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第八
關燈
小
中
大
。
設壇席為寶乘等五十餘人受戒。
唯法師一人為阇梨諸德為證而已。
三日方了。
受戒已複命巧工吳智敏圖十師形。
留之供養。
鶴林寺側先有德業寺尼衆數百。
又奏請法師受菩薩戒于是複往德業。
事訖辭還。
嚫施隆重 敕遣内給事王君德将手力執花蓋引送衢路。
觀者極生善焉。
鶴林後改為隆國寺焉。
無幾禦制碑文成 敕遣太尉公長孫無忌以碑宣示群公。
其詞曰。
朕聞。
乾坤締構之初。
品物權輿之始。
莫不載形後土。
藉覆穹蒼。
然則二曜輝天。
靡測盈虛之象。
四溟紀地。
豈究波瀾之極。
況乎法門沖寂。
現生不滅之前。
聖教牢籠。
示有無形之外。
故以道光塵劫。
化洽含靈者矣。
緬惟。
王宮發迹。
蓮披起步之花。
神沼騰光。
樹曲空低之幹。
演德音于鹿苑。
會多士于龍宮。
福已罪之群生。
興将滅之人代。
能使下愚挹道。
骨碎寒林之野。
上哲欽風。
魂沈雪山之偈。
絲流法雨。
清火宅而辭炎。
輪升慧日。
皎重昏而歸晝。
朕逖覽缃史。
詳觀道藝。
福崇永劫者。
其唯釋教欤 文德皇太後。
憑柯瓊樹。
疏派璇源。
德照塗山。
道光妫汭。
流芬彤管。
彰懿則于八纮。
垂訓紫宮。
扇徽猷于萬古。
遽而陰精掩月。
永戢貞輝坤維絕紐。
長淪茂迹。
撫奁鏡而增感。
望陟屺而何追。
昔仲由興歎于千鐘。
虞丘緻哀于三失。
朕之罔極。
實有切于終身。
故載懷興葺。
創茲金地。
卻背邠郊。
點千莊之樹錦。
前臨終嶽。
吐百仞之峰蓮。
左面八川。
水皎池而分鏡。
右鄰九達。
羽飛蓋而連雲。
抑天府之奧區。
信上京之勝地。
爾其雕軒架迥绮閣淩虛。
丹空曉烏。
煥日宮而泛彩。
素天初兔。
鑒月殿而澄輝。
薰徑秋蘭。
疏庭佩紫。
芳岩冬桂密戶叢丹。
燈皎繁花。
焰轉煙心之鶴。
幡标迥刹。
彩萦天外之虹。
飛陛參差。
含文露而栖玉。
輕簾舒卷。
網靥宿而編珠。
霞班低岫之紅。
池泛漠煙之翠。
鳴佩與宵鐘合韻。
和風共晨梵分音。
豈直香積天宮。
遠慚輪奂。
阆風仙阙。
遙愧雕華而已哉。
有玄奘法師者。
寔真如之冠冕也。
器宇凝邃。
若清風之肅長松。
缛思繁蔚。
如绮霞之輝迥漢。
騰今照古之智。
挺自生知。
蘊寂懷真之誠。
發乎髫龀。
孤标一代邁生遠以照前。
迥秀千齡。
架澄什而光後。
以為淳風替古澆俗移今。
悲巨夜之長昏。
痛微言之永翳。
遂乃投迹異域。
廣餐秘教。
乘杯雲漢之外。
振錫煙霞之表。
滔天巨海。
侵驚浪而羁遊。
亘地嚴霜。
犯凄氣而獨逝。
平郊散緒。
衣單雪嶺之風。
曠野低輪肌弊流沙之日。
遐征月路。
影對宵而暫雙。
遠邁危峰。
形臨朝而永隻。
迹窮智境。
探赜至真。
心罄玄津。
研幾秘術。
通昔賢之所不逮。
悟先典之所未聞。
遂得金牒東流。
續将斷之教。
寶偈西從。
補已缺之文。
于時乃眷靈基。
栖心此地。
弘宣奧旨。
葉重翠于祇林。
遠辟幽關。
波再清于定水。
朕所以虔誠八正。
肅志雙林。
庶延景福。
式資冥助。
奉願皇太後。
逍遙六度。
神遊丹阙之前。
偃息四洲。
魂升紫極之境。
悲夫。
玉燭易往促四序于炎涼。
金箭難留。
馳六龍于晷漏。
恐波遷樹在。
夷溟海于桑田。
地是勢非。
淪高峰為幽谷。
于是敬刊貞石式旌真境。
其銘曰。
三光昭象。
萬品流形。
人途超忽。
時代虛盈。
淳風久謝。
澆俗潛生。
愛波滔識。
業霧昏情。
猗欤調禦。
迦維騰迹。
妙道乘幽玄源控寂。
鹫峰遐峙。
龍宮廣辟。
慧日舒光。
慈雲吐液。
眷言聖教。
載想德音。
義崇往劫。
道冠來今。
騰神九域。
晦迹雙林。
漢夢如在。
周星遽沈。
悲纏奁鏡。
哀深棟宇。
濯龍潛潤。
椒風韬緒。
霜露朝侵。
風枝夕舉。
雲車一駕。
悠哉萬古。
乃興輪奂。
寔構雕華。
紫棟留月。
紅梁藻霞。
雲窗散葉。
風沼翻花。
蓋低鳳偃。
橋側虹斜。
爰有慧命。
英器靈沖。
孤标千載。
獨步三空。
給園味道。
雪嶺餐風。
智燈再朗。
真筌重崇。
四運流速。
六龍馳骛。
巨夜銷氛。
幽關啟曙。
茂德垂範。
徽塵表譽。
勒美披文。
遐年永著。
三月丁亥群公等奉 聖制。
鹹詣朝堂。
上表陳謝曰。
跪發天華。
觏河宗之奇寶。
虔開秘篆。
聆雲英之麗曲。
包萬葉之鴻規。
籠千祀之殊觀。
相趨慶抃。
莫知所限。
竊以。
慧日西照。
朗巨夜而開冥。
法流東徙。
洽陳亥而挺秀。
無方之化不一。
應物之理同歸。
曆代迄茲。
鹹崇斯典。
伏惟 陛下。
垂衣截海。
作鏡中區。
錫類之道彌光。
出要之津尤重。
開給園于勝境。
延稱首以閑居。
地窮輪奂。
人标龍象。
重茲浚發沖旨。
爰制豐碑。
妙思難涯。
玄襟獨王。
義超系表。
理邃環中。
臣等夙蔽真宗。
幸窺 天藻。
以坳堂之量。
揣靈鳌之峻壑。
蜉蝣之情。
議仙骥之遐壽。
式歌且舞。
鹹誦在心。
循覽周遍。
不勝欣躍。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第八
設壇席為寶乘等五十餘人受戒。
唯法師一人為阇梨諸德為證而已。
三日方了。
受戒已複命巧工吳智敏圖十師形。
留之供養。
鶴林寺側先有德業寺尼衆數百。
又奏請法師受菩薩戒于是複往德業。
事訖辭還。
嚫施隆重 敕遣内給事王君德将手力執花蓋引送衢路。
觀者極生善焉。
鶴林後改為隆國寺焉。
無幾禦制碑文成 敕遣太尉公長孫無忌以碑宣示群公。
其詞曰。
朕聞。
乾坤締構之初。
品物權輿之始。
莫不載形後土。
藉覆穹蒼。
然則二曜輝天。
靡測盈虛之象。
四溟紀地。
豈究波瀾之極。
況乎法門沖寂。
現生不滅之前。
聖教牢籠。
示有無形之外。
故以道光塵劫。
化洽含靈者矣。
緬惟。
王宮發迹。
蓮披起步之花。
神沼騰光。
樹曲空低之幹。
演德音于鹿苑。
會多士于龍宮。
福已罪之群生。
興将滅之人代。
能使下愚挹道。
骨碎寒林之野。
上哲欽風。
魂沈雪山之偈。
絲流法雨。
清火宅而辭炎。
輪升慧日。
皎重昏而歸晝。
朕逖覽缃史。
詳觀道藝。
福崇永劫者。
其唯釋教欤 文德皇太後。
憑柯瓊樹。
疏派璇源。
德照塗山。
道光妫汭。
流芬彤管。
彰懿則于八纮。
垂訓紫宮。
扇徽猷于萬古。
遽而陰精掩月。
永戢貞輝坤維絕紐。
長淪茂迹。
撫奁鏡而增感。
望陟屺而何追。
昔仲由興歎于千鐘。
虞丘緻哀于三失。
朕之罔極。
實有切于終身。
故載懷興葺。
創茲金地。
卻背邠郊。
點千莊之樹錦。
前臨終嶽。
吐百仞之峰蓮。
左面八川。
水皎池而分鏡。
右鄰九達。
羽飛蓋而連雲。
抑天府之奧區。
信上京之勝地。
爾其雕軒架迥绮閣淩虛。
丹空曉烏。
煥日宮而泛彩。
素天初兔。
鑒月殿而澄輝。
薰徑秋蘭。
疏庭佩紫。
芳岩冬桂密戶叢丹。
燈皎繁花。
焰轉煙心之鶴。
幡标迥刹。
彩萦天外之虹。
飛陛參差。
含文露而栖玉。
輕簾舒卷。
網靥宿而編珠。
霞班低岫之紅。
池泛漠煙之翠。
鳴佩與宵鐘合韻。
和風共晨梵分音。
豈直香積天宮。
遠慚輪奂。
阆風仙阙。
遙愧雕華而已哉。
有玄奘法師者。
寔真如之冠冕也。
器宇凝邃。
若清風之肅長松。
缛思繁蔚。
如绮霞之輝迥漢。
騰今照古之智。
挺自生知。
蘊寂懷真之誠。
發乎髫龀。
孤标一代邁生遠以照前。
迥秀千齡。
架澄什而光後。
以為淳風替古澆俗移今。
悲巨夜之長昏。
痛微言之永翳。
遂乃投迹異域。
廣餐秘教。
乘杯雲漢之外。
振錫煙霞之表。
滔天巨海。
侵驚浪而羁遊。
亘地嚴霜。
犯凄氣而獨逝。
平郊散緒。
衣單雪嶺之風。
曠野低輪肌弊流沙之日。
遐征月路。
影對宵而暫雙。
遠邁危峰。
形臨朝而永隻。
迹窮智境。
探赜至真。
心罄玄津。
研幾秘術。
通昔賢之所不逮。
悟先典之所未聞。
遂得金牒東流。
續将斷之教。
寶偈西從。
補已缺之文。
于時乃眷靈基。
栖心此地。
弘宣奧旨。
葉重翠于祇林。
遠辟幽關。
波再清于定水。
朕所以虔誠八正。
肅志雙林。
庶延景福。
式資冥助。
奉願皇太後。
逍遙六度。
神遊丹阙之前。
偃息四洲。
魂升紫極之境。
悲夫。
玉燭易往促四序于炎涼。
金箭難留。
馳六龍于晷漏。
恐波遷樹在。
夷溟海于桑田。
地是勢非。
淪高峰為幽谷。
于是敬刊貞石式旌真境。
其銘曰。
三光昭象。
萬品流形。
人途超忽。
時代虛盈。
淳風久謝。
澆俗潛生。
愛波滔識。
業霧昏情。
猗欤調禦。
迦維騰迹。
妙道乘幽玄源控寂。
鹫峰遐峙。
龍宮廣辟。
慧日舒光。
慈雲吐液。
眷言聖教。
載想德音。
義崇往劫。
道冠來今。
騰神九域。
晦迹雙林。
漢夢如在。
周星遽沈。
悲纏奁鏡。
哀深棟宇。
濯龍潛潤。
椒風韬緒。
霜露朝侵。
風枝夕舉。
雲車一駕。
悠哉萬古。
乃興輪奂。
寔構雕華。
紫棟留月。
紅梁藻霞。
雲窗散葉。
風沼翻花。
蓋低鳳偃。
橋側虹斜。
爰有慧命。
英器靈沖。
孤标千載。
獨步三空。
給園味道。
雪嶺餐風。
智燈再朗。
真筌重崇。
四運流速。
六龍馳骛。
巨夜銷氛。
幽關啟曙。
茂德垂範。
徽塵表譽。
勒美披文。
遐年永著。
三月丁亥群公等奉 聖制。
鹹詣朝堂。
上表陳謝曰。
跪發天華。
觏河宗之奇寶。
虔開秘篆。
聆雲英之麗曲。
包萬葉之鴻規。
籠千祀之殊觀。
相趨慶抃。
莫知所限。
竊以。
慧日西照。
朗巨夜而開冥。
法流東徙。
洽陳亥而挺秀。
無方之化不一。
應物之理同歸。
曆代迄茲。
鹹崇斯典。
伏惟 陛下。
垂衣截海。
作鏡中區。
錫類之道彌光。
出要之津尤重。
開給園于勝境。
延稱首以閑居。
地窮輪奂。
人标龍象。
重茲浚發沖旨。
爰制豐碑。
妙思難涯。
玄襟獨王。
義超系表。
理邃環中。
臣等夙蔽真宗。
幸窺 天藻。
以坳堂之量。
揣靈鳌之峻壑。
蜉蝣之情。
議仙骥之遐壽。
式歌且舞。
鹹誦在心。
循覽周遍。
不勝欣躍。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