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十

關燈


    獨入黃泉中。

    池台既已沒。

    墳壟向應空。

    惟當松柏裡。

    千年恒動風。

     愛離誰忍心中愛。

    分為别後思。

    幾時相握手。

    嗚噎不能辭。

    雖言萬裡隔。

    猶有望還期。

    如何九泉下。

    更無相見時。

     五盛陰附先去非長别。

    後來非久親。

    新墳将舊冢。

    相次似魚鱗。

    茂陵誰辯漢。

    骊山讵識秦。

    千年與昨日。

    一種并成塵。

    定知今世土。

    還是昔時人。

    焉能取他骨。

    複持埋我身。

     遊明慶寺詩(陳姚察遇見蕭祭酒書明慶寺禅房詩。

    覽之怆然憶此寺。

    仍用蕭韻述懷) 地靈居五淨。

    山幽寂四禅。

    月宮臨鏡石。

    華贊繞峰蓮。

    霞晖間旛影。

    雲氣合爐煙。

    迥松高偃蓋。

    瀑水細分泉。

    含風萬籁響。

    裛露百華鮮。

    宿昔尋真趣。

    結友亟留連。

    山庭步靃靡澗沚濯潺湲因斯事熏習。

    便得息攀緣。

    何言遂雲雨。

    懷此怅悠然。

    徒有南登望。

    會逐東流旋。

      詠懷詩陳張君祖運形不标異。

    澄懷恬無欲。

    坐楞栖王侯。

    門可回金毂。

    風來詠逾清。

    鱗萃淵不觸。

    斯乃玄中子。

    所以矯逸足。

    何必玩幽閑。

    清衿表離俗。

    百齡茍未遐。

    昨辰亦非促。

    羲騰望舒映。

    曩今疊相燭。

    一世皆逆旅。

    安悼電往速。

    區區雖非黨。

    兼忘混礫玉。

    怪神罔叢穢。

    要在夷心曲。

      靈飙起情浪。

    飛雲騰逆鱗。

    茍擢南陽秀。

    固集三造賓。

    緬懷結寂夜。

    味藻詠終晨。

    近伫時無遘。

    誰與拂流塵。

    眇情奇極眄。

    蕭條獨遨神。

    相忘東溟裡。

    何晞西潮津。

    我崇道無廢。

    長謠想義人。

      遙遁播荊衡。

    杖策憩南郢。

    遭動委浪迹。

    遇靖恬夷性。

    柎卷從老話。

    揮綸與莊詠。

    遐眺獨緬想。

    蕭神飙塵正。

    時無喜惠偶。

    絕韻将誰聽。

    習子茂芳标。

    有欣微音令。

    穎敷淩霜茜葩熙三春盛。

    拂翮期霄翔。

    豈與桑榆競。

    我混不材姿。

    遺情忘雕映。

    雖非峄陽椅。

    聊以敲泗磬。

     贈沙門竺法頵三首沙門竺法頵遠還西山。

    作詩以贈。

    因亦嘲之。

    省其二經。

    聊為之贊。

     郁郁華陽嶽。

    絕雲枕飛峰。

    峭壁溜靈泉。

    秀嶺森青松。

    懸岩廓峥嵘。

    幽谷正寥籠。

    丹崖栖奇逸。

    碧室禅六通。

    泊寂清神氣。

    綿眇矯妙蹤。

    止觀着無無。

    還淨滞空空。

    外物豈大悲獨往非玄同。

    不見舍利弗。

    受屈維摩公。

      至人如影響。

    靈慧陶億刹。

    應方恢權化。

    兆類蒙慈悅。

    冥冥積塵寐。

    永在岩底閉。

    廢聰無通昭。

    遺形不洞滅。

    明哉如來降。

    豁矣啟潛穴。

    幽精淪朽壤。

    孰若阿維察。

    遙謝晞玄疇。

    何為自矜潔。

     邈邈慶城标。

    峨峨浮雲嶺。

    峻蓋十二嶽。

    獨秀閻浮境。

    丹流環方基。

    瑤堂臨峭頂。

    澗滋甘泉液。

    崖蔚芳芝穎。

    翹翹美化倫。

    眇眇淩岩正。

    肅拱望妙覺。

    呼吸晞齡永。

    茍能夷沖心。

    所憩靡不靜。

    萬物可逍遙。

    何必栖形影。

    勉尋大乘軌。

    練神超勇猛。

     道樹經贊峨峨王舍國。

    郁郁靈竹園。

    中有神化長。

    空觀體善權。

    私呵晞光景。

    豈識真迹端。

    恢恢道明玄。

    解發至神歡。

    飄忽淩虛起。

    無雲受慧難。

      三昧經贊迹超十二燒。

    戒由三昧成。

    賢行極妙住。

    道志慧以明。

    九本既殊動。

    四禅不同冥。

    淵哉不起滅。

    始自無從生。

    借問導氣倫。

    安測泥洹靈。

      詩序省贈法頵詩。

    經通妙遠亹亹清绮。

    雖雲言不盡意。

    殆亦幾矣。

    夫詩者志之所之。

    意迹之所寄也。

    志妙玄解神無不暢。

    夫未能冥達玄通者。

    惡得不有仰鑽之詠哉。

    吾想茂德之形容。

    雖栖守殊塗。

    标寄玄同仰代答之。

    未足盡美。

    亦各言其志也。

    其辭曰。

     庾僧淵答真樸運既判。

    萬象森已形。

    精靈感冥會。

    變化靡不經。

    波浪生死徒。

    彌綸始無名。

    舍本而逐末。

    悔吝生有情胡不絕可欲。

    反宗歸無生。

    達觀均有無。

    蟬蛻豁朗明。

    逍遙衆妙津。

    栖凝于玄冥。

    大慈順變通。

    化育曷常停。

    幽閑自有所。

    豈與菩薩并。

    摩诘風微指。

    權道多所成。

    悠悠滿天下。

    孰識秋露情。

      張君祖茫茫混成始。

    豁矣四天朗。

    三辰環須彌。

    百億同一像。

    靈和陶煙熅。

    會之有妙長。

    大慈濟群生。

    冥感如影響。

    蔚蔚沙彌衆。

    粲粲萬心仰。

    誰不欣大乘。

    兆定于玄曩。

    三法雖成林。

    居士亦不黨。

    不見虬與龍。

    灑鱗淩霄上。

    沖心超遠寄。

    浪懷邈獨往。

    衆妙常所晞。

    維摩餘所賞。

    茍未體善權。

    與子同□仿。

    悠悠誠滿域。

     所遺在廢想。

      庾僧淵答遙望華陽嶺。

    紫霄籠三辰。

    瓊岩朗璧室。

    玉潤灑靈津。

    丹谷挺樛樹。

    季穎奮晖薪。

    融飙沖天籁。

    逸響互相因。

    鸾鳳翔回儀。

    虬龍灑飛鱗。

    中有沖^3□士。

    耽道玩妙均。

    高尚凝玄寂。

    萬物忽自賓。

    栖峙遊方外。

    超世絕風塵。

    翹想晞眇蹤。

     矯步尋若人。

    泳嘯舍之去。

    榮麗何足珍。

    濯志八解淵。

    遼朗豁冥神。

    研機通微妙。

    遺覺忽忘身。

    居士成有黨。

    顧眄非疇親。

    借問守常徒。

    何以知反真。

      炀帝谒方山靈岩寺隋後梵宮既隐隐。

    靈岫亦沉沉。

    平郊送晚日。

    高峰落遠陰。

    迥旛飛曙嶺。

    疏鐘響晝林。

    蟬鳴秋氣近。

    泉吐石溪深。

    抗迹禅枝地。

    發念菩提心。

     奉和方山靈岩寺應教諸葛穎名山鎮江海。

    梵宇駕風煙。

    畫栱臨松蓋。

    鑿牖對峰蓮。

    雷出階基下。

    雲歸梁棟前。

    靈光辨晝夜。

    輕衣數劫年。

    一陪香作食。

    長用福為田。

     正月十五日于通衢建燈夜升南樓一首隋炀帝法輪天上轉。

    梵聲天上來。

    燈樹千光照。

    華焰七枝開。

    月影凝流水。

    春風含夜梅。

    幡動黃金地。

    鐘發琉璃台。

     奉和通衢建燈應教諸葛穎芳衢澄夜景。

    法炬爛參差。

    逐輪時徙睿。

    桃華生落枝。

    飛煙繞定室。

    浮光映瑤池。

    垂閣登臨罷。

    歌管乘空移。

      舍舟登陸示慧日道場玉清玄壇德衆一首隋炀帝天淨宿雲卷。

    日舉長川旦。

    飒灑林華落。

    逶迤風柳散。

    孤鶴逝追群。

    啼莺遠相喚。

    蓮舟水處盡。

    畫輪途始半。

    江浐各自遙。

    東西并興歎。

    已熏禅慧力。

    複籍金丹捍。

    有異三川遊。

    曾非四門觀。

    于焉履妙道。

    超然登彼岸。

     隋著作王胄卧疾閩越述淨名意餘卧疾閩海。

    彌留旬朔。

    善友颙法師。

    勸餘以淨名妙典調伏身心。

    力疾粗陳其意。

    敬簡法師雲爾。

     客行萬餘裡。

    渺然滄海上。

    五嶺常炎郁。

    百越多山瘴。

    兼以勞形神。

    遂此嬰疲恙。

    桐雷邈已遠。

    砭石良難訪。

    抱影私自憐。

    沾衿獨惆怅。

    毗城有長者。

    生平夙所尚。

    複藉大因緣。

    勉以深回向。

    心路資調伏。

    于焉念實相。

    水沫本難摩。

    幹城空有狀。

    是生非至理。

    是我皆虛妄。

    求之不可得。

    誰其受業障。

    信矣大醫王。

      茲力誠無量。

     薛道衡展敬上鳳林寺淨土連幽谷。

    寶塔對危峰。

    林栖丹穴鳳。

    地迩白沙龍。

    獨岩樓迥出。

    複道閣相重。

    洞開朝霧斂。

    石濕哓雲濃。

    高筱低雲蓋。

    風枝響和鐘檐陰翻細柳。

    澗影落長松。

    珠柱浮明月。

    蓮座吐芙蓉。

    隐淪徒有意。

    心迹示相從。

     梁開善寺藏法師奉和武帝三教詩一首心源本無二。

    學理共歸真。

    四執迷叢藥。

    六味增苦辛。

    資緣良雜品。

    習性不同循。

    至覺随物化。

    一道開異津。

    大士流權濟。

    訓義乃星陳。

    周孔尚忠孝。

    立行肇君親。

    老氏貴裁欲。

    存生由外身。

    出言千裡善。

    芬為窮世珍。

    坦空非即有。

    三明似未臻。

    近識封岐路。

    分镳疑異塵。

    安知悟雲慚。

    究極本同倫。

    我皇體斯會。

     妙鑒出機神。

    眷言總歸辔回照引生民。

    顧惟慚宿殖。

    邂逅逢嘉辰。

    願陪入明解。

     負暮有攸因。

     太宗文皇帝谒并州興國寺二首回銮遊福地。

    極目玩芳晨。

    梵鐘交二響。

    法日轉雙輪。

    寶刹遙承露。

    天華近足春。

    未佩蘭猶小。

    無絲柳尚新。

    圓光低月殿。

    碎影亂風筠。

    對此留餘想。

    超然離俗塵。

     文帝詠佛殿前幡唐後拂霞疑轉電。

    騰虛狀寫虹。

    屈申煙霧裡。

    低舉白雲中。

    紛披乍依迥。

    制曳或從風。

    念茲輕薄質。

    無翅強搖空。

     常州弘善寺宣法師三首奉和窦使君同恭法師詠高僧二首竺佛圖澄大誓憫塗炭。

    乘機入生死。

    中州法既弘。

    葛陂暴亦止。

    乳孔光一室。

    掌鏡徹千裡。

    道盛咒蓮華。

    災生吟棘子。

    埋石緣雖謝。

    流沙化方始。

     釋僧肇般若惟絕鑒。

    涅槃固無名。

    先賢未始覺。

    之子唱希聲。

    秦王嗟理詣。

    童壽揖詞清。

    徽音聞廬嶽。

    精難動中京。

    适驗方袍裡。

    奇才複挺生。

     秋日遊東山寺尋殊昙二法師木落樹^3□燥。

    水清流漻寂。

    屬此悲哉氣。

    複茲羁旅戚。

    奚用寫繁憂。

    山泉恣遊曆。

    萬丈窺深澗。

    千尋仰絕壁。

    傍嶺竹參差。

    緣崖藤幂曆。

    行行極幽邃。

    去去逾空寂。

    果值息心侶。

    喬枝方挂錫。

    圍繞悉旃檀。

    純良豈砂礫。

    妙法誠無比。

     深經解怨敵。

    心歡即頂禮。

    道存仍目擊。

    慧力幸已逢。

    疑網于焉析。

    豈直祛煩惱。

    方期拯深溺。

     帝谒大慈恩寺一首并和唐今上日宮開百仞。

    月殿聳千尋。

    華蓋飛圓影。

    幡紅曳曲陰。

    霞绮遙珑帳。

    叢珠細網林。

    寥廓煙雲表。

    超然物外心。

     大慈恩寺沙門和皇風扇祇樹。

    至德茂禅林。

    仙華曜日彩。

    神幡曳遠陰。

    绮殿籠霞影。

    飛閣出雲心。

    細草希茲澤。

    恩光重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