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卷第四十七

關燈
意識界。

    阿難。

    見此十八界知如真。

    複次。

    阿難。

    見六界知如真。

    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

    阿難。

    見此六界知如真。

    複次。

    阿難。

    見六界知如真。

    欲界.恚界.害界。

    無欲界.無恚界.無害界。

    阿難。

    見此六界知如真。

    複次。

    阿難。

    見六界知如真。

    樂界.苦界.喜界.憂界.舍界.無明界。

    阿難。

    見此六界知如真。

    複次。

    阿難。

    見四界知如真。

    覺界.想界.行界.識界。

    阿難。

    見此四界知如真。

    複次。

    阿難。

    見三界知如真。

    欲界.色界.無色界。

    阿難。

    見此三界知如真。

    複次。

    阿難。

    見三界知如真。

    色界.無色界.滅界。

    阿難。

    見此三界知如真。

     複次。

    阿難。

    見三界知如真。

    過去界.未來界.現在界。

    阿難。

    見此三界知如真。

    複次。

    阿難。

    見三界知如真。

    妙界.不妙界.中界。

    阿難。

    見此三界知如真。

    複次。

    阿難。

    見三界知如真。

    善界.不善界.無記界。

    阿難。

    見此三界知如真。

    複次。

    阿難。

    見三界知如真。

    學界.無學界.非學非無學界。

    阿難。

    見此三界知如真。

    複次。

    阿難。

    見二界知如真。

    有漏界.無漏界。

    阿難。

    見此二界知如真。

    複次。

    阿難。

    見二界知如真。

    有為界.無為界.阿難。

    見此二界知如真。

    阿難。

    見此六十二界知如真。

    阿難。

    如是比丘知界。

     尊者阿難白曰。

    世尊。

    如是比丘知界。

    世尊。

    雲何比丘知處。

     世尊答曰。

    阿難。

    若有比丘見十二處知如真。

    眼處.色處。

    耳處.聲處。

    鼻處.香處。

    舌處.味處。

    身處.觸處。

    意處.法處。

    阿難。

    見此十二處知如真。

    阿難。

    如是比丘知處。

     尊者阿難白曰。

    世尊。

    如是比丘知處。

    雲何比丘知因緣。

     世尊答曰。

    阿難。

    若有比丘見因緣及從因緣起知如真。

    因此有彼。

    無此無彼。

    此生彼生。

    此滅彼滅。

    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緣生有老死。

    若無明滅則行滅。

    乃至生滅則老死滅。

    阿難。

    如是比丘知因緣。

     尊者阿難白曰。

    世尊。

    如是比丘知因緣。

    雲何比丘知是處.非處。

     世尊答曰。

    阿難。

    若有比丘見處是處知如真。

    見非處是非處知如真。

    阿難。

    若世中有二轉輪王并治者。

    終無是處。

    若世中有一轉輪王治者。

    必有是處。

    阿難。

    若世中有二如來者。

    終無是處。

    若世中有一如來者。

    必有是處。

    阿難。

    若見谛人故害父母。

    殺阿羅诃。

    破壞聖衆。

    惡心向佛。

    出如來血者。

    終無是處。

    若凡夫人故害父母。

    殺阿羅诃。

    破壞聖衆。

    惡心向佛。

    出如來血者。

    必有是處。

    阿難。

    若見谛人故犯戒。

    舍戒罷道者。

    終無是處。

    若凡夫人故犯戒。

    舍戒罷道者。

    必有是處。

    若見谛人舍離此内。

    從外求尊.求福田者。

    終無是處。

    若凡夫人舍離此内。

    從外求尊.求福田者。

    必有是處。

     阿難。

    若見谛人從餘沙門.梵志作是說諸尊。

    可見則見。

    可知則知者。

    終無是處。

    若凡夫人從餘沙門.梵志作是說諸尊。

    可見則見。

    可知則知者。

    必有是處。

    阿難。

    若見谛人信蔔問吉兇者。

    終無是處。

    若凡夫人信蔔問吉兇者。

    必有是處。

    阿難。

    若見谛人從餘沙門.梵志蔔問吉兇相應。

    見有苦有煩。

    見是真者。

    終無是處。

    若凡夫人從餘沙門.梵志蔔問吉兇相應。

    見有苦有煩。

    見是真者。

    必有是處。

     阿難。

    若見谛人生極苦甚重苦。

    不可愛.不可樂.不可思.不可念乃至斷命。

    舍離此内。

    更從外求。

    或有沙門.梵志。

    或持一句咒。

    二句.三句.四句.多句.百千句咒。

    令脫我苦。

    是求苦.習苦.趣苦.苦盡者。

    終無是處。

    若凡夫人舍離此内。

    更從外求。

    或有沙門.梵志持一句咒。

    二句.三句.四句.多句.百千句咒。

    令脫我苦。

    是求苦.習苦.趣苦.苦盡者。

    必有是處。

    阿難。

    若見谛人受八有者。

    終無是處。

    若凡夫人受八有者。

    必有是處。

     阿難。

    若身惡行。

    口.意惡行。

    因此緣此。

    身壞命終。

    趣至善處。

    生于天中者。

    終無是處。

    若身惡行。

    口.意惡行。

    因此緣此。

    身壞命終。

    趣至惡處。

    生地獄中者。

    必有是處。

    阿難。

    若身妙行。

    口.意妙行。

    因此緣此。

    身壞命終。

    趣至惡處。

    生地獄中者。

    終無是處。

    若身妙行。

    口.意妙行。

    因此緣此。

    身壞命終。

    趣至善處。

    生天中者。

    必有是處。

    阿難。

    若身惡行。

    口.意惡行。

    受樂報者。

    終無是處。

    阿難。

    若身惡行。

    口.意惡行。

    受苦報者。

    必有是處。

    阿難。

    若身妙行。

    口.意妙行。

    受苦報者。

    終無是處。

    若身妙行。

    口.意妙行。

    受樂報者。

    必有是處。

     阿難。

    若不斷五蓋心穢.慧羸。

    心正立四念處者。

    終無是處。

    若斷五蓋.心穢.慧羸。

    心正立四念處者。

    必有是處。

    阿難。

    若不斷五蓋.心穢.慧羸。

    心不正立四念處。

    欲修七覺意者。

    終無是處。

    若斷五蓋.心穢.慧羸。

    心正立四念處。

    修七覺意者。

    必有是處。

    阿難。

    若不斷五蓋.心穢.慧羸。

    心不正立四念處。

    不修七覺意。

    欲得無上正盡覺者。

    終無是處。

    若斷五蓋.心穢.慧羸。

    心正立四念處。

    修七覺意。

    得無上正盡覺者。

    必有是處。

    阿難。

    若不斷五蓋.心穢.慧羸。

    心不正立四念處。

    不修七覺意。

    不得無上正盡覺。

    盡苦邊者。

    終無是處。

    若斷五蓋.心穢.慧羸。

    心正立四念處。

    修七覺意。

    得無上正盡覺。

    盡苦邊者。

    必有是處。

    阿難。

    如是比丘知是處.非處。

     尊者阿難白曰。

    世尊。

    如是比丘知是處.非處。

     于是。

    尊者阿難叉手向佛。

    白曰。

    世尊。

    此經名何。

    雲何奉持。

     世尊告曰。

    阿難。

    當受持此多界.法界.甘露界.多鼓.法鼓.甘露鼓.法鏡.四品。

    是故稱此經名曰多界。

     佛說如是。

    尊者阿難及諸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多界經第十竟(二千二百三十六字)。

     中阿含經卷第四十七(八千三百三十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