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論卷第十四

關燈
薩不可如彼.雖未斷結當自抑 制修行忍辱.惱害不瞋敬養不喜衆苦艱難不應怖畏.當爲衆生興大悲心。

    復次菩 薩若見衆生來爲惱亂當自念言.是爲我之親厚亦是我師.益加親愛敬心待之.何 ******************** 以故.彼若不加衆惱我則不成忍辱.以是故言是我親厚亦是我師。

    復次菩薩心知 如佛所說.衆生無始世界無際往來五道輪轉無量.我亦曾爲衆生父母兄弟.衆生 亦皆曾爲我父母兄弟.當來亦爾.以是推之不應惡心而懷瞋害。

    復次思惟衆生之 中佛種甚多.若我瞋意向之則爲瞋佛.若我瞋佛則爲已了.如說鴿鳥當得作佛.今 雖是鳥不可輕也。

    復次諸煩惱中瞋爲最重.不善報中瞋報最大.餘結無此重罪。

    如 釋提婆那民問[一]佛偈言.何物殺安隱何物殺不悔何物毒之根呑滅一切善.何物殺 而讚何物殺無憂。

    佛答言.殺瞋心安隱殺瞋心不悔.瞋爲毒之根瞋滅一切善.殺瞋 諸佛讚殺瞋則無憂。

    菩薩思惟.我今行悲欲令衆生得樂.瞋爲呑滅諸善毒害一切. 我當雲何行此重罪.若有瞋恚自失樂利.雲何能令衆生得樂。

    復次諸佛菩薩以大 悲爲本從悲而出.瞋爲滅悲之毒特不相宜.若壞悲本何名菩薩菩薩從何而出.以 是故應修忍辱。

    若衆生加諸瞋惱.當念其功德.今此衆生雖有一罪更自别有諸妙 功德.以其功德故不應瞋之。

    復次此人若罵若打是爲治我.譬如金師鍊金垢隨火 注: [一]佛下原有佛答二字.今依麗明刻刪. ******************** 去真金獨在.此亦如是.若我有罪是從先世因緣.今當償之不應瞋也.當修忍辱。

    復 次菩薩慈念衆生有如赤子.閻浮提人多諸憂愁少有歡日.若來罵詈或加讒賊心 得歡樂.此樂難得恣汝罵之.何以故.我本發心欲令衆生得歡喜故。

    復次世間衆生 常爲衆病所惱.又爲死賊常隨伺之.譬如怨家恆伺人便.雲何善人而不慈愍復欲 加苦.苦未及彼先自受害.如是思惟不應瞋彼當修忍辱。

    復次當觀瞋恚其咎最深. 三毒之中無重此者.九十八使中此爲最堅.諸心病中第一難治。

    瞋恚之人不知善 不知非善.不觀罪福不知利害.不自憶念當墮惡道.善言忘失不惜名稱.不知他惱 亦不自計身心疲惱.瞋覆慧眼專行惱他。

    如一五通仙人.以瞋恚故雖修淨行.殺害 一國如旃陀羅。

    復次瞋恚之人譬如虎狼難可共止.又如惡瘡易發易壞.瞋恚之人 譬如毒虵人不喜見.積瞋之人惡心漸大至不可至.殺父殺君惡意向佛。

    如拘睒彌 國比丘以小因緣瞋心轉大分爲二部.若欲斷當終竟三月猶不可了.佛來在衆舉 相輪手遮而告之言.汝諸比丘勿起鬬諍惡心相續苦報甚重.汝求涅槃棄捨世利 ******************** 在善法中雲何瞋諍.世人忿諍是猶可恕出家之人何可諍鬬.出家心中懷毒自害 如冷雲中火出燒身。

    諸比丘白佛言.佛爲法王願小默然.是輩侵我不可不答。

    佛念 是人不可度也.於衆僧中淩虛而去.入林樹間寂然三昧。

    瞋罪如是.乃至不受佛語. 以是之故應當除瞋修行忍辱。

    復次能修忍辱慈悲易得.得慈悲者則至佛道。

    問曰. 忍辱法皆好而有一事不可.小人輕慢謂爲怖畏.以是之故不應皆忍。

    答曰.若以小 人輕慢謂爲怖畏而欲不忍.不忍之罪甚於此也.何以故.不忍之人賢聖善人之所 輕賤.忍辱之人爲小人所慢.二輕之中寧爲無智所慢不爲賢聖所賤.何以故.無知 之人輕所不輕.賢聖之人賤所可賤.以是之故當修忍辱。

    復次忍辱之人雖不布施 禪定.而常得微妙功德生天上人中後得佛道.何以故心柔輭故。

    復次菩薩思惟.若 人今世惱我毀辱奪利輕罵繫縛且當含忍.若我不忍當墮地獄鐵垣熱地受無量 苦燒炙煏煑不可具說.以是故知小人無智雖輕而貴.不忍用威雖快而賤.是故菩 薩應當忍辱。

    復次菩薩思惟.我初發心誓爲衆生治其心病.今此衆生爲瞋恚結使 ******************** 所病我當治之.雲何而復以之自病.應當忍辱。

    譬如藥師療治衆病.若鬼狂病拔刀 罵詈不識好醜.醫知鬼病但爲治之而不瞋恚.菩薩若爲衆生瞋惱罵詈.知其爲瞋 恚煩惱所病狂心所使方便治之無所嫌責亦復如是。

    復次菩薩育養一切愛之如 子.若衆生瞋惱菩薩.菩薩愍之不瞋不責.譬如慈父撫育子孫.子孫幼稚未有所識 或時罵詈打擲不敬不畏.其父愍其愚小愛之逾至.雖有過罪不瞋不恚.菩薩忍辱 亦復如是。

    復次菩薩思惟.若衆生瞋惱加我我當忍辱.若我不忍今世心悔後入地 獄受苦無量.若在畜生作毒龍惡虵師子虎狼.若爲餓鬼火從口出.譬如人被火燒 燒時痛輕後痛轉重。

    復次菩薩思惟.我爲菩薩欲爲衆生益利.若我不能忍辱不名 菩薩名爲惡人。

    復次菩薩思惟.世有二種.一者衆生數二者非衆生數.我初發心誓 爲一切衆生.若有非衆生數山石樹木風寒冷熱水雨侵害但求禦之初不瞋恚.今 此衆生是我所爲.加惡於我我當受之.雲何而瞋。

    復次菩薩知從久遠已來因緣和 合假名爲人無實人法誰可瞋者.是中但有骨血皮肉.譬如壘墼.又如木人機關動 ******************** 作有去有來.知其如此不應有瞋.若我瞋者是則愚癡自受罪苦.以是之故應修忍 辱。

    復次菩薩思惟.過去無量恆河沙等諸佛本行菩薩道時皆先行生忍然後修行 法忍.我今求學佛道當如諸佛法.不應起瞋恚如魔境界法.以是故應當忍辱。

    如是 等種種無量因緣故能忍.是名生忍。

     大智度論卷第十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