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佛譜卷第二

關燈
四王天。

    谟佛。

    忉利天。

    阿佛。

    夜摩天。

    彌佛。

    兜率天。

    陀佛。

    大梵天。

    佛佛。

    護法八部) 譜曰。

    大佛頂經雲。

    有修羅王。

    執持世界。

    力洞無畏。

    能與梵王及天帝釋争權。

    此阿修羅。

    因變化有。

    天趣所攝。

    (文)雖雲天趣所攝。

    旣喜鬬诤。

    必多谄嫉。

    但有天福而無天德。

    仍名非天。

    所以升降亦略同也。

    陀佛為大梵者。

    旣仗佛力。

    又得禅定。

    故命終後。

    滿其所希望之權耳。

    而大梵慢心極重。

    亦與天修羅臭味略同。

     第三四種惡趣門竟。

     【第四欲界人天門(凡十八位)】 譜曰。

    四洲。

    四輪。

    及與十仙。

    皆人道攝。

    四王。

    乃至他化。

    名六欲天。

    人。

    天。

    幷前修羅。

    鬼。

    畜。

    皆有飲食男女睡眠三事。

    皆具色聲香味觸之五欲。

    故總名欲界也。

    就四洲中。

    若論福報。

    則北洲最勝。

    南洲最劣。

    若論見佛聞法。

    則南洲最勝。

    北洲最劣。

    今依見佛聞法以為次第。

    十仙雖離人世。

    不離人類。

    蒙光天子及内院。

    總在兜率天中。

    魔雖别有宮殿。

    不出欲網。

    還屬他化自在天攝。

    故此欲界人天。

    若約二十五有言之。

    隻是四洲六欲。

    共成十有而已。

     北俱盧洲(那佛。

    忉利天。

    谟佛。

    夜摩天。

    阿佛。

    兜率天。

    彌佛。

    化樂天。

    陀佛。

    他化天。

    佛佛。

    王三昧) 譜曰。

    俱盧。

    亦雲郁單越。

    此翻勝處。

    亦翻高上。

    比餘三洲。

    地最高上。

    福最勝故。

    壽滿千歲。

    無有中夭。

    不執我所。

    不造十惡。

    命終必生天上。

    但以純樂無苦。

    不畏無常。

    佛法所不能化。

    故為八難之一。

    旣不造惡。

    亦不修善。

    故那那乃至陀陀。

    皆不行也。

    問。

    旣不修善。

    何得生天。

    答。

    準經論說。

    要有第二世定得生天業者。

    乃能生北洲耳。

    問。

    佛佛何得入王三昧。

    答。

    大乘二十五王三昧。

    能破二十五有。

    今遇佛佛。

    卽入熱焰三昧。

    爍破無我所之冰執。

    觀于八難實相。

    圓具一切諸三昧也。

     西牛貨洲(那那。

    上十惡。

    那谟。

    中十惡。

    谟谟。

    下十惡。

    阿阿。

    東洲。

    阿彌。

    南洲。

    彌彌。

    四王天。

    阿陀。

    忉利天。

    彌陀。

    夜摩天。

    陀陀。

    兜率天。

    那佛。

    化樂天。

    谟佛。

    他化天。

    阿佛。

    出世福。

    彌佛。

    出世戒。

    陀佛。

    出世定。

    佛佛。

    出世慧) 譜曰。

    梵語瞿耶尼。

    此翻牛貨。

    謂以牛為貨易故。

    壽五百歲。

    然有中夭。

    此洲能起見思煩惱。

    造三品惡。

    雖不見佛。

    而有阿羅漢往彼說法教化。

    故得遵修出世施戒禅慧。

     東勝神洲(那那。

    上十惡。

    那谟。

    中十惡。

    谟谟。

    下十惡。

    阿阿。

    南洲。

    阿彌。

    四王天。

    彌彌。

    阿陀。

    皆忉利天。

    彌陀。

    夜摩天。

    陀陀。

    兜率天。

    那佛。

    化樂天。

    谟佛。

    他化天。

    阿佛。

    出世福。

    彌佛。

    出世戒。

    陀佛。

    出世定。

    佛佛。

    出世慧) 譜曰。

    梵語弗于逮。

    此翻為勝。

    勝南洲故。

    壽二百五十歲。

    亦有中夭。

    餘同西洲。

     南贍部洲(那那。

    上十惡。

    那谟。

    中十惡。

    谟谟。

    下十惡。

    那阿。

    畜修羅。

    谟阿。

    鬼修羅。

    阿阿。

    鐵輪王。

    那彌。

    人修羅。

    谟彌。

    天修羅。

    阿彌。

    四王天。

    彌彌。

    忉利天。

    那陀。

    十種仙。

    谟陀。

    魔羅天。

    阿陀。

    梵衆天。

    彌陀。

    少淨天。

    陀陀。

    空處天。

    那佛。

    聲聞心。

    谟佛。

    支佛心。

    阿佛。

    事度心。

    彌佛。

    體空觀。

    陀佛。

    次第觀。

    佛佛。

    圓頓觀) 譜曰。

    贍部。

    亦雲閻浮提。

    此翻勝金。

    乃樹名也。

    此洲有此大樹。

    故以為名。

    壽無定限。

    劫初成時。

    壽無量歲。

    減劫極時。

    不滿十歲。

    增劫極時。

    八萬餘年。

    今時人壽不滿百年。

    仍多中夭。

    故論果報。

    不及東洲。

    何況西北二洲。

    然有三事。

    尚勝諸天。

    何況北洲。

    一能斷淫。

    二識念力。

    三能精進。

    所以諸佛唯出南洲也。

    此洲之人。

    根性猛利。

    易墜易升。

    故随擲所現。

    無不行者。

    那那等三。

    如次起三品惡。

    那阿。

    則煩惱重于施福。

    故為畜修。

    谟阿。

    則施福與煩惱雜。

    故為鬼修。

    阿阿。

    則施福獨盛。

    故為鐵輪。

    那彌。

    則煩惱雜其戒善。

    故為人修。

    谟彌。

    則戒善未勝煩惱。

    故為天修。

    阿彌。

    則施福加以戒力。

    故為四王。

    彌彌。

    則十善可以化他。

    故為忉利。

    那陀。

    則邪見習坐。

    故為十仙。

    谟陀。

    則定資愛網。

    故為魔侶。

    阿陀。

    則舍欲得禅。

    故為梵衆。

    彌陀。

    則淨戒生定。

    故為少淨。

    陀陀。

    則深入定窟。

    故為空處。

    那佛。

    則雖求出世。

    分别偏真。

    故為發聲聞心。

    谟佛。

    則雖覺苦空。

    樂獨善寂。

    故發辟支佛心。

    阿佛。

    則舍離煩惱。

    自覺覺他。

    故發生滅四弘。

    名事度心。

    彌佛。

    則了諸法空。

    不舍一切。

    故發無生四弘。

    修體空觀。

    陀佛。

    則聞中道佛性。

    專志遵修。

    故發無量四弘。

    修次第觀。

    佛佛。

    則悟三無差别。

    深達實相。

    故發無作四弘。

    修圓頓觀也。

     鐵輪王(那那。

    畜修羅。

    那谟。

    鬼修羅。

    谟谟。

    南洲。

    阿阿。

    銅輪王。

    阿彌。

    銀輪王。

    彌彌。

    金輪王。

    阿陀。

    四王天。

    彌陀。

    忉利天。

    陀陀。

    夜摩天。

    那佛。

    兜率天。

    谟佛。

    化樂天。

    阿佛。

    事度心。

    彌佛。

    體空觀。

    陀佛。

    次第觀。

    佛佛。

    圓頓觀。

    ) 譜曰。

    統禦南贍部洲。

    奮戈始定。

    名鐵輪王。

    十善化世。

    不起三品惡業。

    或見慢力強。

    則堕修羅。

    或愛享福報。

    福力漸減。

    則為恒人耳。

    王事冗沓。

    罕能專修定慧。

    故不同恒人之轉變多塗。

    唯聞法發心。

    則與恒人同也。

     銅輪王(那那。

    鬼修羅。

    那谟。

    南洲。

    谟谟。

    鐵輪王。

    阿阿。

    銀輪王。

    阿彌。

    金輪王。

    彌彌。

    四王天。

    阿陀。

    忉利天。

    彌陀。

    夜摩天。

    陀陀。

    兜率天。

    那佛。

    化樂天。

    谟佛。

    他化天。

    阿佛。

    事度心。

    彌佛。

    體空觀。

    陀佛。

    次第觀。

    佛佛。

    圓頓觀。

    ) 譜曰。

    統禦南東二洲。

    震威乃服。

    名銅輪王。

    亦以十善化世。

    功勝鐵輪。

    餘準前知。

     銀輪王(那那。

    南洲。

    那谟。

    鐵輪王。

    谟谟。

    銅輪王。

    阿阿。

    金輪王。

    阿彌。

    四王天。

    彌彌。

    忉利天。

    阿陀。

    夜摩天。

    彌陀。

    兜率天。

    陀陀。

    化樂天。

    那佛。

    他化天。

    谟佛。

    辟支佛。

    阿佛。

    事度心。

    彌佛。

    體空觀。

    陀佛。

    次第觀。

    佛佛。

    圓頓觀。

    ) 譜曰。

    統禦南東西三洲。

    遣使方降。

    名銀輪王。

    亦以十善化世。

    功勝銅輪也。

     金輪王(那那。

    鐵輪王。

    那谟。

    銅輪王。

    谟谟。

    銀輪王。

    阿阿。

    四王天。

    阿彌。

    忉利天。

    彌彌。

    夜摩天。

    阿陀。

    兜率天。

    彌陀。

    化樂天。

    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