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六

關燈
辯。

    盡遊玩之美緻足樂耶。

    吾春初卧疾極成委弊。

    雖西山白鹿懼不能愈。

    子豫赤丸尚憂未振。

    高卧六安。

    每思扁鵲之問。

    靜然四屋。

    念絕修都之香。

    豈望文殊之來。

    獨思吳客之辯。

     屬以皇上慈被率土甘露聿宣。

    鳴銀鼓于寶坊。

    轉金輪于香地。

    法雷驚夢慧日晖朝。

    道俗輻湊遠迩畢集。

    聽衆白黑日可兩三萬。

    獨以疾障緻隔聞道。

    豈止楊濮有關外之傷。

    周南起留滞之恨。

    第十三日始侍法筵。

    所以君長近還未堪執筆。

    敬祖前邁裁欲勝衣。

    每自念此□然失慮。

    江之永矣。

    寤寐相思。

    每得弟書輕痾遣疾。

     尋别有信。

    此無所申。

     寺刹佛塔諸銘頌。

     南齊仆射王奂枳園寺刹下石記一首。

    染沈約。

     佛教東流适未尤着。

    始自洛京盛于江左。

    晉故車騎将軍琅耶王劭。

    玄悟獨哓信解淵微。

    于承祖文獻公清廟之北造枳園精舍。

    其始則芳枳樹籬。

    故名因事立。

     雖房殿嚴整而寶刹未樹。

    劭玄孫尚書仆射南徐州大守王奂。

    深達法相洞了宗極。

      勤誠外着仁隐内弘。

    食不過中者一十一載。

    雖翼務朝端而事鄰柰圃。

    日者用翰湘州樹麾蠡服。

    位與年升秩随歲厚。

    顧惟恩隆主盻寵結皇情。

    任處東方寄深外屏。

     徒欲盡能竭慮知無不為。

    下彼民和上宣聖澤。

    而自以力弱途遠終慚短效。

    且義止今生報褰來果。

    非所以酬鴻贶于冥津。

    暢丹誠于遐劫。

    自乘傳衡臯辭簪派渚。

    誓于舊寺光樹五層。

    捐割蕃俸十遺其一。

    凡厥所收三十有六萬。

    齊之永明六年六月三日。

    蓋木運将啟之令辰。

    上帝步天之嘉日。

    乃抗崇表于蒼雲植重扃于玄壤。

    仰願宸居納佑福履攸歸。

    八神警室萬隻翼體。

    寶祚隆邈比固須彌。

    靈算遐永齊軌常住。

    諸聖延祥。

    挹天和于少極。

    蕃王碩茂。

    播宗英于梁楚。

    群後流克讓之風。

    庶民垂可封之德。

    含生恺樂物不夭性。

    嘉谷年登餘糧栖畝。

    夷荒由附邊城解柝。

    家備十善人懷六度。

    魔衆稽颡外道屈膝。

    抽薪止火折劍摧鋒。

    拯幽酸于無擇。

    陟神化于有頂。

    三界五道鹹同斯願。

    刊石重壤式昭厥心。

     齊竟陵王題佛光文一首。

     夫理貫空寂。

    雖镕範不能傳。

    業動因應。

    非形相無以感。

    是故日華月釆昭曜天外。

    方區散景咫尺塵方。

    太祖皇帝。

    濯衿慧水凝神淨域。

    厭世瑤陛遷靈寶地。

     竟陵王諱。

    泣明台之不臨。

    恸高山之方遠。

    慕瓶王意憤殷雙樹。

    永惟可以炳發神功崇高妙業。

    莫若裁金寫好資匠傳儀。

    以皇齊之四年月日子。

    敬制釋迦像一軀。

     尊麗自天工非世造。

    色符留影妙越栴香。

    俾谷林之思永旌于萬劫。

    用刊徽迹式垂不朽。

    雲爾。

     彌陀佛銘。

      法身無像。

    常住非形。

    理空反應。

    智滅為靈。

    窮寂震響。

    大夜開冥。

    眇哉遐壽。

    非歲非齡。

    物愛雕彩。

    人榮寶飾。

    事儉欲興。

    情充累息。

    至矣淵聖。

    流仁動恻。

    順彼世心。

    成茲願力。

    于惟淨土。

    既麗且莊。

    琪路異色。

    林沼焜煌。

    靡胎靡娠。

    化自餘方。

    托生在焉。

    紫蔕青房。

    眷言安養。

    興言遐适。

    報路雖辰。

    由心咫尺。

    幽誠曷寄。

    刊靈表迹。

    □□尊儀。

    圖金寫石。

    随柁玉沙。

    乍來乍往。

    玲珑寶樹。

    因風發響。

    願遊彼國。

    晨翹慕想。

    七珍非羨。

    三達斯仰。

     瑞石像銘(并序)。

      夫靈應微遠。

    無迹可追。

    心路照通。

    有感斯順。

    我皇體神禦極。

    挹睿臨幹。

     幽顯成帙。

    無思不服。

    若夫二儀葉德。

    五精翼化。

    下洞淵泉。

    上達蒼昊。

    天無息瑞。

    地不湮祥。

    十住仿□于林禦。

    應真盻蚃于清夜。

    素毫月舉。

    騰光于梵室。

    妙趾神行。

    布武于椒殿。

    至于事荷缃諜既表祯圖。

    無不雲霏霧委盈簡被策。

    莫黑三距眇千齡而再現。

    暠露淳腴望鳳蓋而沾陛。

    此皆舜日未書。

    堯年罕降。

    豈直朱烏動色。

    玄秬相趣而已哉。

    嘉玉遠自北戎。

    梁弱水而委質。

    潤徹瑰奇。

    曠世之所不睹。

    白金近發東山。

    剖幽岩而啟瑞。

    滂被崖巘。

    鴻靈之所未刊。

    雖複素環之絕贶燭銀之瑤寶方斯蔑如也。

    若夫金石貝剛非遊泳之質。

    自非淬德潛衍。

    感極回靈。

     豈變堅沈之體顯輕浮之相。

    維永明七年某月。

    爰有祥石眇發天津。

    漾海因潮翻流回至。

    表異浙河獻奇禁圃。

    瓊瑜等潤精金比色。

    帝上眷幽關之易啟。

    咨玄應之無方。

    雖析事寂寥而因心咫尺。

    愛其貞恒之性。

    嘉其可久之姿。

    莫若圖妙像于旃香。

    寫遺影于祇樹。

    乃诏名工。

    是镌是琢。

    靈相瑞華煥同神造。

    至于雕削之餘。

     遺刊委斲。

    方圓小大觸水斯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