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阿含十報法經卷下
關燈
小
中
大
若少好醜所色。
自在知自在見。
意想亦如有。
是為一解脫。
或時行道者。
内思色外見色。
是為二解脫。
或時行著。
淨解脫身知受行。
是為三解脫。
一切度色滅恚若幹念不念無有要空受空行。
是為四解脫。
一切度空無有要識受行一切度識無所識有不用受行。
是為五解脫。
一切度無所有不用無有想亦非無有想受行。
是為六解脫。
一切度無有想亦不無有想行。
是為七解脫。
滅想思身知受行。
是為八解脫。
第八八法。
合有八大人念。
何等為八。
一為念道法。
少欲者非多欲者。
二為道法。
足者不足者。
無有道法。
三為道法。
受行者不受行者。
無有道法。
四為道法。
精進者不精進者。
無有道法。
五為道法。
守意者不守意者。
無有道法。
六為道法。
定意者不定意者。
無有道法。
七為道法。
智慧者不智慧者。
無有道法。
八為道法。
無有家樂無有家不樂。
共居有家樂。
共居無有道法。
是為八大人念。
第九八法。
當知八法。
知為何等。
内想色外見色少端正不端正得攝色知自在亦自在見意念計。
是為一自在。
内念色外見色。
見色不啻在所行自在知自在見。
如是想。
是為二自在。
内無有色想外見色少端正不端正所色在所行自在知自在見。
如是想。
是為三自在。
内不念色外見色。
不啻端正不端正所色在所行自在知自在見。
如是想是為四自在。
内念色想外見色青青色青明青見。
譬如華名為郁者。
青青色青明青見。
如是内色想外見色。
青青色青明青見。
如是想。
是為五自在内知色想外見色。
黃黃色黃明黃見。
譬如加尼華。
最明色衣黃黃色黃明黃見。
如是内色想外見色。
黃黃色黃明黃見。
如是想。
是為六自在。
内色想外見色。
赤赤色赤明赤見。
譬如绛色華。
亦最色绛衣。
赤赤色赤明赤見。
如是行者。
内色想外見色。
赤赤色赤明赤見。
如是色在所行自在知自在見。
如是想。
是為七自在。
内色想外見色。
白白色白明白見。
譬如明星亦最成白衣。
白白色白明白見。
如是行者。
内色想外見色。
白白色白明白見。
如是色在所行自在知自在見。
有如是想。
是為八自在。
第十八法。
時知當自知。
八無有著行者。
力無所著行者愛欲見。
譬如火如是見知如是見見。
令愛欲念愛往使慧意不複著不著者。
是為一力。
四意止行已足無所著者。
是為二力。
四意斷行已足。
是為三力。
四禅足行已具足。
是為四力。
五根行已足。
是為五力。
五力行已足。
是為六力。
七覺意行已足。
是為七力。
八行行已足。
是為八力。
是為行者八十法是不非是不異有谛。
如有不惑不倒。
是如有持慧意觀。
第一九法行者。
多行九意喜。
何等為九。
一為聞法喜。
二為念喜。
三為喜喜。
四為樂喜。
五為受猗喜。
六為安喜。
七為定喜。
八為止喜。
九為離喜。
第二九法。
精進緻淨。
何等為九。
一為精進度緻淨。
二為意度緻淨。
三為見度緻淨。
四為疑度緻淨。
五為道道緻淨。
六為慧見如淨。
七為見慧愛斷度緻淨。
八為斷種。
九為度世。
第三九法。
當知九神止處。
何等為九。
有色象神止處。
若幹身若幹想非一。
譬名為人亦一輩天。
是為一神止處。
有色神止處。
若幹身非一一想。
譬天名為梵意命上頭緻。
是為二神止處。
有色神止處。
一身若幹想。
譬天名為樂明。
是為三神止處。
有色神止處。
一身一想。
譬天名為遍淨。
是為四神止處。
有色神止處。
不受想不更想。
譬天名為無有想。
是為五神明止處。
有無有色神止處。
一切度色滅恚不可不念。
若幹身無有量空受行。
譬天名為空慧。
是為六神明止處。
有不色神止處。
一切竟度空無有量識慧行意止。
譬天名為識慧行。
是為七神明止處。
有不在色神止處。
一切從識慧竟度無所有慧受行度。
譬天名為無所念慧。
是為八神明止處。
有無有色神止處。
一切從無所欲慧竟度無有思想亦不得離思想受竟止。
譬天名為無有思想亦不離思想。
是為九神明止處。
第四九法當拔九結。
何等為九。
愛欲為一結。
嗔恚為二結。
憍慢為三結。
癡為四結。
邪見為五結。
疑為六結。
貪為七結。
嫉為八結。
悭為九結。
第五九法。
當滅九惱本。
何等為九。
若行者有欲施惡施。
令不安施令侵亦念餘惡。
若行者向念。
是從是生惱。
是為一惱。
若行者。
已有作惡。
已施惡已不安。
已侵亦餘惡已施若行者向念。
是從是生惱。
是為二惱。
若行者。
後複欲施惡欲施令不安欲施侵欲施餘惡。
若行者向念。
是從是生惱。
是為三惱。
若行者有親厚有欲施行者親厚惡欲施惡欲施不安欲施侵欲餘惡。
若行者向念。
是從是複生惱。
是為四惱。
若行者。
有親厚有者。
已施惡已施不安已施侵已施餘惡。
若行者向念。
是從
自在知自在見。
意想亦如有。
是為一解脫。
或時行道者。
内思色外見色。
是為二解脫。
或時行著。
淨解脫身知受行。
是為三解脫。
一切度色滅恚若幹念不念無有要空受空行。
是為四解脫。
一切度空無有要識受行一切度識無所識有不用受行。
是為五解脫。
一切度無所有不用無有想亦非無有想受行。
是為六解脫。
一切度無有想亦不無有想行。
是為七解脫。
滅想思身知受行。
是為八解脫。
第八八法。
合有八大人念。
何等為八。
一為念道法。
少欲者非多欲者。
二為道法。
足者不足者。
無有道法。
三為道法。
受行者不受行者。
無有道法。
四為道法。
精進者不精進者。
無有道法。
五為道法。
守意者不守意者。
無有道法。
六為道法。
定意者不定意者。
無有道法。
七為道法。
智慧者不智慧者。
無有道法。
八為道法。
無有家樂無有家不樂。
共居有家樂。
共居無有道法。
是為八大人念。
第九八法。
當知八法。
知為何等。
内想色外見色少端正不端正得攝色知自在亦自在見意念計。
是為一自在。
内念色外見色。
見色不啻在所行自在知自在見。
如是想。
是為二自在。
内無有色想外見色少端正不端正所色在所行自在知自在見。
如是想。
是為三自在。
内不念色外見色。
不啻端正不端正所色在所行自在知自在見。
如是想是為四自在。
内念色想外見色青青色青明青見。
譬如華名為郁者。
青青色青明青見。
如是内色想外見色。
青青色青明青見。
如是想。
是為五自在内知色想外見色。
黃黃色黃明黃見。
譬如加尼華。
最明色衣黃黃色黃明黃見。
如是内色想外見色。
黃黃色黃明黃見。
如是想。
是為六自在。
内色想外見色。
赤赤色赤明赤見。
譬如绛色華。
亦最色绛衣。
赤赤色赤明赤見。
如是行者。
内色想外見色。
赤赤色赤明赤見。
如是色在所行自在知自在見。
如是想。
是為七自在。
内色想外見色。
白白色白明白見。
譬如明星亦最成白衣。
白白色白明白見。
如是行者。
内色想外見色。
白白色白明白見。
如是色在所行自在知自在見。
有如是想。
是為八自在。
第十八法。
時知當自知。
八無有著行者。
力無所著行者愛欲見。
譬如火如是見知如是見見。
令愛欲念愛往使慧意不複著不著者。
是為一力。
四意止行已足無所著者。
是為二力。
四意斷行已足。
是為三力。
四禅足行已具足。
是為四力。
五根行已足。
是為五力。
五力行已足。
是為六力。
七覺意行已足。
是為七力。
八行行已足。
是為八力。
是為行者八十法是不非是不異有谛。
如有不惑不倒。
是如有持慧意觀。
第一九法行者。
多行九意喜。
何等為九。
一為聞法喜。
二為念喜。
三為喜喜。
四為樂喜。
五為受猗喜。
六為安喜。
七為定喜。
八為止喜。
九為離喜。
第二九法。
精進緻淨。
何等為九。
一為精進度緻淨。
二為意度緻淨。
三為見度緻淨。
四為疑度緻淨。
五為道道緻淨。
六為慧見如淨。
七為見慧愛斷度緻淨。
八為斷種。
九為度世。
第三九法。
當知九神止處。
何等為九。
有色象神止處。
若幹身若幹想非一。
譬名為人亦一輩天。
是為一神止處。
有色神止處。
若幹身非一一想。
譬天名為梵意命上頭緻。
是為二神止處。
有色神止處。
一身若幹想。
譬天名為樂明。
是為三神止處。
有色神止處。
一身一想。
譬天名為遍淨。
是為四神止處。
有色神止處。
不受想不更想。
譬天名為無有想。
是為五神明止處。
有無有色神止處。
一切度色滅恚不可不念。
若幹身無有量空受行。
譬天名為空慧。
是為六神明止處。
有不色神止處。
一切竟度空無有量識慧行意止。
譬天名為識慧行。
是為七神明止處。
有不在色神止處。
一切從識慧竟度無所有慧受行度。
譬天名為無所念慧。
是為八神明止處。
有無有色神止處。
一切從無所欲慧竟度無有思想亦不得離思想受竟止。
譬天名為無有思想亦不離思想。
是為九神明止處。
第四九法當拔九結。
何等為九。
愛欲為一結。
嗔恚為二結。
憍慢為三結。
癡為四結。
邪見為五結。
疑為六結。
貪為七結。
嫉為八結。
悭為九結。
第五九法。
當滅九惱本。
何等為九。
若行者有欲施惡施。
令不安施令侵亦念餘惡。
若行者向念。
是從是生惱。
是為一惱。
若行者。
已有作惡。
已施惡已不安。
已侵亦餘惡已施若行者向念。
是從是生惱。
是為二惱。
若行者。
後複欲施惡欲施令不安欲施侵欲施餘惡。
若行者向念。
是從是生惱。
是為三惱。
若行者有親厚有欲施行者親厚惡欲施惡欲施不安欲施侵欲餘惡。
若行者向念。
是從是複生惱。
是為四惱。
若行者。
有親厚有者。
已施惡已施不安已施侵已施餘惡。
若行者向念。
是從