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論卷第二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行者見已念此死屍本有好色.好香塗身衣以上服飾以華綵.今但臭壞
膿爛塗染.此是真實分.先所飾綵皆是假借。
若不燒不埋棄之曠野爲鳥獸所食.鳥 挑其眼狗分其手腳虎狼刳腹分掣爴裂.殘藉在地有盡不盡.行者見已心生厭想. 思惟此屍未壞之時人所著處.而今壞敗無復本相.但見殘藉鳥獸食處甚可惡畏。
鳥獸已去風日飄曝.筋斷骨離各各異處.行者思惟本見身法和合而有身相男女 皆可分别.今已離散各在異處.和合法滅身相亦無皆異於本.所可愛著今在何處。
身旣離散處處白骨.鳥獸食已唯有骨在.觀是骨人是爲骨想。
骨想有二種.一者骨 人筋骨相連.二者骨節分離.筋骨相連破男女長短好色細滑之相.骨節分離破衆 ******************** 生根本實相。
骨想復有二種.一者淨.二者不淨.淨者久骨白淨無血無膩色如白雪. 不淨者餘血塗染膏膩未盡。
行者到屍林中或見積多草木焚燒死屍.腹破眼出皮 自焦黑甚可惡畏.須臾之閒變爲灰燼.行者取是燒想思惟此身未死之前沐浴香 華五欲自恣.今爲火燒甚於兵刃.此屍初死形猶似人.火燒須臾本相都失。
一切有 身皆歸無常.我亦如是.覩是九想斷諸煩惱.於滅婬欲最勝.爲滅婬欲故說是九想。
問曰.無常等十想爲滅何事故說。
答曰.亦爲滅婬欲等三毒。
問曰.若爾者二相有何 等異。
答曰.九想爲遮未得禪定爲婬欲所覆故.十想能除滅婬欲等三毒.九想如縛 賊.十想如斬殺.九想爲初學.十想爲成就。
復次是十想中不淨想攝九想。
有人言.十 想中不淨想食不淨想世間不可樂想攝九想.復有人言.十想九想同爲離欲俱爲 涅槃.所以者何.初死想動轉言語須臾之閒忽然已死身體胮脹爛壞分散各各變 異是則無常.若有著此法無常壞時是卽爲苦.若無常苦無得自在者是則無我.不 淨無常苦無我則不可樂.觀身如是.食雖在口腦涎流下與唾和合成味而咽與吐 ******************** 無異下入腹中卽是食不淨想.以此九想觀身常變念念皆滅卽是死想.以是九想 厭世間樂知煩惱斷則安隱寂滅卽是斷想.以是九想遮諸煩惱卽是離想.以是九 想厭世閒故知此五衆滅更不復生是處安隱卽是盡想。
復次九想爲因十想爲果. 是故先九想後十想。
復次九想爲外門十想爲內門.是故經言二爲甘露門.一者不 淨門二者安那般那門。
是九想除人七種染著.或有人染著色若赤若白若赤白若 黃若黑.或有人不著色但染著形容細膚纖指修目高眉.或有人不著容色但染著 威儀進止坐起行住禮拜俯仰揚眉頓[目*妾]親近按摩.或有人不著容色威儀但染著
言語輭聲美辭隨時而說應意承旨能動人心.或有人不著容色威儀輭聲但染著
細滑柔膚輭肌熱時身涼寒時體溫.或有人皆著五事.或有人都不著五事但染著
人相若男若女.雖得上六種欲不得所著之人猶無所解.捨世所重五種欲樂而隨
其死。
死想多除威儀語言愛.胮脹想壞想噉想散想多除形容愛.血塗想青瘀想膿 爛想多除色愛.骨想燒想多除細滑愛.九想除雜愛及所著人愛.噉想散想骨想偏 ******************** 除人愛.噉殘離散白骨中不見有人可著。
以是九想觀離愛心瞋癡亦微薄。
不淨中 淨顛倒癡故著是身.今以是九想披析身內見是身相癡心薄.癡心薄則貪欲薄.貪 欲薄則瞋亦薄.所以者何.人以貪身故生瞋.今觀身不淨心厭故不復貪身.不貪身 故不復生瞋.三毒薄故一切九十八使山皆動.漸漸增進其道.以金剛三昧摧碎結 山.九想雖是不淨觀依是能成大事.譬如大海中臭屍溺人依以得渡。
問曰.是九想 有何性.何所緣.何處攝。
答曰.取想性緣欲界身色想衆攝.亦身念處少分.或欲界攝. 或初禪二禪四禪攝。
未離欲散心人得欲界繫.離欲人心得色界繫。
胮脹等八想欲 界初禪二禪中攝.淨骨想欲界初禪二禪四禪中攝.三禪中多樂故無是想。
是九想 是開身念處門.身念處開三念處門.是四念處開三十七品門.三十七品開涅槃城 門.入涅槃離一切憂惱諸苦滅五衆因緣生故受涅槃常樂。
問曰.聲聞人如是觀心 厭離欲疾入涅槃.菩薩憐愍一切衆生集一切佛法度一切衆生不求疾入涅槃故. 觀是九想雲何不墮二乘證。
答曰.菩薩於衆生心生憐愍.知衆生以三毒因緣故受 ******************** 今世後世身心苦痛.是三毒終不自滅亦不可以餘理得滅.但觀所著內外身相然 後可除.以是故菩薩欲滅是婬欲毒故觀是九想。
如人憐愍病者合和諸藥以療之. 菩薩亦如是.爲著色衆生說是青瘀想等.隨其所著分别諸相如先說.是爲菩薩行 九想觀。
復次菩薩以大慈悲心行是九想.作是念我未具足一切佛法不入涅槃.是 爲一法門.我不應住此一法門.我當學一切法門.以是故菩薩行九想無所妨。
菩薩 行是九想.或時厭患心起如是不淨身可惡可患欲疾取涅槃.爾時菩薩作是念.十 方諸佛說一切法相空.空中無無常.何況有不淨.但爲破淨顛倒故習此不淨.是不 淨皆從因緣和合生.無有自性皆歸空相.我今不應取是因緣和合生無自性不淨 法欲疾入涅槃。
經中亦有是說.若色中無味相衆生不應著色.以色中有味故衆生 起著.若色無過罪衆生亦無厭色者.以色實有過惡故觀色則厭.若色中無出相衆 生亦不能於色得解脫.以色有出相故衆生於色得解脫.味是淨相因緣.以是故菩 薩不於不淨中沒早取涅槃。
九想義分别竟。
******************** 釋初品中八念義第三十五 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捨.[一]念天.念入出息.念死。
問曰.何以故九想次第有八念。
答曰.佛弟子於阿蘭若處空舍冢間山林曠野善修 九想內外不淨觀.厭患其身而作是念我雲何擔是底下不淨屎尿囊自隨[嗇*欠]然驚
若不燒不埋棄之曠野爲鳥獸所食.鳥 挑其眼狗分其手腳虎狼刳腹分掣爴裂.殘藉在地有盡不盡.行者見已心生厭想. 思惟此屍未壞之時人所著處.而今壞敗無復本相.但見殘藉鳥獸食處甚可惡畏。
鳥獸已去風日飄曝.筋斷骨離各各異處.行者思惟本見身法和合而有身相男女 皆可分别.今已離散各在異處.和合法滅身相亦無皆異於本.所可愛著今在何處。
身旣離散處處白骨.鳥獸食已唯有骨在.觀是骨人是爲骨想。
骨想有二種.一者骨 人筋骨相連.二者骨節分離.筋骨相連破男女長短好色細滑之相.骨節分離破衆 ******************** 生根本實相。
骨想復有二種.一者淨.二者不淨.淨者久骨白淨無血無膩色如白雪. 不淨者餘血塗染膏膩未盡。
行者到屍林中或見積多草木焚燒死屍.腹破眼出皮 自焦黑甚可惡畏.須臾之閒變爲灰燼.行者取是燒想思惟此身未死之前沐浴香 華五欲自恣.今爲火燒甚於兵刃.此屍初死形猶似人.火燒須臾本相都失。
一切有 身皆歸無常.我亦如是.覩是九想斷諸煩惱.於滅婬欲最勝.爲滅婬欲故說是九想。
問曰.無常等十想爲滅何事故說。
答曰.亦爲滅婬欲等三毒。
問曰.若爾者二相有何 等異。
答曰.九想爲遮未得禪定爲婬欲所覆故.十想能除滅婬欲等三毒.九想如縛 賊.十想如斬殺.九想爲初學.十想爲成就。
復次是十想中不淨想攝九想。
有人言.十 想中不淨想食不淨想世間不可樂想攝九想.復有人言.十想九想同爲離欲俱爲 涅槃.所以者何.初死想動轉言語須臾之閒忽然已死身體胮脹爛壞分散各各變 異是則無常.若有著此法無常壞時是卽爲苦.若無常苦無得自在者是則無我.不 淨無常苦無我則不可樂.觀身如是.食雖在口腦涎流下與唾和合成味而咽與吐 ******************** 無異下入腹中卽是食不淨想.以此九想觀身常變念念皆滅卽是死想.以是九想 厭世間樂知煩惱斷則安隱寂滅卽是斷想.以是九想遮諸煩惱卽是離想.以是九 想厭世閒故知此五衆滅更不復生是處安隱卽是盡想。
復次九想爲因十想爲果. 是故先九想後十想。
復次九想爲外門十想爲內門.是故經言二爲甘露門.一者不 淨門二者安那般那門。
是九想除人七種染著.或有人染著色若赤若白若赤白若 黃若黑.或有人不著色但染著形容細膚纖指修目高眉.或有人不著容色但染著 威儀進止坐起行住禮拜俯仰揚眉頓
死想多除威儀語言愛.胮脹想壞想噉想散想多除形容愛.血塗想青瘀想膿 爛想多除色愛.骨想燒想多除細滑愛.九想除雜愛及所著人愛.噉想散想骨想偏 ******************** 除人愛.噉殘離散白骨中不見有人可著。
以是九想觀離愛心瞋癡亦微薄。
不淨中 淨顛倒癡故著是身.今以是九想披析身內見是身相癡心薄.癡心薄則貪欲薄.貪 欲薄則瞋亦薄.所以者何.人以貪身故生瞋.今觀身不淨心厭故不復貪身.不貪身 故不復生瞋.三毒薄故一切九十八使山皆動.漸漸增進其道.以金剛三昧摧碎結 山.九想雖是不淨觀依是能成大事.譬如大海中臭屍溺人依以得渡。
問曰.是九想 有何性.何所緣.何處攝。
答曰.取想性緣欲界身色想衆攝.亦身念處少分.或欲界攝. 或初禪二禪四禪攝。
未離欲散心人得欲界繫.離欲人心得色界繫。
胮脹等八想欲 界初禪二禪中攝.淨骨想欲界初禪二禪四禪中攝.三禪中多樂故無是想。
是九想 是開身念處門.身念處開三念處門.是四念處開三十七品門.三十七品開涅槃城 門.入涅槃離一切憂惱諸苦滅五衆因緣生故受涅槃常樂。
問曰.聲聞人如是觀心 厭離欲疾入涅槃.菩薩憐愍一切衆生集一切佛法度一切衆生不求疾入涅槃故. 觀是九想雲何不墮二乘證。
答曰.菩薩於衆生心生憐愍.知衆生以三毒因緣故受 ******************** 今世後世身心苦痛.是三毒終不自滅亦不可以餘理得滅.但觀所著內外身相然 後可除.以是故菩薩欲滅是婬欲毒故觀是九想。
如人憐愍病者合和諸藥以療之. 菩薩亦如是.爲著色衆生說是青瘀想等.隨其所著分别諸相如先說.是爲菩薩行 九想觀。
復次菩薩以大慈悲心行是九想.作是念我未具足一切佛法不入涅槃.是 爲一法門.我不應住此一法門.我當學一切法門.以是故菩薩行九想無所妨。
菩薩 行是九想.或時厭患心起如是不淨身可惡可患欲疾取涅槃.爾時菩薩作是念.十 方諸佛說一切法相空.空中無無常.何況有不淨.但爲破淨顛倒故習此不淨.是不 淨皆從因緣和合生.無有自性皆歸空相.我今不應取是因緣和合生無自性不淨 法欲疾入涅槃。
經中亦有是說.若色中無味相衆生不應著色.以色中有味故衆生 起著.若色無過罪衆生亦無厭色者.以色實有過惡故觀色則厭.若色中無出相衆 生亦不能於色得解脫.以色有出相故衆生於色得解脫.味是淨相因緣.以是故菩 薩不於不淨中沒早取涅槃。
九想義分别竟。
******************** 釋初品中八念義第三十五 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捨.
問曰.何以故九想次第有八念。
答曰.佛弟子於阿蘭若處空舍冢間山林曠野善修 九想內外不淨觀.厭患其身而作是念我雲何擔是底下不淨屎尿囊自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