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九

關燈
雲見見之時。

    見非是見。

    見猶離見。

    見不能及。

    所以不行見法。

    不行聞法。

    不行覺法。

    諸佛疾與授記。

     難曰。

    見既不是授記之言。

    複何用記 師雲。

    先悟宗人。

    不被一切有無諸法相拘。

    如浣垢衣。

    故雲離相名佛。

    虛實盡不存。

    中旨獨玄。

    玄達一路同道。

    後進契其階。

    故雲授記耳。

    無明為父。

    貪愛為母。

    自己是病。

    還醫自己是藥。

    自己是刀。

    還殺自己無明貪愛父母。

    故雲。

    殺父害母。

    一語類破一切法。

    吃非時食者。

    亦複如何。

    秖如今但是一切有無等法。

    盡是吃非時食也。

    亦名惡食。

    是穢食置于寶器。

    是破戒。

    是妄語。

    是雜食。

    佛是無求人。

    如今貪求一切有無諸法。

    但是所有所作皆背也。

    卻是謗佛。

    但有貪染。

    盡名授手。

    秖如今但不貪染。

    亦不依住不貪染。

    亦無不依住知解。

    是名般若火。

    是燒手指。

    是不惜軀命。

    是節節支解。

    是出世間。

    是掌世界于他方。

     秖如今若于十二分教及一切有無諸法。

    于藏腑中。

    有纖毫停留。

    是不出網。

    但有所求所得。

    但有生心動念。

    盡名野幹。

    秖如今于藏腑中都無所求。

    都無所得。

    此人是大施主。

    是師子吼。

    亦不依住無所得。

    亦無不依住知解。

    是名六絕師子。

    人我不生。

    諸惡不起。

    是納須彌于芥子中。

    不起一切貪嗔八風等。

    是悉能吸四大海水入口中。

    不受一切虛妄語言。

    是不入耳中。

    不令身起一切惡于人。

    是納一切火于腹中。

     秖如今于一一境不惑不亂。

    不嗔不喜。

    于自己六根門頭。

    刮削并當。

    得淨潔。

    是無事人。

    勝一切知解。

    頭陀精進。

    是名天眼。

    亦名了照為眼。

    是名法界性。

    是作車載因果。

    佛出世度衆生。

    則得前念不生。

    後念莫續。

    前念業謝。

    名度衆生。

    前念若嗔。

    即将喜藥治之。

    即名為有佛度衆生。

    但是一切言教。

    秖是治病。

    為病不同。

    藥亦不同。

    所以有時說有佛。

    有時說無佛。

    實語治病。

    病若得瘥。

    個個是實語治。

    病若不瘥。

    個個是虛妄語。

    實語是虛妄語。

    生見故。

    虛妄是實語。

    斷衆生颠倒故。

    為病是虛妄。

    秖有虛妄藥相治。

     佛出世度衆生。

    是九部教語。

    是不了義教語。

    嗔及喜。

    病及藥。

    總是自己。

    更無兩人。

    何處有佛出世。

    何處有衆生可度。

    如經雲。

    實無衆生得滅度者。

    亦雲。

    不愛佛菩提。

    不貪染有無諸法。

    名為度他。

    亦不守住自己。

    名為自度。

    為病不同。

    藥亦不同。

    處方不同。

    不得一向。

    固執依佛依菩提等法。

    盡是依方。

    故雲至于智者。

    不得一向。

     教中所辨。

    喻如黃葉。

    亦如空拳诳小兒。

    若人不知此理。

    名同無明。

    雲行般若菩薩。

    不得取我語。

    及依教來。

    嗔如石頭。

    愛如河水。

    秖如今但無嗔無愛。

    是透山河石壁。

    直為治聾俗病。

    多聞辯說治眼病。

    從人至佛是得。

    從人至地獄是失。

    是非亦然。

    三祖雲。

    得失是非。

    一時放卻。

     不執住一切有無諸法。

    是名不住有緣。

    亦不依住不依住。

    是名不住空忍。

    執自己是佛。

    自己是禅道解者。

    名内見。

    執因緣修證而成者。

    名外見。

    志公雲。

    内見.外見俱錯。

    眼耳鼻舌各各不貪染一切有無諸法。

    是名受持四句偈。

    亦名四果。

    六入無迹。

    亦名六通。

    秖如今但不被一切有無諸法礙。

    亦無不依住知解。

    是名神通。

    不守此神通。

    是名無神通。

    如雲無神通菩薩足迹不可尋。

    是佛向上人最不可思議。

    人是自己。

    天是智照。

    贊即喜。

    喜者屬境。

    境是天。

    贊是人。

    人天交接。

    兩得相見。

    亦雲淨智為天。

    正智為人。

     本不是佛。

    向渠說是佛。

    名體結。

    秖如今但莫作佛知解。

    亦無無不依住知解。

    是名滅結。

    亦名真如。

    亦名體如。

    求佛求菩提。

    名現身意。

    秖如今但有一切求心。

    盡名現身意。

    如雲。

    求菩提。

    雖是勝求。

    重增塵累。

    求佛是佛衆。

    求一切有無諸法是衆生衆。

    秖如今鑒覺。

    但不依住一切有無諸法。

    是不入衆數。

    秖如今于一一聲.香.味.觸.法等不愛。

    于一一境不貪。

    但無十句濁心。

    是了因成佛。

    學文句覓解者。

    名緣因成佛。

    見佛知佛。

    則得說佛。

    有知有見。

    卻是謗佛。

    若雲佛知.佛見.佛聞.佛說即得。

    見火即得。

    火見即不得。

    如刀割物即得。

    物割刀即不得。

    知佛人.見佛人.聞佛人.說佛人。

    如恒河沙。

    是佛知。

    是佛見。

    是佛聞。

    是佛說。

    萬中無一。

    秖為自無眼。

    依他作眼。

    教中喚作比量智。

    秖如今貪佛知解。

    亦是比量智。

     世間譬喻是順喻。

    不了義教.了義教。

    是順喻.是逆喻。

    舍頭目髓腦是逆喻。

    如今不愛佛菩提等法是逆喻。

    難舍喻于頭目髓腦。

    如照著一切有無境法名頭。

    被一切有無境法相撓著名手。

    都未照前境時名髓腦。

    聖地習凡因。

    佛入衆生中。

    同類誘引化導。

    同渠餓鬼肢節火然。

    與渠說般若波羅蜜。

    令渠發心。

    若一向在聖地。

    憑何得至彼共渠語。

     佛入諸類。

    與衆生作船筏。

    同渠受苦。

    無限勞極。

    佛入苦處亦同衆生受苦。

    佛秖是去住自由。

    不同衆生。

    佛不是虛空。

    受苦何得不苦。

    若說不苦。

    此語違負。

    等閑莫說。

    錯說佛神通自在不自在。

    具慚愧人。

    不敢說佛是有為是無為。

    不敢說佛自由不自由。

    除贊藥方外。

    不欲得露現兩頭醜陋。

     教雲。

    若人安佛菩提。

    置有所是邊。

    其人得大罪。

    亦雲。

    如不識佛人前。

    向渠與麼說無過。

    如無漏牛乳。

    能治有漏病。

    其牛者。

    不在高原。

    不居下隰。

    此牛乳堪作藥。

    高原喻于佛。

    下隰喻于衆生。

    如雲。

    如來實智法身。

    又無此病。

    辨才無礙。

    升騰自在。

    不生不滅。

    是名生老病死。

    疼痛[病-丙+習][病-丙+習]。

    是暗吃菌羹。

    患痢疾而終。

    是暗為藏明頭迹。

    明暗都遣。

    莫取無取。

    亦無無取。

    他不明不暗。

    王宮生。

    納耶輸陀羅。

    八相成道。

    聲聞外道。

    妄想所計。

    如雲非雜食身。

    純陀雲。

    我知如來決定不受不食。

     第一須具兩隻眼。

    照破兩頭事。

    莫秖帶一雙眼向一邊行。

    即有那個邊到。

    功德天.黑暗女相随。

    有智主人。

    二俱不受。

    秖如今心如虛空相似。

    學始有所成。

    西國高祖雲。

    雲山喻大涅槃。

    此土初祖雲。

    心心如木石。

    三祖雲。

    兀爾忘緣。

    曹溪雲。

    善惡都莫思量。

    先師雲。

    如迷人不辨方所。

    肇公雲。

    閉智塞聰。

    獨覺冥冥者矣。

    文殊雲。

    心同虛空故。

    敬禮無所觀。

    甚深修多羅。

    不聞不受持。

    秖如今但是一切有無諸法都不見不聞。

    六根杜塞。

    若能與麼學。

    與麼持經。

    始有修行分。

     者個語逆耳苦口。

    可中與麼作得。

    至第二第三生。

    能向無佛處坐大道場。

    示現成等正覺。

    變惡為善。

    變善為惡。

    使惡法教化十地菩薩。

    使善法教化地獄餓鬼。

    能向明處解明縛。

    能向暗處解暗縛。

    撮金成土。

    撮土成金。

    百般作得。

    變弄自由。

    于恒沙世界外有求救者。

    婆伽婆即披三十二相。

    見其人前。

    同渠語音。

    與渠說法。

    随機感化。

     應物殊形。

    變現諸趣。

    離我我所。

    猶屬彼邊事。

    猶是小用。

    亦是佛事門中收。

    大用者。

    大身隐于無形。

    大音匿于希聲。

    如木中之火。

    如鐘鼓之聲。

    因緣未具時。

    不可言其有無。

    傍報生天。

    棄之如涕唾。

    菩薩六度萬行。

    如乘死屍過岸。

    如在牢獄。

    廁孔得出。

    佛披三十二相。

    喚作垢膩之衣。

    亦雲。

    若說佛一向不受五陰。

    無有是處。

    佛不是虛空。

    何得一向不受。

    佛秖是去住自由。

    不同衆生。

    從一天界至一天界。

    從一佛刹至一佛刹。

    諸佛常法。

     又雲。

    若據三乘教。

    受他信施供養。

    他在地獄中。

    菩薩行慈悲。

    同類化導報恩。

    不可常在涅槃。

     又雲。

    如火見火。

    但莫手觸。

    火不燒人。

    秖如今但無十句濁心。

    貪心.愛心.染心.嗔心.執心.住心.依心.著心.取心.戀心。

    但是一句各有三句。

    個個透過三句外。

    但是一切照用。

    任聽縱橫。

    但是一切舉動施為。

    語默啼笑。

    盡是佛慧。

     天聖廣燈錄卷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