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關燈
小
中
大
須菩提。
若善男子善女人。
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
于意雲何。
是微塵衆。
甯為多不。
須菩提言。
甚多。
世尊。
何以故。
若是微塵衆實有者。
佛即不說是微塵衆。
所以者何。
佛說微塵衆。
即非微塵衆。
是名微塵衆。
世尊。
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
即非世界。
是名世界。
【王日休曰】微塵衆。
蓋謂微塵如此之多也。
須菩提既答佛言甚多。
又呼世尊而自問雲。
何以故者。
謂彼微塵衆。
何故甚多乎。
又自答雲。
若是微塵衆實有者。
佛即不說是微塵衆。
蓋謂真性為實有。
則不可說。
而此微塵衆非實有。
故佛說之。
是其可說。
皆為虛妄。
唯真性為真實。
故不可說。
所以佛嘗言不可說不可取者。
蓋謂此也。
所以者何。
乃須菩提自問雲。
所以微塵衆。
若為實有。
佛即不說是微塵衆。
何也。
又自答雲。
佛說微塵衆。
即非微塵衆。
是名微塵衆者。
謂佛所說為微塵衆。
即非有真實微塵衆。
乃虛名為微塵衆而已。
須菩提又呼世尊而言。
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
即非世界。
是名世界者。
謂世界亦非真實。
但虛名為世界而已。
詳見十三分解。
以佛嘗言之。
故此稱如來說也。
【李文會曰】微塵者。
妄念也。
世界者。
身之别名也。
微塵是因。
世界是果。
微塵世界者。
謂因果也。
然自己真性。
非因非果。
能與六道衆生為因果也。
謂自性是因。
六道是果。
故起微塵起于世界。
輪回由于一念。
雖見小善不可執著。
雖逢小惡必須除去。
且衆生于妄念中起貪嗔癡業。
妄受三界夢幻之果。
如彼微塵積成世界。
不知因果。
元是妄心。
自作自受。
一念悟來。
即無微塵。
世界何有。
故雲即非微塵是名微塵。
即非世界是名世界。
若欲建立世界。
一任微塵熾然。
若欲除滅世界。
覺悟人法俱空。
了無一法可得。
湛然清淨。
不被諸境所轉。
皆由于自己也。
【僧了性曰】此分。
佛恐末劫人重重執著因果。
不相離舍。
故重囑須菩提。
人人身中。
有微細善惡雜念。
猶如大千世界微塵之多。
此念無非影響虛妄建立。
故雲非微塵衆。
亦因轉卻無明煩惱之心。
變作慈悲無礙之智。
方入空寂智解。
得大安樂。
是名微塵衆。
【傅大士雲】欲證無生忍。
要假離貪嗔。
人法知無我。
逍遙出六塵。
【川禅師雲】若不入水。
争見長人。
頌曰。
一塵才起翳摩空。
碎抹三千數莫窮。
野老不能收拾得。
任教随雨又随風。
何以故。
若世界實有者。
即是一合相。
【王日休曰】何以故者。
須菩提自問。
何故世界非真實乎。
乃自答雲。
若世界實有者。
即是一合相。
一合相。
謂真性也。
真性遍虛空世界。
又無形相。
故一而不可分之以為二。
合而不可析之以為離。
非有相也。
強名曰相耳。
若以世界為實有。
則是真性耳。
蓋真性方為實有。
何則。
自無始以來。
常存而無變壞。
自然而非假合。
一切虛幻者。
皆非真性之本。
豈非實有乎。
而世界烏可以比之哉。
以世界亦是假合。
劫數盡時。
亦有變壞。
此所以為虛幻。
而不可以為實有。
故不可以比真性也。
若善男子善女人。
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
于意雲何。
是微塵衆。
甯為多不。
須菩提言。
甚多。
世尊。
何以故。
若是微塵衆實有者。
佛即不說是微塵衆。
所以者何。
佛說微塵衆。
即非微塵衆。
是名微塵衆。
世尊。
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
即非世界。
是名世界。
【王日休曰】微塵衆。
蓋謂微塵如此之多也。
須菩提既答佛言甚多。
又呼世尊而自問雲。
何以故者。
謂彼微塵衆。
何故甚多乎。
又自答雲。
若是微塵衆實有者。
佛即不說是微塵衆。
蓋謂真性為實有。
則不可說。
而此微塵衆非實有。
故佛說之。
是其可說。
皆為虛妄。
唯真性為真實。
故不可說。
所以佛嘗言不可說不可取者。
蓋謂此也。
所以者何。
乃須菩提自問雲。
所以微塵衆。
若為實有。
佛即不說是微塵衆。
何也。
又自答雲。
佛說微塵衆。
即非微塵衆。
是名微塵衆者。
謂佛所說為微塵衆。
即非有真實微塵衆。
乃虛名為微塵衆而已。
須菩提又呼世尊而言。
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
即非世界。
是名世界者。
謂世界亦非真實。
但虛名為世界而已。
詳見十三分解。
以佛嘗言之。
故此稱如來說也。
【李文會曰】微塵者。
妄念也。
世界者。
身之别名也。
微塵是因。
世界是果。
微塵世界者。
謂因果也。
然自己真性。
非因非果。
能與六道衆生為因果也。
謂自性是因。
六道是果。
故起微塵起于世界。
輪回由于一念。
雖見小善不可執著。
雖逢小惡必須除去。
且衆生于妄念中起貪嗔癡業。
妄受三界夢幻之果。
如彼微塵積成世界。
不知因果。
元是妄心。
自作自受。
一念悟來。
即無微塵。
世界何有。
故雲即非微塵是名微塵。
即非世界是名世界。
若欲建立世界。
一任微塵熾然。
若欲除滅世界。
覺悟人法俱空。
了無一法可得。
湛然清淨。
不被諸境所轉。
皆由于自己也。
【僧了性曰】此分。
佛恐末劫人重重執著因果。
不相離舍。
故重囑須菩提。
人人身中。
有微細善惡雜念。
猶如大千世界微塵之多。
此念無非影響虛妄建立。
故雲非微塵衆。
亦因轉卻無明煩惱之心。
變作慈悲無礙之智。
方入空寂智解。
得大安樂。
是名微塵衆。
【傅大士雲】欲證無生忍。
要假離貪嗔。
人法知無我。
逍遙出六塵。
【川禅師雲】若不入水。
争見長人。
頌曰。
一塵才起翳摩空。
碎抹三千數莫窮。
野老不能收拾得。
任教随雨又随風。
何以故。
若世界實有者。
即是一合相。
【王日休曰】何以故者。
須菩提自問。
何故世界非真實乎。
乃自答雲。
若世界實有者。
即是一合相。
一合相。
謂真性也。
真性遍虛空世界。
又無形相。
故一而不可分之以為二。
合而不可析之以為離。
非有相也。
強名曰相耳。
若以世界為實有。
則是真性耳。
蓋真性方為實有。
何則。
自無始以來。
常存而無變壞。
自然而非假合。
一切虛幻者。
皆非真性之本。
豈非實有乎。
而世界烏可以比之哉。
以世界亦是假合。
劫數盡時。
亦有變壞。
此所以為虛幻。
而不可以為實有。
故不可以比真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