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
關燈
小
中
大
說罪忏悔。
既忏悔已。
身心不懈。
複更誦讀大乘經典。
大乘力故。
空中有聲。
告言法子。
汝今應當向十方佛贊說大乘。
于諸佛前自說己過。
諸佛如來是汝慈父。
汝當自說舌根所作不善惡業。
此舌根者。
動惡業相。
妄言绮語惡口兩舌。
诽謗妄語。
贊歎邪見。
說無益語。
如是衆多諸雜惡業。
構鬥壞亂法說非法。
如是衆罪。
今悉忏悔。
諸世雄前。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
遍禮十方佛。
合掌長跪當作是語。
此舌過患無量無邊。
諸惡業刺從舌根出。
斷正法輪從此舌起。
如此惡舌斷功德種。
于非義中多端強說。
贊歎邪見如火益薪。
猶如猛火傷害衆生。
如飲毒者無瘡疣死。
如此罪報惡邪不善。
當堕惡道百劫千劫。
以妄語故堕大地獄。
我今歸向南方諸佛發露黑惡。
作是念時。
空中有聲。
南方有佛名栴檀德。
彼佛亦有無量分身。
一切諸佛。
皆說大乘除滅罪惡。
如此衆罪。
今向十方無量諸佛大悲世尊。
發露黑惡誠心忏悔。
說是語已。
五體投地。
複禮諸佛。
是時諸佛。
複放光明照行者身。
令其身心自然歡喜。
發大慈悲普念一切。
爾時諸佛廣為行者。
說大慈悲及喜舍法。
亦教愛語修六和敬。
爾時行者。
聞此教敕心大歡喜。
複更誦習終不懈息。
空中複有微妙音聲出如是言。
汝今應當身心忏悔。
身者殺盜淫。
心者念諸不善。
造十惡業及五無間。
猶如猿猴。
亦如黐膠。
處處貪着遍至一切六情根中。
此六根業。
枝條華葉。
悉滿三界二十五有一切生處。
亦能增長無明老死十二苦事。
八邪八難無不經中。
汝今應當忏悔如是惡不善業。
爾時行者聞此語已。
問空中聲。
我今何處行忏悔法。
時空中聲即說是語。
釋迦牟尼名毗盧遮那遍一切處。
其佛住處名常寂光。
常波羅蜜所攝成處。
我波羅蜜所安立處。
淨波羅蜜滅有相處。
樂波羅蜜不住身心相處。
不見有無諸法相處。
如寂解脫。
乃至般若波羅蜜。
是色常住法故。
如是應當觀十方佛。
時十方佛各伸右手。
摩行者頭作如是言。
善哉善哉善男子。
汝誦讀大乘經故。
十方諸佛。
說忏悔法菩薩所行。
不斷結使不住使海。
觀心無心。
從颠倒想起。
如此想心。
從妄想起。
如空中風無依止處。
如是法相不生不滅。
何者是罪。
何者是福。
我心自空。
罪福無主。
一切法如是。
無住無壞。
如是忏悔。
觀心無心。
法不住法中。
諸法解脫滅谛寂靜。
如是想者名大忏悔。
名莊嚴忏悔。
名無罪相忏悔。
名破壞心識。
行此忏悔者。
身心清淨不住法中。
猶如流水。
念念之中。
得見普賢菩薩及十方佛。
時諸世尊。
以大悲光明。
為于行者說無相法。
行者聞說第一義空。
行者聞已。
心不驚怖。
應時即入菩薩正位。
佛告阿難。
如是行者。
名為忏悔。
此忏悔者。
十方諸佛。
諸大菩薩。
所忏悔法。
佛告阿難。
佛滅度後。
佛諸弟子。
若有忏悔惡不善業。
但當誦讀大乘經典。
此方等經是諸佛眼。
諸佛因是得具五眼。
佛三種身從方等生。
是大法印印涅槃海。
如此海中。
能生三種佛清淨身。
此三種身。
人天福田應供中最。
其有誦讀大方等典。
當知此人具佛功德。
諸惡永滅從佛慧生。
爾時世尊。
而說偈言 若有眼根惡 業障眼不淨 但當誦大乘 思念第一義 是名忏悔眼 盡諸不善業 耳根聞亂聲 壞亂和合義 由是起狂亂 猶如癡猿猴 但當誦大乘 觀法空無相 永盡一切惡 天耳聞十方 鼻根着諸香 随染起諸觸 如此狂惑鼻 随染生諸塵 若誦大乘經 觀法如實際 永離諸惡業 後世不複生 舌根起五種 惡口不善業 若欲自調順 應勤修慈心 思法真寂義 無諸分别相 心根如猿猴 無有暫停時 若欲折伏者 當勤誦大乘 念佛大覺身 力無畏所成 身為機關主 如塵随風轉 六賊遊戲中 自在無挂礙 若欲滅此惡 永離諸塵勞 常處涅槃城 安樂心恬怕 當誦大乘經 念諸菩薩母 無量勝方便 從思實相得 如此等六法 名為六情根 一切業障海 皆從妄想生 若欲忏悔者 端坐念實相 衆罪如霜露 慧日能消除 是故應至心 忏悔六情根 說是偈已。
佛告阿難。
汝
既忏悔已。
身心不懈。
複更誦讀大乘經典。
大乘力故。
空中有聲。
告言法子。
汝今應當向十方佛贊說大乘。
于諸佛前自說己過。
諸佛如來是汝慈父。
汝當自說舌根所作不善惡業。
此舌根者。
動惡業相。
妄言绮語惡口兩舌。
诽謗妄語。
贊歎邪見。
說無益語。
如是衆多諸雜惡業。
構鬥壞亂法說非法。
如是衆罪。
今悉忏悔。
諸世雄前。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
遍禮十方佛。
合掌長跪當作是語。
此舌過患無量無邊。
諸惡業刺從舌根出。
斷正法輪從此舌起。
如此惡舌斷功德種。
于非義中多端強說。
贊歎邪見如火益薪。
猶如猛火傷害衆生。
如飲毒者無瘡疣死。
如此罪報惡邪不善。
當堕惡道百劫千劫。
以妄語故堕大地獄。
我今歸向南方諸佛發露黑惡。
作是念時。
空中有聲。
南方有佛名栴檀德。
彼佛亦有無量分身。
一切諸佛。
皆說大乘除滅罪惡。
如此衆罪。
今向十方無量諸佛大悲世尊。
發露黑惡誠心忏悔。
說是語已。
五體投地。
複禮諸佛。
是時諸佛。
複放光明照行者身。
令其身心自然歡喜。
發大慈悲普念一切。
爾時諸佛廣為行者。
說大慈悲及喜舍法。
亦教愛語修六和敬。
爾時行者。
聞此教敕心大歡喜。
複更誦習終不懈息。
空中複有微妙音聲出如是言。
汝今應當身心忏悔。
身者殺盜淫。
心者念諸不善。
造十惡業及五無間。
猶如猿猴。
亦如黐膠。
處處貪着遍至一切六情根中。
此六根業。
枝條華葉。
悉滿三界二十五有一切生處。
亦能增長無明老死十二苦事。
八邪八難無不經中。
汝今應當忏悔如是惡不善業。
爾時行者聞此語已。
問空中聲。
我今何處行忏悔法。
時空中聲即說是語。
釋迦牟尼名毗盧遮那遍一切處。
其佛住處名常寂光。
常波羅蜜所攝成處。
我波羅蜜所安立處。
淨波羅蜜滅有相處。
樂波羅蜜不住身心相處。
不見有無諸法相處。
如寂解脫。
乃至般若波羅蜜。
是色常住法故。
如是應當觀十方佛。
時十方佛各伸右手。
摩行者頭作如是言。
善哉善哉善男子。
汝誦讀大乘經故。
十方諸佛。
說忏悔法菩薩所行。
不斷結使不住使海。
觀心無心。
從颠倒想起。
如此想心。
從妄想起。
如空中風無依止處。
如是法相不生不滅。
何者是罪。
何者是福。
我心自空。
罪福無主。
一切法如是。
無住無壞。
如是忏悔。
觀心無心。
法不住法中。
諸法解脫滅谛寂靜。
如是想者名大忏悔。
名莊嚴忏悔。
名無罪相忏悔。
名破壞心識。
行此忏悔者。
身心清淨不住法中。
猶如流水。
念念之中。
得見普賢菩薩及十方佛。
時諸世尊。
以大悲光明。
為于行者說無相法。
行者聞說第一義空。
行者聞已。
心不驚怖。
應時即入菩薩正位。
佛告阿難。
如是行者。
名為忏悔。
此忏悔者。
十方諸佛。
諸大菩薩。
所忏悔法。
佛告阿難。
佛滅度後。
佛諸弟子。
若有忏悔惡不善業。
但當誦讀大乘經典。
此方等經是諸佛眼。
諸佛因是得具五眼。
佛三種身從方等生。
是大法印印涅槃海。
如此海中。
能生三種佛清淨身。
此三種身。
人天福田應供中最。
其有誦讀大方等典。
當知此人具佛功德。
諸惡永滅從佛慧生。
爾時世尊。
而說偈言 若有眼根惡 業障眼不淨 但當誦大乘 思念第一義 是名忏悔眼 盡諸不善業 耳根聞亂聲 壞亂和合義 由是起狂亂 猶如癡猿猴 但當誦大乘 觀法空無相 永盡一切惡 天耳聞十方 鼻根着諸香 随染起諸觸 如此狂惑鼻 随染生諸塵 若誦大乘經 觀法如實際 永離諸惡業 後世不複生 舌根起五種 惡口不善業 若欲自調順 應勤修慈心 思法真寂義 無諸分别相 心根如猿猴 無有暫停時 若欲折伏者 當勤誦大乘 念佛大覺身 力無畏所成 身為機關主 如塵随風轉 六賊遊戲中 自在無挂礙 若欲滅此惡 永離諸塵勞 常處涅槃城 安樂心恬怕 當誦大乘經 念諸菩薩母 無量勝方便 從思實相得 如此等六法 名為六情根 一切業障海 皆從妄想生 若欲忏悔者 端坐念實相 衆罪如霜露 慧日能消除 是故應至心 忏悔六情根 說是偈已。
佛告阿難。
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