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論卷第四

關燈
若汝見諸法 [二]決定有性者. 卽爲見諸法 無因亦無[三]緣。

     汝說諸法有定性.若爾者則見諸法無因無緣.何以故.若法決定有性則應不生不 滅.如是法何用因緣。

    若諸法從因緣生則無有性.是故諸法決定有性則無因緣。

    若 謂諸法決定住自性是則不然.何以故. 卽爲破因果 作作者作法. 亦復壞一切 [四]萬物之生滅。

     諸法有定性則無因果等諸事.如偈說. [五]衆因緣生法 我說卽是空. 亦爲是假名 [六]亦是中道義。

     未曾有一法 不從因緣生. 是故一切法 無不是空者。

     衆因緣生法我說卽是[七]空.何以故.衆緣具足和合而物生.是物屬衆因緣故無自性. 無自性故空。

    空亦復空.但爲引導衆生故以假名說。

    離有無二邊故名爲中道.是法 注: [一]無畏下復次釋. [二]番梵作自性有.與下釋意相順. [三]無畏下接次頌爲一段. [四]番梵雲.生滅及於果. [五]吉藏疏卷一卷三凡三處引此句.皆作因緣所生法.又次句末字原刻作無.今依番本及釋文改. [六]番梵作卽此是中道.結上文也.但月稱釋雲.緣起法不自生爲空.卽此空離二邊爲中道雲. [七]無畏次雲.隨物是有卽是緣起.卽是依緣假設.是故無法非緣起.亦無法非空. ******************** 無性故不得言有.亦無空故不得言無。

    若法有性相則不待衆緣而有.若不待衆緣 則無法.是故無有不空法。

    汝上所說空法有過者.此過今還在汝.何以故. 若一切不空 則無有生滅. 如是則無有 四聖諦之法。

     若[一]一切法各各有性不空者則無有生滅.無生滅故則無四聖諦法。

    何以故. 苦不從緣生 雲何當有苦. 無常是苦義 定性無無常。

     苦不從緣生故則無苦.何以故.經說無常是苦義.若苦有定性雲何有無常.以不捨 自性故。

    復次. [二]若苦有定性 何故從集生. 是故無有集. 以破空義故。

     若苦定有性者則不應更生.先已有故.若爾者則無集諦.以壞空義故。

    復次. 苦若有定性 則不應有滅. 汝著定性故 卽破於滅諦。

     苦若有定性者則不應滅.何以故.性則無失故。

    復次. [三]苦若有定性 則無有修道. 若道可修習 卽無有定性。

     注: [一]無畏原雲若一切趣不空者則無生滅. [二]番梵頌雲.若由自性有何者復成集.以是損壞空而集亦非有. [三]番梵作道字. ******************** 法若定有則無有修道.何以故.若法實者則是常.常則[一]不可增益。

    若道可修.道則無 有定性。

    復次. 若無有苦諦 及無集滅諦. 所可滅苦道 [二]竟爲何所至。

     諸法若先定有性則無苦集滅諦.今滅苦道竟爲至何滅苦處。

    復次. [三]若苦定有性 先來所不見. 於今雲何見. 其性不異故。

     若先凡夫時不能見苦性今亦不應見.何以故.不見性定故。

    復次. 如見苦不然. 斷集及證滅 修道及四果 是亦皆不然。

     如苦諦性先不可見者後亦不應見.如是亦不應有斷集[四]證滅修道.何以故.是集性 先來不斷今亦不應斷.性不可斷故。

    滅先來不證今亦不應證.先來不證故。

    道先來 不修今亦不應修.先來不修故。

    是故四聖諦見斷證修四種行皆不應有.四種行無 故四道果亦無。

    [五]何以故. 是四道果性 先來不可得. [六]諸法性若定 今雲何可得。

     注: [一]無畏原雲不可修習而成. [二]番梵雲.意欲何所得. [三]番梵頌雲.若由彼自性非是遍知者.雲何能遍知.豈非性常住.末句反質.今譯改文. [四]原刻作滅證.依麗刻改. [五]無畏下復次釋. [六]此句番梵在頌首雲.由執自性故.與釋相順. ******************** 諸法若有定性.四沙門果先來未得今雲何可得.若可得者性則無定。

    復次. 若無有四果 則無得向者. 以無八聖故 則無有僧寶。

     無四沙門果故則無得果向果者.無八賢聖故則無有僧寶.而經說八賢聖名爲僧 寶。

    復次. [一]無四聖諦故 亦無有法寶. 無法寶僧寶 雲何有佛寶。

     行四聖諦得涅槃法.若無四諦則無法寶.若無二寶雲何當有佛寶.汝以如是因緣 說諸法定性則壞三寶。

    問曰.汝雖破諸法.究竟道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應有.因是 道故名爲佛。

    答曰. 汝說則不因 菩提而有佛. 亦復不因佛 而有於菩提。

     汝說諸法有定性者則不應因菩提有佛.因佛道有菩提.是二性常定故。

    復次. 雖復勤精進 修行菩提道. [二]若先非佛性 不應得成佛。

     以先無性故.如鐵無金性雖復種種鍛鍊終不成金。

    復次. 注: [一]無畏次下九頌連讀爲一章.無釋文. [二]番梵以此爲頌首句雲.汝謂性非佛.與釋相順. ******************** 若諸法不空 無作[一]罪福者. 不空何所作.[二]以其性定故。

     若諸法不空終無有人作罪福者.何以故.罪福性先已定有故.又無作作者故。

    復次. 汝於罪福中 不生果報者. 是則離罪福 而有諸果報。

     汝於罪福因緣中皆無果報者.則應離罪福因緣而有果報.何以故.果報不待因出 故。

    問曰.離罪福可無善惡果報.但從罪福有善惡果報。

    答曰. 若謂從罪福 而生果報者. 果從罪福生 雲何言不空。

     若離罪福無善惡果.雲何言果不空.若爾離作作者則無罪福.汝先說諸法不空是 事不然。

    復次. [三]汝破一切法 諸因緣空義. 則破於世俗 諸餘所有法。

     汝若破衆因緣法第一空義者.則破一切世俗法。

    何以故. 若破於空義 卽應無所作. 無作而有作 不作名作者。

     若破空義則一切果皆無作無因.又不作而作.又一切作者不應有所作.又離作者 注: [一]番梵作法非法.次雲罪福俱同. [二]番梵雲.自性無所作. [三]無畏牒此二頌文句錯落.意義大同. ******************** 應有業有果報有受者.但是事皆不然.是故不應破空。

    復次. [一]若有決定性. 世間種種相 則不生不滅 常住而不壞。

     若諸法有定性.則世間種種相天人畜生萬物皆應不生不滅常住不壞.何以故.有 實性不可變異故.而現見萬物各有變異相生滅變易.是故不應有定性。

    復次. 若無有空者 未得不應得. 亦無斷煩惱 亦無苦盡事。

     若無有空法者則世間出世間所有功德未得者皆不應有得.亦不應有斷煩惱者. 亦無苦盡.何以故.以性定故。

     是故經中說 若見因緣法 則爲能見佛. 見苦集滅道。

     若人見一切法從衆緣生.是人則能見佛法身增益智慧.能見四聖諦苦集滅道.見 四聖諦得四果滅諸苦惱.是故不應破空義。

    若破空義則破因緣法.破因緣法則破 三寶.若破三寶則爲自破。

     觀涅槃品第二十五 注: [一]番梵頌雲.若自性有者.諸趣應不生不滅而常有遠離種種相. ******************** 問曰. [一]若一切法空 無生無滅者. 何斷何所滅 而稱爲涅槃。

     若一切法空則無生無滅.無生無滅者何所斷何所滅名爲涅槃.是故一切法不應 空.以諸法不空故斷諸煩惱滅五陰名爲涅槃。

    答曰. 若諸法不空 則無生無滅. 何斷何所滅 而稱爲涅槃。

     若一切世間不空則無生無滅.何所斷何所滅而名爲涅槃.是故有無二門[二]非至涅 槃。

    所名涅槃者. [三]無得亦無至 不斷亦不常 不生亦不滅 是說名涅槃。

     無得者於行於果無所得。

    無至者無處可至.不斷者五陰先來畢竟空故得道入無 餘涅槃時亦無所斷.不常者若有法可得分別者則名爲常.涅槃寂滅無法可分別 故不名爲常.生滅亦爾.如是相者名爲涅槃。

    復次經說涅槃非有非無非有無非非 有非非無一切法不受內寂滅名涅槃.何以故. 注: [一]番梵雲.若是一切空.無法字.無畏下釋爲一切趣.後又雲一切世間.次頌諸法同此. [二]無畏意謂不成涅槃. [三]番梵雲.無捨亦無得.長行例知. ******************** 涅槃不名有 有則老死相. 終無有有法 離於老死相。

     眼見一切萬物皆生滅故是老死相.涅槃若是有則應有老死相.但是事不然.是故 涅槃不名有。

    又不見離生滅老死別有定法.若涅槃是有卽應有生滅老死相.以離 老死相故名爲涅槃。

    復次. 若涅槃是有 涅槃卽有爲. 終無有一法 而是無爲者. 涅槃非是有.何以故.一切萬物從衆緣生皆是有爲.無有一法名爲無爲者。

    雖常法 假名無爲.以理推之無常法尚不有.何況常法不[一]可見不可得者。

    復次. 若涅槃是有 雲何名無[二]受. 無有不從受 而名爲法者。

     若謂涅槃是有法者.經則不應說無受是涅槃.何以故.無有法不受而有.是故涅槃 非有。

    問曰.若有非涅槃者.無應是涅槃耶。

    答曰. 有尚非涅槃 何況於無耶. 涅槃無有有 何處當有無。

     若有非涅槃.無雲何是涅槃.何以故.因有故有無.若無有雲何有無。

    如經說先有今 注: [一]原刻下衍得字.依麗刻刪. [二]番梵作依.下俱同.梵文upa^da^ya本兼有取依二義也. ******************** 無則名無.涅槃則不爾.何以故.非有法變爲無故.是故無亦不作涅槃。

    復次. 若無是涅槃 雲何名不受. 未曾有不受 而名爲無法。

     若謂無是涅槃.經則不應說不受名涅槃.何以故.無有不受而名無法.是故知涅槃 非無。

    問曰.若涅槃非有非無者.何等是涅槃。

    答曰. [一]受諸因緣故 輪轉生死中.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