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說一切有部戒經

關燈
[一]唐三藏法師義淨奉制譯 [二]別解脫經難得聞 經於無量俱胝劫 讀誦受持亦如是 如說行者更難遇。

     諸佛出現於世樂 演說微妙正法樂 僧伽一心同見樂 和合俱修勇進樂. 若見聖人則爲樂 幷與共住亦爲樂 若不見諸愚癡人 是則名爲常受樂. 見具屍羅者爲樂 若見多聞亦名樂 見阿羅漢是真樂 由於後有不生故. 於河津處妙階樂 以法降怨戰勝樂 證得正慧果生時 能除我慢盡爲樂. 若有能爲決定意 善伏根欲具多聞 從少至老處林中 寂靜閑居蘭若樂。

     諸大德.[三]春時爾許過餘有爾許[四]在.老死旣侵命根漸減.大師教法不久當滅。

    諸大德.[五]應 勤光顯莫爲放逸.由不放逸必當證得如來應正等覺.何況所餘覺品善法。

    大德.僧伽 先作何事.佛聲聞衆少求少事。

    [六]未受近圓者出.不來諸苾芻說欲及清淨。

    〈其持欲者各對 比座而說〉[七]誰遣苾芻尼請教授。

     注: [一]原刻無此字.今加. [二]藏本第一卷.首有十三頌.今譯缺. [三]藏本不出季節.任作法時加之. [四]藏本次有諸大德一語. [五]藏本雲.應瑜伽行莫爲放逸. [六]藏本缺此句. [七]同上. ******************** 合十指恭敬 禮釋迦師子 別解脫調伏 我說仁善聽. 聽已當正行 如大仙所說 於諸小罪中 勇猛亦勤護. 心馬難制止 勇決恆相續 別解脫如銜 有百針極利. 若人違軌則 聞教便能止 大士若良馬 當出煩惱陣. 若人無此銜 亦不曾喜樂 彼沒煩惱陣 迷轉於生死。

     大德僧伽聽.今僧伽[一]黑月十四日〈或白月十五日〉作褒灑陀.若僧伽時至聽者.僧伽應許 僧伽今作褒灑陀說波羅底木叉戒經.白如是。

    諸大德.我今作褒灑陀說波羅底木叉 戒經.仁等諦聽善思念之.若有犯者當發露.無犯者默然.默然故知諸大德清淨。

    如餘 問時卽如實答.我今於此勝苾芻衆中乃至三問亦應如實答.若苾芻憶知有犯不發 露者得故妄語罪。

    諸大德.佛說故妄語是障礙法.是故苾芻欲求清淨者當發露.發露 卽安樂.不發露不安樂。

     諸大德.我已說戒經序.今問諸大德.是中清淨不。

    〈如是三說〉諸大德.是中清淨.默然故.我 注: [一]藏本缺黑月及白月.但雲十四日或十五日. ******************** 今如是持。

     攝頌曰. 若作不淨行. 不與取.斷人. 妄説上人法. 斯皆不共住。

     諸大德.此四波羅市迦法半月半月戒經中說。

     若復苾芻與諸苾芻同得學處不捨學處學羸不自說.作不淨行兩交會法.乃至共傍 生.此苾芻亦得波羅市迦不應共住。

     若復苾芻若在聚落若空閑處.他不與物以盜心取.如是盜時若王若大臣若捉[一]若殺 若縛驅擯若呵責言咄男子汝是賊癡無所知作如是盜.如是盜者.此苾芻亦得波羅 市迦不應共住。

     若復苾芻若人若人胎故自手斷其命.或持刀授與或自持刀或求持刀者.若勸死讚 死語言咄男子何用此罪累不淨惡活爲汝今寧死死勝生.隨自心念以餘言說勸讚 令死彼因死者.此苾芻亦得波羅市迦不應共住。

     注: [一]藏本若殺若縛驅擯在次文作如是盜下. ******************** 若復苾芻實無知無徧知自知不得上人法寂靜聖者殊勝證悟智見[一]安樂住而言我 知我見.彼於異時若問若不問[二]欲自清淨故作如是說諸具夀我實不知不見言知言 見虛誑妄語.除增上慢.此苾芻亦得波羅市迦不應共住。

     諸大德.我已說四他勝法.苾芻於此隨犯一一事不得與諸苾芻共住.如前後亦如是 得他勝罪不應共住.今問諸大德.是中清淨不。

    〈如是三說〉諸大德.是中清淨.默然故.我今 如是持。

     攝頌曰. 洩.觸.鄙.供.媒. 小房.大寺.謗. 非分.破僧事. 隨從.污.慢語。

     諸大德.此十三僧伽伐屍沙法半月半月戒經中說。

     若復芯芻故心洩精.除[寱-臬+(夢-夕+攵)]中.僧伽伐屍沙. 若復苾芻以染纏心與女人身相觸.若捉手若捉臂若捉髮若觸一一身分[三]作受樂心 者.僧伽伐屍沙。

     注: [一]藏本雲觸證行. [二]藏本缺此欲自清淨故一語. [三]藏本雲作樂及摩觸者. ******************** 若復苾芻以染纏心共女人作鄙惡不軌婬欲相應語如夫妻者.僧伽伐屍沙。

     若復苾芻以染纏心於女人前自歎身言姊妹若苾芻與我相似具足屍羅有勝善法 修梵行者可此持婬欲法而供養之.若苾芻如是語者.僧伽伐屍沙。

     若復苾芻[一]作媒嫁事以男意語女以女意語男.若爲成婦事及私通事乃至須臾頃.僧 伽伐屍沙。

     若復苾芻自乞作小房無主爲己作當應量作.此中量者長佛十二張手廣七張手.是 苾芻應將苾芻衆往觀處所.彼苾芻衆應觀處所是應法淨處無諍競處有進趣處.若 苾芻於不應法不淨處有諍競處無進趣處自乞作房無主自爲己不將諸苾芻往觀 處所於如是處過量作者.僧伽伐屍沙。

     若復苾芻作大住處有主爲衆作是苾芻應將苾芻衆往觀處所.彼苾芻衆應觀處所 是應法淨處無諍競處有進趣處.若苾芻於不應法處不淨處有諍競處無進趣處作 大住處有主爲衆作不將諸苾芻往觀處所於如是處所造大住處者.僧伽伐屍沙。

     注: [一]藏本缺此作媒嫁事一語. ******************** 若復苾芻懷瞋不捨故於清淨苾芻以無根波羅市迦法謗欲壞彼淨行.後於異時若 問若不問知此是無根謗彼苾芻由瞋恚故作是語者.僧伽伐屍沙。

     若復苾芻懷瞋不捨故於清淨苾芻以異非分波羅市迦法謗欲壞彼淨行.後於異時 若問若不問知此是異非分事以少相似法而爲毀謗彼苾芻由瞋恚故作是語者.僧 伽伐屍沙。

     若復苾芻興方便欲破和合僧於破僧事堅執不捨.諸苾芻應語彼苾芻言具夀莫欲 破和合僧堅執而住.具夀應與衆僧和合共住歡喜無諍一心一說如水乳合大師教 法令得光顯安樂久住.具夀汝可捨破僧事.諸苾芻如是諫時捨者善.若不捨者應可 再三殷勤正諫隨教應詰令捨是事.捨者善.若不捨者.僧伽伐屍沙。

     若復苾芻若一若二若多與彼苾芻共爲伴黨同邪違正隨順而住.時此苾芻語諸苾 芻言大德莫共彼苾芻有所論說若好若惡.何以故.彼苾芻是順法律依法律語言無 虛妄彼愛樂者我亦愛樂.諸苾芻應語此苾芻言具夀莫作是說彼苾芻是順法律依 ******************** 法律語言無虛妄彼愛樂者我亦愛樂.何以故.彼苾芻非順法律不依法律語言皆虛 妄.汝莫樂破僧當樂和合僧應與僧和合歡喜無諍一心一說如水乳合大師教法令 得光顯安樂久住.具夀可捨破僧惡見順邪違正勸作諍事堅執而住.諸苾芻如是諫 時捨者善.若不捨者應可再三殷勤正諫隨教應詰令捨是事.捨者善.若不捨者.僧伽 伐屍沙。

     若復衆多苾芻於村落城邑住污他家行惡行.污他家亦衆見聞知行惡行亦衆見聞 知.諸苾芻應語彼苾芻言具夀汝等污他家行惡行污他家亦衆見聞知行惡行亦衆 見聞知汝等可去不應住此.彼苾芻語諸苾芻言大德有愛恚怖癡有如是同罪苾芻 有驅者有不驅者.時諸苾芻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