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悟佛果禅師語錄卷第十四

關燈
法語上 示張持滿朝奉 克勤自出峽止讷堂。

    唯念茲在茲。

    相從者多不告倦。

    所謂利他乃自利也。

    要須根本明徹理地精至純一無雜。

    才有是非。

    紛然失心。

    若踏王脈。

    諸天捧華無路。

    魔外潛觑不見。

    深深海底行。

    高高峰頂立始得。

    不驚群動衆。

    謂之平常心本源天真自性也。

    雖居千萬人中。

    如無一人相似。

    此豈粗浮識想利智聰慧所能測哉。

    示谕。

    綿密無間寂照同時。

    歲月悠久打成一片。

    而根本愈牢密密作用。

    誠無出此。

    應當當處全真。

    則彼我遐迩觸處皆渠。

    刹刹塵塵皆在自己大圓鏡中。

    愈綿愈密。

    則愈能轉換也。

    故雲門道。

    直得乾坤大地無纖毫過患。

    猶為轉句。

    不見一色始是半提。

    直得如此。

    更須知有全提時節始得。

    所以德山棒臨濟喝。

    皆徹證無生。

    透頂透底。

    融通自在。

    到大用現前處。

    方能出沒欲人全身擔荷外。

    退守文殊普賢大人境界。

    岩頭道。

    他得底人。

    隻守閑閑地。

    二六時中無欲無依。

    自然超諸三昧。

    德山亦雲。

    汝但無事于心。

    于心無事。

    則虛而靈寂而照。

    若毫端許言本末者。

    皆為自欺。

    此既已明。

    當須履踐。

    但隻退步愈退愈明。

    愈不會愈有力量。

    異念才起拟心才生。

    即猛自割斷令不相續。

    則智照洞然。

    步步踏實地。

    豈有高低憎愛達順揀擇于其間哉。

    無明習氣旋起旋消。

    悠久間自無力能擾人也。

     古人以牧牛為喻。

    誠哉所謂要久長人爾。

    直截省要。

    最是先忘我見。

    使虛靜恬和任運騰騰。

    騰騰任運于一切法皆無取舍。

    向根根塵塵應時脫然自處孤運獨照。

    照體獨立物我一如。

    直下徹底無照可立。

    如斬一綟絲。

    一斬一切斷。

    便自會作活計去也。

    佛見法見尚不令起。

    則塵勞業識自當冰消瓦解。

    養得成實如癡似兀。

    而峭措祖佛位中收攝不得。

    那肯入驢胎馬腹裡也。

     趙州道。

    我見千百億個。

    盡是覓作佛漢子。

    于中覓個無心底難得。

    又雲。

    我在南方三十年。

    除粥飯二時是雜用心處。

    香林四十年方成一片。

    湧泉四十年尚自走作。

    南泉十八上解作活計。

    信知從上古人。

    無不皆如此密密履踐。

    安可計得失長短取舍是非知解也。

    同學之中唯龍門智海。

    昔常熟與究明。

    但逢緣遇境莫不管帶。

    何止此生而已。

    窮未來際證無量聖身也。

    未是他泊頭處。

    但一味退步。

    切莫作限量也。

     示吳教授 佛祖以神道設教。

    唯務明心達本。

    況人人具足各各圓成。

    但以迷妄背此本心。

    流轉諸趣枉受輪回。

    而其根木初無增減。

    諸佛以為一大事因緣而出。

    蓋為此也。

    祖師以單傳密印而來。

    亦以此也。

    若是宿昔蘊大根利智。

    便能于腳跟直下承當。

    不從他得了然自悟。

    廓徹靈明。

    廣大虛寂。

    從無始來亦未曾間斷。

    清淨無為妙圓真心。

    不為諸塵作對。

    不與萬法為侶。

    長如十日并照。

    離見超情。

    截卻生死浮幻。

    如金剛王堅固不動。

    乃謂之即心即佛。

    更不外求唯了自性。

    應時與佛祖契合。

    到無疑之地。

    把得住作得主。

    可不是徑截大解脫耶。

     探究此事。

    要透死生。

    豈是小緣。

    應當猛利誠志信重如救頭然。

    始有少分相應。

    多見參問之士。

    世智聰明。

    隻圖資談柄廣聲譽。

    以為高上趣向。

    務以勝人。

    但增益我見。

    如以油投火其炎益熾。

    直到臘月三十日。

    茫然缪亂。

    殊不得纖毫力。

    良由最初已無正因。

    所以末後勞而無功。

    是故古德勸人參涅槃堂裡禅。

    誠有旨也。

    生死之際處之良不易。

    唯大達超證之士。

    奮利根勇猛。

    一徑截斷則無難。

    然此段雖由自己根力亦假方便。

    于常時些小境界中。

    轉得行打得徹。

    不存解不立見。

    凜然全體現成。

    踐履将雲養得純熟。

    到緣謝之時。

    自然無怖畏。

    隻有清虛瑩徹。

    無一法當情。

    如懸崖撒手。

    棄舍得無留戀。

    一念萬年萬年一念。

    覓生了不可得。

    豈有死也。

    是故古德坐脫立亡行化倒蛻能得勇健。

    皆是平昔淘汰得淨潔。

    香林四十年得成一片。

    湧泉四十年尚有走作。

    石霜勸人休去歇去。

    如古廟裡香爐去。

    永嘉雲。

    體即無生了本無速。

    蓋業業兢兢念茲在茲。

    方得無礙自在。

    既舍生之後。

    得意生身随自意趣。

    後報悉以理遣。

    不由業牽。

    所謂透脫生死耶。

    報緣未謝于人間。

    世上有如許參涉。

    交互應須處之。

    使綽綽然有餘裕始得。

    人生各随緣分不必厭喧求靜。

    但令中虛外順。

    雖在鬧市沸湯中。

    亦恬然安穩。

    才有纖毫見刺。

    則打不過也。

     示許庭龜奉議 此個事。

    在利根上智之人。

    一聞千悟不為難。

    要須根腳牢實谛當徹信。

    把得定作得主。

    于一切違順境界差别因緣。

    打成一片。

    如太虛空無纖毫障隔。

    湛湛虛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