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序

關燈
嘗觀諸佛菩薩。智慧光明圓滿具足。度盡古今大千世界。原無一法可說。此即達摩西來。無一字之旨也。乃大藏經論。彌天際地。語言文字。不可勝窮。此義又何居乎。我讀金剛經而知之矣。金剛雲。無所住處生心。諸佛菩薩即于無可說中立法也。無法之法。是名妙法。學者不知萬法本于一法。一法歸于無法。每每撾宗堂之鼓。登教者之台。持行門之鉢。如一葦障狂瀾中。飄忽滄溟。莫知涯岸。此所謂法海浮沉者也。浮沉日久。将諸佛語言文字。浩瀚支離粘帶牽縛。俾本源性命之書。竟為煩惱沉淪之障。可勝歎哉。此蕅益大師續千聖之燈。踞毗盧之頂。出光明鏡。轉法藏輪。集從前教乘諸典。選擇精要。接引入門。讀其綜舉之旨。夫約以戒行為第一。以證入繼之。淨土終之。至哉大師之言乎。孔子曰。四十而不惑。子輿曰。四十不動心。此皆戒行圓明之後。腳跟立定。然後修證功夫。次第可舉矣。振裘者。必挈其領。汲水者。必探其源。法海觀瀾之意。其在斯欤。雖然大師序四淨土。而以五門收之。必全教。戒禅密。乃為真因實果。故以五門之瀾。為觀法之術。夫嚴淨毗尼以為律。巧立言說文字以為教。因疑參究不堕知解窠臼以為禅。持真言證入名曰密宗。舉體淨緣。名曰淨土。具名雖殊。其實則一。又何得以吾師之律教。而非即吾師之禅宗乎哉。大師數十年之苦心。綜輯貫通。津梁學者。獨标高唱。選佛登科。餘服膺既久。锓而壽之。願與現在來者。精進奉持。傥有學者衍流全部。悟證無言。迥出法門。不拘文字。見性明心。立地成佛。此又大師瀾中之瀾。是即諸佛菩薩無法之法也。餘管窺釋教。何敢妄肆廣長。以滋語業。但讀師之書。仰師之教。附贅一言。以志不忘之意雲爾。

    甲辰年濑水弟子湯學紳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