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六

關燈
明州香山延泳正覺禅師,上堂:“心随境現,境逐心生。

    心境兩忘,是個甚麼?”拈起拄杖曰: “且道這個甚處得來?若道是拄杖,瞎卻汝眼。

    若道不是拄杖,眼在甚麼處? 是與不是,一時拈卻。

     且騎拄杖出三門去也。

    ”遂曳杖下座。

     道場慧印禅師安吉州道場慧印禅師,上堂:“韶石渡頭,舟橫野水。

    汾陽浪裡,棹撥孤煙。

     雲月無私,溪山豈異,一言合轍,千裡同風。

    敢問諸人,作麼生是同風底句?”良久曰:“八千子弟今何在,萬裡山河屬帝家。

    ” 妙慧文義禅師臨安府西湖妙慧文義禅師,上堂:“會麼?已被熱謾了也。

    今早起來,無窖可說。

     下床著鞋,後架洗面,堂内展缽吃粥。

    粥後打睡,睡起吃茶。

    見客相喚,齋時吃飯,日日相似。

    有甚麼過? 然雖如是,更有一般令我笑,金剛倒地一堆泥。

    ”拍禅床,下座。

     靈泉宗一禅師處州靈泉山宗一禅師,上堂:“美玉藏頑石,蓮華出淤泥。

    須知煩惱處,悟得即菩提。

    咄!”普照處輝禅師泗州普照寺處輝真寂禅師,滁州趙氏子。

    開堂日,僧問:“世尊出世,地湧金蓮。

     和尚出世,有何祥瑞?”師曰:“掃卻門前雪。

    ” 南禅甯禅師常州南禅甯禅師,僧問:“廬陵米價作麼生詶?”師曰:“款出囚口。

    ”石佛曉通禅師越州石佛曉通禅師,上堂:“冷似秋潭月,無心合太虛。

    山高流水急,何處駐遊魚?”僧問:“如何是頓教?”師曰:“月落寒潭。

    ”曰:“如何是漸教?”師曰:“雲生碧漢。

    ”曰:“不漸不頓時如何?”師曰: “八十老婆不言嫁。

    ” 法雲秀禅師法嗣法雲惟白禅師東京法雲惟白佛國禅師,上堂:“離婁有意,白浪徒以滔天。

    罔象無心,明珠忽然在掌。

    ”以手打一圓相,召大衆曰:“還見麼?”良久曰:“看即有分。

    ”上堂,拈柱杖示衆曰: “山僧住持七十餘日,未曾拈動這個,而今不免現些小神通,供養諸人。

    ”遂卓拄杖,下座。

    上堂:“過去已過去,未來且莫筭。

     正當現在事,今朝正月半。

    明月正團圓,打鼓普請看。

    大衆看即不無,畢竟喚甚麼作月? 休于天上覓,莫向水中尋。

    ”師有續燈錄三十卷,入藏。

     保甯子英禅師建康府保甯子英禅師,錢塘人也。

    上堂,拈拄杖曰: “日月不能并明,河海不能競深,須彌不能同高,乾坤不能同固。

    聖凡智慧不及,且道這個有甚麼長處?”良久曰:“節目分明,生來條直。

     冰雪敲開片片分,白雲點破承伊力。

    ”擊禅床,下座。

     仙岩景純禅師溫州仙岩景純禅師,僧問:“德山棒,臨濟喝,和尚如何作用?”師曰:“老僧今日困。

    ”僧便喝,師曰: “卻是你惺惺。

    ” 廣教守讷禅師甯國府廣教守讷禅師,﹝圓照上足,時稱讷叔。

    ﹞僧問:“如何是古今常存底句?”師曰:“鐵牛橫海岸。

    ”曰:“如何是衲僧正眼?”師曰:“針劄不入。

    ” 慈濟聰禅師興元府慈濟聰禅師,僧問:“如何是道?”師曰:“此去長安三十七程。

    ”曰:“如何是道中人?”師曰: “撞頭磕額。

    ”問:“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未審是甚麼動?”師曰:“低聲!低聲!”問: “如何是随色摩尼珠?”師曰:“青青翠竹,郁郁黃花。

    ”曰:“如何是正色?”師曰:“退後!退後!”問: “釋迦已滅,彌勒未生,未審誰為導首?”師曰:“鐵牛也須汗出。

    ”曰: “莫便是為人處也無?”師曰:“細看前話。

    ”問: “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談?”師曰:“陝府鐵牛。

    ”上堂:“三乘教典,不是真诠。

    直指本心,未為極則。

    若是通心上士,脫灑高流,出來相見。

    ”乃顧視大衆曰:“休。

    ”上堂: “終日孜孜相為,恰似牽牛上壁。

    大衆,何故如此貪生逐日區區去?喚不回頭争奈何!”上堂:“一即一,二即二,把定要津,何處出氣?”拈拄杖曰: “彼自無瘡,勿傷之也。

    ”卓一下,下座。

     白兆圭禅師安州白兆山通慧圭禅師,上堂:“幸逢嘉會,須采異聞。

    既遇寶山,莫令空手。

     不可他時後日,門扇後、壁角頭,自說大話也。

    窮天地,亘古今,即是當人一個自性,于是中間,更無他物。

    諸人每日行時行著,卧時卧著,坐時坐著,祇對語言時滿口道著。

    以至揚眉瞬目,嗔喜愛憎,寂默遊戲,未始間斷。

     因甚麼不肯承當,自家歇去?良由無量劫來,愛欲情重,生死路長,背覺合塵,自生疑惑。

     譬如空中飛鳥,不知空是家鄉;水裡遊魚,忘卻水為性命。

    何得自抑,卻問傍人。

    大似捧飯稱饑,臨河叫渴。

     諸人要得休去麼?各請立地定著精神,一念回光,豁然自照。

    何異空中紅日,獨運無私。

    盤裡明珠,不撥自轉。

    然雖如是,祇為初機,向上機關,未曾踏著。

    且道作麼生是向上機關?”良久曰:“仰面看天不見天。

    ” 淨名法因禅師廬州長安淨名法因禅師,上堂:“天上月圓,人間月半。

    七八是數,事卻難筭。

     隐顯不辨即且置,黑白未分一句作麼生道?”良久曰:“相逢秋色裡,共話月明中。

    ”上堂:“祖師妙訣,别無可說。

     直饒釘觜鐵舌,未免弄巧成拙。

    淨名已把天機洩。

    ” 福嚴守初禅師浮槎山福嚴守初禅師,僧問:“如何是受用三昧?”師曰:“拈匙放箸。

    ”問:“如何是正直一路?”師曰: “踏不著。

    ”曰:“踏著後如何?”師曰:“四方八面。

    ”乃曰: “若論此事,放行則曹溪路上月白風清;把定則少室峰前雲收霧卷。

    如斯語論,己涉多途。

    但由一念相應,方信不從人得。

    大衆且道,從甚麼處得?”良久曰:“水流元在海,月落不離天。

    ”上堂:“即性之相,一亘晴空。

    即相之性,千波競起。

     若徹來源,清流無阻。

    所以舉一念而塵沙法門頓顯,拈一毫而無邊刹齊彰。

    且道文殊普賢在甚麼處? 下坡不走,快便難逢。

    ”便下座。

     德山仁繪禅師鼎州德山仁繪禅師,僧問:“如何是不動尊?”師曰:“來千去萬。

    ”曰:“恁麼則腳跟不點地也。

    ”師曰:“卻是汝會。

    ”上堂:“至道無難,唯嫌揀擇。

    但莫憎愛,洞然明白。

    山僧即不然,至道最難,須是揀擇。

     若無憎愛,争見明白?” 香積用旻禅師澧州聖壽香積用旻禅師,上堂:“木馬沖開千騎路,鐵牛透過萬重關。

    木馬鐵牛即今在甚麼處?” 良久曰:“驚起暮天沙上雁,海門斜去兩三行。

    ” 瑞相子來禅師瑞州瑞相子來禅師,上堂,顧視衆曰:“夫為宗匠,随處提綱。

     應機問答,殺活臨時。

     心眼精明,那容妖怪?若也棒頭取證,喝下承當,埋沒宗風,他先作。

    轉身一路,不在遲疑。

    一息不來,還同死漢。

    大衆,直饒到這田地,猶是句語埋藏,未有透脫一路。

    敢問諸人,作麼生是透脫一路?還有人道得麼? 若無,山僧不免與諸人說破。

    ”良久曰:“玉離荊岫寒光動,劍出豐城紫氣橫。

    ” 真空從一禅師廬州真空從一禅師,上堂:“心鏡明鑒無礙。

    ”遂拈起拄杖曰: “喚這個作拄杖,即是礙。

    不喚作拄杖,亦是礙。

    離此之外,畢竟如何?要會麼?礙不礙,誰為對?大地山河,廓然粉碎。

    ” 乾明廣禅師襄州鳳凰山乾明廣禅師,上堂:“日頭東畔出,月向西邊沒。

    來去急如梭,催人成白骨。

     山僧有一法,堪為保命術。

    生死不相幹,打破精魂窟。

    咄!咄!是何物?不是衆生,不是佛。

    參!” 慧林沖禅師法嗣華嚴智明禅師東京永興華嚴寺智明佛慧禅師,常州史氏子。

     上堂: “若論此事,在天則列萬象而齊現,在地則運四時而發生,在人則出沒卷舒,六根互用。

    且道在山僧拄杖頭上,又作麼生?”良久,卓一下曰: “高也著,低也著。

    ”永泰智航禅師鎮州永泰智航禅師,上堂:“散為氣者,乃道之漓。

    适于變者,為法之弊。

    靈機本昧,亘古亘今。

     大用現前,何得何失?雖然如是,忽遇無孔鐵槌,作麼生話會?”拈拄杖曰: “穿過了也。

    ”上堂: “龍騰碧漢,變化無方。

    鳳翥青霄,誰知蹤迹?可行則行,不出百千三昧。

     可止則止,甯忘萬象森羅。

    所以道取不得,舍不得。

    不可得中祇麼得,且道得個甚麼?”良久曰:“莫妄想。

    ”壽聖子邦禅師江陰軍壽聖子邦圓覺禅師,僧問:“祖意教意拈放一邊,如何得速成佛法去?”師曰: “有成終不是,是佛亦非真。

    ”僧拟議,師叱曰:“話頭道甚麼?” 長蘆夫禅師法嗣雪窦道榮禅師明州雪窦道榮覺印禅師,郡之陳氏子。

    僧問: “寒山逢拾得時如何?”師曰:“揚眉飛閃電。

    ”曰: “更有何事?”師曰:“開口放毫光。

    ”曰:“如何是向上一路?”師曰: “七六八。

    ” 長蘆宗赜禅師真州長蘆宗赜慈覺禅師,洺州孫氏子。

    僧問:“達磨面壁,此理如何?”師良久,僧禮拜。

    師曰: “今日被這僧一問,直得口啞。

    ”上堂:“冬去寒食,一百單五。

    活人路上,死人無數。

    頭鑽荊棘林,将謂衆生苦。

    拜掃事如何,骨堆上添土。

    唯有出家人,不踏無生路。

    大衆且道,向甚麼處去?還會麼? 南天台,北五台。

    參!”上堂:“新羅别無妙訣,當言不避截舌。

    但能心口相應,一生受抈不徹。

     且道如何是心口相應底句?”良久曰:“焦磚打著連底凍。

    參!”問:“六門未息時如何?”師曰:“鼻孔裡燒香。

    ”曰: “學人不會。

    ”師曰:“耳朵裡打鼓。

    ”問:“如何是無功之功?”師曰:“泥牛不運步,天下沒荒田。

    ”曰: “恁麼則功不浪施也。

    ”師曰:“雖然廣大神通,未免遭他痛棒。

    ”上堂: “金屑雖貴,落眼成翳。

     金屑既除,眼在甚麼處?若如此者,未出荊棘林中。

    棒頭取證,喝下承當,正在金峰窠裡。

    ”上堂: “樓外紫金山色秀,門前甘露水聲寒。

    古槐陰下清風裡,試為諸人再指看。

    ” 拈拄杖曰:“還見麼?”擊香卓曰:“還聞麼?” 靠卻拄杖曰:“眼耳若通随處足,水聲山色自悠悠。

    ”慧日智覺禅師平江府慧日智覺廣燈禅師,本郡梅氏子。

    上堂,良久曰:“休休休!徒悠悠。

     釣竿長在手,魚冷不吞鈎。

    ”喝一喝,下座。

     佛日才禅師法嗣夾山自齡禅師沣州夾山靈泉自齡禅師,常州周氏子。

    僧問: “金雞啄破琉璃殼,玉兔挨開碧海門。

     此是人間光影,如何是祖師機?”師曰:“針劄不入。

    ”曰:“祇如眹兆未生已前,作麼生道?”師舉起拂子,僧曰: “如何領會?”師曰:“斫額望扶桑。

    ”問:“混沌未分時如何?”師曰: “春風。

    ”曰:“分後如何?”師曰: “春日遲遲。

    ”曰:“向上更有事也無?”師曰:“一年三百六十日。

    ”上堂,良久顧大衆曰: “月裡走金鳥,誰雲一物無。

    趙州東壁上,挂個大胡蘆。

    參!”上堂,良久打一圓相曰:“大衆! 五千餘卷诠不盡,三世諸佛贊不及,令人卻憶賣油翁,狼忙走下繩床立。

     參!”上堂:“便乃忘機守默,已被金粟占先。

     拟欲展演詞鋒,落在瞿昙之後。

    離此二途,作麼生是衲僧透脫一路?”良久曰:“好笑南泉提起處,刈茆鐮子曲彎彎。

    參!” 天缽元禅師法嗣元豐清滿禅師衛州元豐院清滿禅師,滄州田氏子。

    僧問: “如何是佛?”師曰:“天寒地冷。

    ”曰:“如何是道?”師曰: “不道。

    ”曰:“為甚麼不道?”師曰:“道是閑名字。

    ”上堂:“無異思惟,谛聽谛聽。

     昨日寒,今日寒,抖擻精神著力看。

    著力看,看來看去轉颟顸,要得不颟顸,看。

    參!”上堂: “堪作梁底作梁,堪作柱底作柱靈利衲僧便知落處。

    ”蓦拈拄杖曰:“還知這個堪作甚麼?”打香台一下,曰:“莫道無用處。

    ”複打一下曰: “參!”上堂:“看看,堂裡木師伯,被聖僧打一掴,走去見維那,被維那打兩掴。

     露柱呵呵笑,打著這師伯元豐路見不平,與你雪正。

    ”拈拄杖曰:“來來,然是聖僧也須吃棒。

    ”擊香台下座。

    歲旦上堂: “憶昔山居絕糧,有頌舉似大衆,饑餐松柏葉,渴飲澗中泉,看罷青青竹,和衣自在眠。

     大衆,更有山懷為君說,今年年是去年年。

    ”上堂:“此劍刃上事,須劍刃上漢始得。

    有般名利之徒,為人天師,懸羊頭賣狗肉,壞後進初機,滅先聖洪範。

    你等諸人聞恁麼事,豈不寒心?由是疑誤衆生,堕無間獄。

    苦哉!苦哉! 取一期快意,受萬劫餘殃。

    有甚麼死急,來為釋子。

    ”喝曰:“瞆人徒側耳。

    ”便下座。

    上堂,喝一喝曰: “不是道,不是禅,每逢三五夜,皓月十分圓。

    參!”師凡見僧,乃曰: “佛法世法,眼病空花。

    ”有僧曰: “醫消花滅時如何?”師曰:“将謂汝靈利。

    ” 定慧法本禅師青州定慧院法本禅師,僧問:“古人到這裡,為甚麼拱手歸降?”師曰:“理合如是。

    ”曰:“畢竟如何?” 師曰:“夜眠日走。

    ” 善勝真悟禅師西京普勝真悟禅師,上堂:“揚聲止響,不知聲是響根;弄影逃形,不知形為影本。

     以法問法,不知法本非法;以心傳心,不知心本無心。

    心本無心,知心如幻;了法非法,知法如夢。

     心法不實,莫謾追求;夢幻空花,何勞把捉?到這裡,三世諸佛、一大藏教、祖師言句、天下老和尚露布葛藤盡使不著。

     何故?太平本是将軍緻,不許将軍見太平。

    ” 瑞岩鴻禅師法嗣育王昙振禅師明州育王昙振真戒禅師,上堂:“今日布袋頭開,還有買賣者麼?”時有僧出曰:“有。

    ”師曰: “不作貴,不作賤,作麼生酬價?”僧無語。

    師曰:“老僧失利。

    ” 栖賢遷禅師法嗣崇福燈禅師舒州王屋山崇福燈禅師,上堂:“天不能蓋,地不能載。

    一室無私,何處不在? 大衆,直饒恁麼會去,也是鬼弄精魂。

    怎生說個常在底道理?”良久曰: “金風昨夜起,遍地是黃花。

    ” 淨衆言首座法嗣招提惟湛禅師西京招提惟湛廣燈禅師,嘉禾人也。

    僧問: “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秋風黃葉亂,遠岫白雲歸。

    ” 曰:“專為流通也。

    ”師曰:“即今作麼生舉?”僧便喝,師便打。

    上堂:“偏不偏,正不正,那事從來難比并。

     滿天風雨骨毛寒,何須更入那伽定。

    ”卓拄杖下座。

    上堂:“六塵不惡,還同正覺。

    馬上誰家白面郎? 穿花折柳垂巾角。

    夜來一醉明月樓,呼盧輸卻黃金宅。

    臂鷹走犬歸不歸,娥眉皓齒嗔無力。

    此心能有幾人知,黃頭碧眼非相識。

    啰啰哩。

    ”拍手一下,下座。

     青原下十三世法雲本禅師法嗣淨慈楚明禅師臨安府淨慈楚明寶印禅師,百粵張氏。

    上堂: “祖師心印,非長非短,非方非圓,非内非外,亦非中間。

    且問大衆,決定是何形貌?”拈拄杖曰:“還見麼?古篆于成文,飛帛難同體。

     從本自分明,何須重特地。

    ”擊禅床下座。

    上堂:“出門見山水,入門見佛殿。

    靈光觸處通,諸人何不薦? 若不薦,淨慈今日不著便。

    ”上堂:“祖師道,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

    一華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淨慈當時若見恁麼道,用黑漆拄杖子一棒打殺,埋向無陰陽地上,令他出氣不得。

    何故?叵耐他瞞我唐土人。

    衆中莫有為祖師出氣底麼?出來,和你一時埋卻。

    ”上堂:“若論此事,如散鋪寶貝,亂堆金玉。

     昧己者自甘窮困,有眼底信手拈來。

    所以道閻浮有大寶,見少得還稀。

    若人将獻我,成佛一饷時。

    ”乃拈拄杖曰: “如今一時呈似,普請大衆高著眼。

    ”擲拄杖,下座。

     長蘆道和禅師真州長蘆道和祖照禅師,興化潘氏子。

    僧問:“無遮聖會,還有不到者麼?”師曰:“有。

    ”曰: “誰是不到者?”師曰:“金剛腳下鐵昆侖。

    ”問:“不許夜行,投明須到。

     意旨如何?”師曰:“羊頭車子推明月。

    ”曰: “便恁麼去時如何?”師曰:“鐵門路崄。

    ”問:“一槌兩當時如何?”師曰:“踏藕得魚歸。

    ”問: “教外别傳,未審傳個甚麼?”師曰:“鐵彈子。

    ”問:“百城遊罷時如何?”師曰:“前頭更有趙州關。

    ”上堂:“一二三四五六,碧眼胡僧數不足。

    泥牛入海過新羅,木馬追風到天竺。

    天竺茫茫何處尋?補陀岩上問觀音。

    普賢拍手呵呵笑,歸去來兮秋水深。

    ” 雪峰思慧禅師福州雪峰思慧妙湛禅師,錢塘俞氏子。

    僧問:“古殿無燈時如何?”師曰:“東壁打西壁。

    ”曰:“恁麼則撞著露柱也。

    ”師曰:“未敢相許。

    ”上堂:“一法若通,萬緣方透。

    ”拈拄杖曰: “這裡悟了,提起拄杖,海上橫行。

    若到雲居山頭,為我傳語雪峰和尚。

     咄!”上堂:“布大教網,摝人天魚。

     護聖不似老胡,拖泥帶水,祇是見兔放鷹,遇獐發箭。

    ”乃高聲召衆曰: “中。

    ”上堂:“昔日藥山早晚不參,動經旬月。

    一日,大衆才集,藥山便歸方丈。

    諸禅德,彼時佛法早自淡薄,論來猶較些子。

    如今每日鳴鼓升堂,忉忉怛怛地。

    問者口似紡車,答者舌如霹靂。

    總似今日,靈山慧命。

    殆若懸絲。

    少室家風,危如累卵。

     又安得個慨然有志,扶豎宗乘底衲子出來?喝散大衆,非唯耳邊靜辦,當使正法久住,豈不偉哉!如或捧上不成龍,山僧倒行此令,以拄杖一時趁散。

    ”上堂:“眼睫橫亘十方,眉毛上透青天,下徹黃泉。

    且道鼻孔在甚麼處?”良久曰:“劄。

    ”上堂:“妙高山頂,雲海茫茫。

    少室岩前,雪霜凜凜。

    齊腰獨立,徒自苦疲。

     七日不逢,一場。

    别峰相見,落在半途。

    隻履西歸,遠之遠矣。

    ”卓拄杖,下座。

    上堂: “大道祇在目前,要且目前難睹。

    欲識大道真體,今朝三月十五。

    不勞久立。

    ”建炎改元,上堂: “天地之大德曰生,聖人之大寶曰位。

    今上皇帝踐登寶位,萬國歸仁。

    草木禽魚,鹹被其德。

    此猶是聖主應世邊事。

     主宮降誕已前一句,﹝主,續藏本作“王”。

    ﹞天下人摸索不著。

    ”上堂: “一切法無差,雲門胡餅趙州茶。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慚愧太原孚上座,五更聞鼓角,天曉弄琵琶。

    ”喝一喝。

    上堂: “南詢諸友,踏破草鞋,絕學無為,坐消日月。

    凡情易脫,聖解難忘。

    但有纖毫,皆成滲漏。

    可中為道,似地擎山。

    應物現形,如驢觑井。

     縱無計較,途轍已成。

    若論相應,轉沒交涉。

    勉諸仁者,莫錯用心。

    各自歸堂,更求何事?” 寶林果昌禅師婺州寶林果昌寶覺禅師,安州時氏子。

    師與提刑楊次公入山同遊山次,楊拈起大士飯石,問:“既是飯石,為甚麼咬不破?”師曰:“祇為太硬。

    ”楊曰:“猶涉繁詞。

    ” 師曰:“未審提刑作麼生?”楊曰:“硬。

    ”師曰:“也是第二月。

    ”楊為寫七佛殿額,乃問:“七佛重出世時如何?” 師曰:“一回相見一回新。

    ”上堂: “一即一,二即二,嗅著直是無香氣。

    ”蓦拈柱杖卓一下,曰:“識得山僧榔栗條,莫向南山尋鼈鼻。

    ” 資福法明禅師鄭州資福法明寶月禅師,上堂:“資福别無所補,五日一參擊鼓。

    何曾說妙談玄,祇是言直語。

     甘草自來甜,黃連依舊苦。

    忽若鼻孔遼天,逢人切忌錯舉。

    參!”上堂:“若論此事,譬如伐樹得根,灸病得穴。

    若也得根,豈在千枝遍斫。

    若也得穴,不假六分全燒。

    ”以拄杖卓一下,曰:“這個是根,那個是穴?”擲下拄杖曰:“這個是穴,又喚甚麼作根?咄! 是何言欤!” 雲峰志璿禅師潭州雲峰志璿祖燈禅師,南粵陳氏子。

    上堂: “休去歇去,一念萬年去,寒灰枯木去,古廟香爐去,一條白練去。

    大衆,古人見處,如日晖空,不著二邊,豈堕陰界?堪嗟後代兒孫,多作一色邊會。

     山僧即不然,不休去,不歇去。

    業識茫茫去,七颠八倒去,十字街頭鬧浩浩地,聲色裡坐卧去,三家村裡,盈衢塞路,荊棘裡遊戲去。

    刀山劍樹,劈腹剜心,镬湯爐炭,皮穿骨爛去。

    如斯舉唱,大似三歲孩兒輥繡毬。

    ”上堂:“一切聲是佛聲,塗毒鼓透入耳朵裡。

    一切色是佛色,鐵蒺蔾穿過眼睛中。

    好事不如無。

    ” 便下座。

    上堂:“盡乾坤大地,是個熱鐵圓,汝等諸人向甚麼處下口?”良久曰:“吞不進,吐不出。

    ”上堂:“瘦竹長松滴翠香,流風疏月度炎涼。

    不知誰住原西寺,每日鐘聲送夕陽。

    ” 上堂: “聲色頭上睡眠,虎狼群裡安禅。

    荊棘林内翻身,雪刃叢中遊戲。

    竹影掃階塵不動,月穿潭底水無痕。

    ”上堂:“不是風動,不是幡動,衲僧失卻鼻孔。

    是風動,是幡動,分明是個漆桶。

     兩段不同,眼暗耳聾。

    澗水如藍碧,山花似火紅。

    ”上堂,僧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築著額頭磕著鼻。

    ”曰:“意旨如何?”師曰:“驢駝馬截。

    ”曰: “向上還有事也無?”師曰:“朝到西天,暮歸唐土。

    ”曰:“謝師答話。

    ” 師曰:“大乘砑郎當。

    ”僧退,師乃曰:“僧問西來意,築著額頭磕著鼻,意旨又如何?驢駝并馬載,朝到西天暮歸唐,大乘恰似砑郎當。

    何故?沒量大人,被語脈裡轉卻。

    ”遂拊掌大笑,下座。

    僧問:“丹霞燒木佛,院主為甚麼眉須堕落?”師曰: “一人傳虛,萬人傳實。

    ”曰:“恁麼則不落也。

    ”師曰:“兩重公案。

    ”曰:“學人未曉,特伸請益。

    ”師曰: “筠袁虔吉,頭上插筆。

    ”問:“德山入門便棒,意旨如何?”師曰:“束杖理民。

    ”曰: “臨濟入門便喝,又作麼生?”師曰:“不言而化。

    ”曰:“未審和尚如何為人?”師曰:“一刀兩段。

    ”問:“無縫鐵門,請師一啟。

    ”師曰:“進前三步。

    ”曰:“向上無關,請師一閉。

    ”師曰:“退後一尋。

    ”曰: “不開不閉,又作麼生?”師曰:“吽吽!” 便打。

     慧林常悟禅師東京慧林常悟禅師,僧問:“若不傳法度衆生,舉世無由報恩者。

    未審傳個甚麼法?”師曰: “開宗明義章第一。

    ”問:“達磨未來時如何?”師曰:“省得草鞋錢。

    ”曰:“來後如何?”師曰:“重疊關山路。

    ” 道場有規禅師安吉州道場有規禅師,婺州姜氏子。

    上堂,拈拄杖曰:“還見麼?窮諸玄辯,若一毫置于太虛。

     竭世樞機,似一滴投于巨壑。

    德山老人雖則焚其疏鈔,也是賊過後張弓。

     且道文彩未彰以前,又作麼生理論?三千劍客今何在,獨許莊周緻太平。

    ” 上堂:“種田博飯,地藏家風。

    客來吃茶,趙州禮度。

     且道護聖門下,别有甚麼長處?”良久曰:“尋常不放山泉出,屋底清池冷照人。

    ”化士出問: “促裝已辦,乞師一言。

    ”師曰:“好看前路事,莫比在家時。

    ”曰:“恁麼則三家村裡,十字街頭,等個人去也。

    ”師曰: “照顧打失布袋。

    ” 延慶可複禅師越州延慶可複禅師,上堂:“胡來胡現,漢來漢現。

    忽然胡漢俱來時,如何祗準?”良久曰: “落霞與孤鹜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參!”上堂,蓦拈拄杖橫按膝上,曰: “苦痛深,苦痛深。

     碧潭千萬丈,那個是知音?”卓一下,下座。

     道場慧顔禅師安吉州道場慧顔禅師,上堂:“世尊按指,海印發光。

    ”拈拄杖曰:“莫妄想。

    ”便下座。

     雙峰宗達禅師溫州雙峰普寂宗達佛海禅師,僧問:“如何是永嘉境?”師曰:“華蓋峰。

    ”曰:“如何是境中人?”師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