無得境.行卽行於無所行。

    不於 顛倒中行.不緣一切法顛倒行.不緣一切法清淨行.於一切法不行不觀.三世苦樂 我及我所皆所不行.恃執尋伺知其所害.而於集滅淺深常無常等皆所不行.法不 ******************** 可思議行亦不可思議.心清淨不生行亦清淨不生。

    此其所以爲行也。

    法滿句.法魔 句.法智句.三皆談果。

    雲何滿。

    法無不合不必修遣.諸法無性不可修遣.如是不修不 遣。

    心淨無著.如是不起。

    能所如幻.如是無取無執。

    此其所以速得圓滿也。

    雲何魔。

    一 不學一切不緣一切能行無行.二所緣離繫.三不住分别異分别.四行無所依止.如 是行深般若波羅蜜.是無上咒.無等等咒.唯我獨尊.有誰能勝。

    此其所以降伏魔軍 也。

    雲何智。

    一者合離。

    不行諸法合離相.淨不淨及緣相.淨不淨合離及緣相.起淨不 淨合離及緣相.自性淨不淨合離相.本性淨不淨合離及緣相.三世淨不淨合離及 緣相。

    菩薩以法與法性非爲合離而現在前.以是徧知而不馳流。

    菩薩以如是不行. 速能圓滿一切智法。

    二者著無著。

    不行諸法著無著.著無著清淨.著無著所緣.著無 著合離.著無著清淨合離.著無著所緣清淨合離.三世著無著.三世淨不淨.三世著 無著所緣淨不淨.菩薩以如是行觀.皆有轉移執持動搖.不復相應.都無所行。

    菩薩 ******************** 以如是不行.速能圓滿一切智法。

    三者淨顯寂離。

    不行諸法顯不顯寂不寂.本性淨 不淨顯不顯寂不寂離不離.三世本性淨不淨顯不顯寂不寂離不離。

    菩薩以如是 行.速能圓滿一切智法。

    四者不恃執執著。

    不恃執法.及法淨.法所緣淨。

    不執著法.及 法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