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卷第六
關燈
小
中
大
東晉罽賓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譯
(二六)舍梨子相應品瞿尼師經第六(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
一時。
佛遊王舍城。
在竹林迦蘭哆園。
爾時。
瞿尼師比丘亦遊王舍城。
在無事室。
調笑.憍慠。
躁擾.喜忘。
心如猕猴。
瞿尼師比丘為少緣故。
至王舍城。
是時尊者舍梨子與比丘衆俱。
中食已後。
因小事故。
集在講堂。
瞿尼師比丘于王舍城所作已訖。
往詣講堂。
尊者舍梨子遙見瞿尼師來已。
因瞿尼師告諸比丘。
諸賢。
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當學敬重而随順觀。
諸賢。
若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多不敬重。
不随順觀者。
則緻比丘诃數诘責。
此賢無事。
何為行無事。
所以者何。
此賢無事。
行于無事。
多不敬重。
不随順觀。
若至衆中。
亦緻比丘诃數诘責。
是故。
諸賢。
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當學敬重。
令随順觀。
諸賢。
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當學不調笑而不躁擾。
諸賢。
若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多行調笑而躁擾者。
則緻比丘诃數诘責。
此賢無事。
何為行無事。
所以者何。
此賢無事。
行于無事。
多行調笑及于躁擾。
若至衆中。
亦緻比丘诃數诘責。
是故。
諸賢。
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當學不調笑。
令不躁擾。
諸賢。
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當學不畜生論。
諸賢。
若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多畜生論者。
則緻比丘诃數诘責。
此賢無事。
何為行無事。
所以者何。
此賢無事。
行于無事。
多畜生論。
若至衆中。
亦緻比丘诃數诘責。
是故。
諸賢。
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當學不畜生論。
諸賢。
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當學不憍慠及少言說。
諸賢。
若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多行憍慠。
多言說者。
則緻比丘诃數诘責。
此賢無事。
何為行無事。
所以者何。
此賢無事。
行于無事。
多行憍慠及多言說。
若至衆中。
亦緻比丘诃數诘責。
是故。
諸賢。
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當學不憍慠及少言說。
諸賢。
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當學護諸根。
諸賢。
若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多不護諸根者。
則緻比丘诃數诘責。
此賢無事。
何為行無事。
所以者何。
此賢無事。
行于無事。
多不護諸根。
若至衆中。
亦緻比丘诃數诘責。
是故。
諸賢。
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當學護諸根。
諸賢。
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當學食知止足。
諸賢。
若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貪餘多食。
不知足者。
則緻比丘诃數诘責。
此賢無事。
何為行無事。
所以者何。
此賢無事。
行于無事。
貪餘多食。
不知止足。
若至衆中。
亦緻比丘诃數诘責。
是故。
諸賢。
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當學食知止足。
諸賢。
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當學精進而不懈怠。
諸賢。
若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多不精進而懈怠者。
則緻比丘诃數诘責。
此賢無事。
何為行無事。
所以者何。
此賢無事。
行于無事。
多不精進而反懈怠。
若至衆中。
亦緻比丘诃數诘責。
是故。
諸賢。
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當學精進而不懈怠。
諸賢。
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當學正念及正智也。
諸賢。
若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多無正念。
無正智者。
則緻比丘诃數诘責。
此賢無事。
何為行無事。
所以者何。
此賢無事。
行于無事。
多無正念及無正智。
若至衆中。
亦緻比丘诃數诘責。
是故。
諸賢。
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當學正念及正智也。
諸賢。
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當學知時及善時也。
不早入村而行乞食。
亦不晚出。
諸賢。
若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早入村邑而行乞食。
又晚出者。
則緻比丘诃數诘責。
此賢無事。
何為行無事。
所以者何。
此賢無事。
行于無事。
早入村邑而行乞食。
又複晚出。
若至衆中。
亦緻比丘诃數诘責。
是故。
諸賢。
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當學知時及善時也。
諸賢。
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當學知坐及善坐也。
不逼長老坐。
為小比丘诃。
諸賢。
若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逼長老坐。
為小比丘诃者。
則緻比丘诃數诘責。
此賢無事。
何為行無事。
所以者何。
此賢無事。
行于無事。
逼長老坐。
為小比丘诃。
若至衆中。
亦緻比丘诃數诘責。
是故。
諸賢。
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當學知坐及善坐也。
諸賢。
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當學共論律.阿毗昙。
何以故。
諸賢。
無事比丘行于無事時。
或有來問律.阿毗昙。
諸賢。
若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不知答律.阿毗昙者。
則緻比丘诃數诘責。
此賢無事。
何為行無事。
所以者何。
此賢無事。
行于無事。
不知答律及阿毗昙。
若至衆中。
亦緻比丘诃數诘責。
是故。
諸賢。
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當學共論律.阿毗昙。
諸賢。
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當學共論息解脫。
離色至無色定。
何以故。
諸賢。
無事比丘行于無事時。
或有來問息解脫。
離色至無色定。
諸賢。
若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不知答息解脫。
離色至無色定者。
則緻比丘诃數诘責。
此賢無事。
何為行無事。
所以者何。
此賢無事。
行于無事。
不知答息解脫。
離色至無色定。
若至衆中。
亦緻比丘诃數诘責。
是故。
諸賢。
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當學共論息解脫。
離色至無色定。
諸賢。
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當學共論漏盡智通。
何以故。
諸賢。
無事比丘行于無事時。
或有來問漏盡智通。
諸賢。
若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而不知答漏盡智通者。
則緻比丘诃數诘責。
此賢無事。
何為行無事。
所以者何。
此賢無事。
行于無事。
而不知答漏盡智通。
若至衆中。
亦緻比丘诃數诘責。
是故。
諸賢。
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當學共論漏盡智通。
是時。
尊者大目揵連亦在衆中。
尊者大目乾連白曰。
尊者舍梨子。
但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應學如是法。
非謂人間比丘耶。
尊者舍梨子答曰。
尊者大目乾連。
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尚學如是法。
況複人間比丘耶。
如是二尊更相稱說。
贊歎善哉。
聞所說已。
從座起去。
敬重無調笑不畜生論慠 護根食知足精進正念智 知時亦善坐論律阿毗昙 及說息解脫漏盡通亦然 瞿尼師經第六竟(千七百四十字)。
(二七)中阿含舍梨子相應品梵志陀然經第七(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
一時。
佛遊王舍城。
在竹林加蘭哆園。
與大比丘衆俱。
共受夏坐。
爾時。
尊者舍梨子在舍衛國亦受夏坐。
是時。
有一比丘
一時。
佛遊王舍城。
在竹林迦蘭哆園。
爾時。
瞿尼師比丘亦遊王舍城。
在無事室。
調笑.憍慠。
躁擾.喜忘。
心如猕猴。
瞿尼師比丘為少緣故。
至王舍城。
是時尊者舍梨子與比丘衆俱。
中食已後。
因小事故。
集在講堂。
瞿尼師比丘于王舍城所作已訖。
往詣講堂。
尊者舍梨子遙見瞿尼師來已。
因瞿尼師告諸比丘。
諸賢。
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當學敬重而随順觀。
諸賢。
若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多不敬重。
不随順觀者。
則緻比丘诃數诘責。
此賢無事。
何為行無事。
所以者何。
此賢無事。
行于無事。
多不敬重。
不随順觀。
若至衆中。
亦緻比丘诃數诘責。
是故。
諸賢。
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當學敬重。
令随順觀。
諸賢。
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當學不調笑而不躁擾。
諸賢。
若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多行調笑而躁擾者。
則緻比丘诃數诘責。
此賢無事。
何為行無事。
所以者何。
此賢無事。
行于無事。
多行調笑及于躁擾。
若至衆中。
亦緻比丘诃數诘責。
是故。
諸賢。
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當學不調笑。
令不躁擾。
諸賢。
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當學不畜生論。
諸賢。
若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多畜生論者。
則緻比丘诃數诘責。
此賢無事。
何為行無事。
所以者何。
此賢無事。
行于無事。
多畜生論。
若至衆中。
亦緻比丘诃數诘責。
是故。
諸賢。
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當學不畜生論。
諸賢。
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當學不憍慠及少言說。
諸賢。
若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多行憍慠。
多言說者。
則緻比丘诃數诘責。
此賢無事。
何為行無事。
所以者何。
此賢無事。
行于無事。
多行憍慠及多言說。
若至衆中。
亦緻比丘诃數诘責。
是故。
諸賢。
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當學不憍慠及少言說。
諸賢。
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當學護諸根。
諸賢。
若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多不護諸根者。
則緻比丘诃數诘責。
此賢無事。
何為行無事。
所以者何。
此賢無事。
行于無事。
多不護諸根。
若至衆中。
亦緻比丘诃數诘責。
是故。
諸賢。
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當學護諸根。
諸賢。
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當學食知止足。
諸賢。
若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貪餘多食。
不知足者。
則緻比丘诃數诘責。
此賢無事。
何為行無事。
所以者何。
此賢無事。
行于無事。
貪餘多食。
不知止足。
若至衆中。
亦緻比丘诃數诘責。
是故。
諸賢。
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當學食知止足。
諸賢。
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當學精進而不懈怠。
諸賢。
若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多不精進而懈怠者。
則緻比丘诃數诘責。
此賢無事。
何為行無事。
所以者何。
此賢無事。
行于無事。
多不精進而反懈怠。
若至衆中。
亦緻比丘诃數诘責。
是故。
諸賢。
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當學精進而不懈怠。
諸賢。
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當學正念及正智也。
諸賢。
若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多無正念。
無正智者。
則緻比丘诃數诘責。
此賢無事。
何為行無事。
所以者何。
此賢無事。
行于無事。
多無正念及無正智。
若至衆中。
亦緻比丘诃數诘責。
是故。
諸賢。
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當學正念及正智也。
諸賢。
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當學知時及善時也。
不早入村而行乞食。
亦不晚出。
諸賢。
若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早入村邑而行乞食。
又晚出者。
則緻比丘诃數诘責。
此賢無事。
何為行無事。
所以者何。
此賢無事。
行于無事。
早入村邑而行乞食。
又複晚出。
若至衆中。
亦緻比丘诃數诘責。
是故。
諸賢。
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當學知時及善時也。
諸賢。
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當學知坐及善坐也。
不逼長老坐。
為小比丘诃。
諸賢。
若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逼長老坐。
為小比丘诃者。
則緻比丘诃數诘責。
此賢無事。
何為行無事。
所以者何。
此賢無事。
行于無事。
逼長老坐。
為小比丘诃。
若至衆中。
亦緻比丘诃數诘責。
是故。
諸賢。
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當學知坐及善坐也。
諸賢。
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當學共論律.阿毗昙。
何以故。
諸賢。
無事比丘行于無事時。
或有來問律.阿毗昙。
諸賢。
若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不知答律.阿毗昙者。
則緻比丘诃數诘責。
此賢無事。
何為行無事。
所以者何。
此賢無事。
行于無事。
不知答律及阿毗昙。
若至衆中。
亦緻比丘诃數诘責。
是故。
諸賢。
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當學共論律.阿毗昙。
諸賢。
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當學共論息解脫。
離色至無色定。
何以故。
諸賢。
無事比丘行于無事時。
或有來問息解脫。
離色至無色定。
諸賢。
若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不知答息解脫。
離色至無色定者。
則緻比丘诃數诘責。
此賢無事。
何為行無事。
所以者何。
此賢無事。
行于無事。
不知答息解脫。
離色至無色定。
若至衆中。
亦緻比丘诃數诘責。
是故。
諸賢。
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當學共論息解脫。
離色至無色定。
諸賢。
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當學共論漏盡智通。
何以故。
諸賢。
無事比丘行于無事時。
或有來問漏盡智通。
諸賢。
若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而不知答漏盡智通者。
則緻比丘诃數诘責。
此賢無事。
何為行無事。
所以者何。
此賢無事。
行于無事。
而不知答漏盡智通。
若至衆中。
亦緻比丘诃數诘責。
是故。
諸賢。
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當學共論漏盡智通。
是時。
尊者大目揵連亦在衆中。
尊者大目乾連白曰。
尊者舍梨子。
但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應學如是法。
非謂人間比丘耶。
尊者舍梨子答曰。
尊者大目乾連。
無事比丘行于無事。
尚學如是法。
況複人間比丘耶。
如是二尊更相稱說。
贊歎善哉。
聞所說已。
從座起去。
敬重無調笑不畜生論慠 護根食知足精進正念智 知時亦善坐論律阿毗昙 及說息解脫漏盡通亦然 瞿尼師經第六竟(千七百四十字)。
(二七)中阿含舍梨子相應品梵志陀然經第七(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
一時。
佛遊王舍城。
在竹林加蘭哆園。
與大比丘衆俱。
共受夏坐。
爾時。
尊者舍梨子在舍衛國亦受夏坐。
是時。
有一比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