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論卷第十六

關燈
受不著.於深法中 其心不沒亦不疑悔。

    復次專精一心修諸禪定能住能守.得五神通及四無量心八 勝處八背捨十一切入具諸功德.得四念處及諸菩薩見佛三昧。

    復次菩薩精進求 法不懈.身心勤力供養法師.種種恭敬供給給使初不違失亦不廢退.不惜身命以 爲法故誦讀問答.初中後夜思惟憶念籌量分别.求其因緣選擇同異.欲知實相一 切諸法自相異相總相别相一相有相無相如實相.諸佛菩薩無量智慧不退不沒. 是名菩薩精進。

    如是等種種因緣能生能辦種種善法是故名爲精進波羅蜜.波羅 蜜義如先說。

    復次菩薩精進名爲精進波羅蜜.餘人精進不名波羅蜜。

    問曰.雲何爲 精進滿足。

    答曰.菩薩生身法性身能具功德.是爲精進波羅蜜滿足。

    滿足義如上說. 身心精進不廢息故。

    問曰.精進是心數法.何以名身精進。

    答曰.精進雖是心數法.從 身力出名爲身精進。

    如受是心數法而有五識相應受是名身受.意識相應受是爲 心受.精進亦如是.身力勤修若手布施口誦法言若講說法.如是等名爲[一]身精進。

    復 注: [一]身下原有口字.今依北宋刻删. ******************** 次行布施持戒是爲身精進.忍辱禪定智慧是名心精進。

    復次外事勤修是爲身精 進.內自專精是爲心精進。

    麤精進名爲身.細精進名爲心。

    爲福德精進名爲身.爲智 慧精進是爲心。

    若菩薩初發心乃至得無生忍從是中間名身精進.生身未捨故.得 無生忍捨肉身得法性身乃至成佛是爲心精進。

    復次菩薩初發心時功德未足故 種三福因緣.布施持戒善心.漸得福報以施衆生.衆生未足更廣修福發大悲心.一 切衆生不足於財多作衆惡.我以少財不能滿足其意.其意不滿不能勤受教誨.不 受道教不能得脫生老病死.我當作大方便給足於財令其充滿.便入大海求諸異 寶.登山履危以求妙藥.入深石窟求諸異物石汁珍寶以給衆生.或作薩陀婆冒涉 嶮道劫賊師子虎狼惡獸.爲布施衆生故勤求財寶不以爲難.藥草呪術能令銅變 爲金.如是種種變化緻諸財物及四方無主物以給衆生.是爲身精進。

    得五神通能 自變[一]化作諸美味.或至天上取自然食.如是等名爲心精進。

    能集財寶以用布施是 爲身精進.以是布施之德得至佛道是爲心精進。

    生身菩薩行六波羅蜜是爲身精 注: [一]原作作.今依麗刻改. ******************** 進.法性身菩薩行六波羅蜜是爲心精進。

    〈未得法身心則隨身已得法身則心不隨身身不累心 也〉復次一切法中皆能成辦不惜身命是爲身精進.求一切禪定智慧時心不懈倦 是爲心精進。

    復次身精進者受諸勤苦終不懈廢。

    如說波羅柰國梵摩達王遊獵於 林中.見二鹿羣羣各有主.一主有五百羣鹿.一主身七寶色是釋迦文菩薩.一主是 提婆達多。

    菩薩鹿王見人王大衆殺其部黨.起大悲心徑到王前.王人競射飛矢如 雨.王見此鹿直進趣已無所忌憚.敕諸從人攝汝弓箭無得斷其來意。

    鹿王旣至跪 白王言.君以嬉遊逸樂小事故.羣鹿一時皆受死苦.若以供饍.當自差次日送一鹿 以供王廚。

    王善其言聽如其意.於是二鹿羣主大集差次各當一日。

    是提婆達多鹿 羣中有一鹿懷子次至應送.來白其主.我身今日應當送死而我懷子子非次也.乞 垂料理使死者得次生者不濫。

    鹿王怒之言誰不惜命.次來但去何得辭也。

    鹿母思 惟.我王不仁不以理恕不察我辭橫見瞋怒.不足告也.卽至菩薩王所以情具白。

    王 問此鹿.汝主何言。

    鹿曰.我主不仁.不見料理而見瞋怒.大王仁及一切故來歸命.如 ******************** 我今日天地雖曠無所控告。

    菩薩思惟此甚可愍.若我不理枉殺其子.若非次更差. 次未及之如何可遣.惟有我當代之.思之旣定卽自送身.遣鹿母還.我今代汝汝勿 憂也。

    鹿王徑到王門.衆人見之怪其自來以事白王.王亦怪之而命令前.問言諸鹿 盡耶汝何以來。

    鹿王言.大王仁及羣鹿人無犯者.但有滋茂何有盡時.我以異部羣 中有一鹿懷子.以子垂產身當俎割子亦幷命.歸告於我我以愍之.非分更差是亦 不可.若歸而不救無異木石.是身不久必不免死.慈救苦厄功德無量.若人無慈與 虎狼亦何異。

    王聞是言.卽從座起而說偈言.我實是畜生名曰人頭鹿汝雖是鹿身 名爲鹿頭人.以理而言之非以形爲人若能有慈惠雖獸實是人.我從今日始不食 一切肉我以無畏施且可安汝意。

    諸鹿得安.王得仁信。

    復次如愛法梵志.十二歲偏 閻浮提求知聖法而不能得.時世無佛佛法亦盡。

    有一婆羅門言.我有聖法一偈.若 實愛法當以與汝。

    答言.實愛法。

    婆羅門言.若實愛法.當以汝皮爲紙以身骨爲筆以 血書之.當以與汝。

    卽如其言破骨剝皮以血寫偈.如法應修行非法不應受今世及 ******************** 後世行法者安隱。

    復次昔野火燒林.林中有一雉勤身自力飛入水中.漬其毛羽來 滅大火.火大水少往來疲乏不以爲苦。

    是時天帝釋來問之言.汝作何等。

    答言.我救 此林愍衆生故.此林蔭育處廣清涼快樂.我諸種類及諸宗親幷諸衆生皆依仰此. 我有身力雲何懈怠而不救之。

    天帝問言.汝乃精勤當至幾時.雉言.以死爲期。

    天帝 言.汝心雖爾誰證知者。

    卽自立誓.我心至誠信不虛者火卽當滅。

    是時淨居天知菩 薩宏誓卽爲滅火.自古及今唯有此林[一]常獨蔚茂不爲火燒。

    如是等種種宿世所行 難爲能爲.不惜身命國財妻子象馬七珍頭目髓腦勤施不倦。

    如說菩薩爲諸衆生 一日之中千死千生.如檀屍忍禪般若波羅蜜中所行.如是菩薩本生經中種種因 緣相是爲身精進.於諸善法修行信樂不生疑悔而不懈怠.從一切賢聖下至凡夫 求法無厭如海呑流.是爲菩薩心精進。

    問曰.心無厭足是事不然.所以者何.若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