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出生分第八
關燈
小
中
大
須菩提。
于意雲何。
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
以用布施。
是人所得福德。
甯為多不。
【王日休曰】三千大千世界者。
此日月所照。
為一小世界。
其中間有須彌山。
日月繞山運行。
故南為閻浮提。
東為佛婆提。
西為瞿耶尼。
北為郁單越。
是名四天下。
日月運行。
乃在須彌山之中腰。
故此山之高。
其半出日月之上。
山上分四方。
每方分八所。
中間又有一所。
共三十三所。
謂之三十三天。
梵語謂之□利天是也。
日月運行于此四天下。
謂之一小世界。
如此一千小世界。
謂之小千。
如此一千小千世界。
謂之中千。
如此一千中千世界。
謂之大千。
以三次言千字。
故雲三千大千。
其實則一大千耳。
如此方謂之一大世界。
甯為多不者。
此甯字。
乃譯師之言。
蓋若助辭耳。
不必深考也。
【六祖曰】此是如來問起此意如何。
布施供養。
身外之福。
受持經典。
身内之福。
身福即衣食。
性福即智慧。
雖有衣食。
性中愚迷。
即是前生布施供養。
不持經典。
今生聰明智慧。
而貧窮無衣食者。
即是前生持經聽法。
不布施供養。
外修福德即衣食。
内修福德即智慧。
錢财見世之寶。
般若在心之寶。
内外雙修。
方為全德。
此是贊歎持經功德。
勝布施福也。
【疏鈔雲】七寶者。
金。
銀。
琉璃。
珊瑚。
瑪瑙。
赤真珠。
玻璃。
佛意欲顯無為之福。
先将有漏之福。
問及善現。
三千世界盡著七寶以用布施作福。
所得其福德甯為多不。
下文須菩提答。
須菩提言。
甚多。
世尊。
何以故。
是福德。
即非福德性。
是故如來說福德多。
【謝靈運曰】福德無性。
可以因緣增多。
多則易著。
故即遣之。
【六祖曰】三千大千世界七寶持用布施。
得福雖多。
于性一無利益。
依摩诃般若波羅蜜多修行。
令自性不堕諸有。
是名福德性。
心有能所。
即非福德性。
能所心滅。
是名福德性。
心依佛教。
行同佛行。
是名福德性。
不依佛教。
不能履踐佛行。
即非福德性。
【僧若讷曰】空生謂大千七寶。
寶豐福勝。
故曰甚多。
是福德者。
事福也。
即非福德性者。
非般若福德種性。
既非理福。
不趨菩提也。
是故如來說福德多者。
于世間事福。
乃雲多也。
【僧子榮曰】住相布施。
唯成有漏之因。
而得人天福業報。
離相持經。
則證無為之理。
得福無有邊際。
【陳雄曰】聚寶布施。
持經精進。
皆六度之一也。
佛化度衆生。
未嘗沮其布施。
而獨喜其精進。
蓋謂世人計著。
多用金銀。
琉璃。
珊瑚。
瑪瑙。
真珠。
玻璃。
為求福地。
殊不知以覺性之寶。
修其性上福德。
故并為二者設為之問。
以較其優劣。
持經精進者。
率性而修也。
性彌滿六虛。
其福德亦如是。
夫是之謂福德性。
聚寶布施者。
藉物而修也。
物有限而其福亦有限。
又非福德性之比。
故須菩提辨論曰。
是福德即非福德性。
且斷之曰。
如來說福德多者。
以其有限。
得以計其多寡故也。
五祖嘗曰。
自性若迷。
福何可救。
六祖亦曰。
功德在自性。
不是布施供養之所求。
又曰。
自悟自修。
是自性上功德。
二佛之言。
深契玄旨。
【顔丙曰】佛問若人滿世界七寶舍施得福多不。
須菩提答福德雖多。
畢竟非福德性。
【川禅師曰】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
此是住相布施。
希求福利。
得福雖多。
而于識心見性。
了無所得。
故事向無心得。
頌曰。
寶滿三千及大千。
福緣應不離人天。
若知福德元無性。
買得風光不用錢。
【傅大士曰】寶滿三千界。
赍持作福田。
唯成有漏業。
終不離人天。
故知住相布施。
即非福德性。
若人心無能所。
識心見性。
方名福德性也。
若複有人。
于此經中。
受持乃至四句偈等。
為他人說。
其福勝彼。
【疏鈔雲】此經者。
人人俱有。
個個周圓。
上及諸佛。
下及蝼蟻。
亦具此經。
即妙圓覺心是也。
無物堪比。
【顔丙曰】複有人于此經中受持。
乃至四句偈等。
受者。
直下承受。
持者。
時時行持。
更為他人解說。
如一燈傳百千萬燈。
其福勝彼。
如何便見得勝彼處。
彼以七寶乃住相布施。
縱得濁福。
福盡堕落。
此因經悟性。
四句現前。
福等太虛。
曆劫不壞。
故雲住相布施生天福。
猶如仰箭射虛空。
勢力盡。
箭還墜。
招得來生不如意。
争似無為實相門。
一超直入如來地。
又四句決疑金剛經者。
乃大藏經之骨髓。
而四句偈者。
又金剛經之骨髓。
若人受持是經。
而不明四句下落。
又豈能超生脫死而成佛作祖也哉。
古今論四句偈者不一。
或指聲香味觸法是。
或指經中二偈是。
或雲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或雲眼耳鼻舌。
或雲有為句。
無為句。
非有為句。
非無為句。
或雲有谛無谛。
真谛俗谛。
各執己見。
初無定論。
唯銅牌記雲。
天親菩薩。
升兜率宮。
請益彌勒。
如何是四句偈。
彌勒雲。
無我相無人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是也。
六祖大師複以摩诃般若波羅蜜多是也。
若果執此兩轉語。
便為倒根。
何異數他人珍寶。
于自己無半文之分。
幸而傅大士曾露個消息。
最是親
于意雲何。
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
以用布施。
是人所得福德。
甯為多不。
【王日休曰】三千大千世界者。
此日月所照。
為一小世界。
其中間有須彌山。
日月繞山運行。
故南為閻浮提。
東為佛婆提。
西為瞿耶尼。
北為郁單越。
是名四天下。
日月運行。
乃在須彌山之中腰。
故此山之高。
其半出日月之上。
山上分四方。
每方分八所。
中間又有一所。
共三十三所。
謂之三十三天。
梵語謂之□利天是也。
日月運行于此四天下。
謂之一小世界。
如此一千小世界。
謂之小千。
如此一千小千世界。
謂之中千。
如此一千中千世界。
謂之大千。
以三次言千字。
故雲三千大千。
其實則一大千耳。
如此方謂之一大世界。
甯為多不者。
此甯字。
乃譯師之言。
蓋若助辭耳。
不必深考也。
【六祖曰】此是如來問起此意如何。
布施供養。
身外之福。
受持經典。
身内之福。
身福即衣食。
性福即智慧。
雖有衣食。
性中愚迷。
即是前生布施供養。
不持經典。
今生聰明智慧。
而貧窮無衣食者。
即是前生持經聽法。
不布施供養。
外修福德即衣食。
内修福德即智慧。
錢财見世之寶。
般若在心之寶。
内外雙修。
方為全德。
此是贊歎持經功德。
勝布施福也。
【疏鈔雲】七寶者。
金。
銀。
琉璃。
珊瑚。
瑪瑙。
赤真珠。
玻璃。
佛意欲顯無為之福。
先将有漏之福。
問及善現。
三千世界盡著七寶以用布施作福。
所得其福德甯為多不。
下文須菩提答。
須菩提言。
甚多。
世尊。
何以故。
是福德。
即非福德性。
是故如來說福德多。
【謝靈運曰】福德無性。
可以因緣增多。
多則易著。
故即遣之。
【六祖曰】三千大千世界七寶持用布施。
得福雖多。
于性一無利益。
依摩诃般若波羅蜜多修行。
令自性不堕諸有。
是名福德性。
心有能所。
即非福德性。
能所心滅。
是名福德性。
心依佛教。
行同佛行。
是名福德性。
不依佛教。
不能履踐佛行。
即非福德性。
【僧若讷曰】空生謂大千七寶。
寶豐福勝。
故曰甚多。
是福德者。
事福也。
即非福德性者。
非般若福德種性。
既非理福。
不趨菩提也。
是故如來說福德多者。
于世間事福。
乃雲多也。
【僧子榮曰】住相布施。
唯成有漏之因。
而得人天福業報。
離相持經。
則證無為之理。
得福無有邊際。
【陳雄曰】聚寶布施。
持經精進。
皆六度之一也。
佛化度衆生。
未嘗沮其布施。
而獨喜其精進。
蓋謂世人計著。
多用金銀。
琉璃。
珊瑚。
瑪瑙。
真珠。
玻璃。
為求福地。
殊不知以覺性之寶。
修其性上福德。
故并為二者設為之問。
以較其優劣。
持經精進者。
率性而修也。
性彌滿六虛。
其福德亦如是。
夫是之謂福德性。
聚寶布施者。
藉物而修也。
物有限而其福亦有限。
又非福德性之比。
故須菩提辨論曰。
是福德即非福德性。
且斷之曰。
如來說福德多者。
以其有限。
得以計其多寡故也。
五祖嘗曰。
自性若迷。
福何可救。
六祖亦曰。
功德在自性。
不是布施供養之所求。
又曰。
自悟自修。
是自性上功德。
二佛之言。
深契玄旨。
【顔丙曰】佛問若人滿世界七寶舍施得福多不。
須菩提答福德雖多。
畢竟非福德性。
【川禅師曰】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
此是住相布施。
希求福利。
得福雖多。
而于識心見性。
了無所得。
故事向無心得。
頌曰。
寶滿三千及大千。
福緣應不離人天。
若知福德元無性。
買得風光不用錢。
【傅大士曰】寶滿三千界。
赍持作福田。
唯成有漏業。
終不離人天。
故知住相布施。
即非福德性。
若人心無能所。
識心見性。
方名福德性也。
若複有人。
于此經中。
受持乃至四句偈等。
為他人說。
其福勝彼。
【疏鈔雲】此經者。
人人俱有。
個個周圓。
上及諸佛。
下及蝼蟻。
亦具此經。
即妙圓覺心是也。
無物堪比。
【顔丙曰】複有人于此經中受持。
乃至四句偈等。
受者。
直下承受。
持者。
時時行持。
更為他人解說。
如一燈傳百千萬燈。
其福勝彼。
如何便見得勝彼處。
彼以七寶乃住相布施。
縱得濁福。
福盡堕落。
此因經悟性。
四句現前。
福等太虛。
曆劫不壞。
故雲住相布施生天福。
猶如仰箭射虛空。
勢力盡。
箭還墜。
招得來生不如意。
争似無為實相門。
一超直入如來地。
又四句決疑金剛經者。
乃大藏經之骨髓。
而四句偈者。
又金剛經之骨髓。
若人受持是經。
而不明四句下落。
又豈能超生脫死而成佛作祖也哉。
古今論四句偈者不一。
或指聲香味觸法是。
或指經中二偈是。
或雲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或雲眼耳鼻舌。
或雲有為句。
無為句。
非有為句。
非無為句。
或雲有谛無谛。
真谛俗谛。
各執己見。
初無定論。
唯銅牌記雲。
天親菩薩。
升兜率宮。
請益彌勒。
如何是四句偈。
彌勒雲。
無我相無人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是也。
六祖大師複以摩诃般若波羅蜜多是也。
若果執此兩轉語。
便為倒根。
何異數他人珍寶。
于自己無半文之分。
幸而傅大士曾露個消息。
最是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