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論卷第三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有爲空無爲空破諸法無有遺餘是名畢竟空。
如漏盡阿羅漢名畢 竟清淨.阿那含乃至離無所有處欲不名畢竟清淨.此亦如是.內空外空內外空十 方空第一義空有爲空無爲空更無有餘不空法是名畢竟空。
復次若人七世百千 萬億無量世貴族是名畢竟貴.不以一世二三世貴族爲真貴也.畢竟空亦如是.從 本已[一]來無有定實不空者。
有人言今雖空最初不空.如天造物始及冥初微塵.是等 注:[一]來下原有因緣二字.今依麗刻刪.
********************
皆空.何以故.果無常因亦無常.如虛空不作果亦不作因.天及微塵等亦應如是。
若 是常不應生無常.若過去無定相未來現在世亦如是.於三世中無有一法實不空 者.是名畢竟空。
問曰.若三世都空乃至微塵無所有者則是大可畏處.諸智慧人以 禪定樂故捨世閒樂.以涅槃樂故捨禪定樂.今畢竟空中乃至無有涅槃.依止何法 得捨涅槃。
答曰.有著吾我人以一異相分别諸法.如是之人則以爲異.如佛說凡夫 人大驚怖處所謂無我無我所。
復次有爲法有三世.以有漏法故生著處.涅槃名一 切愛著斷.雲何於涅槃而求捨離。
復次如比丘破四重禁是名畢竟破戒不任得道. 又如作五逆罪畢竟閉三善道.若取聲聞證者畢竟不得作佛.畢竟空亦如是.於一 切法畢竟空無復有餘。
問曰.一切法畢竟空是事不然.何以故.三世十方諸法乃至 法相法住必應有實.以有一法實故餘法爲虛妄.若無一法實者亦不應有諸虛妄 法是畢竟空。
答曰.無有乃至一法實者.何以故.若有乃至一法實者是法應若有爲 若無爲.若是有爲.有爲空中已破.若是無爲.無爲空中亦破。
如是世閒出世閒.若世 ******************** 閒.內空外空內外空大空已破.若出世閒.第一義空已破。
色法無色法有漏無漏法 等亦如是。
復次一切法皆畢竟空.是畢竟空亦空.空無有法故亦無虛實相待。
復次 畢竟空者破一切法令無遺餘故名畢竟空.若小有遺餘不名畢竟.若言相待故應 有是事不然。
問曰.諸法不盡空.何以故.因緣所生法空而因緣不空.譬如樑椽因緣 和合故名舍.舍空而樑椽不應空。
答曰.因緣亦空.因緣不定故.譬如父子.父生故爲 子.生子故爲父。
復次最後因緣無依止故.如山河樹木衆生之類皆依止地.地依止 水.水依止風.風依止虛空.虛空無所依止.若本無所依止.末亦無所依止.以是故當 知一切法畢竟空。
問曰.不然.諸法應有根本.如神通有所變化.所化雖虛而化主不 空。
答曰.凡夫人見所化物不久故謂之爲空.化主久故謂之爲實。
聖人見化主復從 前世業因緣和合生.今世復集諸善法得神通力故能作化.如般若波羅蜜後品中 說有三種變化.煩惱變化業變化法變化.〈法法身也〉是故知化主亦空。
問曰.諸不牢固 者不實故應空.諸牢固物及實法不應空.如大地須彌山大海水日月金剛等色實 ******************** 法牢固故不應空.所以者何.地及須彌常住竟劫.衆川有竭海則常滿.日月周天無 有窮極。
又如凡人所見虛妄不真故應空.聖人所得如及法性真際涅槃相應是實 法.雲何言畢竟皆空。
復次有爲法因緣生故不實.無爲法不從因緣生故應實.復雲 何言畢竟空。
答曰.堅固不堅固不定故皆空.所以者何.有人以此爲堅固有人以此 爲不堅固。
如人以金剛爲牢固.帝釋手執如人捉杖不以爲牢固。
又不知破金剛因 緣故以爲牢固.若知著龜骨上以山羊角打破則知不牢固。
如七尺之身以大海爲 深.羅睺阿脩羅王立大海中膝出水上.以兩手隱須彌頂下向觀忉利天[一]善見城.此
則以海水爲淺。
若短夀人以地爲常久牢固.長夀者見地無常不牢固。
如佛說七日 喻經.佛告諸比丘.一切有爲法無常變異皆歸磨滅.劫欲盡時大旱積久藥草樹木 皆悉焦枯.有第二日出諸小流水皆悉乾竭.第三日出大河流水亦都涸盡.第四日 出閻浮提中四大河及阿那婆達多池皆亦空竭.第五日出大海乾涸.第六日出大 地須彌山等皆悉煙出如陶燒器.第七日出悉皆熾然無復煙氣地及須彌乃至梵 注:[一]原作喜.今依明刻改.
********************
天火皆然滿。
爾時新生光音天者見火怖畏言.旣燒梵宮將無至此.先生諸天慰喻 後生天言.曾已有此.正燒梵宮於彼而滅不來至此.燒三千大千世界已無復灰炭。
佛語比丘.如此大事難信之者.唯有眼見乃能信耳。
又比丘過去時須涅多羅外道 師離欲行四梵行.無量弟子亦得離欲.須涅多羅作是念.我不應與弟子同生一處. 今當深修慈心.此人以深思慈故生光音天。
佛言.須涅多羅者我身是也.我是時眼 見此事.以是故當知牢固實物皆悉歸滅。
問曰.汝說畢竟空何以說無常事.畢竟空 今卽是空.無常今有後空。
答曰.無常則是空之初門.若諦了無常諸法則空.以是故 聖人初以四行觀世閒無常.若見所著物無常.無常則能生苦.苦故心生厭離。
若無 常空相則不可取.如幻如化是名爲空。
外物旣空內主亦空.是名無我。
復次畢竟空 是爲真空。
有二種衆生.一多習愛二多習見。
愛多者喜生著.以所著無常故生憂苦. 爲是人說汝所著物無常壞故汝則爲之生苦.若此所著物生苦者不應生著.是名 說無作解脫門。
見多者爲分别諸法.以不知實故而著邪見.爲是人故直說諸法畢 ******************** 竟空。
復次若有所說皆是可破.可破故空.所見旣空見主亦空.是名畢竟空。
汝言聖 人所得法應實者.以聖人法能滅三毒非顛倒虛誑能令衆生離老病死苦得至涅 槃.是雖名實.皆從因緣和合生故.先無今有今有後無故.不可受不可著.故亦空非 實。
如佛說栰喻經.善法尚應捨.何況不善。
復次聖人有爲無漏法從有漏法緣生.有 漏法虛妄不實緣所生法雲何爲實。
離有爲法無無爲法.如先說有爲法實相卽是 無爲法.以是一切法畢竟不可得故名爲畢竟空。
無始空者.世閒若衆生若法皆無 有始.如今生從前世因緣有.前世復從前世有.如是展轉無有衆生始.法亦如是。
何 以故.若先生後死則不從死故生.生亦無死。
若先死後有生.則無因無緣.亦不生而 有死。
以是故一切法則無有始。
如經中說.佛語諸比丘.衆生無有始.無明覆愛所繫 往來生死.始不可得。
破是無始法故.名爲無始空。
問曰.無始是實不應破.何以故.若 衆生及法有始者.卽墮邊見亦墮無因見.遠離如是等過故應說衆生及法無始.今 以無始空破是無始則還墮有始見。
答曰.今以無始空破無始見.又不墮有始見。
譬 ******************** 如救人於火不應著深水中.今破是無始亦不著有始中.是則行於中道。
問曰.雲何 破無始。
答曰.以無窮故.若無窮則無後.無窮無後則亦無中.若無始則爲破一切智 人。
所以者何.[一]若世間無窮則不知其始.不知始故則無一切智人.若有一切智人不
名無始。
復次若取衆生相.又取諸法一相異相.以此一異相從今世推前世從前世 復推前世.如是展轉衆生及法始不可得則生無始見.是見虛妄以一異爲本.是故 應破。
如有爲空破有爲法.是有爲空卽復爲患.復以無爲空破無爲法.今以無始破 有始.無始卽復爲患.復以無始空破是無始.是名無始空。
問曰.若爾者.佛何以說衆 生往來生死本際不可得。
答曰.欲令衆生知久遠已來往來生死爲大苦生厭患心。
如經說.一人在世閒.計一劫中受身被害時聚集諸血多於海水.啼泣出淚及飲母 乳皆亦如是.積集身骨過於毗浮羅山.譬喻斬天下草木爲二寸籌數其父祖曾祖 猶不能盡.又如盡以地爲泥丸數其母及曾祖母猶亦不盡.如是等無量劫中受生 死苦惱.初始不可得故心生怖畏斷諸結使。
如無常雖爲邊而佛以是無常而度衆 注:[一]原作著.今依麗刻改.
********************
生.無始亦如是.雖爲是邊亦以是無始而度衆生.爲度衆生令生厭心故說有無始.
非爲實有無始.所以者何.實有無始不應說無始空。
問曰.若無始非實法.雲何以度 人。
答曰.實法中無度人.諸可說法語言度人皆是有爲虛誑法.佛以方便力故說是 無始.以無著心說故受者亦得無著.無著故則生厭離。
復次以宿命智見衆生生死 相續無窮是時爲實.若以慧眼則見衆生及法畢竟空.以是故說無始空。
如般若波 羅蜜中說.常觀不實無常觀亦不實.苦觀不實樂觀亦不實.而佛說常樂爲倒無常 苦爲諦.以衆生多著常樂不著無常苦.是故以無常苦諦破是常樂倒.以是故說無 常苦爲諦.若衆生著無常苦者說無常苦亦空。
有始無始亦如是.無始能破著始倒. 若著無始復以無始爲空.是名無始空。
問曰.有始法亦是邪見應當破.何以但破無 始。
答曰.有始是大惑.所以者何.若有始者初身則無罪福因緣而生善惡處.若從罪 福因緣而生不名爲初身.何以故.若有罪福則從前身受後身故.若世閒無始無如 是咎.是故菩薩先已捨是麤惡邪見。
菩薩常習用無始念衆生故說無始.常行因緣 ******************** 法故言法無始.未得一切智故或於無始中錯謬.是故說無始空。
復次無始已破有 始不須空破有始.今欲破無始故說無始空。
問曰.若無始破有始者.有始亦能破無 始.汝何以言但以空破無始。
答曰.是二雖皆邪見而有差别.有始起諸煩惱邪見因 緣.無始起慈悲及正見因緣.所以者何.念衆生受無始世界苦惱而生悲心.知從身 次第生身相續不斷便知罪福果報而生正見。
若人不著無始卽是助道善法.若取 相生著卽是邪見.如常無常見。
[一]有始見雖破無始見不能畢竟破.無始能畢竟破有
始.是故無始爲勝。
如善破不善不善破善雖互相破而善能畢竟破惡.如得賢聖道 永不作惡.惡法則不然.勢力微薄故.如人雖起五逆罪斷善根墮地獄久不過一劫 因緣得脫地獄終成道果。
無始有始優劣不同亦如是.以無始力大故能破有始.是 故不說有始空。
散空者.散名别離相.如諸法和合故有.如車以輻輞轅轂衆合爲車. 若離散各在一處則失車名.五衆和合因緣故名爲人.若别離五衆人不可得。
問曰. 若如是說但破假名而不破色.亦如離散輻輞可破車名不破輻輞.散空亦如是.但 注:[一]原作始.今依麗元明刻改.
********************
離[一]散五衆可破人而不破色等五衆。
答曰.色等亦是假名破.所以者何.和合微塵假 名色
如漏盡阿羅漢名畢 竟清淨.阿那含乃至離無所有處欲不名畢竟清淨.此亦如是.內空外空內外空十 方空第一義空有爲空無爲空更無有餘不空法是名畢竟空。
復次若人七世百千 萬億無量世貴族是名畢竟貴.不以一世二三世貴族爲真貴也.畢竟空亦如是.從 本已
有人言今雖空最初不空.如天造物始及冥初微塵.是等 注:
若 是常不應生無常.若過去無定相未來現在世亦如是.於三世中無有一法實不空 者.是名畢竟空。
問曰.若三世都空乃至微塵無所有者則是大可畏處.諸智慧人以 禪定樂故捨世閒樂.以涅槃樂故捨禪定樂.今畢竟空中乃至無有涅槃.依止何法 得捨涅槃。
答曰.有著吾我人以一異相分别諸法.如是之人則以爲異.如佛說凡夫 人大驚怖處所謂無我無我所。
復次有爲法有三世.以有漏法故生著處.涅槃名一 切愛著斷.雲何於涅槃而求捨離。
復次如比丘破四重禁是名畢竟破戒不任得道. 又如作五逆罪畢竟閉三善道.若取聲聞證者畢竟不得作佛.畢竟空亦如是.於一 切法畢竟空無復有餘。
問曰.一切法畢竟空是事不然.何以故.三世十方諸法乃至 法相法住必應有實.以有一法實故餘法爲虛妄.若無一法實者亦不應有諸虛妄 法是畢竟空。
答曰.無有乃至一法實者.何以故.若有乃至一法實者是法應若有爲 若無爲.若是有爲.有爲空中已破.若是無爲.無爲空中亦破。
如是世閒出世閒.若世 ******************** 閒.內空外空內外空大空已破.若出世閒.第一義空已破。
色法無色法有漏無漏法 等亦如是。
復次一切法皆畢竟空.是畢竟空亦空.空無有法故亦無虛實相待。
復次 畢竟空者破一切法令無遺餘故名畢竟空.若小有遺餘不名畢竟.若言相待故應 有是事不然。
問曰.諸法不盡空.何以故.因緣所生法空而因緣不空.譬如樑椽因緣 和合故名舍.舍空而樑椽不應空。
答曰.因緣亦空.因緣不定故.譬如父子.父生故爲 子.生子故爲父。
復次最後因緣無依止故.如山河樹木衆生之類皆依止地.地依止 水.水依止風.風依止虛空.虛空無所依止.若本無所依止.末亦無所依止.以是故當 知一切法畢竟空。
問曰.不然.諸法應有根本.如神通有所變化.所化雖虛而化主不 空。
答曰.凡夫人見所化物不久故謂之爲空.化主久故謂之爲實。
聖人見化主復從 前世業因緣和合生.今世復集諸善法得神通力故能作化.如般若波羅蜜後品中 說有三種變化.煩惱變化業變化法變化.〈法法身也〉是故知化主亦空。
問曰.諸不牢固 者不實故應空.諸牢固物及實法不應空.如大地須彌山大海水日月金剛等色實 ******************** 法牢固故不應空.所以者何.地及須彌常住竟劫.衆川有竭海則常滿.日月周天無 有窮極。
又如凡人所見虛妄不真故應空.聖人所得如及法性真際涅槃相應是實 法.雲何言畢竟皆空。
復次有爲法因緣生故不實.無爲法不從因緣生故應實.復雲 何言畢竟空。
答曰.堅固不堅固不定故皆空.所以者何.有人以此爲堅固有人以此 爲不堅固。
如人以金剛爲牢固.帝釋手執如人捉杖不以爲牢固。
又不知破金剛因 緣故以爲牢固.若知著龜骨上以山羊角打破則知不牢固。
如七尺之身以大海爲 深.羅睺阿脩羅王立大海中膝出水上.以兩手隱須彌頂下向觀忉利天
若短夀人以地爲常久牢固.長夀者見地無常不牢固。
如佛說七日 喻經.佛告諸比丘.一切有爲法無常變異皆歸磨滅.劫欲盡時大旱積久藥草樹木 皆悉焦枯.有第二日出諸小流水皆悉乾竭.第三日出大河流水亦都涸盡.第四日 出閻浮提中四大河及阿那婆達多池皆亦空竭.第五日出大海乾涸.第六日出大 地須彌山等皆悉煙出如陶燒器.第七日出悉皆熾然無復煙氣地及須彌乃至梵 注:
爾時新生光音天者見火怖畏言.旣燒梵宮將無至此.先生諸天慰喻 後生天言.曾已有此.正燒梵宮於彼而滅不來至此.燒三千大千世界已無復灰炭。
佛語比丘.如此大事難信之者.唯有眼見乃能信耳。
又比丘過去時須涅多羅外道 師離欲行四梵行.無量弟子亦得離欲.須涅多羅作是念.我不應與弟子同生一處. 今當深修慈心.此人以深思慈故生光音天。
佛言.須涅多羅者我身是也.我是時眼 見此事.以是故當知牢固實物皆悉歸滅。
問曰.汝說畢竟空何以說無常事.畢竟空 今卽是空.無常今有後空。
答曰.無常則是空之初門.若諦了無常諸法則空.以是故 聖人初以四行觀世閒無常.若見所著物無常.無常則能生苦.苦故心生厭離。
若無 常空相則不可取.如幻如化是名爲空。
外物旣空內主亦空.是名無我。
復次畢竟空 是爲真空。
有二種衆生.一多習愛二多習見。
愛多者喜生著.以所著無常故生憂苦. 爲是人說汝所著物無常壞故汝則爲之生苦.若此所著物生苦者不應生著.是名 說無作解脫門。
見多者爲分别諸法.以不知實故而著邪見.爲是人故直說諸法畢 ******************** 竟空。
復次若有所說皆是可破.可破故空.所見旣空見主亦空.是名畢竟空。
汝言聖 人所得法應實者.以聖人法能滅三毒非顛倒虛誑能令衆生離老病死苦得至涅 槃.是雖名實.皆從因緣和合生故.先無今有今有後無故.不可受不可著.故亦空非 實。
如佛說栰喻經.善法尚應捨.何況不善。
復次聖人有爲無漏法從有漏法緣生.有 漏法虛妄不實緣所生法雲何爲實。
離有爲法無無爲法.如先說有爲法實相卽是 無爲法.以是一切法畢竟不可得故名爲畢竟空。
無始空者.世閒若衆生若法皆無 有始.如今生從前世因緣有.前世復從前世有.如是展轉無有衆生始.法亦如是。
何 以故.若先生後死則不從死故生.生亦無死。
若先死後有生.則無因無緣.亦不生而 有死。
以是故一切法則無有始。
如經中說.佛語諸比丘.衆生無有始.無明覆愛所繫 往來生死.始不可得。
破是無始法故.名爲無始空。
問曰.無始是實不應破.何以故.若 衆生及法有始者.卽墮邊見亦墮無因見.遠離如是等過故應說衆生及法無始.今 以無始空破是無始則還墮有始見。
答曰.今以無始空破無始見.又不墮有始見。
譬 ******************** 如救人於火不應著深水中.今破是無始亦不著有始中.是則行於中道。
問曰.雲何 破無始。
答曰.以無窮故.若無窮則無後.無窮無後則亦無中.若無始則爲破一切智 人。
所以者何.
復次若取衆生相.又取諸法一相異相.以此一異相從今世推前世從前世 復推前世.如是展轉衆生及法始不可得則生無始見.是見虛妄以一異爲本.是故 應破。
如有爲空破有爲法.是有爲空卽復爲患.復以無爲空破無爲法.今以無始破 有始.無始卽復爲患.復以無始空破是無始.是名無始空。
問曰.若爾者.佛何以說衆 生往來生死本際不可得。
答曰.欲令衆生知久遠已來往來生死爲大苦生厭患心。
如經說.一人在世閒.計一劫中受身被害時聚集諸血多於海水.啼泣出淚及飲母 乳皆亦如是.積集身骨過於毗浮羅山.譬喻斬天下草木爲二寸籌數其父祖曾祖 猶不能盡.又如盡以地爲泥丸數其母及曾祖母猶亦不盡.如是等無量劫中受生 死苦惱.初始不可得故心生怖畏斷諸結使。
如無常雖爲邊而佛以是無常而度衆 注:
問曰.若無始非實法.雲何以度 人。
答曰.實法中無度人.諸可說法語言度人皆是有爲虛誑法.佛以方便力故說是 無始.以無著心說故受者亦得無著.無著故則生厭離。
復次以宿命智見衆生生死 相續無窮是時爲實.若以慧眼則見衆生及法畢竟空.以是故說無始空。
如般若波 羅蜜中說.常觀不實無常觀亦不實.苦觀不實樂觀亦不實.而佛說常樂爲倒無常 苦爲諦.以衆生多著常樂不著無常苦.是故以無常苦諦破是常樂倒.以是故說無 常苦爲諦.若衆生著無常苦者說無常苦亦空。
有始無始亦如是.無始能破著始倒. 若著無始復以無始爲空.是名無始空。
問曰.有始法亦是邪見應當破.何以但破無 始。
答曰.有始是大惑.所以者何.若有始者初身則無罪福因緣而生善惡處.若從罪 福因緣而生不名爲初身.何以故.若有罪福則從前身受後身故.若世閒無始無如 是咎.是故菩薩先已捨是麤惡邪見。
菩薩常習用無始念衆生故說無始.常行因緣 ******************** 法故言法無始.未得一切智故或於無始中錯謬.是故說無始空。
復次無始已破有 始不須空破有始.今欲破無始故說無始空。
問曰.若無始破有始者.有始亦能破無 始.汝何以言但以空破無始。
答曰.是二雖皆邪見而有差别.有始起諸煩惱邪見因 緣.無始起慈悲及正見因緣.所以者何.念衆生受無始世界苦惱而生悲心.知從身 次第生身相續不斷便知罪福果報而生正見。
若人不著無始卽是助道善法.若取 相生著卽是邪見.如常無常見。
如善破不善不善破善雖互相破而善能畢竟破惡.如得賢聖道 永不作惡.惡法則不然.勢力微薄故.如人雖起五逆罪斷善根墮地獄久不過一劫 因緣得脫地獄終成道果。
無始有始優劣不同亦如是.以無始力大故能破有始.是 故不說有始空。
散空者.散名别離相.如諸法和合故有.如車以輻輞轅轂衆合爲車. 若離散各在一處則失車名.五衆和合因緣故名爲人.若别離五衆人不可得。
問曰. 若如是說但破假名而不破色.亦如離散輻輞可破車名不破輻輞.散空亦如是.但 注:
答曰.色等亦是假名破.所以者何.和合微塵假 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