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錄卷第一
關燈
小
中
大
天地始第一(明儒釋序天地開辟物象始興之事)
艾儒為儒奮于休聲(艾長也。
老而有道時人所重曰艾。
所謂刻意尚行離世異端有上古之風。
此乃山谷之士。
非常人所好者也。
奮擊也。
休美也)。
群儒即而慕教焉(群衆也。
即就也。
以艾儒博識休美群儒就而習學者也。
此評世教誨之道遊居好學者之可慕焉)予小子或以宇宙權輿。
再拜緻懷者(予小子謙也。
或疑也。
宇宙天地也。
權輿初始也。
言我疑于天地初始開辟之事。
再拜而伸及懷抱者也)艾儒曰。
富哉問之也(富盛大也)吾知夫天地溟涬之人也(溟幸廣大無際混然未分之貌也)旦旦乎(旦旦明曉也。
如言三辰昭昭也)居吾語汝(居坐也。
起而緻問故令複坐而示之)易有太極是生兩儀(鈎命決雲。
易有五太。
一太易氣象未分也。
二太初元氣萌也。
三太始形之端也。
四太素形變有質也。
五太極形質已具也。
從太極而生天地清濁兩儀也)厥初未兆。
馮馮翼翼。
澒澒洞洞。
清濁一理。
混沌無象(澒胡孔反。
大水貌也。
厥其也。
淮南子雲。
天地未形馮馮翼翼洞洞灟灟。
皆形象未分之謂也。
混沌者未開通之貌也)殆元氣鴻蒙萌芽資始(殆及也。
資助也。
鴻蒙混元之氣也。
莊子文)粵若盤古生乎其中。
萬八千歲(天地未分。
猶如雞子。
清濁既兆。
是曰兩儀。
清氣為天。
濁氣為地。
和氣為人。
是為三才。
然後盤古生乎其中。
治萬八千歲矣)天地開辟。
天日高一丈。
地日厚一丈。
盤古日。
長一丈。
頭極東。
足極西。
左手極南。
右手極北。
開目為曙。
閉目為夜。
呼為暑。
吸為寒。
吹氣成風雲吐。
聲成雷霆(天地既開。
天則日高一丈。
地則日厚一丈。
盤古四體極大。
極盡也。
曙明也)。
四時行焉。
萬物生焉。
八纮九圍之大。
其孰與多(八纮四方四角也。
九圍九州島。
又八方中央)三皇五紀之尊。
其孰與先也(三皇伏犧神農黃帝也五紀金木水火土也伏犧木紀神農火紀黃帝土紀金天金紀颛顼水紀以五行相生受命百代可知也)太古之時。
燔黍擗豚。
污樽抔飲。
蒉桴土鼓(燔燒也。
中古未有釜甑。
擇米擗肉加于燒石之上而食之。
污樽鑿地為樽也。
抔音步侯反。
手掬之也。
蒉音凷。
捊鼓杖也。
以凷土為鼓杖也)冬則居茔窟。
夏則居橧巢(寒則累土暑則聚薪柴居其上也)未有火化食。
草木之實。
鳥獸之肉。
飲其血。
茹其毛(文選茹謂啖食也)未有絲麻。
衣以羽皮(此上古之時也)後聖有作。
然後修火化之利(修治也)範金合土(鑄燒器用也)以為台榭宮室戶牖。
以炮以燔(加于火上)以烹(煮之镬者)以炙(貫之火上)以為醴酪(蒸釀之也。
酪酢酨也。
酢音醋。
酨音在。
有本阙此一句)治其絲麻以為布帛。
以養生送死。
以事鬼神焉。
自太古至于今。
年世不可勝紀。
伏犧之後。
凡四十餘萬年。
變化财成。
為君為臣。
為人為民(民劣下之稱也)害益興亡(害損也)前儒志之(志記也)後儒承之。
浩浩紛紛。
未可一日而殚論也已矣(殚盡也。
已上乃艾儒所叙天地開辟之事也)涪水之濱北山野夫背華離俗為日久矣(野夫謙也。
神清字靈庾。
姓章。
綿州昌明縣人。
兄弟三人出家。
師次也。
獨為颕拔。
綿州開元寺法雲和尚即其師也。
建中末卒于梓州惠義寺。
撰法花玄箋十卷。
釋氏年志三十卷。
律疏要決十卷。
語錄十卷。
二衆初學儀并識心澄觀。
俱舍決等論鈔共百餘卷)尚志于古而所知不博。
率躬由道而至方是礙。
爰在始學簉于鄉塾之末(塾學也。
禮雲。
鄉有塾。
黨有庠)聆儒風而悅之曰。
大哉儒言。
暨更業乎釋氏。
涉其涯始。
怖若河漢斷斷然無斁慊乎(暨及也。
更改也。
涯始畔岸也。
莊子雲。
驚怖焉其河漢而無極也。
斁厭慊恨也)若患聞之不早聞也曰何其曰幹竺聖人(幹竺天竺也。
聖人佛也)雲前劫既壞。
天地已空。
空而複成。
此劫方始(世界成住壞空各二十劫。
自人壽十歲百年增一年。
至八萬四千歲。
卻百年減一年至十歲名一劫。
如斯成住壞空共八十劫。
周而複始也)。
是時空有微風。
風漸乎烈。
居此界之下。
寔為風輪(烈猛也。
寔是也。
立世阿毘昙論雲。
世界空二十劫後将成。
乃有毘岚風鼓之而為風輪。
最居其下厚九億六萬由旬。
廣十二億三千四百五十由旬也)大雲升空。
降雨如軸。
積彼風輪之上結為水輪。
水輪最上堅凝為金。
如乳停膜。
是為金輪(地下一億六萬。
真金所成。
上餘八萬。
金銀銅鐵等七界雜成。
俱舍論雲。
水輪轉堅。
如乳凝冷也)三輪既成。
雨自空飛霔金輪上。
既廣且厚(雨渧如車軸。
晝夜不息。
猶如河瀉。
無數千年。
水厚二億四萬由旬。
廣十二億三千四百五十由旬。
周回三十六億一萬三百五十由旬)風擊此水。
清濁異質。
為梵世為空居(有風名攝持吹令世界成。
又有風名旋圓起成東西二州。
複有風名琵琶起成南州。
複有風名四方四角起成北州。
初成梵世。
由宿因緣梵王住處如一四天下大。
是時梵王生此。
梵子亦生也。
欲界六天猶如夢覺。
俄思往事。
爾時諸天結群遍滿案行。
鹹作是言。
昔日此處有須彌山善見城惡口園等。
如是皆憶也)為寶石。
為山海。
為土地。
為宮室。
品物惟錯(若風成山次第而上。
山則有頂。
若風起或正或傍。
山相或平或聳大地。
山川平凹岩洞穿穴。
皆由風勢不同也。
品類也。
錯雜也)區域肇成。
上界諸天死者下生。
體有飛光。
足若禦雲。
不飲不食。
年期無數(有天舍報于中受生。
複有天人壽終生四天下受人道生。
是時諸人喜樂為食。
依喜樂住意生化身。
自然光明安樂而住。
飛空中行。
是時日月未出于世。
星宿未有。
晝夜不分。
未辨年歲。
無男女父母姓字等事)洎乎地味如饴地皮孔甘林藤流芳香稻發滋(是時大海乍增乍減。
開川源路水所減處。
有地肥出。
大甘美味。
生長覆地。
色香觸味可愛具足如細蜂蜜。
複有地皮。
人皆食之。
地皮盡已次食林藤。
林藤盡已有自然粳稻。
香味充滿也)食此四者災乎其身。
其體堅重。
其光隐沒。
日月星辰從茲見矣(時有一人。
嗅此地肥香味。
起欲着心。
指撚大味。
嗅而甞之。
知其甘美。
餘人相効。
良由地味身稍堅重。
不能飛行。
身光失沒。
既失光已。
世界黑暗。
遂生日月乃出星辰遂着)蠲穢導氣。
人道成焉(蠲除也。
明也。
有大小不淨之事。
導氣有男女欲染之事也)。
忿悋既萌。
愛欲是興。
有父子焉(忿嗔也。
悋悭貪也。
由有愛悋遂起貪。
為人所侵。
則嗔由此。
顔容醜陋。
福德鮮少。
神通則失矣)有君臣焉。
畫野分邦。
列國興焉。
我疆我裡。
貨殖阜焉。
閑邪讨罪。
刑辟立焉(閑防也。
辟法也。
此皆建國之本也)。
自此閻浮提(則有州之地。
因閻浮樹以立名也)。
至于百億閻浮提。
自此四天下至于百億四天下(東弗毘提利養勝故。
西牛貨州用牛貨易也。
北爵丹越心直善故。
此四州天下也)。
距大鐵圍山(距至也。
以鐵圍山遶之也)。
皆同此時成。
為一大聖之寰宇也(此大千世界同為一佛王化之境也)。
至若人壽漸減。
減至于十。
減而複增。
增至八萬。
初二萬歲有鐵輪王。
次四萬歲有銅輪王。
次六萬歲有銀輪王。
後八萬歲有金輪王。
如此統一閻浮提。
至于二三四天下也(鐵輪王統一天下。
銅二天下。
銀三天下。
金統四天下也)。
今賢劫第九減也(賢劫千佛出。
今當第九減劫也)。
餘十一劫可知也。
于一減末。
三十饑馑。
二十疾疫。
十歲刀兵作矣。
是為小三災矣(減至三十歲有饑馑災。
七年七月七日。
由漫風起吹其方所。
令時節失度谷米不成也。
至二十歲有疾疫災。
由惡鬼神損害于人七月七日也。
至十歲時有刀兵災。
于相殺害。
唯有刀杖以自莊嚴。
七日七夜而止)。
劫既壞矣(世界欲壞。
諸天變身似犀。
晝夜三宣告令令修無覺定。
最為妙樂。
于壽終之後生勝光天。
後七日輪起于空時大地須彌皆發火焰。
俱時洞燃以其熱故吸下水輪水如蘇油一切皆盡)。
火災洞乎九天(九天欲界六天并初禅三天也)。
旋岚蕩乎三禅(旋岚風名蕩盡也。
風災至遍淨天也)。
水則湯湯然于焉其閑矣(湯音傷。
水流貌。
水災至二禅故雲其間。
七度火災一度水災。
七度水災一度風災)。
萬化既盡。
自壞之空(壞二十劫。
十九劫壞有情。
一劫壞無情也。
自此空二十劫)。
空之既成。
複為後劫始也(空已複二十劫成。
成已複二十劫住)。
經曰。
成住壞空各二十劫。
為一大劫焉(正法念處等經所明)。
夫崇笃莫大乎天地(崇高也。
笃厚也)。
久遠莫過乎今古。
偉哉大聖知天地始。
知天地終。
知天之高。
知地之厚。
知三辰之昭昭(三辰日月星也。
昭明也)。
知時年反劫。
知古之往。
知今之來。
強視莫如夫天眼(聲聞見一千世
老而有道時人所重曰艾。
所謂刻意尚行離世異端有上古之風。
此乃山谷之士。
非常人所好者也。
奮擊也。
休美也)。
群儒即而慕教焉(群衆也。
即就也。
以艾儒博識休美群儒就而習學者也。
此評世教誨之道遊居好學者之可慕焉)予小子或以宇宙權輿。
再拜緻懷者(予小子謙也。
或疑也。
宇宙天地也。
權輿初始也。
言我疑于天地初始開辟之事。
再拜而伸及懷抱者也)艾儒曰。
富哉問之也(富盛大也)吾知夫天地溟涬之人也(溟幸廣大無際混然未分之貌也)旦旦乎(旦旦明曉也。
如言三辰昭昭也)居吾語汝(居坐也。
起而緻問故令複坐而示之)易有太極是生兩儀(鈎命決雲。
易有五太。
一太易氣象未分也。
二太初元氣萌也。
三太始形之端也。
四太素形變有質也。
五太極形質已具也。
從太極而生天地清濁兩儀也)厥初未兆。
馮馮翼翼。
澒澒洞洞。
清濁一理。
混沌無象(澒胡孔反。
大水貌也。
厥其也。
淮南子雲。
天地未形馮馮翼翼洞洞灟灟。
皆形象未分之謂也。
混沌者未開通之貌也)殆元氣鴻蒙萌芽資始(殆及也。
資助也。
鴻蒙混元之氣也。
莊子文)粵若盤古生乎其中。
萬八千歲(天地未分。
猶如雞子。
清濁既兆。
是曰兩儀。
清氣為天。
濁氣為地。
和氣為人。
是為三才。
然後盤古生乎其中。
治萬八千歲矣)天地開辟。
天日高一丈。
地日厚一丈。
盤古日。
長一丈。
頭極東。
足極西。
左手極南。
右手極北。
開目為曙。
閉目為夜。
呼為暑。
吸為寒。
吹氣成風雲吐。
聲成雷霆(天地既開。
天則日高一丈。
地則日厚一丈。
盤古四體極大。
極盡也。
曙明也)。
四時行焉。
萬物生焉。
八纮九圍之大。
其孰與多(八纮四方四角也。
九圍九州島。
又八方中央)三皇五紀之尊。
其孰與先也(三皇伏犧神農黃帝也五紀金木水火土也伏犧木紀神農火紀黃帝土紀金天金紀颛顼水紀以五行相生受命百代可知也)太古之時。
燔黍擗豚。
污樽抔飲。
蒉桴土鼓(燔燒也。
中古未有釜甑。
擇米擗肉加于燒石之上而食之。
污樽鑿地為樽也。
抔音步侯反。
手掬之也。
蒉音凷。
捊鼓杖也。
以凷土為鼓杖也)冬則居茔窟。
夏則居橧巢(寒則累土暑則聚薪柴居其上也)未有火化食。
草木之實。
鳥獸之肉。
飲其血。
茹其毛(文選茹謂啖食也)未有絲麻。
衣以羽皮(此上古之時也)後聖有作。
然後修火化之利(修治也)範金合土(鑄燒器用也)以為台榭宮室戶牖。
以炮以燔(加于火上)以烹(煮之镬者)以炙(貫之火上)以為醴酪(蒸釀之也。
酪酢酨也。
酢音醋。
酨音在。
有本阙此一句)治其絲麻以為布帛。
以養生送死。
以事鬼神焉。
自太古至于今。
年世不可勝紀。
伏犧之後。
凡四十餘萬年。
變化财成。
為君為臣。
為人為民(民劣下之稱也)害益興亡(害損也)前儒志之(志記也)後儒承之。
浩浩紛紛。
未可一日而殚論也已矣(殚盡也。
已上乃艾儒所叙天地開辟之事也)涪水之濱北山野夫背華離俗為日久矣(野夫謙也。
神清字靈庾。
姓章。
綿州昌明縣人。
兄弟三人出家。
師次也。
獨為颕拔。
綿州開元寺法雲和尚即其師也。
建中末卒于梓州惠義寺。
撰法花玄箋十卷。
釋氏年志三十卷。
律疏要決十卷。
語錄十卷。
二衆初學儀并識心澄觀。
俱舍決等論鈔共百餘卷)尚志于古而所知不博。
率躬由道而至方是礙。
爰在始學簉于鄉塾之末(塾學也。
禮雲。
鄉有塾。
黨有庠)聆儒風而悅之曰。
大哉儒言。
暨更業乎釋氏。
涉其涯始。
怖若河漢斷斷然無斁慊乎(暨及也。
更改也。
涯始畔岸也。
莊子雲。
驚怖焉其河漢而無極也。
斁厭慊恨也)若患聞之不早聞也曰何其曰幹竺聖人(幹竺天竺也。
聖人佛也)雲前劫既壞。
天地已空。
空而複成。
此劫方始(世界成住壞空各二十劫。
自人壽十歲百年增一年。
至八萬四千歲。
卻百年減一年至十歲名一劫。
如斯成住壞空共八十劫。
周而複始也)。
是時空有微風。
風漸乎烈。
居此界之下。
寔為風輪(烈猛也。
寔是也。
立世阿毘昙論雲。
世界空二十劫後将成。
乃有毘岚風鼓之而為風輪。
最居其下厚九億六萬由旬。
廣十二億三千四百五十由旬也)大雲升空。
降雨如軸。
積彼風輪之上結為水輪。
水輪最上堅凝為金。
如乳停膜。
是為金輪(地下一億六萬。
真金所成。
上餘八萬。
金銀銅鐵等七界雜成。
俱舍論雲。
水輪轉堅。
如乳凝冷也)三輪既成。
雨自空飛霔金輪上。
既廣且厚(雨渧如車軸。
晝夜不息。
猶如河瀉。
無數千年。
水厚二億四萬由旬。
廣十二億三千四百五十由旬。
周回三十六億一萬三百五十由旬)風擊此水。
清濁異質。
為梵世為空居(有風名攝持吹令世界成。
又有風名旋圓起成東西二州。
複有風名琵琶起成南州。
複有風名四方四角起成北州。
初成梵世。
由宿因緣梵王住處如一四天下大。
是時梵王生此。
梵子亦生也。
欲界六天猶如夢覺。
俄思往事。
爾時諸天結群遍滿案行。
鹹作是言。
昔日此處有須彌山善見城惡口園等。
如是皆憶也)為寶石。
為山海。
為土地。
為宮室。
品物惟錯(若風成山次第而上。
山則有頂。
若風起或正或傍。
山相或平或聳大地。
山川平凹岩洞穿穴。
皆由風勢不同也。
品類也。
錯雜也)區域肇成。
上界諸天死者下生。
體有飛光。
足若禦雲。
不飲不食。
年期無數(有天舍報于中受生。
複有天人壽終生四天下受人道生。
是時諸人喜樂為食。
依喜樂住意生化身。
自然光明安樂而住。
飛空中行。
是時日月未出于世。
星宿未有。
晝夜不分。
未辨年歲。
無男女父母姓字等事)洎乎地味如饴地皮孔甘林藤流芳香稻發滋(是時大海乍增乍減。
開川源路水所減處。
有地肥出。
大甘美味。
生長覆地。
色香觸味可愛具足如細蜂蜜。
複有地皮。
人皆食之。
地皮盡已次食林藤。
林藤盡已有自然粳稻。
香味充滿也)食此四者災乎其身。
其體堅重。
其光隐沒。
日月星辰從茲見矣(時有一人。
嗅此地肥香味。
起欲着心。
指撚大味。
嗅而甞之。
知其甘美。
餘人相効。
良由地味身稍堅重。
不能飛行。
身光失沒。
既失光已。
世界黑暗。
遂生日月乃出星辰遂着)蠲穢導氣。
人道成焉(蠲除也。
明也。
有大小不淨之事。
導氣有男女欲染之事也)。
忿悋既萌。
愛欲是興。
有父子焉(忿嗔也。
悋悭貪也。
由有愛悋遂起貪。
為人所侵。
則嗔由此。
顔容醜陋。
福德鮮少。
神通則失矣)有君臣焉。
畫野分邦。
列國興焉。
我疆我裡。
貨殖阜焉。
閑邪讨罪。
刑辟立焉(閑防也。
辟法也。
此皆建國之本也)。
自此閻浮提(則有州之地。
因閻浮樹以立名也)。
至于百億閻浮提。
自此四天下至于百億四天下(東弗毘提利養勝故。
西牛貨州用牛貨易也。
北爵丹越心直善故。
此四州天下也)。
距大鐵圍山(距至也。
以鐵圍山遶之也)。
皆同此時成。
為一大聖之寰宇也(此大千世界同為一佛王化之境也)。
至若人壽漸減。
減至于十。
減而複增。
增至八萬。
初二萬歲有鐵輪王。
次四萬歲有銅輪王。
次六萬歲有銀輪王。
後八萬歲有金輪王。
如此統一閻浮提。
至于二三四天下也(鐵輪王統一天下。
銅二天下。
銀三天下。
金統四天下也)。
今賢劫第九減也(賢劫千佛出。
今當第九減劫也)。
餘十一劫可知也。
于一減末。
三十饑馑。
二十疾疫。
十歲刀兵作矣。
是為小三災矣(減至三十歲有饑馑災。
七年七月七日。
由漫風起吹其方所。
令時節失度谷米不成也。
至二十歲有疾疫災。
由惡鬼神損害于人七月七日也。
至十歲時有刀兵災。
于相殺害。
唯有刀杖以自莊嚴。
七日七夜而止)。
劫既壞矣(世界欲壞。
諸天變身似犀。
晝夜三宣告令令修無覺定。
最為妙樂。
于壽終之後生勝光天。
後七日輪起于空時大地須彌皆發火焰。
俱時洞燃以其熱故吸下水輪水如蘇油一切皆盡)。
火災洞乎九天(九天欲界六天并初禅三天也)。
旋岚蕩乎三禅(旋岚風名蕩盡也。
風災至遍淨天也)。
水則湯湯然于焉其閑矣(湯音傷。
水流貌。
水災至二禅故雲其間。
七度火災一度水災。
七度水災一度風災)。
萬化既盡。
自壞之空(壞二十劫。
十九劫壞有情。
一劫壞無情也。
自此空二十劫)。
空之既成。
複為後劫始也(空已複二十劫成。
成已複二十劫住)。
經曰。
成住壞空各二十劫。
為一大劫焉(正法念處等經所明)。
夫崇笃莫大乎天地(崇高也。
笃厚也)。
久遠莫過乎今古。
偉哉大聖知天地始。
知天地終。
知天之高。
知地之厚。
知三辰之昭昭(三辰日月星也。
昭明也)。
知時年反劫。
知古之往。
知今之來。
強視莫如夫天眼(聲聞見一千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