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關燈
生易滅也。

    影者。

    如身之影。

    無所捉撮也。

    露者。

    霧露之露。

    不得久停也。

    電者。

    雷電之電。

    頃刻之光也。

     【傅大士頌曰】如星翳燈幻。

    皆為喻無常。

    (王曰。

    如星者。

    謂暗時則現。

    明時則無。

    喻衆生則暗。

    故有此有為法。

    若明悟則無也。

    如翳者。

    謂衆生自有光明于内。

    乃為自為法所蔽。

    如囗翳障目之光明也。

    如燈者。

    謂暗時則用。

    明時則不用。

    喻衆生明暗。

    故用有為法。

    明悟則不用也。

    幻注在前。

    )漏識修因果。

    誰言得久長。

    危脆同泡露如雲影電光。

    (王曰。

    如雲影者。

    謂聚散不常也電注在前)饒經八萬劫。

    終是落空亡。

    (楞嚴經雲。

    有十種仙。

    皆于人中煉心。

    不修正覺。

    别得生理。

    壽十萬歲。

    妄想流轉。

    一修三昧。

    報盡還來。

    散入諸趣。

    學者觀此十仙之始末。

    則傳頌所謂饒經八萬劫。

    終是落空亡者。

    亦可默喻矣。

    )應作如是觀者。

    有為無為皆由自己。

    心常空寂。

    湛然清淨。

    無纖毫停留挂礙。

    自然無心。

    如如不動應作如是觀也。

     【僧問雲門大師雲】如何是佛。

    門雲。

    幹屎撅。

    太平古禅師為作頌曰。

    我佛如來幹屎撅。

    随機平等遍塵寰。

    迷頭認影區區者。

    目對慈顔似等閑。

     【蟾首座問洞山雲】佛真法身。

    猶若虛空。

    應物現形。

    如水中月。

    作麼生是應底道理。

    洞雲。

    如驢觑井。

    蟾雲。

    恁麼則正是迷頭認影。

    洞雲。

    首座又作麼生。

    蟾雲。

    何不道似井觑驢也。

    還會麼。

    若教有意千般境。

    才覺無心萬事休。

     【川禅師雲】行船盡在把梢人。

    頌曰。

    水中捉月。

    鏡裡尋頭。

    刻舟求劍。

    騎牛覓牛。

    空華陽焰。

    夢幻浮漚。

    一筆勾斷。

    要休便休。

    巴歌社酒村田樂。

    不風流處也風流。

     佛說是經已。

    長老須菩提。

    及諸比丘比丘尼。

    優婆塞優婆夷。

    一切世間。

    天人阿修羅。

    聞佛所說。

    皆大歡喜。

    信受奉行。

     【顔丙曰】僧謂之比丘。

    師姑謂之比丘尼。

    居士謂之優婆塞。

    道姑謂之優婆夷。

    一切世間之人。

    及天上之人。

    阿修羅神。

    乃六道中之三道也。

    聞佛所說此經。

    皆生大歡喜心。

    信而承受。

    尊奉行持佛教。

     【李文會曰】夫至理無言。

    真空無相。

    謂都寂默也。

    但不著言說。

    不著知解。

    即是無言無相。

    金剛經之旨趣。

    本謂此也。

    是以旋立旋破。

    止要諸人乃至無有少法可得。

    即不被一切諸境所惑。

    若得心地休歇。

    即謂之清淨心。

    亦謂之本來心。

    亦謂之到彼岸。

    亦謂之涅槃。

    亦謂之解脫。

    其實一也。

     【四祖問三祖雲】如何是古佛心。

    祖雲。

    汝今是什麼心。

    四祖雲。

    我今無心。

    三祖雲。

    汝既無心。

    諸佛豈有耶。

    即于言下省悟。

    此是學人标緻。

     【法華經雲】資生業等。

    皆順正法。

     【張無盡雲】傅大士。

    龐居士。

    豈無妻子哉。

    若也身處塵勞。

    心常清淨。

    便能轉識為智。

    猶如握土成金。

    一切煩惱。

    皆是菩提。

    一切世法。

    皆是佛法。

    若能如是。

    即為在家菩薩。

    了事凡夫。

    豈不韪欤。

    上根之人。

    一聞千悟。

    得大總持。

    又何假如許開示耶。

    論語所謂學而時習之。

    不亦悅乎。

     【法華經雲】其不習學者。

    不能曉了此。

     【逍遙翁曰】人天路上。

    以福為先。

    生死海中。

    修道為急。

    若欲快樂人天而不植福。

    出離生死而不明道。

    是猶鳥無翼而欲飛。

    木無根而欲茂。

    奚可得哉。

    又雲。

    夫英雄之士。

    圖王不成。

    猶得為霸。

    馳騁之人。

    逐鹿不成。

    尚能得兔。

    學大乘者。

    設使未成。

    猶勝人天之福。

     【古德頌曰】曆劫相随心作身。

    幾回出沒幾因循。

    此身不向今生度。

    更向何時度此身。

    幸冀勉旃。

    莫教當面蹉過。

     【川禅師雲】三十年後。

    莫教忘卻老僧。

    不知誰是知恩者。

    呵呵。

    将謂無人。

    頌曰。

    饑得食。

    渴得漿。

    病得差。

    熱得涼。

    貧人遇寶。

    嬰子見娘。

    飄舟到岸。

    孤客還鄉。

    旱逢甘雨。

    國有忠良。

    四夷拱手。

    八表來降。

    頭頭總是。

    物物全彰。

    古今凡聖。

    地獄天堂。

    東西南北。

    不用思量。

    刹塵沙界諸群品。

    盡入金剛大道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