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卷第四十七
關燈
小
中
大
生。
物主。
不善戒何處滅無餘。
何處敗壞無餘。
多聞聖弟子舍身不善業。
修身善業。
舍口.意不善業。
修口.意善業。
此不善戒滅無餘。
敗壞無餘。
物主。
賢聖弟子雲何行滅不善戒。
若多聞聖弟子觀内身如身。
至觀覺.心.法如法。
賢聖弟子如是行者。
滅不善戒也。
物主。
雲何善戒耶。
善身業。
善口.意業。
是謂善戒。
物主。
此善戒從何而生。
我說彼所從生。
當知從心生。
雲何為心。
若心無欲.無恚.無癡。
當知善戒從是心生。
物主。
善戒何處滅無餘。
何處敗壞無餘。
若多聞聖弟子行戒不著戒。
此善戒滅無餘。
敗壞無餘。
物主。
賢聖弟子雲何行滅善戒。
若多聞聖弟子觀内身如身。
至觀覺.心.法如法。
賢聖弟子如是行者。
滅善戒也。
物主。
雲何不善念耶。
欲念.恚念.害念。
是謂不善念。
物主。
不善念從何而生。
我說彼所從生。
當知從想生。
雲何為想。
我說想多種.無量種.若幹種行。
或欲想。
或恚想。
或害想。
物主。
衆生因欲界想故。
生不善念。
欲界相應。
若有想者。
因彼想故。
生不善念。
欲界相應。
物主。
衆生因恚.害界想故。
生不善念。
恚.害界相應。
若有想者。
因彼想故。
生不善念。
恚.害界相應。
此不善念從是想生。
物主。
不善念何處滅無餘。
何處敗壞無餘。
若多聞聖弟子離欲.離惡不善之法。
有覺.有觀。
離生喜.樂。
得初禅成就遊。
此不善念滅無餘。
敗壞無餘。
物主。
賢聖弟子雲何行滅不善念。
若多聞聖弟子觀内身如身。
至觀覺.心.法如法。
賢聖弟子如是行者。
滅不善念也。
物主。
雲何善念耶。
無欲念.無恚念.無害念。
是謂善念。
物主。
善念從何而生。
我說彼所從生。
當知從想生。
雲何為想。
我說想多種.無量種.若幹種行。
或無欲想。
或無恚想。
或無害想。
物主。
衆生因無欲界想故。
生善念。
無欲界相應。
若有想者。
因彼想故。
生善念。
無欲界相應。
物主。
衆生因無恚.無害界故。
生善念無恚.無害界相應。
若有想者。
因彼想故。
生善念無恚.無害界相應。
此善念從是想生。
物主。
善念何處滅無餘。
何處敗壞無餘。
若多聞聖弟子樂滅.苦滅。
喜.憂本已滅。
不苦不樂.舍.念.清淨。
得第四禅成就遊。
此善念滅無餘。
敗壞無餘。
物主。
賢聖弟子雲何行滅善念。
若多聞聖弟子觀内身如身。
至觀覺.心.法如法。
賢聖弟子如是行者。
滅善念也。
物主。
若多聞聖弟子以慧觀不善戒知如真。
從生不善戒知如真。
此不善戒滅無餘。
敗壞無餘。
知如真以慧觀。
賢聖弟子如是行者。
滅不善戒知如真。
以慧觀善戒知如真。
從生善戒知如真。
此善戒滅無餘。
敗壞無餘。
知如真以慧觀。
賢聖弟子如是行者。
滅善戒知如真。
以慧觀不善念知如真。
從生不善念知如真。
此不善念滅無餘。
敗壞無餘。
知如真以慧觀。
賢聖弟子如是行者。
滅不善念知如真。
以慧觀善念知如真。
從生善念知如真。
此善念滅無餘。
敗壞無餘。
知如真以慧觀。
賢聖弟子如是行者。
滅善念知如真。
所以者何。
因正見故生正志。
因正志故生正語。
因正語故生正業。
因正業故生正命。
因正命故生正方便。
因正方便故生正念。
因正念故生正定。
賢聖弟子心如是定已。
便解脫一切淫.怒.癡。
物主。
賢聖弟子如是正心解脫已。
便知一切生已盡。
梵行已立。
所作已辦。
不更受有。
知如真。
是謂學見迹成就八支。
漏盡阿羅诃成就十支。
物主。
雲何學見迹成就八支。
謂學正見。
至學正定。
是謂學見迹成就八支。
物主。
雲何漏盡阿羅诃成就十支。
謂無學正見。
至無學正智。
是謂漏盡阿羅诃成就十支。
物主。
若有十支。
我施設彼成就善.第一善.無上士。
得第一義.質直沙門。
佛說如是。
彼五支物主及諸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五支物主經第八竟(二千一百七十八字)。
(一八○)中阿含心品瞿昙彌經第九(第四分别誦) 我聞如是。
一時。
佛遊釋羁瘦。
在加鞞羅衛尼拘類樹園。
爾時。
摩诃簸邏阇缽提瞿昙彌持新金縷黃色衣往詣佛所。
稽首佛足。
卻住一面。
白曰。
世尊。
此新金縷黃色衣我自為世尊作。
慈愍我故。
願垂納受。
世尊告曰。
瞿昙彌。
持此衣施比丘衆。
施比丘衆已。
便供養我。
亦供養衆。
大生主瞿昙彌至再三白曰。
世尊。
此新金縷黃色衣我自為世尊作。
慈愍我故。
願垂納受。
世尊亦至再三告曰。
瞿昙彌。
持此衣施比丘衆。
施比丘衆已。
便供養我。
亦供養衆。
爾時。
尊者阿難立世尊後執拂侍佛。
于是。
尊者阿難白曰。
世尊。
此大生主瞿昙彌于世尊多所饒益。
世尊母命終後乳養世尊。
世尊告曰。
如是。
阿難。
如是。
阿難。
大生主瞿昙彌實于我多所饒益。
我母命終後乳養于我。
阿難。
我亦于大生主瞿昙彌多所饒益。
所以者何。
大生主瞿昙彌因我故。
得自歸于佛.法及比丘衆。
不疑三尊.苦習滅道。
成就信.戒.多聞.施.慧。
離殺斷殺.不與取.邪淫.妄言.離酒斷酒。
阿難。
若有人因人故。
得自歸于佛.法及比丘衆。
不疑三尊.苦習滅道。
成就信.戒.多聞.施.慧。
離殺斷殺.不與取.邪淫.妄言.離酒斷酒者。
此人供養于彼人至盡形壽。
以飲食.衣被.床榻.湯藥及若幹種諸生活具。
不得報恩。
複次。
阿難。
有七施衆。
有十四私施。
得大福。
得大果。
得大功德。
得大廣報。
阿難。
雲何七施衆。
得大福。
得大果。
得大功德。
得大廣報。
信族姓男.族姓女。
佛在世時。
佛為首。
施佛及比丘衆。
是謂第一施衆。
得大福。
得大果。
得大功德。
得大廣報。
信族姓男.族姓女。
世尊般涅槃後不久施二部衆。
施比丘衆。
施比丘尼衆。
入比丘僧
物主。
不善戒何處滅無餘。
何處敗壞無餘。
多聞聖弟子舍身不善業。
修身善業。
舍口.意不善業。
修口.意善業。
此不善戒滅無餘。
敗壞無餘。
物主。
賢聖弟子雲何行滅不善戒。
若多聞聖弟子觀内身如身。
至觀覺.心.法如法。
賢聖弟子如是行者。
滅不善戒也。
物主。
雲何善戒耶。
善身業。
善口.意業。
是謂善戒。
物主。
此善戒從何而生。
我說彼所從生。
當知從心生。
雲何為心。
若心無欲.無恚.無癡。
當知善戒從是心生。
物主。
善戒何處滅無餘。
何處敗壞無餘。
若多聞聖弟子行戒不著戒。
此善戒滅無餘。
敗壞無餘。
物主。
賢聖弟子雲何行滅善戒。
若多聞聖弟子觀内身如身。
至觀覺.心.法如法。
賢聖弟子如是行者。
滅善戒也。
物主。
雲何不善念耶。
欲念.恚念.害念。
是謂不善念。
物主。
不善念從何而生。
我說彼所從生。
當知從想生。
雲何為想。
我說想多種.無量種.若幹種行。
或欲想。
或恚想。
或害想。
物主。
衆生因欲界想故。
生不善念。
欲界相應。
若有想者。
因彼想故。
生不善念。
欲界相應。
物主。
衆生因恚.害界想故。
生不善念。
恚.害界相應。
若有想者。
因彼想故。
生不善念。
恚.害界相應。
此不善念從是想生。
物主。
不善念何處滅無餘。
何處敗壞無餘。
若多聞聖弟子離欲.離惡不善之法。
有覺.有觀。
離生喜.樂。
得初禅成就遊。
此不善念滅無餘。
敗壞無餘。
物主。
賢聖弟子雲何行滅不善念。
若多聞聖弟子觀内身如身。
至觀覺.心.法如法。
賢聖弟子如是行者。
滅不善念也。
物主。
雲何善念耶。
無欲念.無恚念.無害念。
是謂善念。
物主。
善念從何而生。
我說彼所從生。
當知從想生。
雲何為想。
我說想多種.無量種.若幹種行。
或無欲想。
或無恚想。
或無害想。
物主。
衆生因無欲界想故。
生善念。
無欲界相應。
若有想者。
因彼想故。
生善念。
無欲界相應。
物主。
衆生因無恚.無害界故。
生善念無恚.無害界相應。
若有想者。
因彼想故。
生善念無恚.無害界相應。
此善念從是想生。
物主。
善念何處滅無餘。
何處敗壞無餘。
若多聞聖弟子樂滅.苦滅。
喜.憂本已滅。
不苦不樂.舍.念.清淨。
得第四禅成就遊。
此善念滅無餘。
敗壞無餘。
物主。
賢聖弟子雲何行滅善念。
若多聞聖弟子觀内身如身。
至觀覺.心.法如法。
賢聖弟子如是行者。
滅善念也。
物主。
若多聞聖弟子以慧觀不善戒知如真。
從生不善戒知如真。
此不善戒滅無餘。
敗壞無餘。
知如真以慧觀。
賢聖弟子如是行者。
滅不善戒知如真。
以慧觀善戒知如真。
從生善戒知如真。
此善戒滅無餘。
敗壞無餘。
知如真以慧觀。
賢聖弟子如是行者。
滅善戒知如真。
以慧觀不善念知如真。
從生不善念知如真。
此不善念滅無餘。
敗壞無餘。
知如真以慧觀。
賢聖弟子如是行者。
滅不善念知如真。
以慧觀善念知如真。
從生善念知如真。
此善念滅無餘。
敗壞無餘。
知如真以慧觀。
賢聖弟子如是行者。
滅善念知如真。
所以者何。
因正見故生正志。
因正志故生正語。
因正語故生正業。
因正業故生正命。
因正命故生正方便。
因正方便故生正念。
因正念故生正定。
賢聖弟子心如是定已。
便解脫一切淫.怒.癡。
物主。
賢聖弟子如是正心解脫已。
便知一切生已盡。
梵行已立。
所作已辦。
不更受有。
知如真。
是謂學見迹成就八支。
漏盡阿羅诃成就十支。
物主。
雲何學見迹成就八支。
謂學正見。
至學正定。
是謂學見迹成就八支。
物主。
雲何漏盡阿羅诃成就十支。
謂無學正見。
至無學正智。
是謂漏盡阿羅诃成就十支。
物主。
若有十支。
我施設彼成就善.第一善.無上士。
得第一義.質直沙門。
佛說如是。
彼五支物主及諸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五支物主經第八竟(二千一百七十八字)。
(一八○)中阿含心品瞿昙彌經第九(第四分别誦) 我聞如是。
一時。
佛遊釋羁瘦。
在加鞞羅衛尼拘類樹園。
爾時。
摩诃簸邏阇缽提瞿昙彌持新金縷黃色衣往詣佛所。
稽首佛足。
卻住一面。
白曰。
世尊。
此新金縷黃色衣我自為世尊作。
慈愍我故。
願垂納受。
世尊告曰。
瞿昙彌。
持此衣施比丘衆。
施比丘衆已。
便供養我。
亦供養衆。
大生主瞿昙彌至再三白曰。
世尊。
此新金縷黃色衣我自為世尊作。
慈愍我故。
願垂納受。
世尊亦至再三告曰。
瞿昙彌。
持此衣施比丘衆。
施比丘衆已。
便供養我。
亦供養衆。
爾時。
尊者阿難立世尊後執拂侍佛。
于是。
尊者阿難白曰。
世尊。
此大生主瞿昙彌于世尊多所饒益。
世尊母命終後乳養世尊。
世尊告曰。
如是。
阿難。
如是。
阿難。
大生主瞿昙彌實于我多所饒益。
我母命終後乳養于我。
阿難。
我亦于大生主瞿昙彌多所饒益。
所以者何。
大生主瞿昙彌因我故。
得自歸于佛.法及比丘衆。
不疑三尊.苦習滅道。
成就信.戒.多聞.施.慧。
離殺斷殺.不與取.邪淫.妄言.離酒斷酒。
阿難。
若有人因人故。
得自歸于佛.法及比丘衆。
不疑三尊.苦習滅道。
成就信.戒.多聞.施.慧。
離殺斷殺.不與取.邪淫.妄言.離酒斷酒者。
此人供養于彼人至盡形壽。
以飲食.衣被.床榻.湯藥及若幹種諸生活具。
不得報恩。
複次。
阿難。
有七施衆。
有十四私施。
得大福。
得大果。
得大功德。
得大廣報。
阿難。
雲何七施衆。
得大福。
得大果。
得大功德。
得大廣報。
信族姓男.族姓女。
佛在世時。
佛為首。
施佛及比丘衆。
是謂第一施衆。
得大福。
得大果。
得大功德。
得大廣報。
信族姓男.族姓女。
世尊般涅槃後不久施二部衆。
施比丘衆。
施比丘尼衆。
入比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