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論初品品目
關燈
小
中
大
緣起論第一釋初品中如是我聞一時第二
釋初品中總說如是我聞第三釋初品中婆伽婆第四
釋初品中住王舍城第五釋初品中共摩訶比丘僧第六
釋初品中三衆義第七釋初品中菩薩第八
釋初品中摩訶薩埵第九釋初品中菩薩功德第十
釋初品中十喻第十一釋初品中意無礙第十二
釋初品中佛世界願第十三釋初品中放光第十四
釋初品中現普身第十五釋初品中十方諸菩薩來第十六
釋初品中舍利弗因緣第十七釋初品中檀波羅蜜義第十八
釋初品中讚檀波羅蜜義第十九釋初品中檀相義第二十
釋初品中檀波羅蜜法施義第二十一釋初品中屍羅波羅蜜義第二十二
********************
釋初品中戒相義第二十三釋初品中讚屍羅波羅蜜義第二十四
釋初品中羼提波羅蜜義第二十五釋初品中毗梨耶波羅蜜義第二十六
釋初品中禪波羅蜜第二十七釋初品中般若波羅蜜第二十八
釋初品中般若相義第二十九釋初品中三十七品第三十
釋初品中三三昧義第三十一釋初品中四無量義第三十二
釋初品中八背捨義第三十三釋初品中九想義第三十四
釋初品中八念義第三十五釋初品中十想第三十六
釋初品中十一智第三十七釋初品中十力第三十八
釋初品中四無畏第三十九釋初品中十八不共法第四十
釋初品中大慈大悲第四十一釋初品中六神通第四十二
釋初品中布施隨喜心過上第四十三釋初品中善根供養第四十四
釋初品中十八空第四十五釋初品中四緣義第四十六
********************
釋初品中到彼岸第四十七釋初品中見一切佛世界義第四十八
釋初品中信持第四十九釋初品中信持無三毒第五十
大智度論者.釋摩訶衍論也。
釋初品中如是我聞一時第一乃至釋初品中信持無 三毒第五十是爲釋序品第一.順次以下釋奉鉢品第二乃至釋囑累品第九十.是 爲釋摩訶衍論。
經言.是一切法皆攝入般若波羅蜜中.須菩提所說摩訶衍隨順般 若波羅蜜.摩訶衍不異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不異摩訶衍.般若波羅蜜摩訶衍 無二無别.以是因緣須菩提所說摩訶衍卽是說般若波羅蜜.以是因緣龍樹釋摩 訶衍論爲大智度論。
經中三事詮摩訶衍.所謂悲以被功德鎧.定以發趣大乘.空以 乘大乘.是則摩訶衍者.所用之具.所有之事.舉足下足無非般若.除去般若無所爲 衍.以是因緣龍樹大智度論爲釋摩訶衍論。
論之體性.是爲毗曇.有見無見.有對無 對.有心無心.界繫不繫.漏或無漏.學與無學.如是等等料簡刊定.一法建立不動如 須彌。
佛時舍利弗目犍連迦旃延等如是之作承佛印可.是故舍利弗毗曇六足[蟲*毘]
********************
勒者龍樹之所引取者也.發智婆沙者龍樹之所斥爲不正義者也。
六百年後.摩訶 衍義如日麗天.龍樹實爲之創。
創始之作.大義應示.小義應簡.大小兩談.自非毗曇 烏能成事.是故有龍樹毗曇.龍樹毗曇者釋摩訶衍論是也。
龍樹兩大論.無畏宗經 有十萬偈.智度釋經亦十萬偈。
顧此方智度.唯是初品備釋廣義.二品以下但取了 文.以視全篇十唯得一.則所稱龍樹毗曇者求於今論不過萬餘偈釋初品之五十 事而已。
略舉十例.用讀全文。
一者龍樹毗曇.二者大小對舉.三者小亦說大.四者大 不離小.五者龍樹非空宗.六者必以空爲用.七者一事二義.八者備舉兩端.九者不 異於中論.十者不異於無著。
第一龍樹毗曇者.如不殺生法.略出十例.一身業非但 口敕.二口教非但心生.三或善或無記.四欲色繫不繫.五二種修證是思惟斷.六欲 界後得見斷時斷.七可見不可見.八有對無對.九有報無報.十有漏無漏。
〈卷一三〉菩 薩觀種種相.所謂名色.色無色.可見不可見.有對無對.有漏無漏.有爲無爲等二百 二法門.如千難品。
〈卷一二〉是則不同小義而同小例.義精法立.大小判矣。
第二大小 ******************** 對舉者.境行果三.法法皆對。
乘有以境爲對者.聲聞衆生空.摩訶衍法空.〈卷四〉聲聞 契經在四阿含.摩訶衍契經在三藏外.〈卷二九〉聲聞法喻蕉空沫馬.摩訶衍法喻更 增乾闥婆城.〈卷六〉聲聞實際住而不動.摩訶衍知實不住萬行全修。
〈卷二九〉乘有以 行爲對者.聲聞三三昧唯緣四諦.摩訶衍三三昧緣諸法實相.〈
釋初品中如是我聞一時第一乃至釋初品中信持無 三毒第五十是爲釋序品第一.順次以下釋奉鉢品第二乃至釋囑累品第九十.是 爲釋摩訶衍論。
經言.是一切法皆攝入般若波羅蜜中.須菩提所說摩訶衍隨順般 若波羅蜜.摩訶衍不異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不異摩訶衍.般若波羅蜜摩訶衍 無二無别.以是因緣須菩提所說摩訶衍卽是說般若波羅蜜.以是因緣龍樹釋摩 訶衍論爲大智度論。
經中三事詮摩訶衍.所謂悲以被功德鎧.定以發趣大乘.空以 乘大乘.是則摩訶衍者.所用之具.所有之事.舉足下足無非般若.除去般若無所爲 衍.以是因緣龍樹大智度論爲釋摩訶衍論。
論之體性.是爲毗曇.有見無見.有對無 對.有心無心.界繫不繫.漏或無漏.學與無學.如是等等料簡刊定.一法建立不動如 須彌。
佛時舍利弗目犍連迦旃延等如是之作承佛印可.是故舍利弗毗曇六足
六百年後.摩訶 衍義如日麗天.龍樹實爲之創。
創始之作.大義應示.小義應簡.大小兩談.自非毗曇 烏能成事.是故有龍樹毗曇.龍樹毗曇者釋摩訶衍論是也。
龍樹兩大論.無畏宗經 有十萬偈.智度釋經亦十萬偈。
顧此方智度.唯是初品備釋廣義.二品以下但取了 文.以視全篇十唯得一.則所稱龍樹毗曇者求於今論不過萬餘偈釋初品之五十 事而已。
略舉十例.用讀全文。
一者龍樹毗曇.二者大小對舉.三者小亦說大.四者大 不離小.五者龍樹非空宗.六者必以空爲用.七者一事二義.八者備舉兩端.九者不 異於中論.十者不異於無著。
第一龍樹毗曇者.如不殺生法.略出十例.一身業非但 口敕.二口教非但心生.三或善或無記.四欲色繫不繫.五二種修證是思惟斷.六欲 界後得見斷時斷.七可見不可見.八有對無對.九有報無報.十有漏無漏。
〈卷一三〉菩 薩觀種種相.所謂名色.色無色.可見不可見.有對無對.有漏無漏.有爲無爲等二百 二法門.如千難品。
〈卷一二〉是則不同小義而同小例.義精法立.大小判矣。
第二大小 ******************** 對舉者.境行果三.法法皆對。
乘有以境爲對者.聲聞衆生空.摩訶衍法空.〈卷四〉聲聞 契經在四阿含.摩訶衍契經在三藏外.〈卷二九〉聲聞法喻蕉空沫馬.摩訶衍法喻更 增乾闥婆城.〈卷六〉聲聞實際住而不動.摩訶衍知實不住萬行全修。
〈卷二九〉乘有以 行爲對者.聲聞三三昧唯緣四諦.摩訶衍三三昧緣諸法實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