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三
關燈
小
中
大
非法者當語彼言佛不說此汝於衆多比丘謬聽受耶.所以
然者我依諸經依律依法汝先所言與法相違賢士汝莫受持莫爲人說當捐捨之.若
其所言依經依律依法者當語彼言汝所言是真佛所說所以然者我依諸經依律依
法汝先所言與法相應賢士汝當受持廣爲人說慎勿捐捨.是爲第三大教法也。
復次 比丘作如是言我於彼村彼城彼國一比丘持法持律持律儀者親從其聞親受是法 是律是教.從其聞者不應不信亦不應毀.當於諸經推其虛實依法依律究其本末.若 所言非經非律非法者當語彼言佛不說此汝於一比丘所謬聽受耶.所以然者我依 諸經依法依律汝先所言與法相違賢士汝莫受持莫爲人說當捐捨之.若其所言依 ******************** 經依律依法者當語彼言汝所言是真佛所說所以然者我依諸經依律依法汝先所 言與法相應賢士當勤受持廣爲人說慎勿捐捨.是爲第四大教法也。
[一]爾時世尊於負
彌城隨宜住已.告賢者阿難俱詣波婆城.對曰唯然.卽嚴衣鉢與諸大衆侍從世尊路
由末羅至波婆城闍頭園中。
時有工師子名曰周那.聞佛從彼末羅來至此城卽自嚴 服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時佛漸爲周那說法正化示教利喜.周那聞佛說法 信心歡喜卽請世尊明日舍食.時佛默然受請.周那知佛許可卽從座起禮佛而歸。
尋 於其夜供設飯食.明日時到唯聖知時.爾時世尊法服持鉢大衆圍遶往詣其舍就座 而坐.是時周那尋設飯食供佛及僧.別煑栴檀樹耳世所奇珍獨奉世尊.佛告周那勿 以此耳與諸比丘.周那受教不敢輒與。
時彼衆中有一長老比丘晚暮出家於其座上 以[二]餘器取。
爾時周那見衆食訖幷除鉢器行澡水畢.[三]卽於佛前以偈問曰.
敢問大聖智 正覺二足尊 善禦上調伏 世有幾沙門。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注:[一]法顯譯本卷中.
[二]原刻作飲取器.今依麗刻改.
[三]巴本缺此下問答.
********************
如汝所問者 沙門凡有四 志趣各不同 汝當識別之.
一行道殊勝 二善說道義 三依道生活 四爲道作穢。
何謂道殊勝 善說於道義 依道而生活 有爲道作穢。
能度恩愛刺 入涅槃無疑 超越天人路 說此道殊勝. 善解第一義 說道無垢穢 慈仁決衆疑 是爲善說道. 善敷演法句 依道以自生 遙望無垢場 名依道生活. 內懷於奸邪 外像如清白 虛誑無誠實 此爲道作穢. 雲何善惡俱 淨與不淨雜 相似現外好 如銅爲金塗. 俗人遂見此 謂聖智弟子 餘者不盡爾 勿捨清淨信. 一人持大衆 內濁而外清 現閉奸邪迹 而實懷放蕩. 勿觀外容貌 卒見便親敬 現閉奸邪迹 而實懷放蕩。
爾時周那取一小座於佛前坐.佛漸爲說法示教利喜已.大衆圍遶侍從而還。
中路止 ******************** 一樹下告阿難言吾患背痛汝可敷座.對曰唯然.尋卽敷座世尊止息.時阿難又敷一 小座於佛前[一]坐。
佛告阿難向者周那無悔恨意耶.設有此意爲由何生。
阿難白佛言周 那設供無有福利.所以者何.如來最後於其舍食便取涅槃。
佛告阿難勿作是言勿作 是言.今者周那爲獲大利爲得夀命得色得力得善名譽生多財寶死得生天所欲自 然.所以者何.佛初成道能施食者佛臨滅度能施食者此二功德正等無異.汝今可往 語彼周那我親從佛聞親受佛教周那設食今獲大利得大果報。
時阿難承佛教旨卽 詣彼所告周那曰.我親從佛聞親受佛教周那設食今獲大利得大果報.所以然者.佛 初得道能飯食者及臨滅度能飯食者此二功德正等無異。
周那舍食已 始聞如此言 如來患甚篤 夀行今待訖. 雖食栴檀耳 而患猶更增 抱病而涉路 漸向拘夷城。
爾時世尊卽從座起小復前行詣一樹下.又告阿難吾背痛甚汝可敷座.對曰唯然.尋 卽敷座如來止息.阿難禮佛足已在一面坐。
[二]時有阿羅漢弟子名曰福貴於拘夷那竭
注:
[一]巴本下接頌文.次段移在後出.
[二]巴本此段與下索水段互倒.
********************
城向波婆城.中路見佛在一樹下容貌端正諸根寂定得上調意第一寂滅譬如大龍
亦如澄水清淨無穢.見已歡喜善心生焉卽到佛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而白佛言.世
尊出家之人在清淨處慕樂閑居甚奇特也.有五百乘車經過其邊而不聞見.我師一
時在拘夷那竭城波婆城二城中閒道側樹下靜默而坐.時有五百乘車經過其邊車
聲轟轟覺而不聞.是時有人來問我師向羣車過寧見不耶.對曰不見.又問聞耶.對曰
不聞.又問汝在此耶在餘處耶答曰在此.又問汝醒悟耶答曰醒悟.又問汝爲覺寐答
曰不寐.彼人默念是希有也出家之人專精乃爾車聲轟轟覺而不聞.卽語我師曰向
有五百乘車從此道過車聲震動尚且不聞豈他聞哉.卽爲作禮歡喜而去。
佛告福貴 我今問汝隨意所答.羣車震動覺而不聞雷動天地覺而不聞何者爲難。
福貴白佛言 千萬車聲豈等雷電.不聞車聲未足爲難.雷動天地覺而不聞斯乃爲難。
佛告福貴我 於一時遊阿越村在一草廬時有異雲暴起雷電霹靂殺四特牛耕者兄弟二人人衆 大聚.時我出草廬彷徉經行.彼大衆中有一人來至我所頭面禮足隨我經行.我知而 ******************** 故問彼大衆聚何所爲耶.其人卽問佛向在何所爲覺寐耶答曰在此時不寐也.其人 亦歎希聞得定如佛者也雷電霹靂聲聒天地而獨寂定覺而不聞.乃白佛言向有異 雲暴起雷電霹靂殺四特牛耕者兄弟二人彼大衆聚其正爲此.其人心悅卽得法喜 禮佛而去。
爾時福貴被二黃金[疊*毛]價直百千卽從座起長跪義手而白佛言今以此[疊*毛]
奉上世尊願垂納受.佛告福貴汝以一[疊*毛]施我一施阿難.爾時福貴承佛教旨一奉如
來一施阿難.佛愍彼故卽爲納受。
時福貴禮佛足已於一面坐.佛漸爲說法示教利喜 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爲大患不淨穢汙上漏爲礙出要
復次 比丘作如是言我於彼村彼城彼國一比丘持法持律持律儀者親從其聞親受是法 是律是教.從其聞者不應不信亦不應毀.當於諸經推其虛實依法依律究其本末.若 所言非經非律非法者當語彼言佛不說此汝於一比丘所謬聽受耶.所以然者我依 諸經依法依律汝先所言與法相違賢士汝莫受持莫爲人說當捐捨之.若其所言依 ******************** 經依律依法者當語彼言汝所言是真佛所說所以然者我依諸經依律依法汝先所 言與法相應賢士當勤受持廣爲人說慎勿捐捨.是爲第四大教法也。
時有工師子名曰周那.聞佛從彼末羅來至此城卽自嚴 服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時佛漸爲周那說法正化示教利喜.周那聞佛說法 信心歡喜卽請世尊明日舍食.時佛默然受請.周那知佛許可卽從座起禮佛而歸。
尋 於其夜供設飯食.明日時到唯聖知時.爾時世尊法服持鉢大衆圍遶往詣其舍就座 而坐.是時周那尋設飯食供佛及僧.別煑栴檀樹耳世所奇珍獨奉世尊.佛告周那勿 以此耳與諸比丘.周那受教不敢輒與。
時彼衆中有一長老比丘晚暮出家於其座上 以
爾時周那見衆食訖幷除鉢器行澡水畢.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注:
何謂道殊勝 善說於道義 依道而生活 有爲道作穢。
能度恩愛刺 入涅槃無疑 超越天人路 說此道殊勝. 善解第一義 說道無垢穢 慈仁決衆疑 是爲善說道. 善敷演法句 依道以自生 遙望無垢場 名依道生活. 內懷於奸邪 外像如清白 虛誑無誠實 此爲道作穢. 雲何善惡俱 淨與不淨雜 相似現外好 如銅爲金塗. 俗人遂見此 謂聖智弟子 餘者不盡爾 勿捨清淨信. 一人持大衆 內濁而外清 現閉奸邪迹 而實懷放蕩. 勿觀外容貌 卒見便親敬 現閉奸邪迹 而實懷放蕩。
爾時周那取一小座於佛前坐.佛漸爲說法示教利喜已.大衆圍遶侍從而還。
中路止 ******************** 一樹下告阿難言吾患背痛汝可敷座.對曰唯然.尋卽敷座世尊止息.時阿難又敷一 小座於佛前
佛告阿難向者周那無悔恨意耶.設有此意爲由何生。
阿難白佛言周 那設供無有福利.所以者何.如來最後於其舍食便取涅槃。
佛告阿難勿作是言勿作 是言.今者周那爲獲大利爲得夀命得色得力得善名譽生多財寶死得生天所欲自 然.所以者何.佛初成道能施食者佛臨滅度能施食者此二功德正等無異.汝今可往 語彼周那我親從佛聞親受佛教周那設食今獲大利得大果報。
時阿難承佛教旨卽 詣彼所告周那曰.我親從佛聞親受佛教周那設食今獲大利得大果報.所以然者.佛 初得道能飯食者及臨滅度能飯食者此二功德正等無異。
周那舍食已 始聞如此言 如來患甚篤 夀行今待訖. 雖食栴檀耳 而患猶更增 抱病而涉路 漸向拘夷城。
爾時世尊卽從座起小復前行詣一樹下.又告阿難吾背痛甚汝可敷座.對曰唯然.尋 卽敷座如來止息.阿難禮佛足已在一面坐。
佛告福貴 我今問汝隨意所答.羣車震動覺而不聞雷動天地覺而不聞何者爲難。
福貴白佛言 千萬車聲豈等雷電.不聞車聲未足爲難.雷動天地覺而不聞斯乃爲難。
佛告福貴我 於一時遊阿越村在一草廬時有異雲暴起雷電霹靂殺四特牛耕者兄弟二人人衆 大聚.時我出草廬彷徉經行.彼大衆中有一人來至我所頭面禮足隨我經行.我知而 ******************** 故問彼大衆聚何所爲耶.其人卽問佛向在何所爲覺寐耶答曰在此時不寐也.其人 亦歎希聞得定如佛者也雷電霹靂聲聒天地而獨寂定覺而不聞.乃白佛言向有異 雲暴起雷電霹靂殺四特牛耕者兄弟二人彼大衆聚其正爲此.其人心悅卽得法喜 禮佛而去。
爾時福貴被二黃金
時福貴禮佛足已於一面坐.佛漸爲說法示教利喜 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爲大患不淨穢汙上漏爲礙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