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八
關燈
小
中
大
者裡。
拟作麼生學。
所以道。
拟心時。
被拟心魔縛。
非拟心時。
又被非拟心魔縛。
非非拟心時。
又被非非拟心魔縛。
魔非外來。
出自你心。
唯有無神通菩薩足迹不可尋。
若于一切時中。
心有常見。
即是常見外道。
若觀一切法空作空見。
即是斷見外道。
所以三界唯心。
萬法唯識。
此猶是對外道邪見人說。
若說法身以為極果。
此對三賢十聖人言。
故佛地斷二愚。
一者微細所知愚。
二者極微細所知愚。
佛既如是。
更說什麼等妙二覺所知。
一切人但欲向明。
不欲向暗。
但欲求悟。
不愛煩惱。
便道佛是覺。
衆生是妄。
若作如是見解。
百劫千生輪回六道。
更無斷絕。
何以故。
為謗諸佛本源自性故。
他分明向你道。
佛且不明。
衆生且不暗。
法無明暗故。
佛且不強。
衆生且不弱。
法無強弱故。
佛且不智。
衆生且不愚。
法無愚智故。
是你出頭總道解禅。
開著口便病發。
不說本。
秖說末。
不說迷。
秖說悟。
不曾說體。
秖說用。
總無你話論處。
他一切法且本不有。
今亦不無。
緣起不有。
緣滅不無。
本亦不有。
本非本故。
心亦不心。
心非心故。
相亦非相。
相非相故。
所以道。
無法無本心。
始解心心法。
法即非法。
非法即法。
無法無非法故。
是心心法。
忽然瞥起一念。
了知如幻如化。
即流入過去佛。
過去佛且不有。
未來佛且不無。
又且不喚作未來佛。
現在念念不住。
不喚作現在佛。
佛若起時。
即不拟他是覺是迷。
是善是惡。
辄不得執滞他。
斷絕他。
如一念瞥起。
千重關鎖鎖不得。
萬丈繩索。
系他不住。
既若如是。
争合便拟滅他止他。
分明向你道爾焰識。
你作麼生拟斷他。
喻如陽焰。
你道近。
十方世界求不可得。
始道遠。
看時秖在目前。
你拟趁他。
他又轉遠去。
你始避他。
他又來逐。
你取又不得。
舍又不得。
既若如此。
故知一切法性自爾。
即不用愁他慮他。
如言前念是凡。
後念是聖。
如手翻覆一般。
此是三乘教之極也。
據我宗門中。
前念且不是凡。
後念且不是聖。
前念不是佛。
後念不是衆生。
所以一切色是佛色。
一切聲是佛聲。
舉著一理。
一切理皆然。
見一事。
見一切事。
見一心。
見一切心。
見一道。
見一切道。
一切處無不是道。
見一塵。
十方世界山河大地皆然。
見一滴水。
即見十方世界。
一切性水。
又見一切法。
即見一切心。
一切法本空。
心即不無。
不無即妙有。
有亦不有。
不有即有。
即真空妙有。
既若如是。
十方虛空世界。
不出我之一心。
一切微塵國土。
不出我之一念。
若然。
說什麼内之與外。
如蜜性甜。
一切蜜皆然。
不可者個蜜甜。
餘底苦也。
何處有與麼事。
所以道。
虛空無内外。
法性自爾。
虛空無中間。
法性自爾。
故衆生即佛。
佛即衆生。
衆生與佛。
元同一體。
生死涅槃。
有為無為。
元同一體。
世間出世間。
乃至六道四生。
山河大地。
有性無性。
亦同一體。
言同者。
名相亦空。
有亦空。
無亦空。
盡恒沙世界元是一空。
既若如此。
何處有佛度衆生。
何處有衆生受佛度。
何故如此。
萬法之性自爾故。
若作自然見。
即落自然外道。
若作無我.無我所見。
堕在三賢十聖位中。
你如今雲何将一尺一寸。
便拟度量虛空。
他分明向汝道。
法法不相到。
法自寂故。
當處自住。
當處自真。
以身空故名法空。
以心空故名性空。
身心總空。
故名法性空。
乃至千途異說。
皆不離你之本心。
如今說菩提涅槃。
真如佛性.二乘菩薩者。
皆指葉為黃金.拳掌之說。
若也展手之時。
一切大衆。
若天若人。
皆見掌中都無一物。
所以道。
本來無一物。
何處有塵埃。
本既無物。
三際亦無所有。
故學道人單刀直入。
須見者個意始得。
故達磨大師從西天來至此土。
經多少國土。
秖覓得可大師一人。
密傳心印。
印你本心。
以心印法。
以法印心。
心心不異。
心既如此。
法亦如此。
同真際。
等法性。
法性空中。
誰是授記人。
誰是成佛人。
誰是得法人。
他分明向你道。
菩提者。
不可以身得。
身無相故。
不可以心得。
心無相故。
不可以性得。
性即便是本源自性天真佛故。
不可以佛更得佛。
不可以無相更得無相。
不可以空更得空。
不可以道更得道。
本無所得。
無得亦不可得。
所以道。
無一法可得。
秖教你了取本心。
當下了時。
不得了相。
無了無不了相亦不可得。
如此之法。
得者即得。
得者。
不自覺知。
不得者。
亦不自覺知。
如此之法。
從上已來。
有幾人得知。
所以道。
天下忘己者有幾人。
如今于一機一境。
一經一教。
一世一時。
一名一字。
六根門前領得。
與機關木人何别。
忽有一人出來。
不于一名一相上作解者。
我說此人盡十方世界覓者個人不可得。
以無第二人故。
繼于祖位。
亦雲釋種。
無雜純一故。
言王若成佛時。
王子亦随出家。
此意大難知。
秖教你。
莫覓。
覓便失卻。
如癡人。
山中叫一聲。
響從谷出。
便走下山。
趁及乎覓不得。
又叫一聲。
山上響。
又應。
亦走上。
山上趁。
如是千生萬劫。
秖是尋聲逐響人。
虛生浪死漢。
汝若無聲。
亦無其響。
涅槃者。
無聞.無知.無聲.絕迹.絕蹤。
若得如是。
稍與祖師鄰房也。
問。
如王庫藏内。
都無如是刀。
伏願誨示 師雲。
王庫藏者。
即虛空性也。
能攝十方虛空世界。
皆總不出你心。
亦謂之虛空菩薩。
你若道是有是無.非有非無。
總成羖羊角。
羖羊角者。
即你求覓者也 問。
王庫藏中有真刀否 師雲。
此亦是羖羊角 雲。
若王庫藏中本無真刀。
何故雲。
王子持王庫中真刀出至異國。
何得言無 師雲。
持刀出者。
此喻如來使者。
你若言王子持王庫中真刀出去者。
庫中應空去也。
本源虛空性。
不可被異人将去。
是什麼語。
設你有者。
皆名羖羊角 問。
迦葉受佛心印。
得為傳語入否 師雲。
是 雲。
若是傳語人。
應不離得羖羊角 師雲。
迦葉自領得本心。
所以不是羖羊角。
若以領得如來心。
見如來意。
見如來色相者。
即屬如來使。
為傳語人。
所以阿難為侍者二十年。
但見如來色相。
所以被佛呵雲。
唯觀救世者。
不能離得羖羊角。
問。
執劍于瞿昙前者。
如何 師雲。
五百菩薩得宿命智。
見過去生業障。
五百者。
即你五陰身是。
以見此宿障故。
求佛求菩提涅槃。
所以文殊将智解劍。
害此有見佛心故。
故言你當善害 雲。
何者是劍 師雲。
解心是劍 雲。
解心既是劍。
斷此有見佛心。
秖如能斷見心。
何能除得 師雲。
還将你無分别智。
斷此有見分别心 雲。
如作有見。
有求佛心。
将無分别智劍斷。
争奈有智劍在何 師雲。
若無分别智。
害有見無見。
無分别智亦不可得 雲。
不可以智更斷智。
不可以劍更斷劍 師雲。
劍自害劍。
劍劍相害。
即劍亦不可得。
智自害智。
智智相害。
即智亦不可得。
母子俱喪。
亦複如是。
問。
如何是見性 師雲。
性即是見。
見即是性。
不可以性更見性。
聞即是性。
不可以性更聞性。
秖你作性見。
能聞能見性。
便有一異法生。
他分明道。
所可見者。
不可更見。
你雲何頭上更著頭。
他分明道。
如盤中散珠。
大者大圓。
小者小圓。
各各不相知。
各各不相礙。
起時不言我起。
滅時不言我滅。
所以四生六道。
未有不如時。
且衆生不見佛。
佛不見衆生。
四果不見四向。
四向不見四果。
三賢十聖不見等妙二覺。
等妙二覺不見三賢十聖。
乃至水不見火。
火不見水。
地不見風。
風不見地。
衆生不入法界。
佛不出法界。
所以法性無去來。
無能所見。
既如此。
因什麼道我見我聞。
于善知識處得契悟。
善知識與我說法。
諸佛出世與衆生說法。
迦旃延祗為以生滅心傳實相法。
被淨名呵責。
分明道。
一切法本來無縛。
何用解。
他本來不染。
何用淨。
他故雲。
實相如是。
豈可說乎。
汝今秖成是非心.染淨心。
學得一知一解。
繞天下行。
見
拟作麼生學。
所以道。
拟心時。
被拟心魔縛。
非拟心時。
又被非拟心魔縛。
非非拟心時。
又被非非拟心魔縛。
魔非外來。
出自你心。
唯有無神通菩薩足迹不可尋。
若于一切時中。
心有常見。
即是常見外道。
若觀一切法空作空見。
即是斷見外道。
所以三界唯心。
萬法唯識。
此猶是對外道邪見人說。
若說法身以為極果。
此對三賢十聖人言。
故佛地斷二愚。
一者微細所知愚。
二者極微細所知愚。
佛既如是。
更說什麼等妙二覺所知。
一切人但欲向明。
不欲向暗。
但欲求悟。
不愛煩惱。
便道佛是覺。
衆生是妄。
若作如是見解。
百劫千生輪回六道。
更無斷絕。
何以故。
為謗諸佛本源自性故。
他分明向你道。
佛且不明。
衆生且不暗。
法無明暗故。
佛且不強。
衆生且不弱。
法無強弱故。
佛且不智。
衆生且不愚。
法無愚智故。
是你出頭總道解禅。
開著口便病發。
不說本。
秖說末。
不說迷。
秖說悟。
不曾說體。
秖說用。
總無你話論處。
他一切法且本不有。
今亦不無。
緣起不有。
緣滅不無。
本亦不有。
本非本故。
心亦不心。
心非心故。
相亦非相。
相非相故。
所以道。
無法無本心。
始解心心法。
法即非法。
非法即法。
無法無非法故。
是心心法。
忽然瞥起一念。
了知如幻如化。
即流入過去佛。
過去佛且不有。
未來佛且不無。
又且不喚作未來佛。
現在念念不住。
不喚作現在佛。
佛若起時。
即不拟他是覺是迷。
是善是惡。
辄不得執滞他。
斷絕他。
如一念瞥起。
千重關鎖鎖不得。
萬丈繩索。
系他不住。
既若如是。
争合便拟滅他止他。
分明向你道爾焰識。
你作麼生拟斷他。
喻如陽焰。
你道近。
十方世界求不可得。
始道遠。
看時秖在目前。
你拟趁他。
他又轉遠去。
你始避他。
他又來逐。
你取又不得。
舍又不得。
既若如此。
故知一切法性自爾。
即不用愁他慮他。
如言前念是凡。
後念是聖。
如手翻覆一般。
此是三乘教之極也。
據我宗門中。
前念且不是凡。
後念且不是聖。
前念不是佛。
後念不是衆生。
所以一切色是佛色。
一切聲是佛聲。
舉著一理。
一切理皆然。
見一事。
見一切事。
見一心。
見一切心。
見一道。
見一切道。
一切處無不是道。
見一塵。
十方世界山河大地皆然。
見一滴水。
即見十方世界。
一切性水。
又見一切法。
即見一切心。
一切法本空。
心即不無。
不無即妙有。
有亦不有。
不有即有。
即真空妙有。
既若如是。
十方虛空世界。
不出我之一心。
一切微塵國土。
不出我之一念。
若然。
說什麼内之與外。
如蜜性甜。
一切蜜皆然。
不可者個蜜甜。
餘底苦也。
何處有與麼事。
所以道。
虛空無内外。
法性自爾。
虛空無中間。
法性自爾。
故衆生即佛。
佛即衆生。
衆生與佛。
元同一體。
生死涅槃。
有為無為。
元同一體。
世間出世間。
乃至六道四生。
山河大地。
有性無性。
亦同一體。
言同者。
名相亦空。
有亦空。
無亦空。
盡恒沙世界元是一空。
既若如此。
何處有佛度衆生。
何處有衆生受佛度。
何故如此。
萬法之性自爾故。
若作自然見。
即落自然外道。
若作無我.無我所見。
堕在三賢十聖位中。
你如今雲何将一尺一寸。
便拟度量虛空。
他分明向汝道。
法法不相到。
法自寂故。
當處自住。
當處自真。
以身空故名法空。
以心空故名性空。
身心總空。
故名法性空。
乃至千途異說。
皆不離你之本心。
如今說菩提涅槃。
真如佛性.二乘菩薩者。
皆指葉為黃金.拳掌之說。
若也展手之時。
一切大衆。
若天若人。
皆見掌中都無一物。
所以道。
本來無一物。
何處有塵埃。
本既無物。
三際亦無所有。
故學道人單刀直入。
須見者個意始得。
故達磨大師從西天來至此土。
經多少國土。
秖覓得可大師一人。
密傳心印。
印你本心。
以心印法。
以法印心。
心心不異。
心既如此。
法亦如此。
同真際。
等法性。
法性空中。
誰是授記人。
誰是成佛人。
誰是得法人。
他分明向你道。
菩提者。
不可以身得。
身無相故。
不可以心得。
心無相故。
不可以性得。
性即便是本源自性天真佛故。
不可以佛更得佛。
不可以無相更得無相。
不可以空更得空。
不可以道更得道。
本無所得。
無得亦不可得。
所以道。
無一法可得。
秖教你了取本心。
當下了時。
不得了相。
無了無不了相亦不可得。
如此之法。
得者即得。
得者。
不自覺知。
不得者。
亦不自覺知。
如此之法。
從上已來。
有幾人得知。
所以道。
天下忘己者有幾人。
如今于一機一境。
一經一教。
一世一時。
一名一字。
六根門前領得。
與機關木人何别。
忽有一人出來。
不于一名一相上作解者。
我說此人盡十方世界覓者個人不可得。
以無第二人故。
繼于祖位。
亦雲釋種。
無雜純一故。
言王若成佛時。
王子亦随出家。
此意大難知。
秖教你。
莫覓。
覓便失卻。
如癡人。
山中叫一聲。
響從谷出。
便走下山。
趁及乎覓不得。
又叫一聲。
山上響。
又應。
亦走上。
山上趁。
如是千生萬劫。
秖是尋聲逐響人。
虛生浪死漢。
汝若無聲。
亦無其響。
涅槃者。
無聞.無知.無聲.絕迹.絕蹤。
若得如是。
稍與祖師鄰房也。
問。
如王庫藏内。
都無如是刀。
伏願誨示 師雲。
王庫藏者。
即虛空性也。
能攝十方虛空世界。
皆總不出你心。
亦謂之虛空菩薩。
你若道是有是無.非有非無。
總成羖羊角。
羖羊角者。
即你求覓者也 問。
王庫藏中有真刀否 師雲。
此亦是羖羊角 雲。
若王庫藏中本無真刀。
何故雲。
王子持王庫中真刀出至異國。
何得言無 師雲。
持刀出者。
此喻如來使者。
你若言王子持王庫中真刀出去者。
庫中應空去也。
本源虛空性。
不可被異人将去。
是什麼語。
設你有者。
皆名羖羊角 問。
迦葉受佛心印。
得為傳語入否 師雲。
是 雲。
若是傳語人。
應不離得羖羊角 師雲。
迦葉自領得本心。
所以不是羖羊角。
若以領得如來心。
見如來意。
見如來色相者。
即屬如來使。
為傳語人。
所以阿難為侍者二十年。
但見如來色相。
所以被佛呵雲。
唯觀救世者。
不能離得羖羊角。
問。
執劍于瞿昙前者。
如何 師雲。
五百菩薩得宿命智。
見過去生業障。
五百者。
即你五陰身是。
以見此宿障故。
求佛求菩提涅槃。
所以文殊将智解劍。
害此有見佛心故。
故言你當善害 雲。
何者是劍 師雲。
解心是劍 雲。
解心既是劍。
斷此有見佛心。
秖如能斷見心。
何能除得 師雲。
還将你無分别智。
斷此有見分别心 雲。
如作有見。
有求佛心。
将無分别智劍斷。
争奈有智劍在何 師雲。
若無分别智。
害有見無見。
無分别智亦不可得 雲。
不可以智更斷智。
不可以劍更斷劍 師雲。
劍自害劍。
劍劍相害。
即劍亦不可得。
智自害智。
智智相害。
即智亦不可得。
母子俱喪。
亦複如是。
問。
如何是見性 師雲。
性即是見。
見即是性。
不可以性更見性。
聞即是性。
不可以性更聞性。
秖你作性見。
能聞能見性。
便有一異法生。
他分明道。
所可見者。
不可更見。
你雲何頭上更著頭。
他分明道。
如盤中散珠。
大者大圓。
小者小圓。
各各不相知。
各各不相礙。
起時不言我起。
滅時不言我滅。
所以四生六道。
未有不如時。
且衆生不見佛。
佛不見衆生。
四果不見四向。
四向不見四果。
三賢十聖不見等妙二覺。
等妙二覺不見三賢十聖。
乃至水不見火。
火不見水。
地不見風。
風不見地。
衆生不入法界。
佛不出法界。
所以法性無去來。
無能所見。
既如此。
因什麼道我見我聞。
于善知識處得契悟。
善知識與我說法。
諸佛出世與衆生說法。
迦旃延祗為以生滅心傳實相法。
被淨名呵責。
分明道。
一切法本來無縛。
何用解。
他本來不染。
何用淨。
他故雲。
實相如是。
豈可說乎。
汝今秖成是非心.染淨心。
學得一知一解。
繞天下行。
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