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一乘寶性論卷第一

關燈
spanclass="h">[一]本無量煩惱所纏品第六 萎華中諸佛 衆蜂中美蜜 皮糩中堅實 糞穢中真金. 地中珍寶藏 諸果子中芽 朽故弊壞衣 纏裹真金像. 注: [一]藏本不分品. ******************** 貧賤醜陋女 懷轉輪聖王 燋黑泥[一]模中 有上妙寶像. 衆生貪瞋癡 妄想煩惱等 塵勞諸垢中 皆有如來藏。

     華蜂糩糞穢 地果故弊衣 貧賤女泥模 煩惱垢相似. 佛蜜實真金 寶芽金像王 上妙寶像等 如來藏相似。

     問曰.華佛譬喻爲明何義。

    答曰.言萎華者喻諸煩惱.言諸佛者喻如來藏。

    偈言. [二]功德莊嚴佛 住在萎華中 淨天眼者見 去華顯諸佛. 佛眼觀自法 徧一切衆生 下至阿鼻獄 具足如來藏. 自處常住際 以慈悲方便 令一切衆生 遠離諸障礙. 如朽故華中 有諸佛如來 天眼者見知 除去萎華果. 如來亦如是 見貪煩惱垢 不淨衆生中 具足如來藏. 以大慈悲心 憐愍世閒故 爲一切衆生 除煩惱華果。

     問曰.蜂蜜譬喻爲明何義。

    答曰.言羣蜂者喻諸煩惱.言美蜜者喻如來藏。

    偈言. 注: [一]原刻作摸.今依釋論麗刻改.次同. [二]藏本此段三頌.今譯文廣.次三段同. ******************** 上妙美味蜜 爲羣蜂圍繞 須者設方便 散蜂而取蜜. 如來亦如是 以一切智眼 見諸煩惱蜂 圍繞佛性蜜. 以大方便力 散彼煩惱蜂 顯出如來藏 如取蜜受用. 猶如百千億 那由他諸蟲 遮障微[一]妙蜜 無有能近者. 有智者須蜜 殺害彼諸蟲 取上美味蜜 隨意而受用. 無漏智如蜜 在衆生身中 煩惱如毒蟲 如來所殺害。

     問曰.糩實譬喻爲明何義。

    答曰.言皮糩者喻諸煩惱.言內實者喻如來藏。

    偈言. 穀實在糩中 無人能受用 時有須用者 方便除皮糩. 佛見諸衆生 身有如來性 煩惱皮糩纏 不能作佛事. 以善方便力 令三界衆生 除煩惱皮糩 隨意作佛事. 如稻穀麥等 不離諸皮糩 內實未淨治 不任美食用. 如是如來藏 不離煩惱糩 令一切衆生 煩惱所饑渴. 注: [一]原刻作塵.今依麗刻改. ******************** 佛自在法王 在衆生身中 能示以愛味 除彼饑渴苦。

     問曰.糞金譬喻爲明何義。

    答曰.糞穢譬喻者諸煩惱相似.真金譬喻者如來藏相似。

     偈言. [一]如人行遠路 遺金糞穢中 經百千歲住 如本不變異. 淨天眼見已 徧告衆人言 此中有真金 汝可取受用. 佛觀衆生性 沒煩惱糞中 爲欲拔濟彼 雨微妙法雨. 如於不淨地 漏失真金寶 諸天眼了見 衆生不能知. 諸天旣見已 語衆悉令知 教除垢方便 得淨真金用. 佛性金亦爾 墮煩惱穢中 如來觀察已 爲說清淨法。

     問曰.地寶譬喻爲明何義。

    答曰.地譬喻者諸煩惱相似.寶藏譬喻者如來藏相似。

    偈 言. [二]譬如貧人舍 地有珍寶藏 彼人不能知 寶又不能言. 注: [一]藏本此段四頌.今譯文廣. [二]藏本此段三頌.今譯文廣.次四段同. ******************** 衆生亦如是 於自心舍中 有不可思議 無盡法寶藏. 雖有此實藏 不能自覺知 以不覺知故 受生死貧苦. 譬如珍實藏 在彼貧人宅 人不言我貧 實不言我此. 如是法寶藏 在衆生心中 衆生如貧人 佛性如寶藏. 爲欲令衆生 得此珍寶故 彼諸佛如來 出現於世閒。

     問曰.果芽譬喻爲明何義。

    答曰.果皮譬喻者諸煩惱相似.子芽譬喻者如來藏相似。

     偈言. 如種種果樹 子芽不朽壞 種地中水灌 生長成大樹. 一切諸衆生 種種煩惱中 皆有如來性 無明皮所纏. 種諸善根地 生彼菩提芽 次第漸增長 成如來樹王. 依地水火風 空時日月緣 多羅等種內 出生大樹王. 一切諸衆生 皆亦復如是 煩惱果皮內 有正覺子芽. ******************** 依白淨等法 種種諸緣故 次第漸增長 成佛大法王。

     問曰.衣像譬喻爲明何義。

    答曰.弊衣譬喻者諸煩惱相似.金像譬喻者如來藏相似。

     偈言. 弊衣纏金像 在於道路中 諸天爲人說 此中有金像. 種種煩惱垢 纏裹如來藏 佛無障眼見 下至阿鼻獄. 皆有如來身 爲令彼得故 廣設諸方便 說種種妙法. 金像弊衣纏 墮在曠野路 有天眼者見 爲淨示衆人. 衆生如來藏 煩惱爛衣纏 在世閒險道 而不自覺知. 佛眼觀衆生 皆有如來藏 爲說種種法 令彼得解脫。

     問曰.女王譬喻爲明何義。

    答曰.貧女譬喻者諸煩惱相似.歌羅邏四大中有轉輪王 身喻者生死歌羅邏藏中有如來藏轉輪王相似。

    偈言. 譬如孤獨女 住在貧窮舍 身懷轉輪王 而不自覺知. ******************** 如彼貧窮舍 三有亦如是 懷胎女人者 喻不淨衆生. 如彼藏中胎 衆生性亦然 內有無垢性 名爲不孤獨. 貧女垢衣纏 極醜陋受苦 處於孤獨舍 懷妊王重擔. 如是諸煩惱 染汙衆生性 受無量苦惱 無有歸依處. 實有歸依處 而無歸依心 不覺自身中 有如來藏故。

     問曰.模像譬喻爲明何義。

    答曰.泥模譬喻者諸煩惱相似.寶像譬喻者如來藏相似。

     偈言. 如人融真金 鑄在泥模中 外有燋黑泥 內有真金像. 彼人量已冷 除去外泥障 開模令顯現 取內真金像. 佛性常明淨 客塵所染汚 諸佛善觀察 除障令顯現. 離垢明淨像 在於泥模中 鑄師知無熱 然後去泥障. 如來亦如是 見衆生佛性 儼然處煩惱 如像在模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