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佛譜卷第六
關燈
小
中
大
【十二别教位次門(凡五十二位)】
譜曰。
行人先信中道佛性。
然後次第修行三觀以克證之。
此是獨菩薩法。
不與聲聞辟支佛共。
所有教。
理。
智。
斷。
行。
位。
因。
果。
别前藏通二教。
别後圓教。
故名别也。
(教則獨被菩薩。
理則隔曆三谛。
智則三智次第。
斷則三惑前後。
行則五行差别。
位則位不相收。
因則一因迥出。
果則一果不融。
)由修次第三觀。
故有外凡十信。
内凡三賢三十位。
及以十地聖位差别。
幷後等覺。
妙覺。
總成五十二位因果法門。
從淺階深。
不相融攝也。
初信心(那那。
那谟。
谟谟。
皆五停心。
阿阿。
二念心。
阿彌。
三精進心。
彌彌。
阿陀。
皆四慧心。
彌陀。
五定心。
陀陀。
不退心。
那佛。
五定心。
谟佛。
六不退心。
阿佛。
發心住。
彌佛。
圓五品。
陀佛。
圓十信。
佛佛。
上品上生。
) 譜曰。
聞說因緣假名。
無量四谛。
及中道佛性。
常住三寶之理。
随順不疑。
名為信心。
那那等三。
煩惱障重。
須修助道。
故借用三藏五停心也。
阿阿以下。
如次升進。
阿佛登初住者。
于本教中。
雖無頓超之義。
亦有漸超義故。
彌佛圓五品者。
按位轉入故。
陀佛圓十信者。
開粗成妙故。
佛佛上品上生者。
旣信大乘。
又承佛力。
必速悟無生法忍故。
二念心(那那。
那谟。
皆五停心。
谟谟。
初信心。
阿阿。
三精進心。
阿彌。
四慧心。
彌彌。
阿陀。
皆五定心。
彌陀。
不退心。
陀陀。
護法心。
那佛。
六不退心。
谟佛。
七心。
阿佛。
治地住。
彌佛。
圓五品。
陀佛。
圓十信。
佛佛。
上品上生。
) 譜曰。
旣信佛性。
憶念不忘。
發菩提心。
披弘誓铠。
名為念心。
三精進心(那那。
五停心。
那谟。
初信心。
谟谟。
二念心。
阿阿。
四慧心。
阿彌。
五定心。
彌彌。
阿陀。
皆六不退心。
彌陀。
護法心。
陀陀。
回向心。
那佛。
七護法心。
谟佛。
八心。
阿佛。
修行住。
彌佛。
圓五品。
陀佛。
圓信。
佛佛。
上品上生。
) 譜曰。
旣發大心。
勤修止觀。
名精進心。
四慧心(那那。
初信心。
那谟。
二念心。
谟谟。
精進心。
阿阿。
五定心。
阿彌。
不退心。
彌彌。
阿陀。
皆七護法心。
彌陀。
回向心。
陀陀。
九戒心。
那佛。
八回向心。
谟佛。
九心。
阿佛。
生貴住。
彌佛。
圓五品。
陀佛。
圓信。
佛佛。
上品上生。
) 譜曰。
旣修止觀。
卽以止觀次第破惑。
故名慧心。
五定心(那那。
二念心。
那谟。
三精進心。
谟谟。
四慧心。
阿阿。
六不退心。
阿彌。
護法心。
彌彌。
阿陀。
皆八回向心。
彌陀。
九戒心。
陀陀。
十願心。
那佛。
九戒心。
谟佛。
十願心。
阿佛。
五方便具足住。
彌佛。
圓五品。
陀佛。
圓信。
佛佛。
上品上生。
) 譜曰。
雖以觀慧破惑。
但除其病。
而不除法。
譬如金鎞。
去膜護珠。
故名定心。
六不退心(那那。
四慧心。
谟谟。
五定心。
阿阿。
七心。
阿彌。
八心。
彌彌。
阿陀。
皆九心。
彌陀。
十心。
陀陀。
初住。
那佛。
十心。
谟佛。
初住。
阿佛。
六住。
彌佛。
圓五品。
陀佛。
圓信。
佛佛。
上品上生。
) 譜曰。
于定心中。
如次修行三十七品。
令其調适。
能伏煩惱。
名不退心。
然猶未證三種不退。
但較前五心稍堅固耳。
故那谟相雜。
雖可不行。
而那那純見。
谟谟純愛。
猶未能永伏也。
七護法心(那那。
五心。
谟谟。
六心。
阿阿。
八心。
阿彌。
九心。
彌彌。
阿陀。
皆十心。
彌陀。
初住。
陀陀。
二住。
那佛。
初住。
谟佛。
二住。
阿佛。
七住。
彌佛。
圓五品。
陀佛。
圓信。
佛佛。
上品上生。
) 譜曰。
善修助道。
以事扶理。
令觀慧法。
保持不失。
名護法心。
八回向心(那那。
六心。
谟谟。
七心。
阿阿。
九心。
阿彌。
十心。
彌彌。
阿陀。
皆初發心住。
彌陀。
二住。
陀陀。
三住。
那佛。
二住。
谟佛。
三住。
阿佛。
八住。
彌佛。
圓五品。
陀佛。
圓十信。
佛佛。
上品上生。
) 譜曰。
乍得輕安。
不生增上慢心。
明識次位。
善能回因向果。
名回向心。
九戒心(那那。
七心。
谟谟。
八心。
阿阿。
十心。
阿彌。
初發心住。
彌彌。
阿陀。
皆二治地住。
彌陀。
三修行住。
陀陀。
生貴住。
那佛。
修行住。
谟佛。
四生貴住。
阿佛。
九住。
彌佛。
圓五品。
陀佛。
圓信。
佛佛。
上品上生。
) 譜曰。
能于強輭二魔。
安忍不動。
防非止過。
護淨善根。
名為戒心。
十願心(那那。
八心。
谟谟。
九心。
阿阿。
初住。
阿彌。
二住。
彌彌。
阿陀。
皆三住。
彌陀。
四住。
陀陀。
五住。
那佛。
四住。
谟佛。
五住。
阿佛。
十住。
彌佛。
圓信。
陀佛。
上中生。
佛佛。
上上生。
) 譜曰。
不著有漏似道法愛。
則不随禅受生。
但觀可化衆生之處。
随願往生。
故名願心。
(外凡位竟) 初發心住(那那。
無生忏。
阿阿。
二住。
阿彌。
三住。
彌彌。
阿陀。
皆四住。
彌陀。
五住。
陀陀。
六住。
那佛。
五住。
谟佛。
六住。
阿佛。
初行。
彌佛。
圓信。
陀佛。
方便淨土。
佛佛。
圓十住。
) 譜曰。
菩薩于多劫中。
修行信心。
已得成就。
能斷分别我見。
及從分别所起惡煩惱業。
創見真空寂滅之理。
憫物昏迷。
常懷濟度。
名發心住。
此卽内凡三十心中最初心也。
此心旣發。
便與須陀洹果。
及見地齊。
何故尚須無生忏耶。
良由菩薩化物心重。
自行則輕。
不務斷結。
從十信心。
卽便出假。
旣出假後。
遇大違緣。
則分别心生。
退菩提願。
如舍利弗。
往昔已曾得六住心。
由婆羅門乞眼因緣。
舍其大願。
還趨小果。
是故六住已前。
煩惑未盡。
猶得有退轉義。
那那須修無生忏也。
阿阿等八。
按位漸進。
如常可知。
阿佛亦得漸超。
故階初行。
彌佛按位可接。
故成圓信。
陀佛歸方便淨。
永離退緣。
佛佛開粗顯妙。
亦是勝進接也。
(從淨土來者。
不行那那。
下五位準知。
) 二治地住(那那。
無生忏。
阿阿。
三住。
阿彌。
四住。
彌彌。
阿陀。
皆五住。
彌陀。
六住。
陀陀。
七住。
那佛。
六住。
谟佛。
七住。
阿佛。
二行。
彌佛。
圓信。
陀佛。
方便淨土。
佛佛。
圓住。
) 譜曰。
常随空心。
淨諸法門。
名治地住。
準位應同斯陀含向。
三修行住(那那。
無生忏。
阿阿。
四住。
阿彌。
五住。
彌彌。
阿陀。
皆六住。
彌陀。
七住。
陀陀。
八住。
那佛。
七住。
谟佛。
八住。
阿佛。
三行。
彌佛。
圓信。
陀佛。
方便淨土。
佛佛。
圓住。
) 譜曰。
長養衆善。
名修行住。
準位應同斯陀含果。
四生貴住(那那。
無生忏。
阿阿。
五住。
阿彌。
六住。
彌彌。
阿陀。
皆七住。
彌陀。
八住。
陀陀。
九住。
那佛。
八住。
谟佛。
九住。
阿佛。
四行。
彌佛。
圓信。
陀佛。
方便淨土。
佛佛。
圓住。
) 譜曰。
生在佛家。
種性清淨。
名生貴住。
準位應同阿那含向。
五方便具足住(那那。
無生忏。
阿阿。
六住。
阿彌。
七住。
彌彌。
阿陀。
皆八住。
彌陀。
九住。
陀陀。
十住。
那佛。
九住。
谟佛。
十住。
阿佛。
五行。
彌佛。
圓信。
陀佛。
方便淨土。
佛佛。
圓住。
) 譜曰。
多習無量善根。
故名方便具足。
準位應同阿那含果。
六正心住(那那。
無生忏。
阿阿。
七住。
阿彌。
八住。
彌彌。
阿陀。
皆九住。
彌陀。
十住。
陀陀。
初行。
那佛。
十住。
谟佛。
初行。
阿佛。
六行。
彌佛。
圓信。
陀佛。
方便淨土。
佛佛。
圓住。
) 譜曰。
成就第六般若法門。
名正心住。
準位應同阿羅漢向。
七不退住(阿阿。
八住。
阿彌。
九住。
彌彌。
阿陀。
皆十住。
彌陀。
初行。
陀陀。
二行。
那佛。
初行。
谟佛。
二行。
阿佛。
七行。
彌佛。
圓信。
陀佛。
方便淨土。
佛佛。
圓住。
) 譜曰。
入于無生畢竟空界。
名不退住。
準位應同阿羅漢果。
已辦地也。
八童真住(阿阿。
九住。
阿彌。
十住。
彌彌。
阿陀。
皆初行。
彌陀。
二行。
陀陀。
三行。
那佛。
二行。
谟佛。
三行。
阿佛。
八行。
彌佛。
圓信。
陀佛。
方便淨土。
佛佛。
圓住。
) 譜曰。
不以邪倒破菩提心。
離諸過失。
名童真住。
準位應同辟支佛地。
能侵習也。
九法王子住(阿阿。
十住。
阿彌。
初行。
彌彌。
阿陀。
皆二行。
彌陀。
三行。
陀陀。
四行。
那佛。
三行。
谟佛。
四行。
阿佛。
九行。
彌佛。
圓信。
陀佛。
方便淨土。
佛佛。
圓住。
) 譜曰。
佛為法王。
今從
行人先信中道佛性。
然後次第修行三觀以克證之。
此是獨菩薩法。
不與聲聞辟支佛共。
所有教。
理。
智。
斷。
行。
位。
因。
果。
别前藏通二教。
别後圓教。
故名别也。
(教則獨被菩薩。
理則隔曆三谛。
智則三智次第。
斷則三惑前後。
行則五行差别。
位則位不相收。
因則一因迥出。
果則一果不融。
)由修次第三觀。
故有外凡十信。
内凡三賢三十位。
及以十地聖位差别。
幷後等覺。
妙覺。
總成五十二位因果法門。
從淺階深。
不相融攝也。
初信心(那那。
那谟。
谟谟。
皆五停心。
阿阿。
二念心。
阿彌。
三精進心。
彌彌。
阿陀。
皆四慧心。
彌陀。
五定心。
陀陀。
不退心。
那佛。
五定心。
谟佛。
六不退心。
阿佛。
發心住。
彌佛。
圓五品。
陀佛。
圓十信。
佛佛。
上品上生。
) 譜曰。
聞說因緣假名。
無量四谛。
及中道佛性。
常住三寶之理。
随順不疑。
名為信心。
那那等三。
煩惱障重。
須修助道。
故借用三藏五停心也。
阿阿以下。
如次升進。
阿佛登初住者。
于本教中。
雖無頓超之義。
亦有漸超義故。
彌佛圓五品者。
按位轉入故。
陀佛圓十信者。
開粗成妙故。
佛佛上品上生者。
旣信大乘。
又承佛力。
必速悟無生法忍故。
二念心(那那。
那谟。
皆五停心。
谟谟。
初信心。
阿阿。
三精進心。
阿彌。
四慧心。
彌彌。
阿陀。
皆五定心。
彌陀。
不退心。
陀陀。
護法心。
那佛。
六不退心。
谟佛。
七心。
阿佛。
治地住。
彌佛。
圓五品。
陀佛。
圓十信。
佛佛。
上品上生。
) 譜曰。
旣信佛性。
憶念不忘。
發菩提心。
披弘誓铠。
名為念心。
三精進心(那那。
五停心。
那谟。
初信心。
谟谟。
二念心。
阿阿。
四慧心。
阿彌。
五定心。
彌彌。
阿陀。
皆六不退心。
彌陀。
護法心。
陀陀。
回向心。
那佛。
七護法心。
谟佛。
八心。
阿佛。
修行住。
彌佛。
圓五品。
陀佛。
圓信。
佛佛。
上品上生。
) 譜曰。
旣發大心。
勤修止觀。
名精進心。
四慧心(那那。
初信心。
那谟。
二念心。
谟谟。
精進心。
阿阿。
五定心。
阿彌。
不退心。
彌彌。
阿陀。
皆七護法心。
彌陀。
回向心。
陀陀。
九戒心。
那佛。
八回向心。
谟佛。
九心。
阿佛。
生貴住。
彌佛。
圓五品。
陀佛。
圓信。
佛佛。
上品上生。
) 譜曰。
旣修止觀。
卽以止觀次第破惑。
故名慧心。
五定心(那那。
二念心。
那谟。
三精進心。
谟谟。
四慧心。
阿阿。
六不退心。
阿彌。
護法心。
彌彌。
阿陀。
皆八回向心。
彌陀。
九戒心。
陀陀。
十願心。
那佛。
九戒心。
谟佛。
十願心。
阿佛。
五方便具足住。
彌佛。
圓五品。
陀佛。
圓信。
佛佛。
上品上生。
) 譜曰。
雖以觀慧破惑。
但除其病。
而不除法。
譬如金鎞。
去膜護珠。
故名定心。
六不退心(那那。
四慧心。
谟谟。
五定心。
阿阿。
七心。
阿彌。
八心。
彌彌。
阿陀。
皆九心。
彌陀。
十心。
陀陀。
初住。
那佛。
十心。
谟佛。
初住。
阿佛。
六住。
彌佛。
圓五品。
陀佛。
圓信。
佛佛。
上品上生。
) 譜曰。
于定心中。
如次修行三十七品。
令其調适。
能伏煩惱。
名不退心。
然猶未證三種不退。
但較前五心稍堅固耳。
故那谟相雜。
雖可不行。
而那那純見。
谟谟純愛。
猶未能永伏也。
七護法心(那那。
五心。
谟谟。
六心。
阿阿。
八心。
阿彌。
九心。
彌彌。
阿陀。
皆十心。
彌陀。
初住。
陀陀。
二住。
那佛。
初住。
谟佛。
二住。
阿佛。
七住。
彌佛。
圓五品。
陀佛。
圓信。
佛佛。
上品上生。
) 譜曰。
善修助道。
以事扶理。
令觀慧法。
保持不失。
名護法心。
八回向心(那那。
六心。
谟谟。
七心。
阿阿。
九心。
阿彌。
十心。
彌彌。
阿陀。
皆初發心住。
彌陀。
二住。
陀陀。
三住。
那佛。
二住。
谟佛。
三住。
阿佛。
八住。
彌佛。
圓五品。
陀佛。
圓十信。
佛佛。
上品上生。
) 譜曰。
乍得輕安。
不生增上慢心。
明識次位。
善能回因向果。
名回向心。
九戒心(那那。
七心。
谟谟。
八心。
阿阿。
十心。
阿彌。
初發心住。
彌彌。
阿陀。
皆二治地住。
彌陀。
三修行住。
陀陀。
生貴住。
那佛。
修行住。
谟佛。
四生貴住。
阿佛。
九住。
彌佛。
圓五品。
陀佛。
圓信。
佛佛。
上品上生。
) 譜曰。
能于強輭二魔。
安忍不動。
防非止過。
護淨善根。
名為戒心。
十願心(那那。
八心。
谟谟。
九心。
阿阿。
初住。
阿彌。
二住。
彌彌。
阿陀。
皆三住。
彌陀。
四住。
陀陀。
五住。
那佛。
四住。
谟佛。
五住。
阿佛。
十住。
彌佛。
圓信。
陀佛。
上中生。
佛佛。
上上生。
) 譜曰。
不著有漏似道法愛。
則不随禅受生。
但觀可化衆生之處。
随願往生。
故名願心。
(外凡位竟) 初發心住(那那。
無生忏。
阿阿。
二住。
阿彌。
三住。
彌彌。
阿陀。
皆四住。
彌陀。
五住。
陀陀。
六住。
那佛。
五住。
谟佛。
六住。
阿佛。
初行。
彌佛。
圓信。
陀佛。
方便淨土。
佛佛。
圓十住。
) 譜曰。
菩薩于多劫中。
修行信心。
已得成就。
能斷分别我見。
及從分别所起惡煩惱業。
創見真空寂滅之理。
憫物昏迷。
常懷濟度。
名發心住。
此卽内凡三十心中最初心也。
此心旣發。
便與須陀洹果。
及見地齊。
何故尚須無生忏耶。
良由菩薩化物心重。
自行則輕。
不務斷結。
從十信心。
卽便出假。
旣出假後。
遇大違緣。
則分别心生。
退菩提願。
如舍利弗。
往昔已曾得六住心。
由婆羅門乞眼因緣。
舍其大願。
還趨小果。
是故六住已前。
煩惑未盡。
猶得有退轉義。
那那須修無生忏也。
阿阿等八。
按位漸進。
如常可知。
阿佛亦得漸超。
故階初行。
彌佛按位可接。
故成圓信。
陀佛歸方便淨。
永離退緣。
佛佛開粗顯妙。
亦是勝進接也。
(從淨土來者。
不行那那。
下五位準知。
) 二治地住(那那。
無生忏。
阿阿。
三住。
阿彌。
四住。
彌彌。
阿陀。
皆五住。
彌陀。
六住。
陀陀。
七住。
那佛。
六住。
谟佛。
七住。
阿佛。
二行。
彌佛。
圓信。
陀佛。
方便淨土。
佛佛。
圓住。
) 譜曰。
常随空心。
淨諸法門。
名治地住。
準位應同斯陀含向。
三修行住(那那。
無生忏。
阿阿。
四住。
阿彌。
五住。
彌彌。
阿陀。
皆六住。
彌陀。
七住。
陀陀。
八住。
那佛。
七住。
谟佛。
八住。
阿佛。
三行。
彌佛。
圓信。
陀佛。
方便淨土。
佛佛。
圓住。
) 譜曰。
長養衆善。
名修行住。
準位應同斯陀含果。
四生貴住(那那。
無生忏。
阿阿。
五住。
阿彌。
六住。
彌彌。
阿陀。
皆七住。
彌陀。
八住。
陀陀。
九住。
那佛。
八住。
谟佛。
九住。
阿佛。
四行。
彌佛。
圓信。
陀佛。
方便淨土。
佛佛。
圓住。
) 譜曰。
生在佛家。
種性清淨。
名生貴住。
準位應同阿那含向。
五方便具足住(那那。
無生忏。
阿阿。
六住。
阿彌。
七住。
彌彌。
阿陀。
皆八住。
彌陀。
九住。
陀陀。
十住。
那佛。
九住。
谟佛。
十住。
阿佛。
五行。
彌佛。
圓信。
陀佛。
方便淨土。
佛佛。
圓住。
) 譜曰。
多習無量善根。
故名方便具足。
準位應同阿那含果。
六正心住(那那。
無生忏。
阿阿。
七住。
阿彌。
八住。
彌彌。
阿陀。
皆九住。
彌陀。
十住。
陀陀。
初行。
那佛。
十住。
谟佛。
初行。
阿佛。
六行。
彌佛。
圓信。
陀佛。
方便淨土。
佛佛。
圓住。
) 譜曰。
成就第六般若法門。
名正心住。
準位應同阿羅漢向。
七不退住(阿阿。
八住。
阿彌。
九住。
彌彌。
阿陀。
皆十住。
彌陀。
初行。
陀陀。
二行。
那佛。
初行。
谟佛。
二行。
阿佛。
七行。
彌佛。
圓信。
陀佛。
方便淨土。
佛佛。
圓住。
) 譜曰。
入于無生畢竟空界。
名不退住。
準位應同阿羅漢果。
已辦地也。
八童真住(阿阿。
九住。
阿彌。
十住。
彌彌。
阿陀。
皆初行。
彌陀。
二行。
陀陀。
三行。
那佛。
二行。
谟佛。
三行。
阿佛。
八行。
彌佛。
圓信。
陀佛。
方便淨土。
佛佛。
圓住。
) 譜曰。
不以邪倒破菩提心。
離諸過失。
名童真住。
準位應同辟支佛地。
能侵習也。
九法王子住(阿阿。
十住。
阿彌。
初行。
彌彌。
阿陀。
皆二行。
彌陀。
三行。
陀陀。
四行。
那佛。
三行。
谟佛。
四行。
阿佛。
九行。
彌佛。
圓信。
陀佛。
方便淨土。
佛佛。
圓住。
) 譜曰。
佛為法王。
今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