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觀瀾卷第四
關燈
小
中
大
古吳蕅益比丘智旭輯
中山湯學紳康民閱梓
【密咒圓因】
○大寶積經無邊莊嚴會雲。
若不了諸法。
自性不可得。
彼則行于相。
不得陀羅尼。
諸法如虛空。
由是說開示。
虛空及開示。
二俱無所有。
此二離于有。
諸法亦空無。
如是解法者。
彼能獲總持。
密迹金剛力士會雲。
菩薩有十大法。
逮如是象無極大力。
何謂為十。
一曰寍棄身命。
勤受正法。
二曰未曾自大。
謙恪下意。
禮敬衆生。
三曰見于剛強難化衆生。
立之忍辱。
四曰見饑馑人。
以好美膳而充施之。
五曰覩諸恐懼。
勸慰安之。
六曰若有衆生得于重疾。
療以良藥。
七曰若有羸劣人所輕慢。
敬念戀之。
令無忽易者。
八曰以淨泥水。
塗如來廟。
補其虧缺。
九曰見孤苦人。
貧匮困厄。
常負重擔。
使去其難。
極重之殃。
十曰若有無護。
無所皈依。
常将濟之。
所語如言。
而不變失。
佛說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三昧大教王經雲。
諸欲入曼拏羅者。
應先于普徧無餘諸有情界。
起救護心。
悉令獲得适悅快樂。
及得一切最上悉地。
又雲。
若有不見大曼拏羅者。
汝不應為說此三昧法。
若有說者。
違越三昧。
以此三昧金剛摧碎汝頂。
又雲。
諸餘未知此一印者。
汝當慎勿為其指示。
何以故。
是彼有情。
以不見大曼拏羅故。
辄結是印者。
不得成就。
彼即生疑。
反招殃咎。
速趣命終。
堕于無間大地獄中。
複堕惡趣。
又雲。
汝不應以此秘密法。
辄為人說。
無令反招殃咎。
身壞命終。
堕大地獄。
佛說大悲空智金剛大教王儀軌經雲。
于七日中。
施妙飲食。
起大悲心。
恭敬供養。
設惡來者。
倍生憐愍。
勿複于彼生下劣想。
令魔得便。
常勤悲念。
于晝夜分。
以慧決擇。
無複餘事。
無非時食。
不起邪思。
于他善惡。
勿樂宣傳。
觀察他身。
如護己有。
又雲。
以智慧方便。
自性出生諸法。
及彼三世。
猶若虛空。
于刹那頃。
皆同一相。
離諸分别。
不為自他之所侵撓。
成就持明諸業用等。
設複于生死中。
而常清淨。
譬如河流。
亦如燈炷。
于晝夜中。
真實不斷。
彼無智者。
于是儀軌。
徒設疲勞。
此世他世。
無能成就。
又雲。
以佛神力不思議故。
得成就已。
令諸衆生。
入佛知見。
若于衆生少分損害。
如是法印不能成就。
一字奇特佛頂經雲。
持明者。
先當受三皈。
發菩提心。
清淨澡浴。
大悲愍念一切有情。
于寂靜處。
應結契印。
親承禀而受。
若異此結者。
諸魅及毗那夜迦而作障難。
死堕地獄。
不灌頂者。
不發菩提心者。
彼人前。
不應結此等印。
大乘瑜伽金剛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鉢大教王經雲。
壇場内供養食。
入道場人衆僧等。
幷授法教主阿阇黎。
并不得取食。
其食與不入道場人食即得。
又雲。
若有教主阿阇黎。
不在受法道場内。
與人妄說如來秘密三摩地觀。
秘教法藏者。
此人好求名利。
谄谀妄說。
得四重罪。
其聽者。
生生得盜法罪。
堕入地獄。
永不聞正教法。
若有受得如來秘密妙法。
則常應四時不阙。
供養行道。
念誦坐觀。
常行精進。
勿令懈怠。
又雲。
魔作幻惑。
非關正智。
唯心示變。
莫取外緣。
須常谛觀心性。
見性最靜。
心性無物。
是相莫取。
則無境界妄相因緣。
陀羅尼集經雲。
若善男子。
至心受持陀羅尼咒。
應當護持三業清淨。
護三業淨。
有二種護。
一外護。
二内護。
言外護者。
不得食我世尊殘食。
不得食一切聖賢殘食。
不得食一切鬼神殘食。
不得食師僧父母殘食。
不得食一切衆人殘食。
又不得食國王官人殘食。
不共衆人傳器而食。
亦不得食毗那夜迦鬼魔之食。
若面裹物。
蒸煮燒熟歡喜團等。
皆不得食。
若食此食。
于三昧力不得成就。
若一切人畜生産處。
不得往到。
亦不得食。
諸死亡家。
十惡家。
酤酒家。
五辛家。
埋死人家。
賣兇具家。
不淨人家。
淫女家。
造經像家。
皆不得往。
亦不得食。
諸不淨人。
看他産人。
捉死屍人。
截割衆生身肉之人。
如是等人。
皆不
若不了諸法。
自性不可得。
彼則行于相。
不得陀羅尼。
諸法如虛空。
由是說開示。
虛空及開示。
二俱無所有。
此二離于有。
諸法亦空無。
如是解法者。
彼能獲總持。
密迹金剛力士會雲。
菩薩有十大法。
逮如是象無極大力。
何謂為十。
一曰寍棄身命。
勤受正法。
二曰未曾自大。
謙恪下意。
禮敬衆生。
三曰見于剛強難化衆生。
立之忍辱。
四曰見饑馑人。
以好美膳而充施之。
五曰覩諸恐懼。
勸慰安之。
六曰若有衆生得于重疾。
療以良藥。
七曰若有羸劣人所輕慢。
敬念戀之。
令無忽易者。
八曰以淨泥水。
塗如來廟。
補其虧缺。
九曰見孤苦人。
貧匮困厄。
常負重擔。
使去其難。
極重之殃。
十曰若有無護。
無所皈依。
常将濟之。
所語如言。
而不變失。
佛說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三昧大教王經雲。
諸欲入曼拏羅者。
應先于普徧無餘諸有情界。
起救護心。
悉令獲得适悅快樂。
及得一切最上悉地。
又雲。
若有不見大曼拏羅者。
汝不應為說此三昧法。
若有說者。
違越三昧。
以此三昧金剛摧碎汝頂。
又雲。
諸餘未知此一印者。
汝當慎勿為其指示。
何以故。
是彼有情。
以不見大曼拏羅故。
辄結是印者。
不得成就。
彼即生疑。
反招殃咎。
速趣命終。
堕于無間大地獄中。
複堕惡趣。
又雲。
汝不應以此秘密法。
辄為人說。
無令反招殃咎。
身壞命終。
堕大地獄。
佛說大悲空智金剛大教王儀軌經雲。
于七日中。
施妙飲食。
起大悲心。
恭敬供養。
設惡來者。
倍生憐愍。
勿複于彼生下劣想。
令魔得便。
常勤悲念。
于晝夜分。
以慧決擇。
無複餘事。
無非時食。
不起邪思。
于他善惡。
勿樂宣傳。
觀察他身。
如護己有。
又雲。
以智慧方便。
自性出生諸法。
及彼三世。
猶若虛空。
于刹那頃。
皆同一相。
離諸分别。
不為自他之所侵撓。
成就持明諸業用等。
設複于生死中。
而常清淨。
譬如河流。
亦如燈炷。
于晝夜中。
真實不斷。
彼無智者。
于是儀軌。
徒設疲勞。
此世他世。
無能成就。
又雲。
以佛神力不思議故。
得成就已。
令諸衆生。
入佛知見。
若于衆生少分損害。
如是法印不能成就。
一字奇特佛頂經雲。
持明者。
先當受三皈。
發菩提心。
清淨澡浴。
大悲愍念一切有情。
于寂靜處。
應結契印。
親承禀而受。
若異此結者。
諸魅及毗那夜迦而作障難。
死堕地獄。
不灌頂者。
不發菩提心者。
彼人前。
不應結此等印。
大乘瑜伽金剛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鉢大教王經雲。
壇場内供養食。
入道場人衆僧等。
幷授法教主阿阇黎。
并不得取食。
其食與不入道場人食即得。
又雲。
若有教主阿阇黎。
不在受法道場内。
與人妄說如來秘密三摩地觀。
秘教法藏者。
此人好求名利。
谄谀妄說。
得四重罪。
其聽者。
生生得盜法罪。
堕入地獄。
永不聞正教法。
若有受得如來秘密妙法。
則常應四時不阙。
供養行道。
念誦坐觀。
常行精進。
勿令懈怠。
又雲。
魔作幻惑。
非關正智。
唯心示變。
莫取外緣。
須常谛觀心性。
見性最靜。
心性無物。
是相莫取。
則無境界妄相因緣。
陀羅尼集經雲。
若善男子。
至心受持陀羅尼咒。
應當護持三業清淨。
護三業淨。
有二種護。
一外護。
二内護。
言外護者。
不得食我世尊殘食。
不得食一切聖賢殘食。
不得食一切鬼神殘食。
不得食師僧父母殘食。
不得食一切衆人殘食。
又不得食國王官人殘食。
不共衆人傳器而食。
亦不得食毗那夜迦鬼魔之食。
若面裹物。
蒸煮燒熟歡喜團等。
皆不得食。
若食此食。
于三昧力不得成就。
若一切人畜生産處。
不得往到。
亦不得食。
諸死亡家。
十惡家。
酤酒家。
五辛家。
埋死人家。
賣兇具家。
不淨人家。
淫女家。
造經像家。
皆不得往。
亦不得食。
諸不淨人。
看他産人。
捉死屍人。
截割衆生身肉之人。
如是等人。
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