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悟佛果禅師語錄卷第十
關燈
小
中
大
以何期。
今夜與諸人一時拈卻。
敢問大衆。
不落祖師言教一句作麼生道。
萬緣不到無心處。
至了渾加井觑驢。
下座。
師雲。
一向據令而行。
呵佛罵祖截斷衆流。
直得釋迦彌勒文殊普賢退身無路。
臨濟德山趙州睦州目瞪口呿。
千裡萬裡無片雲。
拟議不來三十棒。
恁麼舉唱。
本色衲僧愈生光彩。
後學初機無摸索處。
一向垂慈落草。
立問立答存主存賓有始有末。
三玄戈甲中論誵訛。
四種料簡裡别皂白。
絲來線去照用雙行。
各各腳跟下隻推明一個大機。
唯此一事更無餘事。
恁麼舉唱。
後學初機通一線道。
其奈取笑衲僧。
恁麼中有不恁麼。
不恁麼中有恁麼。
權實雙運照用并行。
佛祖誵訛離名絕相。
不守窠窟單明向上一路。
猶是尋常茶飯。
更或打翻許多露布。
則上是天下是地。
山是山水是水。
僧是僧俗是俗。
都無許多得失玄妙。
又落在無事甲裡。
四種為人。
向此時為諸人都拈卻。
且道畢竟如何。
所以道。
欲識佛性義。
當觀時節因緣。
時節若至其理自彰。
隻如即今時節。
大檀越設齋已了。
升堂已了。
忏罪已了。
薦亡已了。
更教山僧說個什麼。
若能不以眼見。
不以耳聞。
不以意想。
不以口說。
則千裡萬裡見誵訛。
千句萬句都穿卻。
恁麼會得。
可以通徹古今。
更須知有向上事始得。
敢問大衆。
作麼生是向上事。
萬古碧潭空界月。
再三撈捷始應知。
下座。
師雲。
諸佛不出世。
那裡得這個消息。
祖師不西來。
免見累及後代。
正當恁麼時。
天之自高地之自厚。
日月星辰之昭昭。
人物境界之浩浩。
不曾移易一絲毫。
何不向這裡薦取。
若向這裡薦得去。
管取是一員無事道人。
及至諸佛出世。
提持一大事因緣。
祖師西來。
傳持個正法眼藏。
令一切聞者見者。
生希有心起難遭想。
各各依佛依祖。
曆階梯超地位證無為登聖果。
若恁麼薦得。
亦是一員無事道人。
更有個具大闡提不起信根。
逢佛叱佛遇祖罵祖。
乃至滅卻佛滅卻祖。
令人不見佛不聞法。
淨裸裸赤灑灑。
全體隻是個真實人。
若向個裡薦得。
亦是一員無事道人。
有個信得及把得住依佛行而不著佛。
依祖證而不著祖。
善建法幢能立宗旨。
贊佛贊祖如錦上鋪華。
乃至天上天下如金如玉。
若向個裡薦得。
亦是一員無事道人。
此四員無事道人中。
要選一人為師。
且道。
選那一人為師。
若道得。
試出來道看。
若道不得。
山僧不免露個消息去也。
披蓑側立千峰外。
引水澆蔬五老前。
下座。
師雲。
離言離相總無許多。
不妨靜悄悄。
隻恐堕在死水裡去。
示相顯言如錦上鋪華。
不妨鬧浩浩。
隻恐入荊棘林去。
于此二途。
猶是時人升降處。
不落時人升降。
不住此二途。
且如何顯示。
還知個裡麼。
有通天路有絕聖機。
向猛虎口裡橫身。
毒蛇頭上揩癢。
是尋常茶飯。
所以道。
威音王已前無師自悟則得。
何故許他有超師之作。
威音王已後須是因師打發。
何故恐落天魔外道去。
所以道。
有時一句可與祖佛為師。
有時一句堪與人天為師。
透得過信得及見得徹把得住。
方始契得古人。
豈不見道見過于師方堪傳授。
見與師齊減師半德。
隻如今釋迦老子。
豈不是師。
達磨大師豈不是師。
還有見過釋迦老子達磨大師底麼。
試出來露個消息看。
也要見從上來種草。
有麼有麼。
如無若不藍田射石虎。
幾乎誤殺李将軍。
師雲。
有句無句如藤倚樹。
鈎頭香餌最誵訛。
至道無難唯嫌揀擇。
時人窠窟無摸索。
若是具頂門上眼底衲僧。
三千裡外别端倪。
有作家爐鞴底宗師。
未跨船舷已分付。
所以道。
個裡是八十翁翁入場屋。
不是小兒戲。
個個須是具金剛正眼漢始得。
明眼漢沒窠臼。
隻露目前些子。
咬去咬住。
有時一向不去。
有時一向不住。
若論戰也個個力在轉處。
更說什麼佛。
說什麼祖。
說什麼心說什麼性。
說什麼玄說什麼妙。
說什麼有說什麼無。
一筆句下隻有一劍。
劍下有分身之意。
亦有出身之路。
然于中若有個脫情解。
去藥忌識機宜别休咎底。
試出來對衆道看。
也要大家知有。
然雖恁麼。
也須實到這個田地始得。
敢問諸人。
是時人窠窟。
是鈎頭香餌。
還委悉麼。
目前已脫常流見。
格外須知作者名。
師雲。
隻恁麼坐斷天下人舌頭。
不恁麼穿卻本色衲僧鼻孔。
恁麼中不恁麼要辨龍蛇。
不恁麼中卻恁麼要擒虎兕。
離卻四句外更有什麼事。
也許具一隻眼。
何故。
雙收雙放雙暗雙明。
同死同生同得同失。
也未為分外。
雖然如是。
猶是建立邊事。
若據衲僧家自
今夜與諸人一時拈卻。
敢問大衆。
不落祖師言教一句作麼生道。
萬緣不到無心處。
至了渾加井觑驢。
下座。
師雲。
一向據令而行。
呵佛罵祖截斷衆流。
直得釋迦彌勒文殊普賢退身無路。
臨濟德山趙州睦州目瞪口呿。
千裡萬裡無片雲。
拟議不來三十棒。
恁麼舉唱。
本色衲僧愈生光彩。
後學初機無摸索處。
一向垂慈落草。
立問立答存主存賓有始有末。
三玄戈甲中論誵訛。
四種料簡裡别皂白。
絲來線去照用雙行。
各各腳跟下隻推明一個大機。
唯此一事更無餘事。
恁麼舉唱。
後學初機通一線道。
其奈取笑衲僧。
恁麼中有不恁麼。
不恁麼中有恁麼。
權實雙運照用并行。
佛祖誵訛離名絕相。
不守窠窟單明向上一路。
猶是尋常茶飯。
更或打翻許多露布。
則上是天下是地。
山是山水是水。
僧是僧俗是俗。
都無許多得失玄妙。
又落在無事甲裡。
四種為人。
向此時為諸人都拈卻。
且道畢竟如何。
所以道。
欲識佛性義。
當觀時節因緣。
時節若至其理自彰。
隻如即今時節。
大檀越設齋已了。
升堂已了。
忏罪已了。
薦亡已了。
更教山僧說個什麼。
若能不以眼見。
不以耳聞。
不以意想。
不以口說。
則千裡萬裡見誵訛。
千句萬句都穿卻。
恁麼會得。
可以通徹古今。
更須知有向上事始得。
敢問大衆。
作麼生是向上事。
萬古碧潭空界月。
再三撈捷始應知。
下座。
師雲。
諸佛不出世。
那裡得這個消息。
祖師不西來。
免見累及後代。
正當恁麼時。
天之自高地之自厚。
日月星辰之昭昭。
人物境界之浩浩。
不曾移易一絲毫。
何不向這裡薦取。
若向這裡薦得去。
管取是一員無事道人。
及至諸佛出世。
提持一大事因緣。
祖師西來。
傳持個正法眼藏。
令一切聞者見者。
生希有心起難遭想。
各各依佛依祖。
曆階梯超地位證無為登聖果。
若恁麼薦得。
亦是一員無事道人。
更有個具大闡提不起信根。
逢佛叱佛遇祖罵祖。
乃至滅卻佛滅卻祖。
令人不見佛不聞法。
淨裸裸赤灑灑。
全體隻是個真實人。
若向個裡薦得。
亦是一員無事道人。
有個信得及把得住依佛行而不著佛。
依祖證而不著祖。
善建法幢能立宗旨。
贊佛贊祖如錦上鋪華。
乃至天上天下如金如玉。
若向個裡薦得。
亦是一員無事道人。
此四員無事道人中。
要選一人為師。
且道。
選那一人為師。
若道得。
試出來道看。
若道不得。
山僧不免露個消息去也。
披蓑側立千峰外。
引水澆蔬五老前。
下座。
師雲。
離言離相總無許多。
不妨靜悄悄。
隻恐堕在死水裡去。
示相顯言如錦上鋪華。
不妨鬧浩浩。
隻恐入荊棘林去。
于此二途。
猶是時人升降處。
不落時人升降。
不住此二途。
且如何顯示。
還知個裡麼。
有通天路有絕聖機。
向猛虎口裡橫身。
毒蛇頭上揩癢。
是尋常茶飯。
所以道。
威音王已前無師自悟則得。
何故許他有超師之作。
威音王已後須是因師打發。
何故恐落天魔外道去。
所以道。
有時一句可與祖佛為師。
有時一句堪與人天為師。
透得過信得及見得徹把得住。
方始契得古人。
豈不見道見過于師方堪傳授。
見與師齊減師半德。
隻如今釋迦老子。
豈不是師。
達磨大師豈不是師。
還有見過釋迦老子達磨大師底麼。
試出來露個消息看。
也要見從上來種草。
有麼有麼。
如無若不藍田射石虎。
幾乎誤殺李将軍。
師雲。
有句無句如藤倚樹。
鈎頭香餌最誵訛。
至道無難唯嫌揀擇。
時人窠窟無摸索。
若是具頂門上眼底衲僧。
三千裡外别端倪。
有作家爐鞴底宗師。
未跨船舷已分付。
所以道。
個裡是八十翁翁入場屋。
不是小兒戲。
個個須是具金剛正眼漢始得。
明眼漢沒窠臼。
隻露目前些子。
咬去咬住。
有時一向不去。
有時一向不住。
若論戰也個個力在轉處。
更說什麼佛。
說什麼祖。
說什麼心說什麼性。
說什麼玄說什麼妙。
說什麼有說什麼無。
一筆句下隻有一劍。
劍下有分身之意。
亦有出身之路。
然于中若有個脫情解。
去藥忌識機宜别休咎底。
試出來對衆道看。
也要大家知有。
然雖恁麼。
也須實到這個田地始得。
敢問諸人。
是時人窠窟。
是鈎頭香餌。
還委悉麼。
目前已脫常流見。
格外須知作者名。
師雲。
隻恁麼坐斷天下人舌頭。
不恁麼穿卻本色衲僧鼻孔。
恁麼中不恁麼要辨龍蛇。
不恁麼中卻恁麼要擒虎兕。
離卻四句外更有什麼事。
也許具一隻眼。
何故。
雙收雙放雙暗雙明。
同死同生同得同失。
也未為分外。
雖然如是。
猶是建立邊事。
若據衲僧家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