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第九

關燈
沙門慧立本 釋彥悰箋 起顯慶元年三月謝慈恩寺碑成終三年正月随車駕還西京 顯慶元年春三月癸亥 禦制大慈恩寺碑文訖。

    時禮部尚書許敬宗遣使送碑文與法師。

    鴻胪寺又有符下寺。

    甲子法師率寺衆詣阙陳謝曰。

    沙門玄奘言。

    被鴻胪寺符。

    伏奉 敕旨。

    親纡 聖筆。

    為大慈恩寺所制碑文已成。

    睿澤傍臨 宸詞曲照。

    玄門益峻。

    梵侶增榮。

    局厚地而懷慚。

    負層穹而寡力。

    玄奘聞。

    造化之功。

    既播物而成教。

    聖人之道。

    亦因辭以見情。

    然則畫卦垂文。

    空談于形器。

    設爻分象。

    未逾于寰域。

    羲皇之德。

    尚見稱于前古。

    姬後之風。

    亦獨高于後代。

    豈若開物成務。

    闡八正以摛章。

    诠道立言。

    證三明而導俗。

    理窮天地之表。

    情該日月之外。

    較其優劣。

    斯為盛矣。

    伏惟 皇帝陛下。

    金輪在運。

    玉曆乘時。

    化溢四洲。

    仁覃九有。

    道包将聖。

    功茂乃神。

    縱多能于生知資率由于天至。

    始悲奁鏡。

    即創招提。

    俄樹勝幢。

    更敷文律。

    若乃 天華穎發。

    睿藻波騰。

    吞筆海而孕龍宮。

    掩詞林而包鶴樹。

    内該八藏。

    外核六經。

    奧而能典。

    宏而且密。

    固使給園遺迹。

    托 寶思而彌高。

    奈苑餘芬。

    假瓊章而不昧。

    豈直抑揚夢境。

    照晢迷塗。

    諒以镕範四天牢籠三界者矣。

    玄奘言行無取。

    猥預缁徒。

    亟叨恩顧。

    每謂多幸。

    重忝曲城之造。

    欣逢像法之盛。

    且慚且躍。

    實用交懷。

    無任竦戴之誠。

    謹詣朝堂。

    奉表陳謝。

    乙醜。

    法師又惟。

     主上文明天縱。

    聖而多能。

    非直文麗魏君。

    亦乃書邁漢主。

    法師以見碑是聖文。

    其書亦望神筆因詣阙請 皇帝自書。

    表曰。

    沙門玄奘等言。

    竊以應物垂象。

    神用溥該。

    随時設教 聖功畢盡。

    是知日月雙朗。

    始極經天之運卉木俱秀。

    方窮麗地之德。

    伏惟 皇帝陛下。

    智周萬物。

    仁沾三界。

    既隆景化。

    複闡玄風。

    鄙姬穆之好道。

    空賞瑤池之詠。

    蔑漢明之崇法。

    徒開白馬之祠遂乃俯降天文。

    遠揚幽旨。

    用雕豐琬。

    長垂茂則。

    同六英之發音。

    若五緯之摛曜。

    敷至懷而感俗。

    弘大誓以匡時。

    豈獨幽贊真如顯揚玄赜者也。

    雖玉藻斯暢。

    翠版将刊。

    而銀鈎未書。

    丹字猶韫。

    然則夔樂已簨。

    匪裡曲之堪預。

    龍鄉既晝。

    何爝火之能明。

    非夫牙曠撫律。

    羲和總馭。

    焉得揚法鼓之大音。

    裨慧日之沖彩。

    敢緣斯義。

    冒用幹祈。

    伏乞成茲具美。

    勒以 神筆。

    庶淩雲之妙。

    邁迹前王。

    垂露之奇。

    騰芬後聖。

    金聲玉振。

    即悟群迷。

    鳳翥龍蟠。

    将開衆瞽。

    豈止克隆像教。

    懷生沾莫大之恩。

    實亦聿贊 明時。

    宗社享無強之福。

    玄奘禀識愚淺。

    謬齒缁林。

    本慚窺涉。

    多虧律行。

    猥辱宸詞。

    過蒙褒美。

    雖驚惕之甚措顔無地。

    而慊懇之勤。

    翹誠有日。

    重敢塵黩。

    更懷冰火。

    表奏不納。

    景寅法師又請曰。

    昨一日蒙赍天藻喜戴不勝。

    未允神翰。

    翹丹尚擁。

    竊以攀榮奇樹。

    必含笑而芬芳。

    跪寶玉岑。

    亦舒渥而贻彩。

    伏惟 陛下。

    提衡執粹。

    垂拱大甯。

    睿思绮毫。

    俯凝多藝。

    鴻範光于湧洛。

    草聖茂于臨池。

    玄奘肅荷前恩。

    奉若華于金鏡。

    冒希後澤。

    伫桂影于銀鈎。

    豈直合璧相循。

    聯輝是仰。

    亦恐非 天翰。

    無以懸日月之文。

    唯 麗則可以摅希微之軌。

    馳魂俯首。

    非所敢望。

    不勝積慊。

    昧死陳請。

    表奏 帝方運神筆。

    法師既蒙 帝許。

    不勝喜慶。

    表謝曰。

    沙門玄奘言。

    伏奉 敕旨。

    許降 宸筆。

    自勒 禦制大慈恩寺碑文。

    繭诰爰臻。

    綸慈猥集。

    隻荷慚惕。

    罔知攸措。

    玄奘聞。

    強弩在彀。

    鼯鼠不足動其機。

    鴻鐘匿音。

    纖莛無以發其響。

    不謂日臨月照。

    遂回景于空門。

    雨潤雲[卄/丞]。

    乃照感于玄寺。

    是所願也。

    豈所圖焉。

    伏惟 陛下。

    履翼乘樞握符缵運。

    追軒邁顼孕夏吞殷。

    演衆妙以陶時。

    總多能而景俗。

    九域之内。

    既沐仁風。

    四天之表。

    亦沾玄化。

    然則津梁之法。

    非至聖無足闡其源。

    幽贊之工。

    非至人何以敷其迹。

    雖追遠所極。

    自動天情。

    而冥祐可祈。

    即回 宸眷英詞曲被。

    已超希代之珍。

    秘迹行開。

    将逾絕價之寶。

    凡在群品。

    靡弗欣戴。

    然彼梵徒。

    倍增慶躍。

    夢鈞天之廣樂。

    匹此非奇。

    得輪王之髻珠。

    俦茲豈貴。

    庶當刊以貞石。

    用樹福庭。

    [蠢-日]彼迷生。

    方開耳目。

    盛乎法炬。

    傳諸未來。

    使夫瞻寶字而仰銀鈎。

    發菩提于此日。

    諷遒文而探至赜。

    悟般若于斯地。

    劫城窮芥。

    昭昭之美恒存。

    遷海還桑。

    藹藹之風無朽。

    玄奘出自凡品。

    夙慚行業。

    既蒙落飾。

    思闡玄猷。

    往涉迦維。

    本憑 皇化。

    迨茲翻譯。

    複承 朝獎。

    而貞觀之際。

    濫沐洪慈。

    永徽以來。

    更叨殊遇。

    二主神筆。

    猥賜褒揚。

    兩朝 聖藻。

    極垂榮飾。

    顧循愚劣。

    實懷兢懼。

    輸報之誠。

    不忘昏曉。

    但以恩深巨壑。

    豈滴水之能酬。

    施厚崧丘。

    匪纖塵之可謝。

    唯當憑諸慧力。

    運以無方。

    資景祚于園寝。

    助隆基于七百。

    不任竦戴之至。

    謹附内給事臣王君德奉表。

    陳謝以聞。

    輕犯威嚴。

    伏深戰栗。

    夏四月八日 大帝書碑并匠镌訖。

    将欲送寺。

    法師慚荷 聖慈。

    不敢空然待送。

    乃率慈恩徒衆及京城僧尼。

    各營幢蓋寶帳幡花。

    共至芳林門迎 敕。

    又遣大常九部樂長安萬年二縣音聲共送。

    幢最卑者。

    上出雲霓。

    幡極短者。

    猶摩霄漢。

    凡三百餘事。

    音聲車百餘乘。

    至七日冥集城西安福門街。

    其夜雨。

    八日路不堪行 敕遣且停。

    仍迎法師入内。

    至十日天景晴麗 敕遣依前陳設。

    十四日旦方乃引發幢幡等。

    次第陳列。

    從芳林門至慈恩寺三十裡間。

    爛然盈滿。

     帝登安福門樓。

    望之甚悅。

    京都士女。

    觀者百餘萬人。

    至十五日度僧七人。

    設二千僧齋。

    陳九部樂等于佛殿前。

    日晚方散。

    至十六日。

    法師又與徒衆詣朝堂。

    陳謝碑至寺。

    表曰。

    沙門玄奘等言。

    今月十四日。

    伏奉 敕旨。

    送禦書大慈恩寺碑。

    并設九部樂供養。

    堯日分照。

    先增慧炬之輝。

    舜海通波。

    更足法流之廣。

    豐碣岩[立*寺]。

    天文景燭。

    狀彩霞之映靈山。

    疑缛宿之臨仙峤。

    凡在缁素。

    電激雲奔。

    瞻奉驚躍。

    得未曾有。

    竊以八卦垂文。

    六爻發系。

    觀鳥制法。

    泣麟敷典 聖人能事。

    畢見于茲。

    将以軌物垂範。

    随時立訓。

    陶鑄生靈。

    抑揚風烈。

    然則秦皇刻石。

    獨昭美于封禅。

    魏後刊碑。

    徒紀功于大飨。

    猶稱題目。

    高視百王。

    豈若親纡睿藻。

    俯開仙翰。

    金奏發韶。

    銀鈎絢迹。

    探龍宮而架三玄。

    轶鳳篆而窮八體。

    揚春波而騁思。

    滴秋露以标奇。

    弘一乘之妙理。

    贊六度之幽赜。

    化總三千之域。

    聲騰百億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