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注:
[一]陳本藏本次牒頌文四角有四峯金剛手所住二句.
[二]二本次牒中宮名善見一頌.
[三]二本次牒頌文中有殊勝殿周千踰繕那二句.
[四]二本次牒頌文外四苑莊嚴眾車麤雜喜二句.
[五]次牒頌文妙地居四方相去各二十二句.
********************
歡[一]娛。
城外東北有圓生樹.是三十三天受欲樂勝所.盤根深廣五[二]十踰繕那.聳幹上
昇.枝條傍布高廣量等百踰繕那.挺葉開華妙香芬馥.順風熏滿百踰繕那.若逆風
時猶遍五十。
順風可爾.雲何逆熏。
有餘師言.香無逆熏義.依不越樹界.故說逆熏。
理 實圓生有如是德.所流香氣能逆風熏.雖天和風力所擁遏.然能相續流趣餘方.漸 劣漸微近處便歇.非能遠至如順風熏。
如是華香爲依自地隨風相續轉至餘方.爲 但薰風别生香氣。
此義無定.諸軌範師於此二門俱許無失。
若爾.何故薄伽梵言.華 香不能逆風熏.根莖等香亦復爾.善士功德香芬馥.逆風流美遍諸方。
據人間香故 作是說.以世共了無如是能。
化地部經.說此香氣.順風熏滿百踰繕那.若無風時唯 遍五十。
外西南角有善法堂.三十三天時集於彼詳論如法不如法事。
如是已辯三 十三天所居外器.餘有色天衆所住器雲何。
頌曰. 此上有色天. 住依空宮殿。
注:[一]次牒頌文東北圓生樹西南善法堂二句.
[二]此字依麗刻及陳本藏本加.
********************
論曰.此前所說三十三天上有色諸天住依空宮殿.雲何名上有色諸天.謂夜摩天.
覩史多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及前所說梵衆天等.有十六處.幷前合有二十二
天.皆依外器。
如是所說諸天衆中.頌曰. 六受欲交抱. 執手笑視婬。
論曰.唯六欲天受妙欲[一]境.於中初二依地居天.形交成婬與人無别.然風氣洩熱惱
便除.非如人間有餘不淨.夜摩天衆纔抱成婬.覩史多天但由執手.樂變化天唯相
向笑.他化自在相視成婬.毗婆沙師作如是釋.六天皆以形交成婬.世施設中說相
抱等.但爲顯彼時量差别.以上諸天欲境轉妙貪心轉捷.故使之然。
隨彼諸天男女 膝上.有童男童女欻爾化生.卽說爲彼天所生男女.初生天衆身量雲何。
頌曰.[二]初如五至十. 色圓滿.有衣。
論曰.且六欲諸天初生如次.如五六七八九十歲[三]人.生已身形速得成滿.色界天衆.
注:
[一]三本次牒頌文交抱執手笑視婬一句半.
[二]陳本藏本此二句開爲一頌雲.初生如五歲.乃至於十歲.皆具諸色根.圓滿衣俱有.
[三]二本次牒頌文色圓滿有衣句.(三本原爲半頌)
********************
於初生時身量周圓.具妙衣服.一切天衆皆作聖言.謂彼言詞同中印度。
欲樂生别 雲何應知。
頌曰.[一]欲生三人天. 樂生三九處。
論曰.欲生三者.有諸有情樂受現前諸妙欲境.彼於如是現欲境中自在而轉.謂全 人趣及下四天.有諸有情樂受自化諸妙欲境.彼於自化妙欲境中自在而轉.謂唯 第五樂變化天.有諸有情樂受他化諸妙欲境.彼於他化妙欲境中自在而轉.謂第 六他化自在天.依受如生現前欲境故.依受如樂自化欲境故.依受如樂他化欲境 故.於欲界中分别欲生差别三[二]種。
樂生三者.三靜慮中於九處生受三種樂.謂彼安 住離生喜樂.定生喜樂.離喜樂故.長時安住.長時離苦.長時受樂.故名樂生。
生靜慮 中間都無喜樂.應思何故亦號樂生天。
所說諸天二十二處上下相去其量雲何。
頌 曰. 注:[一]三本此二句開爲一頌雲.欲生有三者.欲天及人俱.樂生亦有三.三禪中九地.
[二]三本次牒頌文樂生三九處句.(三本原爲半頌)
********************
如彼去下量. 去上數亦然。
論曰.一一中間踰繕那量非易可數.但可緫舉彼去下量.去上例然.隨從何天去下 海量彼上所至與去下同.謂妙高山從第四層級去下大海四萬踰繕那是四大王 本所住處.從彼上去三十三天亦如彼天去下海量.如三十三天去下大海上.去夜 摩天其量亦爾.如是乃至如善見天去下大海踰繕那量.從彼上去色究竟天亦與 彼天去下海等.從此向上無復所居.此處最高名色究竟。
有餘師說.彼名礙究竟天. 彼謂礙名目積集色.至彼礙盡得究竟名。
於下處生昇見上不。
頌曰. 離通力依他. 下無昇見上。
論曰.三十三天由自通力能從本處昇夜摩天.或復依他.謂得通者及上天衆接往 夜摩.所餘諸天昇上例爾.若來若至下見上天.然下眼不能覩上界上地.非其境界 故.如不覺彼觸.是故從上地來下地時.非自身來.要作下地化。
有餘部說.彼下地天 ******************** 隨樂亦能見上地色.如生此界下見上天。
[一]夜摩等天宮依處量有幾。
有餘師說.此上 四天依處量同妙高山頂.有餘師說.上倍倍增.有餘師言.初靜慮地宮殿依處等一 四洲.第二靜慮等小千界.第三靜慮等中千界.第四靜慮等大千界.有餘師言.下三 靜慮如次量等小中大千.第四靜慮量無邊際.齊何量說小中大千。
頌曰. 四大洲日月. 蘇迷盧欲天. 梵世各一千. 名一小千界. 此小千千倍. 說名一中千. 此千倍大千. 皆同一成壞。
論曰.千四大洲乃至梵世.如是總說爲一小[二]千.千倍小千名一中千[三]界.千中千界.總
名一大[四]千.如是大千同成同壞.同成壞相後當廣辯。
如外器量别.身量亦别耶。
亦别。
雲何。
頌曰. 贍部洲人量. 三肘半四肘. 東西北洲人. 倍倍增如次. 欲天俱盧舍. 四分.一一增.[五]色天踰繕那.
注:
[一]陳本卷九.
[二]
城外東北有圓生樹.是三十三天受欲樂勝所.盤根深廣五
順風可爾.雲何逆熏。
有餘師言.香無逆熏義.依不越樹界.故說逆熏。
理 實圓生有如是德.所流香氣能逆風熏.雖天和風力所擁遏.然能相續流趣餘方.漸 劣漸微近處便歇.非能遠至如順風熏。
如是華香爲依自地隨風相續轉至餘方.爲 但薰風别生香氣。
此義無定.諸軌範師於此二門俱許無失。
若爾.何故薄伽梵言.華 香不能逆風熏.根莖等香亦復爾.善士功德香芬馥.逆風流美遍諸方。
據人間香故 作是說.以世共了無如是能。
化地部經.說此香氣.順風熏滿百踰繕那.若無風時唯 遍五十。
外西南角有善法堂.三十三天時集於彼詳論如法不如法事。
如是已辯三 十三天所居外器.餘有色天衆所住器雲何。
頌曰. 此上有色天. 住依空宮殿。
注:
如是所說諸天衆中.頌曰. 六受欲交抱. 執手笑視婬。
論曰.唯六欲天受妙欲
隨彼諸天男女 膝上.有童男童女欻爾化生.卽說爲彼天所生男女.初生天衆身量雲何。
頌曰.
論曰.且六欲諸天初生如次.如五六七八九十歲
欲樂生别 雲何應知。
頌曰.
論曰.欲生三者.有諸有情樂受現前諸妙欲境.彼於如是現欲境中自在而轉.謂全 人趣及下四天.有諸有情樂受自化諸妙欲境.彼於自化妙欲境中自在而轉.謂唯 第五樂變化天.有諸有情樂受他化諸妙欲境.彼於他化妙欲境中自在而轉.謂第 六他化自在天.依受如生現前欲境故.依受如樂自化欲境故.依受如樂他化欲境 故.於欲界中分别欲生差别三
樂生三者.三靜慮中於九處生受三種樂.謂彼安 住離生喜樂.定生喜樂.離喜樂故.長時安住.長時離苦.長時受樂.故名樂生。
生靜慮 中間都無喜樂.應思何故亦號樂生天。
所說諸天二十二處上下相去其量雲何。
頌 曰. 注:
論曰.一一中間踰繕那量非易可數.但可緫舉彼去下量.去上例然.隨從何天去下 海量彼上所至與去下同.謂妙高山從第四層級去下大海四萬踰繕那是四大王 本所住處.從彼上去三十三天亦如彼天去下海量.如三十三天去下大海上.去夜 摩天其量亦爾.如是乃至如善見天去下大海踰繕那量.從彼上去色究竟天亦與 彼天去下海等.從此向上無復所居.此處最高名色究竟。
有餘師說.彼名礙究竟天. 彼謂礙名目積集色.至彼礙盡得究竟名。
於下處生昇見上不。
頌曰. 離通力依他. 下無昇見上。
論曰.三十三天由自通力能從本處昇夜摩天.或復依他.謂得通者及上天衆接往 夜摩.所餘諸天昇上例爾.若來若至下見上天.然下眼不能覩上界上地.非其境界 故.如不覺彼觸.是故從上地來下地時.非自身來.要作下地化。
有餘部說.彼下地天 ******************** 隨樂亦能見上地色.如生此界下見上天。
有餘師說.此上 四天依處量同妙高山頂.有餘師說.上倍倍增.有餘師言.初靜慮地宮殿依處等一 四洲.第二靜慮等小千界.第三靜慮等中千界.第四靜慮等大千界.有餘師言.下三 靜慮如次量等小中大千.第四靜慮量無邊際.齊何量說小中大千。
頌曰. 四大洲日月. 蘇迷盧欲天. 梵世各一千. 名一小千界. 此小千千倍. 說名一中千. 此千倍大千. 皆同一成壞。
論曰.千四大洲乃至梵世.如是總說爲一小
如外器量别.身量亦别耶。
亦别。
雲何。
頌曰. 贍部洲人量. 三肘半四肘. 東西北洲人. 倍倍增如次. 欲天俱盧舍. 四分.一一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