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訶僧祇律大比丘戒本
關燈
小
中
大
東晉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羅譯
六念法.一者當知日數月一日二日乃至十四日十五日月大月小悉應知.二者清
旦當作施食法今日得食施某甲某甲於我不計意我當食.〈如是三說〉三者日日自憶
若幹臘數.四者當憶念受持衣及淨施者.五者當念不別衆食.六者當念病不病。
摩訶僧祇律波羅提木叉大比丘戒本 大德僧聽.冬時一月已過.少一夜餘有一夜三月在.老死至近佛法欲滅。
諸大德.爲得 道故一心勤精進.所以者何.諸佛一心勤精進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況餘助 道法。
未受具足者已出.僧今和合欲作何事。
〈一人答言布薩說戒〉諸大德.不來諸比丘說欲 及清淨.誰與比丘尼取欲。
合十指爪掌 供養釋師子 我今欲說戒 僧當一心聽. 乃至小罪中 心應大怖畏 有罪一心悔 後更莫復犯. 注:[一]原刻首題波羅提木叉僧祇戒本九字.夾註亦名摩訶僧祇律大比丘戒本十二字.今依麗刻改.按開元錄卷三.此本原題僧祇比丘戒本.亦雲摩訶僧祇戒本.均與麗刻相近.
********************
心馬馳惡道 放逸難禁制 佛說切戒行 亦如利轡勒.
佛口說教誡 善者能信受 是人馬調順 能破煩惱軍.
若不受教誡 亦不愛樂戒 是人馬不調 沒在煩惱軍.
若人守護戒 如犛牛愛尾 繫心不放逸 亦如猴著鎖.
日夜常精進 求實智慧故 是人佛法中 能得清淨命。
大德僧聽.今十五日布薩說波羅提木叉.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一心共作布薩說波羅 提木叉.如是白。
諸大德.今布薩說波羅提木叉.僧一心善聽.有罪者應發露.無罪者默 然.默然故當知諸大德清淨。
如一一比丘問答.是比[一]丘衆中三唱.若比丘如是衆中三
唱憶有罪應發露.不發露得故妄語罪.諸大德.故妄語罪佛說遮道法.是故比丘欲求
清淨憶有罪應發露.發露則安隱.不發露罪益深。
諸大德.已說波羅提木叉序.今問諸大德是中清淨不。
〈如是三説〉諸大德.是中清淨.默然 故.是事如是持。
注:[一]原刻下衍若比丘如是五字.今依麗刻刪.
********************
諸大德.是四波羅夷法半月半月次說波羅提木叉。
若比丘於和合僧中受具足戒不還戒戒羸不出相.行婬法.乃至共畜生.是比丘波羅 夷[一]不共住。
佛在毗舍離城成佛五年冬分第五半月十二日食後東向坐一人半影. 長老耶奢伽蘭陀子制此戒.已制當隨順行.是名隨順法。
若比丘於聚落若空地不與取.隨盜物王或捉或殺或縛或擯出.[二]咄男子汝是賊汝愚
癡.比丘如是不與取是比丘波羅夷不共住。
佛在王舍城成佛六年冬分第二半月 十日食後東向坐兩人半影.爲瓦師子長老達膩伽因洴沙王及糞掃衣比丘制此戒. 已制當隨順行.是名隨順法。
若比丘自手奪人命.求持刀與殺者教死歎死.咄人用惡活爲死勝生.作是意作是想 方便歎譽死快[三]因是死非餘者.是比丘波羅夷不共住。
佛在毗舍離城成佛六年冬 分第三半月九日食前北向坐一人半影.爲衆多看病比丘因鹿杖外道制此戒.已制 當隨順行.是名隨順法。
注:[一]廣律牒文作不應共住.次三戒同.
[二]廣律牒此句雲.言咄男子汝賊耶汝癡耶.
[三]廣律牒此句雲.令彼死非餘者.
********************
若比丘未知未見自稱得過人聖法知見殊勝我如是知如是見.彼於後時若檢校若
不檢校犯罪欲求清淨故作是言.長老我不知言知不見言見虛誑不實語.除增上慢.
是比丘波羅夷不共住。
佛在舍衞國成佛六年冬分第四半月十三日食後東向坐 三人半影.爲聚落中衆多比丘及增上慢比丘制此戒.已制當隨順行.是名隨順法。
諸大德.已說四波羅夷法.今問諸大德.是中清淨不.〈如是三説〉諸大德.是中清淨.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
諸大德.是十三僧伽婆屍沙法半月半月次說波羅提木叉。
若比丘故出精.除夢中.僧伽婆屍沙。
若比丘婬欲變心與女人身相摩觸.若捉手若捉髮及餘身分摩觸[一]受樂.僧伽婆屍沙。
若比丘婬欲變心於女人前作醜惡語.隨順婬欲法如年少男女.僧伽婆屍沙。
若比丘婬欲變心於女人前歎自供養己身.姊妹如我沙門持淨戒行善法修梵行以 注:[一]受樂.廣律牒文作受細滑.
********************
婬欲法供養[一]第一.僧伽婆屍沙。
若比丘受使行和合男女.若取婦若私通乃至須臾頃.僧伽婆屍沙。
若比丘自乞作房無主爲身應量作.長十二修伽陀磔手內廣七磔手.應將諸比丘示 作房處無難處非妨處.若難處妨處自乞作房無主爲身亦不將諸比丘示作房處而 過量作者.僧伽婆屍沙。
若比丘作大房有主爲身應將諸比丘指授處無難處非妨處.若難處妨處有主爲身 亦不將諸比丘指授處者.僧伽婆屍沙。
若比丘瞋恨不喜故於清淨無罪比丘以無根波羅夷法謗.欲壞彼比丘淨行.此於後 時若檢校若不檢校便言.是事無根我住瞋恨故說.僧伽婆屍沙。
若比丘瞋恨不喜故於異分法中小小事非波羅夷以波羅夷法謗.欲破彼比丘梵行. 此於後時若檢校若不檢校.便言我以異分中小小事住瞋恨故說.僧伽婆屍沙。
若比丘爲破和合僧故勤方便執破僧事故共諍.諸比丘應諫言長老汝莫爲破和合 注:[一]第一.廣律牒文作讚歎.
********************
僧故勤方便執破僧事故共諍.當與僧同事.何以故.僧和合歡喜不諍共一學如水乳
合如法說法照明安樂住.如是諫時捨者善.若不捨應第二第三諫.捨是事善.若不捨.
僧伽婆屍沙。
若比丘同意相助若一若二若衆多同語同見欲破和合僧.諸比丘諫時.是同意比丘 言長老莫說是比丘好惡事.何以故.是法語比丘律語比丘.是比丘所說所見欲忍可 事我等亦欲忍可.是比丘知說非不知說.諸比丘應諫言長老莫作是語是法語比丘 律語比丘.何以故.此非法語比丘非律語比丘.諸長老莫[一]助破僧事當樂助和合僧.何
以故.僧和合歡喜不諍共一學如水乳合如法說法照明安樂住.如是諫時捨者善.若
不捨應第二第三諫.捨是事善.若不捨.僧伽婆屍沙。
若比丘自用戾語.諸比丘共法中如法如律教時便自用意言長老汝莫語我好惡事. 我亦不語汝好惡事.諸比丘應諫言長老諸比丘共法中如法如律教時汝莫不受.汝 亦應如法如律教諸比丘.何以故.如來弟子衆展轉相教展轉相諫共罪中出故善法 注:[一]原刻作作.今依麗刻改.
*******************
摩訶僧祇律波羅提木叉大比丘戒本 大德僧聽.冬時一月已過.少一夜餘有一夜三月在.老死至近佛法欲滅。
諸大德.爲得 道故一心勤精進.所以者何.諸佛一心勤精進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況餘助 道法。
未受具足者已出.僧今和合欲作何事。
〈一人答言布薩說戒〉諸大德.不來諸比丘說欲 及清淨.誰與比丘尼取欲。
合十指爪掌 供養釋師子 我今欲說戒 僧當一心聽. 乃至小罪中 心應大怖畏 有罪一心悔 後更莫復犯. 注:
大德僧聽.今十五日布薩說波羅提木叉.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一心共作布薩說波羅 提木叉.如是白。
諸大德.今布薩說波羅提木叉.僧一心善聽.有罪者應發露.無罪者默 然.默然故當知諸大德清淨。
如一一比丘問答.是比
諸大德.已說波羅提木叉序.今問諸大德是中清淨不。
〈如是三説〉諸大德.是中清淨.默然 故.是事如是持。
注:
若比丘於和合僧中受具足戒不還戒戒羸不出相.行婬法.乃至共畜生.是比丘波羅 夷
佛在毗舍離城成佛五年冬分第五半月十二日食後東向坐一人半影. 長老耶奢伽蘭陀子制此戒.已制當隨順行.是名隨順法。
若比丘於聚落若空地不與取.隨盜物王或捉或殺或縛或擯出.
佛在王舍城成佛六年冬分第二半月 十日食後東向坐兩人半影.爲瓦師子長老達膩伽因洴沙王及糞掃衣比丘制此戒. 已制當隨順行.是名隨順法。
若比丘自手奪人命.求持刀與殺者教死歎死.咄人用惡活爲死勝生.作是意作是想 方便歎譽死快
佛在毗舍離城成佛六年冬 分第三半月九日食前北向坐一人半影.爲衆多看病比丘因鹿杖外道制此戒.已制 當隨順行.是名隨順法。
注:
佛在舍衞國成佛六年冬分第四半月十三日食後東向坐 三人半影.爲聚落中衆多比丘及增上慢比丘制此戒.已制當隨順行.是名隨順法。
諸大德.已說四波羅夷法.今問諸大德.是中清淨不.〈如是三説〉諸大德.是中清淨.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
諸大德.是十三僧伽婆屍沙法半月半月次說波羅提木叉。
若比丘故出精.除夢中.僧伽婆屍沙。
若比丘婬欲變心與女人身相摩觸.若捉手若捉髮及餘身分摩觸
若比丘婬欲變心於女人前作醜惡語.隨順婬欲法如年少男女.僧伽婆屍沙。
若比丘婬欲變心於女人前歎自供養己身.姊妹如我沙門持淨戒行善法修梵行以 注:
若比丘受使行和合男女.若取婦若私通乃至須臾頃.僧伽婆屍沙。
若比丘自乞作房無主爲身應量作.長十二修伽陀磔手內廣七磔手.應將諸比丘示 作房處無難處非妨處.若難處妨處自乞作房無主爲身亦不將諸比丘示作房處而 過量作者.僧伽婆屍沙。
若比丘作大房有主爲身應將諸比丘指授處無難處非妨處.若難處妨處有主爲身 亦不將諸比丘指授處者.僧伽婆屍沙。
若比丘瞋恨不喜故於清淨無罪比丘以無根波羅夷法謗.欲壞彼比丘淨行.此於後 時若檢校若不檢校便言.是事無根我住瞋恨故說.僧伽婆屍沙。
若比丘瞋恨不喜故於異分法中小小事非波羅夷以波羅夷法謗.欲破彼比丘梵行. 此於後時若檢校若不檢校.便言我以異分中小小事住瞋恨故說.僧伽婆屍沙。
若比丘爲破和合僧故勤方便執破僧事故共諍.諸比丘應諫言長老汝莫爲破和合 注:
若比丘同意相助若一若二若衆多同語同見欲破和合僧.諸比丘諫時.是同意比丘 言長老莫說是比丘好惡事.何以故.是法語比丘律語比丘.是比丘所說所見欲忍可 事我等亦欲忍可.是比丘知說非不知說.諸比丘應諫言長老莫作是語是法語比丘 律語比丘.何以故.此非法語比丘非律語比丘.諸長老莫
若比丘自用戾語.諸比丘共法中如法如律教時便自用意言長老汝莫語我好惡事. 我亦不語汝好惡事.諸比丘應諫言長老諸比丘共法中如法如律教時汝莫不受.汝 亦應如法如律教諸比丘.何以故.如來弟子衆展轉相教展轉相諫共罪中出故善法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